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普鲁斯海峡》A1001000005 · 2013年6月5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如果从历史地位以及地理位置这两个维度同时审视,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哪一座城市能与伊斯坦布尔相比肩。
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在从公元前658年直到今天这长达2600的漫长岁月中,曾前后接受过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洗礼。从公元324年起,这里就一直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共和国的首都,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连串闻名遐迩的名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这每一个名字的背后,是一段段充满了辉煌和荣耀和历史。
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巴尔干半岛东部,地跨欧亚两个大陆,扼守着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千百年来,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点和交汇点,是世界文明的地理中心。即使在今天,伊斯坦布尔也依然是伊斯兰世界的西部前沿和基督教世界的东部屏障。
《蓝色清真寺》A1001000002 · 2013年6月6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帝国的波斯都信奉伊斯兰教,是中世纪西亚地区的两大封建军事帝国,但由于所属的派别不同,争夺宗教统治权和争夺两河流域领土的斗争十分激烈。波斯人奉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人则信奉逊尼派。在奥斯曼帝国内部有许多什叶派教徒,萨法维帝国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纳托利亚四处活动,鼓动叛乱反对信奉逊尼派的土耳其人的统治,对奥斯曼帝国构成威胁。1513年,土耳其苏丹塞利姆一世残酷镇压了什叶派教徒的叛乱,屠杀5万之众,并乘机对波斯的萨法维帝国发动了战争。
这场伊斯兰世界的教派之战持续了百年,称为「百年圣战」。战争初期,尽管双方之间互有胜负,但就总体局势而言,奥斯曼帝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甚至占领了波斯首都大不里士。但进入十七世纪后,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1602年,波斯军队一改以往的被动防御态势,开始主动进攻奥斯曼帝国。随后两年,波斯人数度击败次土耳其人,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切万等城市,把30余万亚美尼亚人迁往波斯境内。在1602至1612年的10年战争中,波斯大获全胜,1613年11月双方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肯定了波斯的全部战果。
正是在这一时期,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为安抚安拉,决定在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建造一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就是现在的「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蓝色清真寺」因其内壁镶嵌有两万多块产自土耳其制瓷名镇依兹尼克的白底蓝釉瓷砖而得名,其真正的名字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清真寺的建筑工程始于1609年8月,由苏丹亲自主持动土仪式,艾哈迈德一世有意让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成为他的第一个帝国清真寺,并亲自任命著名建筑师希南的得意门生赛德夫哈尔 · 穆罕默德阿加负责这一工程。蓝色清真寺拥有六座轩尼塔,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伊斯兰世界中拥有极高的地位。
《波西米亚风》F0100000007 · 2013年6月7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波西米亚」是一种思潮、一种文化和一种时尚。
上世纪六十年代,二战后出生的美国人开始逐渐进入社会。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蔑视传统、摒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融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叛逆。这形成了一种思潮,一种文化。衣衫褴褛、浪迹街头的「嬉皮士」是这种思潮和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与「嬉皮士」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群开始出现。他们大都受过良好教育,崇尚精致而典雅的生活方式。这群人被称为「雅皮士」。
