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A0108010001 · 2012年10月22日摄于中国北京东城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在建成至今将近6个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天安门曾先后经历过多次重建。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将都城从金陵北迁至北京,他的随从之一,明代著名的建筑家苏州人蒯祥先期北上,参与新都城的建筑设计,其中就包括了天安门。

天安门共建造了四年,于永乐十九年竣工,当时并非城门,而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五洞」的木质牌坊,匾额题字「承天之门」四字,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不幸的是,三十六年后,也就是明天顺元年,承天门因雷击被毁。八年后,即成化元年,由时任工部尚书白圭主持,将所毁牌楼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不料,到了明朝末年,承天门再次焚毁。

清顺治八年,承天门再次重建。建成后的新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匾额题字为满、汉、蒙三种文字「天安之门」,意「受命于天」、「安邦治民」。辛亥革命后,当时的北洋政府重新题匾时,不仅去除了满、蒙两种文字,只保留了汉字,而且还去除了「天安之门」中间的「之」字,成为「天安门」。

新中国成立后,匾额由国徽取而代之,但「天安门」一名被保留了下来。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天安门还有过一次彻底的解体重建,并保持至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