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酿成蜜》E0100000001 · 2013年5月2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所讨论的蜂蜜是指由蜜蜂采集的植物花蜜腺的花蜜或花外蜜腺的分泌液,在混合了蜜蜂酶液后经过充分酿造而成贮藏在巢脾内的粘性、透明或半透明的甜味物质。蜂蜜属于天然物质,任何经过化学工艺加工过的蜂蜜都属于「蜂蜜产品」而不能称为「蜂蜜」。

蜂蜜的主要成分因蜂种、蜜源、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葡萄糖和水,占了95%以上,其他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含量极低,只占不到5%。

蜂蜜中含有激素的观点可能源自蜂蜜中的花粉。蜂蜜中确实含有微量花粉,但花粉所含的激素属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于动物激素,并不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激素样影响。

因此,孩子能不能食用蜂蜜并不取决于蜂蜜本身,只取决于蜂蜜的质量。


《亚的斯亚贝巴街景》A1801000001 · 2016年5月12日摄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五月中旬,上海已是初夏。本以为亚的斯亚贝巴这个东洲城市要比上海炎热很多,所以出门时一身夏装。但下了飞机,在等待办理入境手续的时候就发觉事情有点不妙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大都穿着厚实的皮夹克。等出了航站楼,事情越发的不妙:不光是皮夹克,就连羽绒服也比比皆是。

亚的斯亚贝巴地处东非高原,平均海拔2400米,早晚温差很大。虽说中国人比当地人耐寒,但一身的短打根本无法抵御亚的斯亚贝巴清晨的寒意,冻得直哆嗦。


《露西》M0000000001 · 2016年5月12日摄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国家博物馆

 

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珍藏着几块骨骸化石。这些骨骼于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被发现,属于南方古猿阿发种,距今大约320万年,是最早直立行走的人类,因而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祖先。

这些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学考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庆祝这一伟大时刻,科学家们播放了当时非常流行的甲壳虫乐队的名曲《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并将化石命名为「露西」。


《巴哈依空中花园》A1903000002 · 2016年5月13日摄于以色列海法

 

1844年5月23日,耶稣创立基督教的一幕在波斯的设拉子城再现:一个名叫巴孛的年轻人宣称世人所期待的「上帝的使者」即将出现。只是巴孛和耶稣有所不同,巴孛没有自封「救世主」,而是受到来自上帝的独立启示,他的目的是让人类做好准备,迎接上帝使者的到来。

巴孛的新信仰迅速蔓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这让伊斯兰教士们感觉到了严重威胁,开始武力镇压。巴孛的追随者中大约有20000人在波斯各地被杀,巴孛本人也于1850年的7月9日在大不里士城的市民广场被处死。

巴孛的早期追随者之一巴哈欧拉将巴孛的信仰发展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性宗教「巴哈依教」,也就是以前所称的「大同教」,将巴孛尊为先驱。

1891年,巴哈欧拉亲自选址,在以色列海法市卡梅尔山麓建造一座「空中花园」作为巴孛的长眠之地。工程时断时续,最后于一个多世纪之后的2001年才告建成。

「空中花园」是巴哈依教的圣地,海法也因此被巴哈依教徒视为圣城。

2008年,「空中花园」被联合国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苦路》A1901000002 · 2016年5月18日摄于以色列耶路撒冷

 

基督教创始人犹太人耶稣因在犹太教圣城耶路撒冷向追随者声称自己就是救世主弥赛亚而被视为异端,于是当时的宗教领袖说服罗马总督彼拉多将其处死。最终,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一座十字架上。耶稣之死被后来的基督徒称为「受难」,而耶稣被押赴刑场时所走过的那段路则称为「苦路」。

苦路的确切线路无人知晓,在基督教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版本。2005年去世的教宗保禄二世生前一直致力于苦路的探索和研究,并确定了现在这个版本。

最新版本的苦路共有十五站,每一站都对应着一个故事:

第一站:耶稣被判了死刑。

第二站:耶稣背上了十字架。

第三站:耶稣摔了一跤。

第四站:耶稣遇见了他的母亲。

第五站:一个名叫西满的人帮耶稣背了一会儿十字架。

第六站:一个不知名的圣妇为耶稣擦了把脸。

第七站:耶稣又摔了一跤。

第八站:耶稣安慰为他哭泣的妇女们。

第九站:耶稣摔了第三跤。

第十站:耶稣的衣服被人扒了。

第十一站:耶稣被钉上十字架。

第十二站:耶稣死在了十字架上。就是说,钉着耶稣的十字架被挪了地方。不知道为什么。

第十三站:耶稣的尸体被人从十字架上卸了下来。耶稣跟十字架又一次被挪了地方。同样不知道为什么。

第十四站:耶稣的尸体被埋葬。

第十五站:耶稣复活。

在保禄二世之前,苦路一直只有前十四站,第十五站是教宗保禄二世毕生的研究成果。


《海法风光》A1903000001 · 2016年5月13日摄于以色列海法

 

海法市为以色列六区之一的海法区首府,是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以色列第三大城市。

和雅法一样,海法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从公元3世纪开始,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海法先后经历了罗马、拜占庭、波斯、十字军、贝都因人、奥斯曼、法兰西以及不列颠等的占领和统治。

海法濒临地中海,背依迦密山,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是地中海东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仅如此,海法还是以色列工业、贸易、教育和科技重镇。


《帅气的以色列警花》F0200000001 · 2016年5月18日摄于以色列耶路撒冷

 

无论哪个国家,很少有正在执勤的军警愿意被普通游客近距离随意拍摄,但以色列军警对中国游客算是个例外,比如这位帅气的以色列女警,面对我的长焦距镜头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非常配合。

以色列人对中国人,尤其是对上海人的友好令人印象深刻。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甚至还专门制作了一部公益宣传片《谢谢上海》。导演马尔伽利斯说:「我们感谢上海在二战中为犹太难民提供了避风港,也对中国人民与我们这些年来的友好关系。我认为,『谢谢』是一个有力量的词语,是一种回望历史的路径。二战波及到了大多数人,对于一些人来说那段时间就像是地狱,而对另一些人则是一场大混乱,那是一场战争。但是对于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来说,上海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对此非常感激,这也是我们想不断强调的。」在片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了这样一段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成百万上亿的欧洲和亚洲人带来无尽的灾难,我的人民,犹太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分之一的犹太人被纳粹残忍地谋杀。我们对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表示悼念,并且保证这永远不会再发生。我们将永远记住那些在我们最困难时期给予帮助的国家。当所有的城市关闭了犹太人避难的大门,上海却展现了它的热情和好客,它演奏了美妙的音乐。三万犹太人在上海被拯救,上海给他们提供了避难场所。我曾经到过那里,我看见了他们的活动场所。这是非常强烈、鼓舞人心的记忆。以中人民的深厚的友谊是建立在这段历史上。我们永远感谢你们,永远不会记忆这段历史。谢谢!」


《哭墙》A1901000001 · 2016年5月17日摄于以色列耶路撒冷

 

第一次听到以色列国歌《希望之歌》是在加利利湖的观光船上,当时就被它悲怆、凝重的旋律所震撼。那天晚上,独自一人坐在加利利湖边,一遍又一遍地用手机播放着这首曲子,直到落泪。

《希望之歌》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完整地演绎了犹太民族三千年来的苦难和抗争,悲凉、哀婉,但始终不放弃希望。

 

只要心灵深处

尚存犹太人的渴望

眺望东方的眼睛

注视著锡安山冈

我们还没有失去

两千年的希望

做一个自由的民族

屹立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之上


《「侬介只十三癫」》F0300000013 · 2015年5月16日摄于中国江苏苏州阳澄万丽酒店

 

上海孩子越来越说不全上海话了。记得丫头小的时候,为了纠正她那口蹩脚的上海话发音真费了不少功夫。

一晃就是二十年,当年的丫头成了娘老子,她的爹妈很不幸地被成为了姥爷、姥姥。更不幸的是,又在为她这个兔崽子蹩脚的上海话发音犯愁。

姥姥真急了,命令全家全天候地帮助这小子学说上海话。姥爷自然不敢怠慢,见缝插针、见机行事,不光全天候,更是全方位地悉心指导。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少日子效果就来了。

那天在苏州给他拍照,让他自由发挥。不知这小子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冒出一句纯正的上海话:「侬介十三癫」,差点没把姥姥给笑岔气了。

姥爷不由得在心里头暗暗叫绝,这小子不光上海话发音纯正,而且慧眼独具:姥爷半世痴癫,竟被这小子一语道破。单凭这点悟性,你小子很有希望成为第二个姥爷。《镜界》你也是主角。

侬介只小十三癫。

1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