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

20160903


《斗牛》F0300000035 · 2015年9月30日摄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广场疯子斗疯牛。

激情、奔放的性格赋予了西班牙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想像力和挑战力,以至于在很多其他人的眼中,西班牙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或者是天才疯子。像达利,像毕加索,像高迪。

西班牙人的激情和奔放很感染人。我们家的这两位一到西班牙也不由自主地变得疯狂,跑到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中间斗起牛来。只是这种疯狂并不兼有天才的潜质,就是疯子。


《巴特罗公寓》F0300000036 · 2015年10月3日摄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

 

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得出另外一座历史名城能像巴塞罗那,几乎所有的标志性建筑出于同一位建筑师之手。这位塑造了巴塞罗那的伟大建筑师就是高迪。

高迪的全名是安东尼 · 高迪 · 克尔内特,1852年6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塔拉戈纳省雷乌斯一个铁匠世家。1873年,高迪在完成了当地一所教会学校的基础教育之后,前往巴塞罗那大学学习建筑。1878年毕业后,高迪直接进入了建筑师工作室,开始了他的建筑师生涯。不久之后,高迪便有幸参加入到巴塞罗那「城堡公园」的设计团队之中。

高迪第一次独立设计的作品是位于巴塞罗那的普拉萨·德玛工程中的灯柱及同样位于巴塞罗那的姆罗拉 · 兰尔工程中的照明系统。在此之后,高迪又完成了多项设计工作,为日后成为西班牙,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设计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迪被认为是巴塞罗那建筑史是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师,他的很多作品不只是令人耳目一新,而是让人瞠目结舌。

1877年,高迪从加泰罗尼亚省立建筑学校毕业。那一天,他的校长感叹说,他不知道自己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

高迪最经典的作品是位于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的「米拉公寓」。

富翁佩雷 · 米拉在和夫人一起参观过高迪代表作之一的巴特罗公寓后,也想建造一幢与众不同的建筑。米拉非常信任高迪,将一切都交由高迪全权负责。公管如此,当米拉第一次看到高迪的设计图纸时,还是大吃一惊。原来在高迪的设计中,建筑的墙面蜿蜒起伏的曲线,犹如轻波微漾的水面,充满了动感。不仅如此,高迪还异想天开地将建筑顶部的烟囱和通风口设计成各种诡异的形状。

望着目瞪口呆的米拉,高迪平静地介绍说,米拉公寓之所以被设计成这样,是因为他想让「这房子的奇特造型与巴塞罗那四周千姿百态的群山相呼应。」

米拉公寓的造型怪异、荒诞不经,但高迪认为,这是他所建造的最好的建筑,因为这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

高迪设计理念的形成很可能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高迪从小患有风湿病,行动受限,不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嬉戏、玩耍,而是经常独处一隅。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高迪的不幸,反而让他将注意力转向了大自然。在长期的观察中,高迪发现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粹的直线,据此,他得出一个结论:「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高迪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和崇敬,他的很多天才般的灵感几乎无一例外都来自大自然。在他的作品中,看似怪异的造型、纹饰或结构,其实都只是在模仿和重现大自然:树叶、枝干、根系、蜂巢,等等。

高迪的很多理念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过于超前,以至于并不为很多人所接受,比如奎尔花园。19世纪末,巴塞罗那的工业巨子奎尔伯爵在巴塞罗那的郊外购下20公顷荒地,委托高迪设计一个由60幢别墅及配套设施组成的高档社区。设计如期完成,并于1900年动工兴建。

奎尔花园除了高迪一贯的秉承自然的风格之外,其雨水收集系统、自流灌溉系统及自然降温系统令人拍案叫绝。可惜的是,尽管历经14年的建造,作为生活社区项目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计划中的60幢别墅,由于乏人问津,包括高迪自己居住的一幢在内,最终只完成了2幢,并且颇令高迪难堪的是,他自己居住的这幢别墅并非由他自己所设计。