尽管波西米亚思潮的出现比「嬉皮士」和「雅皮士」要早大半个世纪,但就其风格而言,可以说是「嬉皮士」和「雅皮士」的混合体:在强调狂野、奔放、叛逆、自由的同时,也强调典雅、奢华、艺术、时尚。
波西米亚文化最直观的体现是在服饰上:俄罗斯层层叠叠的波浪多褶裙、印度的珠绣和亮片、摩洛哥的皮流苏和串珠,以及最丰富的色彩、最多变的装饰和最精巧的手工打造被统一在不羁和流浪之中。
「波西米亚」是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日耳曼人在如今的捷克一带建立的一个王国,而波西米亚文化诞生于美国,二者之所以能扯在一起,源自六个世纪前的一个误会:公元十五世纪时,浪漫有余而严谨不足的法国人不知基于怎样的理由,认定四处流浪的吉普赛人来自波西米亚,至此,二者开始混为一谈,吉普赛人被称为了波西米亚人。而波西米亚风格的服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吉普赛人,自然而然地就被称为了「波西米亚」。
《布杰约维采》0901000001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南波西米亚
布杰约维采,捷克共和国南波西米亚州的一座小城。如果「布杰约维采」这个名字让你感到陌生的话,那么它的德语名字你一定不会不知道:「百威」。
是的,就是美国著名啤酒品牌「百威」。
布杰约维采是一座啤酒之城,13世纪起该地就以酿造啤酒而知名,这里生产的「布多巴扎 · 布多巴尔」啤酒据说是世界最好的啤酒。
19世纪时,布杰约维采的一个酿酒师移民美国,将「百威」注册在其成立的啤酒公司名下,但这一品牌之前一直为一家成立于布杰约维采的捷克著名啤酒酿造商所使用,从而引发了一场跨世纪的「百威」的商标权之争。尽管美国「百威」风靡世界,但在中欧人的心目中,只有捷克南波希米亚的布杰约维采制造的啤酒才配得上称「百威」。时至今日,捷克,乃至中欧,依然对布杰约维采的「百威」推崇备至、引以为豪,而对美国「百威」不屑一顾,并始终将其拒之门外。
在捷克,乃至中欧,喝到的每一杯「百威」,一定是由捷克的布杰约维采酿造。
《埃及博物馆》A0501000001 · 2013年6月2日摄于埃及开罗
埃及博物馆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1902年建成开馆,藏品包括从5000年前古埃及时期直至公元6世纪罗马统治时期的历史文物,总数超过30万件,其中大部分藏品的历史都在3000年以上,极其珍贵,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的主要藏品为法老时期文物,因此又被称为「法老博物馆」。在这些藏品中,最著名的是二楼展厅陈列的图坦阿蒙墓室出土的1700多件精美绝伦文物,其中「黄金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堪称艺术珍品,可与世界上任何顶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相媲美。除此之外,二楼陈列室一角还辟有一间单独的陈列室,里面陈列着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其中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遗体虽历经3500多年,但依然完好。
埃及博物馆让人惊叹,以至于走出博物馆之后很久,人依然沉浸其中。而在这之前,真的很难相信,当中国还处于混沌之中时,尼罗河就已经孕育出如此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亚洲航空》A0801000002 · 2015年6月23日摄于马来西亚吉达兰卡威国际机场
2014年12月28日上午7时24分,一架由印尼泗水起飞的「亚洲航空」QZ8501航班在飞往新加坡的途中失联。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廉价航空」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既然是廉价航空,执飞的应该都是一些二手的老旧飞机,因而更容易发生飞行事故。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以「亚洲航空」为例:亚洲航空目前拥有的机队,清一色是被认为最先进、最可靠、最安全的「空客」飞机,其中航程在4小时以内的短途航线由「空客A320」执飞,少数4小时以上的长途航线由「空客A330」执飞,平均机龄3.5年,这至少在亚洲称得上是最新的机队了。
无独有偶。中国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至2016年末机队规模66架,全部为空客A320飞机,平均机龄3.6年。
和一般人的想像不同,廉价航空更倾向使用新飞机。这是因为新飞机在燃油经济性和维护修理成本上更具优势。除此之外,廉价航空也倾向于使用统一机型,这样不光可以以「批发」的方式降低零件采购成本,同时在飞机的维护、保养、修理以及使用上都可以做得更加专业,因而也就更加安全。
廉价航空究竟安全与否,下面的数据和实例都给出了科学和客观的答案:
