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牌坊街》F0300000672 · 2024年12月15日摄于中国广东潮州
《潮州牌坊纪略》:「牌坊,传说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乌凹肚门』。古时统治者提倡伦理道德,把城乡间于节义、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将其『嘉德懿行』,书贴坊上旌表,称为『表闾』,故牌坊也具纪念作用。到明时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唯嘉靖时建多柱多门长牌坊」。
历史上的潮州曾是粤东的政治中心,人文荟萃,先后留下牌坊数九十一座,仅太平路就有三十九座,因此得名「牌坊街」。后或因天灾人祸,或因年久失修,大多数牌坊损毁。至新中国成立时,潮州城内残存牌坊三十九座。两年后,太平路上仅存的十九座牌坊因「阻碍交通」及「废附伤人」被拆解殆尽。
现牌坊街共有牌坊二十二座,「明代」的十八座,「清代」的四座,均为本世纪根据历史文献及影像资料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