在高迪留下的所有作品中,最伟大的是圣家族教堂。这是一座坐落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宏伟建筑,最初为另一位建筑师所设计,1882年破土动工。但次年,也就是1883年,转由高迪接手。当时的高迪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这一工程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全部的心血。

在接手「圣家族教堂」工程的头10年,高迪并未敢大动干戈,只是在原设计基本上边修改边建造。但随着米拉公寓和奎尔花园的成功,他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原设计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将自己的理念和风格注入其中。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1926年去世,高迪都未能完全这幢建筑的全部构想和设计。

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但不幸的是,当天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参加通车庆典的有轨电车撞死了一个衣衫破旧、形容枯槁的乞丐。人们不知道他是谁,也没办法通知他的家人,只得将他像其他横尸街头的流浪汉一样送往公共坟场。正当人们准备掩埋这个倒霉的乞丐时,一位老妇人认出了他:巴塞罗那最伟大的建筑师安东尼 · 高迪 · 克尔内特。

高迪似乎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他生性乖张,生活简朴,平时很少与人接触。当他不得不与人交流时,也只使用加泰罗尼亚语。

在高迪留给世人的作品中,共有17项为西班牙国家级文物,其中7项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在加泰罗尼亚。

高迪的遗体被安葬在几乎耗尽了这位天才建筑师后半生全部心血,已经建造了一个多世纪却至今尚未完工的圣家族教堂的地下墓穴中。


《上学路上》F0300000017 · 2015年9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这是干嘛?上学去!

去年的今天,闹闹入园。可怜的孩子一路欢天喜地,全不知一步踏进幼儿园,这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下一回,得是退休以后了。

新入园的闹闹表现得比他娘老子那会儿好很多,没闹出什么大动静。他娘老子刚入幼儿园那阵子,相当「霸气」:衣服脏了,非要老师给她洗澡、换衣。老师哭笑不得,只得把她送到奶奶家,等奶奶给她洗好澡,换上干净衣服之后,才重新带她回幼儿园。

闹闹唯一的麻烦还是吃饭,磨磨蹭蹭,吃少剩多。但这方面,他娘老子也好不到哪去:幼儿园的饭没一顿不剩的。幸运的是,老师待她特别好,不但不会责备她,还帮她吃剩饭,真像待自己的亲闺女一般,从不为难她。当然,话也说回来,她也挺「照顾」老师的,经常偷偷地将剩饭夹在两个碗中间,连汤连水连筷子一起塞进碗袋里,也不管脏不脏的,一路滴答着带回家来。

只可惜奶奶家小,养不了猪。不然几年下来,怎么着也能喂肥一头猪。


《马德里阿尔穆德纳大教堂》A1301000001 · 2015年10月3日摄于西班牙马德里

 

阿尔穆德纳大教堂位于马德里王宫一侧,其全名是马德里皇家阿尔穆德纳圣母主教座堂,为天主教马德里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尽管阿尔穆德纳大教堂于1993年6月15日在当时的教宗若望 · 保禄二世的祝圣下正式启用,距今不过20多年,被称为全欧洲最新的主教座堂,但实际上,早在16世纪就已经有了它的建造计划。

1561年,西班牙的首都从托莱多迁至马德里,但教会中枢仍然留在托莱多,使得这个新首都一直没有一座主教座堂,这对于西班牙这样一个天主教国家来说是不可想像的。只是修建新教堂的计划提出后,整整被拖了三个多世纪,到1879年才正式开工,后又因西班牙内战期间中断,1950年才重新复工,直到完工。

阿尔穆德纳大教堂最被的建筑师是弗朗西斯科德古巴斯。它的最初设计为新哥特式风格,也就是在传统哥特式风格的基本上融合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风格。但由于教堂的建造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先后参与建造的六位建筑师风格各异,设计方案一改再改,最终成了现在的巴洛克风格。


《伊比利亚火腿》B0000000012 · 2015年10月4日摄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

 