根据德国航空媒体JADEC综合数据,2003年到2013年,全服务航空公司客机共发生818次严重事故,导致160架飞机全毁,而廉价航空仅发生112次严重事故,14次飞机全毁。按照廉价航空在全球民航班次中超过20%的比例计算,廉价航空的事故数据也并不比全服务航空更差。根据2006年出版的《航空产业:战略方向》一书,无论是在平均事故数量、近似碰撞事故数量还是飞行员偏航次数方面,美国全服务航空公司和廉价航空公司也并无显著区别。
美国的「西南航空」、欧洲的「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澳大利亚的「澳洲航空」都保持了数十年的飞行安全记录,从未有一名乘客或机组成员死于飞行安全事故。甚至这次尚不能明确航班失联原因的亚航,在之前也从未有过飞行事故致人死亡的先例,拥有几乎完美的安全记录。
2006年3月起,欧盟委员会不定期公布因安全原因被完全或部分禁止在欧盟境内开展运营业务的航空公司名单,也就是俗称的「欧盟航空公司黑名单」。
在2007年6月公布的「黑名单」中,印度尼西亚全部航空公司无一幸免,其中包括这次失联的QZ8501航班所属的「印尼亚洲航空」。但两年后,欧盟单独豁免了「印尼亚洲航空」公司,认为这家航空公司「保持了最高安全标准」。欧盟的这一决定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印尼亚洲航空」的飞行安全状况是可以信赖的。
《亚洲航空》A0801000001 · 2015年6月23日摄于马来西亚吉达兰卡威国际机场
2001年,亚航集团首席执行官东尼 · 费南德斯丹斯里与另外三位亚航的始创人:前任公司主席帕哈米 · 拉贾博拿督、集团副执行官卡马鲁丁 · 迈拉嫩拿督以及现任公司主席阿卜杜尔 · 宾 · 阿布贝卡拿督,满怀着让更多的马来西亚人都能乘坐飞机旅行的美好愿望,共同成立了「图恩航空公司」,之后又用象征性的25美分的价格获得了购得了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亚洲航空的经营权。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亚洲航空在费南德斯丹斯里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并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不仅还清了高达1100万美元千万的债务,还实现了盈利。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亚洲航空的机队最初的两架老旧飞机发展到目前有超过150架的空客,其规模超过了日本的「日航」及韩国的「大韩航空」,承运的旅客总数超过二亿二千万人次,航运网络延伸至亚太、中东及澳大利亚。截止到目前为止,亚航下属全资或合资、合作的航空公司共有9家,分别是「马来西亚亚洲航空」、「泰国亚洲航空」、「印尼亚洲航空」、「菲律宾亚洲航空」、「印度亚洲航空」、「印尼亚航长途」、「亚航飞龙航空」、「亚洲航空X」及「泰国亚洲航空X」。
作为一家「廉价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在一些机场拥有自己的航站楼,像吉隆坡、亚庇等。其中被戏称为「客运站」的亚航吉隆坡国际机场旧航站楼「LCCT」自去年5月9日起移至全新的2号航站楼,即「LIA2」。
亚洲航空有一个响亮的口号:「Now Everyone Can Fly」,意思是亚洲航空让每个人都坐得起飞机。无论如何,像亚洲航空这样的「廉价航空」确实让更多的人坐上了飞机。
亚洲航空是一家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这毫无疑问。它的成立和运营,首要目的还是盈利,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亚洲航空追求利益的方法和手段值得商榷。
夜航班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正当旅客准备休息的时候,舱内的温度降得很低,不是凉,是冷。如果是「全服务航空」,问空乘要一条薄毯,这事也就解决了。但在亚洲航空,薄毯是要花钱借的。而身着厚实春秋装的空乘不失时机地出现在乘客面前,「关切」问谁需要租用薄毯。
亚洲航空拒绝乘客在机舱内食用自带食物。如果说,这样的规定对一、两个小时的短途乘客来说还不算太过分的话,那么,对于超过四个小时的长途乘客无疑有点不近常理,甚至是过于苛刻了。
让每个人都能飞是一回事,让每个人都能尊严地飞则是另一回事。
《飞龙航空》A0701000001 · 2013年7月18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卡利博国际机场
廉价航空,正式名称是「低成本航空」,对应的是「全服务航空」。
廉价航空的最大卖点就是低廉的机票价格。我曾经搭乘过很多次的廉价航空,其中一次从上海飞珠海,搭乘的是春秋航空,票价99.00元,比从家到机场的出租车还便宜。
但廉价并不意味着高性价比。除了全网络售票、大量采用自动值机,以及减少航班的地面停留时间、提高飞机的日利用率等一系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外,廉价航空更主要的是通过牺牲乘客的舒适度以及拆分并出售不必要服务来降低运营成本。
廉价航空通过增加座位密度来提高载客量,这样必然会降低乘客的舒适度。另外,廉价航空一般都没有娱乐设施,这样既降低了飞机的采购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飞行重量。
