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广场灯塔》A0113030001 · 2024年12月17日摄于中国广东南澳

 

「南澳前襟大海,后枕金山,屏障内地控制外洋,大小莱芜之浮屿近澎山之列峙,闽粤咽喉形势之最胜者也。」

「澳」指泊船之地,并形容海水浪声。其地分为「隆澳」、「深澳」、「云澳」、「青澳」四澳。南北朝以前,岛上居民多居住于云澳,因云澳地处岛屿南部,故有岛南之称。

南梁普通四年,东阳州改名为瀛洲,南澳岛位于瀛洲南面,又有瀛南之名。隋代起,始有南澳之称谓。

南宋淳熙七年,杨万里任广东提刑,命诸郡兵讨平盘踞南澳的海盗。但之后自元及明,海盗之患一直困扰南澳岛。

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将岛上居民内迁到大陆,将南澳岛人为遗弃。永乐二年,复将南澳居民拨回原籍耕种。永乐七年,再度将岛上居民内迁到饶平苏湾墟。

明代对藩属国实行朝贡贸易,南澳岛为大明与日本的互市点之一。嘉靖二年五月,因足利幕府失去对日本全国的控制,日本国内各番大名争相前往浙江宁波入贡。

依惯例,市舶司按抵达先后顺序进行接待,但是旅日华商宋素卿通过行贿太监,得以后抵达而先处理,引发另一派日方使节不满,他们追杀宋素卿未果,就劫掠沿海地区后回国。明廷则处死宋素卿,给事中夏言借机提出倭患起于市舶,要求取消市舶司,获准。南澳的互市被取消,于是亦商亦盗的海商与倭寇在南澳岛进行私市贸易。嘉靖三十七年时,南澳岛已经成为海盗许朝光的巢穴,其在隆澳东侧鲤鱼山脚筑许公城,被称为「海外夜郎国」。

嘉靖四十三年,岛内海盗被戚继光率军讨平。

隆庆元年,海盗曾一本割据南澳岛。隆庆三年被闽广总督刘焘、总兵俞大猷剿灭。这些海盗在明军来的时候逃亡海上,明军一退复又回到岛上,使得朝廷十分头疼。

万历三年,始设南澳副总兵,首任总兵白翰纪在深澳建城设镇,分福建、广东两营。将隆澳、深澳划归广东潮州府饶平县管辖,云澳、青澳划归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管辖。次年,副总兵白翰纪及其继任晏继芳于深奥金山之阴筑南澳城,城以条石为基,内以贝灰土夯筑,外以石块包砌,周长五百丈,高二丈二尺。开始城门四座:东门朝旭、西门扬威、南门金城、北门候潮。万历四十八年,副总兵何斌臣重修,改四门匾额为:东门泰始、西门绥定、南门安澜、北门销阴。

清康熙三年,由于实施海禁,南澳城被毁废,岛民被内迁。康熙三十四年,厦门总兵杨嘉瑞按原基址重建南澳城,耗时五年竣工。新城废弃了南门,另三门改名为:北门观澜、西门望霞、东门迎紫。城池一分为二,西北属福建,东南属广东。

雍正十年,以四澳合置南澳厅。民国建立后,改南澳厅为县。1927年,县政府从深澳迁至隆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