伊比利亚火腿不光在西班牙,即使在整个欧洲都非常著名,为欧洲九大传奇食材之一。

伊比利火腿堪称火腿中的传奇,它昂贵、味美,而制作方法却又简单、原始、自然,比起许多其他肉制品,伊比利火腿的制作几乎只能用粗糙来形容,但也十分符合西班牙人大而化之热情奔放的个性。

伊比利火腿由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特有的猪种制成,并且完全是高温风干后再用蜡封上,几乎所有的脂肪都在高温风干的过程中变成油流了出来,因此胆固醇含量很低。

伊比利亚火腿非常昂贵,顶级的伊比利亚火腿价格约为每斤180美元。这些火腿由专门的「火腿师」切成半透明的薄片,单独配酒。

西班牙的「火腿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职业,通常需要经过数年的专业培训,并获得执业资格后才能担任。在西班牙,一个好的「火腿师」倍受尊崇。最近有一位西班牙「火腿师」非常火,他叫Florencio Sanchidrián,切了30年火腿,被尊为西班牙国宝。


《日影复西斜》A0102030001 · 2013年4月27日摄于中国浙江嘉兴桐乡乌镇西栅

 

自然而然,无为而为。乏则掩卷,困则归寝,饥则执箸,渴则捧壶。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哪管明月东升、日影西斜。

 

《食后》

唐  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瓮茶。

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当绍兴酒遇到茴香豆》F0100000008 · 2015年2月19日摄于中国浙江绍兴咸亨酒店

 

最近这几年,有关对鲁迅作品逐渐退出语文教材及其这一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刻意义」的讨论比鲁迅作品本身要热得多。

我们可以说是读《故乡》、《社戏》、《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长大的一代,即使对鲁迅的作品不怀有浓厚的情感,至少也应该是留下很深刻印象的。就我个人而言,既喜欢鲁迅的杂文,同时也很喜欢他的散文和小说。喜欢他的杂文是因为犀利,酣畅淋漓;喜欢他的散文和小说是因为他特立独行的行文和不拘一格的遣词风格。

鲁迅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期,旧的传统逐渐被打破,而新的传统尚未成熟。鲁迅的作品大都带有那个特殊时代的烙印,古今混杂、文白同呈,现在读来难免会有些不适应,甚至觉得拗口。无论如何,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使他的作品将来从语文课本中完全消失,鲁迅作品的爱好者也不必太过惋惜,因为书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一定会有他的作品。

言归正传。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是鲁迅在他的代表作《孔乙己》中所描述的上上世纪未绍兴人的一个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直到今天仍在延续。

那天去绍兴,路过「咸亨酒店」,也就是鲁迅《孔乙己》中「鲁镇的酒店」的原型,见店内酒客盈门,座无虚席。临街的方桌边,一位来自浙江临海的老哥一碗绍兴酒,一碟茴香豆,那份悠然,那份惬意,活脱脱就是鲁迅笔下百多年前绍兴人的生活再现,真是妙不可言。


《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A1200000004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

 

建于1958年的「苏丹奥马尔清真寺」坐落于文莱河畔一片人工湖之上,其全称为「奥马尔 · 阿里 · 赛义夫丁苏丹清真寺」。这一名字来自文莱第28任苏丹,也就是现任文莱苏丹的父亲。

苏丹奥马尔清真寺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其最大的看点是伊斯兰风格的金色拱顶和意大利风格的大理石尖塔相映成趣。这种兼具伊斯兰和意大利风格的清真寺在伊斯兰建筑中并不多见,被誉为现代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之作及亚太地区最壮观的清真寺之一。

作为文莱皇家伊斯兰教清真寺的苏丹奥马尔清真寺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清真寺前面的水面上有一座船舫,由一座大理石桥与清真寺相连接,为官方庆典场所。


《面朝大海》F0300000034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帝国乡村俱乐部酒店

 

文莱富,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地下能往上冒油。这个国家的人均GDP接近3.8万美元,其中的67%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如果说文莱「富得流油」,好比祝福百岁老人「长命百岁」,是不会讨文莱人喜欢的。因为这个国家油比水贱:1公升汽油售价就2元多点人民币,比当地的矿泉水便宜很多。