廉价航空的另一个通行做法,就是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服务,并将这些服务拆分、细化后分别出售,像托运行李、餐食和饮料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乘客可以只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即可。这是「廉价航空」与「全服务航空」最大的区别所在。可不可以这样比喻:全服务航空出售的是整车,而廉价航空出售的只是零配件,顾客挑选好后,再由他们组装。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廉价航空的价格其实很可能超过全服务航空。
《荷兰皇家航空》A0601000002 · 2015年9月27日摄于荷兰北荷兰哈勒姆史基浦机场
荷兰皇家航空的机上服务不像中国、日本或韩国这几个东亚国家的航空公司那么「规范」和「职业」。这么说没有任何的贬意,正相反,倒是觉得他们略显随意的服务更多的是源于内心而不是训练手册。在和你对话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并不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但他们的眼神明确无误地告诉你,他们是认真的,像是在对待自己的朋友。这种感觉,比用嘴咬铅笔训练出来的灿烂和妩媚更具有亲和力,也更让人信服。或许这是北欧人的性格使然。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创立于1919年10月7日,是现在仍以原有名称运作的历史最悠久航空公司。这家公司的首个定期航班是在1920年5月17日由英国首都伦敦飞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长的一个定期航班。当时的乘客只有两名英国新闻记者。这一年,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共运送乘客345名、22吨货物及3吨邮件。
1924年10月,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开辟通往印尼的第一条国际航线,1929年又开通了到亚洲的定期航班。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最长的航线。
尽管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于2004年5月被法国航空收购,组成「法航-荷兰皇家航空集团」,但其独立地位并未受到改变,仍以自身品牌经营。
目前,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和其合作伙伴的航线网络已覆盖了六大洲90个国家的500座城市。公司在95个国家的251个城市设有351个办事处。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民航运输、飞机维修、飞机租货、航空配餐、空中和地面服务人员培训、医疗服务与航行诊所、全球计算机定位系统及保险。截止到2005年,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拥有181架现代化飞机,平均机龄为9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飞行机队之一。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在全球享有盛誉。《财富》杂志曾作过关于最受欢迎公司的评选,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在航空公司领域位居榜首。
喜欢搭乘他们的航班。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A0601000001 · 2015年9月27日摄于荷兰北荷兰省哈勒姆
去年九月从上海飞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途中在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转机。由于在那里停留好几个小时,因此得以有机会参观这座欧洲著名空港。
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也称「史基浦」机场或西佛尔机场,位于北荷兰省哈勒姆市东南部的哈勒默梅尔,距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15公里,是世界上距离市中心第二近的大型国际机场,同时也是重要的航空枢纽,其旅客和货物吞吐量仅次于伦敦的希思罗、巴黎的戴高乐以及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为欧洲第四大机场。
史基浦机场拥有紧凑而高效的航空集转站,可以很轻松地步行到达机场各个区域。而且,对中国人来说,史基浦机场的中文服务以及普通话广播让人感到亲切。
史基浦机场的航站楼非常漂亮,而且很人性化。除了通常的购物、餐饮和娱乐设施之外,史基浦机场的航站楼里的「机场公园」更是令人倍感温馨。森林、溪流、绿草和鲜花,各种元素营造出一种北欧森林夏季的惬意而幽静的环境,让长时间候机的旅客可以伴随着啾啾的鸟语和潺潺的流水安然入眠。
《雪球》B0000000009 · 2014年7月25日摄于德国巴伐利亚罗腾堡
德国巴伐利亚罗腾堡圣雅各布教堂的对面有一家面包房。那天从教堂出来,无意中看见这家面包房的柜台里堆的全是一只只裹满糖霜的球形面包。当时很好奇,面包怎么可以是球形的。因为面包是要放在铁盘上烤的,所以至少会有一个平的底。
