《伊斯坦布尔》A1001000004 · 2013年6月7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消除基督教国家对土耳其的戒心和顾虑,首任总统凯末尔首先废除了苏丹制,随后又废除了哈里发制,一步步将土耳其由封建神权制国家改造成一个世俗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在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西方国家对土耳其的戒心和顾虑并没有消除。
1952年2月28日,土耳其加入了代表西方阵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是30年之后,土耳其于1987年4月向「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提出申请,希望成为「欧共体」的完全成员国,并且也作了极大的努力,包括六次修改《宪法》以满足西方的要求,但令土耳其沮丧的是,在2002年的哥本哈根峰会上,欧盟15国同意同意了其它10个候选国的入盟申请,只把土耳其挡在了门外。当然,欧盟提出的理由很多,包括知识产权、人权、发展水平之类,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土耳其尽管已经被改造得像一个世俗国家,但毕竟依然是一个伊斯兰国家,这对以基督教国家为核心的欧盟来说,不可能不对此心存疑虑。此其一。其二,一旦土耳其加入欧盟,欧洲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缓冲便不复存在,欧洲不得不直面伊斯兰世界。这恐怕是欧盟推三阻四,不愿意接受土耳其入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三,土耳其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在崇尚契约精神和骑士精神的欧洲人的眼里显得比较异类,这也让土耳其在心理上难以为欧盟所接受。
事实也确实如此,土耳其既想恢复阿拉伯伊斯兰的荣耀和梦想,又想能够跻身西方基督教世界,只是这种左右逢源、两头讨好的暧昧态度并不为东方,也不为西方所接受。希望和失望相互交织的结果是,这个国家始终牌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之中,而这正是让东西方对这个国家保持戒心和顾虑的根本原因。
那天在耶尼清真寺的台阶上坐了很久,一边聆听着身后悠扬的宣礼声,一边看着眼前广场上熙来攘往的人群,心里在想: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伊斯坦布尔,这座美丽的「众城女王」之城还会依然像现在这般的祥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