文莱的全称是「文莱达鲁萨兰国」,也称「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现任国家元首,即文莱苏丹的个人财富超过130亿欧元。他有一个弟弟叫杰弗里,在担任文莱财政大臣期间,盗用国库资金超过百亿美元。10年间,这位仁兄购买了2000辆豪车、17架飞机、数艘游艇、10几幢豪宅、大量珠宝,加上其他开销,总共挥霍掉27亿多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每天74万美元。文莱之富,可见一斑。

但令人羡慕的不是文莱的王室成员,而是文莱的百姓。

文莱苏丹让每一个文莱的普通民众分享了巨额的石油财富。这个国家没有个人所得税,每一个国民不仅可以享受着几乎完全免费的教育和医疗、高额的住房及购车补贴和养老金,甚至海外就医和留学费用也都由国家承担。由于勤政亲民,文莱苏丹的奢华生活并没有招致文莱国民的妒恨和不满,反而对他敬爱有加。他经常亲自驾车视察工作,根本不用担心自身安全。

国富未必民强,但民富必定国安。

文莱,让人羡慕的不只是富有。


《面包台》B0000000011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帝国乡村俱乐部酒店

 

下午三点由上海起飞的航班,航程四个多小时,抵达文莱国际机场快晚上八点了,入境、提取行李、过海关,出了航站楼再乘车去酒店,一切顺利,进房间也过了九点。一放下行李,赶紧给管家部打电话,让他们送一个打火机。

到底是超五星级酒店,管家部一口答应,说尽快派人把打火机送来。

研究灯光控制和自动窗帘,摊行李,洗澡,烧水,沏茶,忙完这一切,坐到露台的桌边,喝茶、上网,等打火机,可左等右等就是迟迟不见动静。

夜深人静,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文莱又是一个伊斯兰国家,能不能找到便利店不好说,即使找到了,有没有烟草和打火机卖也是个未知数。

憋到晚上十一点,打火机还是没能送来。绝望之余,只能自我安慰:慢生活,就这样。就在准备上床睡觉的当口,门铃响了,推门一看,是一个服务生,手里举着打火机,彬彬有礼地站在门外。


《吉米清真寺》A1200000002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

 

文莱,全称是「文莱达鲁萨兰国」,又称「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伊斯兰国家。全文莱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数不胜数,其中吉米清真寺以其现代、奢华最为有名。

吉米清真寺为现任苏丹哈吉 · 哈桑纳尔 · 博尔基亚于20世纪90年代建造,因此也被文莱人称为「国王清真寺」。

吉米清真寺的外立面黑、白、蓝相间,四根浅蓝色的宣礼塔高耸入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金色的穹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由于哈吉 · 哈桑纳尔 · 博尔基亚为文莱第29任苏丹,所以吉米清真寺的穹顶、立柱,甚至台阶都分别是29个,其中29个穹顶由6吨黄金打造而成。

吉米清真寺外观恢宏,内部也是极尽奢华。

吉米清真寺的内部分上、下两层,男、女穆斯林拥有各自独立的朝拜大厅,分别能容纳3500人和1000人。朝拜大厅的下面是宽敞的净身房,信徒在进入朝拜大厅前在这里清洗手足。除此之外,清真寺里还有办公室和图书馆等现代附属设施。其中图书馆里供奉有一本巨型手抄本《古兰经》,这本《古兰经》据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抄本《古兰经》之一。

纵观整座清真寺,建筑用料极其讲究。挑高的屋顶以白色为基调,流金溢彩,蓝色的台阶大气典雅。清真寺的很多工程都是由外国顶级工匠精心设计、打造。从熠熠发光的灯饰,到光洁可鉴的大理石地面,到处都散发着具有文莱特色的伊斯兰气息。

吉米清真寺不仅面向穆斯林,同时也面向普通游客。只是女性游客想入内参观,会被要求换上清真寺免费提供的黑色长袍。


《美食当前》F0300000033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

 