进到店里,问店员,这东西是啥。回答说是「雪球」。由于语言不通,最后依然没弄明白这东西是怎么做的。打扰了人家半天,有些过意不去,便买了一只,算是对双方的一种安慰。
几个月之后,突然想起这件事,于是花了点时间,这才解开了这个谜:原来雪球不能算是面包,因为它不是烤出来的,而是像麻花那样将揉好的发酵面粉条盘成球形之后下大油锅炸出来的,难怪可以是球形的。同时也知道了,雪球是罗腾堡的特色面点,很有名。
还好,走过路过而没有错过。
《富阳山居图》A0102020001 · 2011年11月5日摄于中国浙江杭州富阳万市杨家村
辛弃疾,南宋朝廷大臣,爱国诗人,诗风激情而豪迈。那首振聋发聩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便出自他的《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一生以抗金复宋为志,只可惜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刚过不惑便隐居山乡二十余年。正是这一时期,辛弃疾寄情山水,为世人留下了大量优美的田园诗作,其中就包括《清平乐 · 村居》。
在《清平乐 · 村居》中,诗人以最质朴的语言描写乡村最普通的生活场景,通篇没有一字的评述,却将乡村的田园生活描写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堪称田园诗的典范。
《清平乐 · 山居》
南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日本の庭園》A0204000001 · 2008年12月6日摄于日本京都岚山
园林,日本称「庭園」。
不知道日本的园林是不是源自中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的汉、唐时期,日本园林受到过中国园林的广泛影响。只是在此之后,日本园林开始独立发展,并最终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园林风格。
园林艺术在日本具有很高的地位,甚至被认为代表了日本之美的最高境界。日本园林大致分为三种风格,即:「筑山庭」、「枯山水庭」和「茶庭」。
「筑山庭」为自然风景微缩景观,包括池塘、小溪、山、石头、树、花、桥梁,自然风景往往微缩的是中国或是日本的著名景观。这类园林之所以称「筑山庭」,是因为其中往往包含有人造山。
日本最常见的园林是「枯山水庭」,这种园林以抽象的方式,通过石头、砾石、沙子甚至青苔来重建自然风景,分别代表山、岛、小船、海和河流。枯山水庭的精髓在于「未见一粒灰尘扬起,却见巍峨山脉耸立。未见一滴流水溅下,却见奔流瀑布悬挂。」它展示的是一种抽象而朦胧的意境之美。枯山水庭通常只供观赏,人是不可以进入的。
日本园林中最经典是的「茶庭」。
茶庭也称「露地」,原为茶道而建。除了茶屋外,茶庭通常还包括园门、竹篱、石阶、石灯以及石蹲踞、石汀步等小景,植物则以针叶乔木或常绿小灌木为主,再就是苔藓。院门和茶室之间的石径两侧,会点缀一些意象小品: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森林茂盛,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的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象征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营造出日本茶道追求的「和、寂、清、静」,最能体现「茶禅一味」的禅意境界。
尽管中、日两国园林都强调「情趣」,但二者对「情趣」的理解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园林的情趣是可以把玩的,而日本园林的「情趣」追求的则是禅意。
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著名的禅宗僧人、有「七朝帝师」之称的梦窗疏石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造园大家、「枯山水庭」的鼻祖。在他的《梦中的问答》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把庭院和修道分开的人,不能称为真正的修道者。」正是他的这句话,奠定了日后日本园林的总基调:营造一种日本民族独有的「佗寂」之美。「佗」即简朴,「寂」即冷寂。「佗寂」包含了残缺、寂、贫、素、孤寒、简朴、凋零等意象,是日本民族对「美」的最基本的理解和最高追求。
《大阪城天守阁》A0203000001 · 2010年12月4日摄于日本大阪大阪城公园
很喜欢大阪的大阪城公园,因为那里有壮观的城墙和漂亮的天守阁。
这已经是第四次去大阪城了,最初的三次都是阴雨天,很有些不尽兴。那天办完事回到酒店已经是下午了,天气非常棒,蓝天白云,不免心动,又想着去大阪城,可要是像往常一样一路地铁转过去,太阳也就落山了。于是咬咬牙,决定打车。
酒店门口就有出租车。上车之后,开车的老哥问我去哪。我说去大阪城。他透过后视镜看着我,问:「是来日本出差的吧?」我说是。他笑了,解释说:「地铁前就在酒店边上,要是来旅游的,一般不会坐出租车。」
天地良心,我可真的是自己掏钱。
大阪是一座特立独行的城市。在东京乘坐自动扶梯时,人们都会自觉地站在左侧,右侧让出一条通道,给急需赶时间的人使用,即所谓的「左立右行」。但是到了大阪,刚好反过来,「左立右行」成了「左行右立」。东京使用50赫兹的交流电,而大阪的交流电频率为60赫兹。不仅如此,大阪人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方言」,不光语气、语调,甚至很多习惯用语也和日本其他地区的人差异很大。
还是刚去日本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大阪的汽车牌照很特别:日本其他地区的汽车牌照大都标有地方的汉字名称,比如「群马」、「京都」,而大阪不是,不标「大阪」,而是日语假名「なにわ」。曾经多次问过当地人,但得到的回答大都不得要领,只是大概得知,大阪以前好像曾经叫过「なにわ」。
「なにわ」是什么鬼。也是好奇,寻着「なにわ」一路往前,慢慢地总算有了点头绪。
事情是这样的:
大阪濒临濑户内海,为冲积平原,古时日本称突出于潟湖的地方为「难波潟」,大阪因此被称为「难波」,其日语发音就是「なにわ」。除了「难波」外,「浪速」、「浪花」、「浪华」也同样发音「なにわ」,而且意思也大同小异,所以大阪除了「难波」,还有「浪速」、「浪花」、「浪华」等众多别称。
追溯到「难波」,「难波京」慢慢浮出了水面。原来大阪的特立独行是很有些底气的。
日本跟中国一样,大凡带有「京」字的地方一般都是都城或曾经的都城。原来公元645年,日本第36代天天皇,也就是孝德天皇通过政变夺位后,对当时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和改造,史称「大化改新」。正是他定都难波宫,难波因此成为了「难波京」。
提到日本的古都,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奈良和京都。尽管大阪从未被日本正式定都,但难波宫是那个时代日本实际上的政治中心,这要早于奈良时代的平城京和京都时代的平安京。
很开心,因为又有资本跟大阪人说连他们自己也还都不知道的大阪旧事了,哈。
《留得残荷听雨声》D0002000001 · 2015年7月25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南翔古猗园
一年一度,都会去古猗园赏荷。早先大都为摄影,几年下来,聊无新意,不见半点的长进,兴趣也就日渐地淡了。尽管如此,古猗园每年依然会去,只是更多的是出于习惯或怀旧,像是一种朝圣。
去年有点迟,将近七月末才去的古猗园,比盛花期晚了半个多月,很多花已开始凋谢。
游人依然很多,纷纷攘攘。于是找了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
眼前是一片荷塘,阳光穿透密密匝匝的荷叶,在浓荫中投下了几缕细碎而斑驳的光,照亮了昏暗中的一支残荷和半片荷叶。
我取下镜盖,举起了相机。当我从取景框再次看到它们时,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人就应该像这花、这叶一样,即使没有阳光,也应该活出自我。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一次轮回,只要圆满,就一定精彩,就像这支残荷,以及这半片绿叶。
《福冈风光》A0202000001 · 2015年5月27日摄于日本福冈
福冈是日本九洲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福冈县的首府。
对于初到福冈的人来说,很可能会因福冈「混乱」的地名而感到困惑:同一座城市,机场是「福冈机场」,而港口和火车站却是「博多港」和「博多站」。
其实在日本,九洲以外的日本人更加认同「博多」而不是「福冈」。毕竟博多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只是到了17世纪初叶,黑田如水、长政父子受封「筑前国」后建造新城,并以原籍「备前国」的「福冈」命名,福冈城一带才渐称福冈。
博多地区自古多商人,颇具势力。「福冈城」修建后,尚武的福冈和崇商的博多势均力敌,逐渐形成了以那珂川为界,西岸称「福冈」,而东岸依然称「博多」的局面。
明治22年,日本开始实施「市、町村制」,「福冈」和「博多」被合为一市。但问题来了:到底是称「福冈市」还是「博多市」双方一时争执不下,成为了一大难题,并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明治23年,地方议会决定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市名。26名议员投票的结果旗鼓相当,13票对13票,难分伯仲。最后,福冈武士出身的议长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福冈」,「福冈市」就此诞生。作为补偿,新建成的火车站被命名为「博多站」。
作为一个物产丰富、商贾云集之地,博多的许多美食和手工艺品为人们所熟知,其中以「博多豚骨拉面」和「博多人形」最为出名。这也是为什么「博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的一个重要原因。
《童年》F0300000021 · 2015年10月18日摄于中国上海
还是闹闹两岁半不到一点的时候,外婆还没退休,学校的事儿特别多,周末老得加班,要是赶上孩子也有事,我就只能跟这小子「单挑」了。
一天早上一觉醒来,爷俩先是懒在床上嬉闹了一阵,等他醒透了,再给他穿衣、撒尿、刷牙、洗脸,然后一边给他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边让他喝牛奶。趁这功夫,我赶紧去煮鸡蛋,再用冷水浸着,等他喝完奶,剥了蛋壳,让他自己掰着吃。
我正在厨房里忙着收拾自己呢,就听他在厅里连声大叫:「外公、外公!」
「怎么了?」
「今天奇怪了:这个蛋黄怎么是汤做的?」
原来是鸡蛋没煮透,淌黄儿。估计这小子之前没见过生的鸡蛋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