还是丫头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念古诗。当念到「丰年留客足鸡豚」时,不解,问她老子。她老子脱口而出:「『逐鸡臀』,就是追鸡屁股喽。」又问:「追鸡屁股干吗?」复曰:「这你都不懂?追鸡屁股等下蛋呗。这不急着要待客嘛。」

真事。所谓「无知者无畏」,说的应该就是这个了。

不过在文莱,「逐鸡臀」者大有人在。

文莱有一种广受欢迎的小吃:烤鸡屁股。五六个鸡屁股串成一串,刷上油和蜂蜜后架在碳火上炙烤。烤好的鸡屁股油润红亮,香气扑鼻,十分的诱人。咬上一口,外焦里嫩,齿颊留香。

鸡屁股里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很多人对食用鸡屁股颇多顾虑。不过,文莱人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据说文莱的相关研究指出,鸡屁股里的淋巴细胞含有很多能吞食致癌物质的巨嗜细胞,适当地吃烤鸡屁股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缓解贫血症状,有利于生长发育。

在文莱的夜市,一串这样的烤鸡屁股大约一文莱林吉特,差不多五元人民币。不光文莱人,很多外国游客也是一买就是好几串,吃得是神采飞扬,赞口不绝,场面蛮感动人的。

其实很多中国人也喜欢吃鸡屁股。早年出海试航时,就有同事用白宰鸡跟食堂换鸡屁股下酒。

「鸡屁股」的叫法过于直白,听上去不怎么雅,所以在中国有很多别名,比如鸡尾、鸡臀尖、「七里香」。

如果拍《舌尖上的文莱》,烤鸡屁股是必须入选的,当然不一定要叫得这么露骨,可以是「舌尖上的鸡臀尖」。


《南中国海》A1200000001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斯里巴加湾

 

文莱位于东南亚,邻近赤道,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气候,昼热夜凉,全年平均气温24至31摄氏度。

文莱全年只有两季:雨季和旱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很多人去文莱都会避开雨季,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文莱的雨季和旱季远不像南亚一些国家那样分明。即使是旱季,文莱也经常下雨,而雨季只是平均降水相对稍多些而已。雨季的文莱几乎每天都会下雨,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持续时间很短,不但不会影响观光和度假,反而比旱季更觉清新和凉爽。

雨季的文莱,天空中的白云时聚时散,时卷时舒,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如果去文莱,建议选择雨季。


《泰国风情》F0200000004 · 2014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春武里府芭提雅东芭乐园

 

这是泰国舞最经典的造型:左手捏起拇指和食指,展开另外三指,由外而内缓缓收拢,而右手则完全摊开,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慢慢托起。泰国舞的这个招牌造型据说是泰国人生活观最真实的写照:赚三块、花五块。

在芭提雅的东芭乐园参加演出的都不是专业舞蹈演员,而是当地的普通民众,女孩子们个个如花似玉、妩媚动人。

一个美女如云的国度,竟然还容得下那么多的人妖,真弄不明白泰国的男人都是怎么想的。哈。

萨瓦迪卡。


《湄南河》A1101000001 · 2014年3月18日摄于泰国曼谷

 

当今世界公认的最长地名是泰国的首都,其英文全称是:Krung thep maha nakorn amorn ratana kosinmahintar ayutthay amaha dilok phop noppa ratrajathani burirom udom rajaniwesmahasat harn amorn phimarn avatarn sathit sakkattiya visanukamprasit,共163个字母,翻译过来大意是:「天使的城市,宏大的城都,佛祖的宝珠,佛祖战争中最和平伟大的地方,有九种宝玉存在的乐都,很多富裕的皇宫,住了权威的神,佛祖以建筑之神再兴建的大都会」。幸亏这一名字被简化成了「曼谷」,不然真是很麻烦:想订张去曼谷的机票,这头目的地名字还没打全,飞机怕是已经飞往目的地了。

据说为了能帮助国民记住这样一个史诗般的名字,泰国人甚至还特意为它创作了一首歌。


《东芭乐园》A1102000002 · 2014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春武里府芭提雅

 

泰国素有「象之国」、「象之邦」之称。大象在泰国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被视为「神兽」和国宝。但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有着另一番凄凉悲剧的真实。对此,道格拉斯 · 查德威克在《失业大象的悲惨世界》有所描述。现摘录并整理如下:

作为野生大象的家园,泰国四分之三的森林因开垦和砍伐而遭到破坏。为保护野生大象的栖息地,泰国加强了对森林的保护,但这又导致了许多在伐木业中服役的驯化大多大象的失业。在森林萎缩、人口激增的泰国,大象的前途变得越来越渺茫。

和猫、狗不同,大象太庞大了,庞大到让人无法忽视,而驯化的大象已经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因而无法重新放归野外。如何处理这些失业的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在泰国北部森林,一幢吊脚楼里住着两个坚毅的女性。一位叫乔基雅,42岁,体重3吨;另一位叫桑都安,也是40多岁,体重39公斤。前者是一头大象,而后者则一个是女人,二者相依为命。做饭时,乔基雅都会扭动它长长的鼻子向桑都安示意,直到得到一些蔬果。在她俩相遇之前,乔基雅为盗伐者工作,甚至在其怀孕时也不得不继续着繁重的劳役。乔基雅因为流产而开始罢工。为了让它继续工作,象奴就用弹弓射它。象奴们把这种做法戏称为「遥控」。有一回象奴射偏了,打瞎了乔基雅的左眼,这进一步加深了乔基雅的恐惧和仇恨。当象奴过来查看情况时,乔基雅用鼻子打断了象奴的手臂。象奴为了报复,用弓箭射瞎了乔基雅的另一只眼。

在一次参观盗伐场时,桑都安看见乔基雅因为撞到一棵树而挨打。当得知乔基雅的遭遇后,桑都安知道如果自己不出手相助,它必死无疑。她筹钱买下了乔基雅,并从此开始了她保护大象的事业。如今,桑都安先后拯救了17头成年大象,乔基雅是其中之一。这些大象现在生活在清迈以北55公里一处385公顷的森林保护区里。她称这个保护区为「大象避难所」。

虽然世界各地的大象都受到栖息地缩减、盗猎以及与当地农民之间的冲突的影响,但亚洲象的处境尤其严峻,甚至比非洲濒危大象境况还要糟糕。亚洲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至伊拉克之间,如今数量已不足5万头,包括1.5万头驯化大象。据估计,一个世纪前,光是泰国境内就有10万头大象,其中有一半受到驯化,用来耕作、运输或是伐木。今日,驯化的大象只剩大约3000头,野生大象的数量也相差无几。

大象是泰国的图腾,是泰国国饰的一部分,从广告招牌啤酒瓶到镀金皇宫,各色各样的东西上都有大象装饰。大象甚至被泰国人用于战争。泰国人说,他们国家的自由是在象背上赢得的。然而这种大象崇拜与大象的现实处境相去甚远。和野生大象不同,驯化大象在泰国被视为家畜,并不受泰国1992年颁布的保育法所保护,一旦失业,没有人会愿意为其承担每天高达230公斤食物和230公斤水而被宰杀。

象奴和大象的关系,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之间所有过的最强烈、最复杂的结合,同时,由于大象的寿命与人类相同,因而也是唯一能伴随人类一生的关系。不过从瞎眼乔基雅的例子看来,这个关系亟待调整。许多泰国象奴并非大象的主人,他们只是受雇于景区,或是租用大象上街乞讨。无论是大象的主人还是象奴,他们对大象没有感情,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善待大象,这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据估计,泰国每年约有100个象奴被大象杀死。

由于失业的大象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靠大象在街头行乞也就越来越赚不到钱了。在孔敬市,我拜访了一头40岁、叫做波姆的街头行乞象,以及它的3岁小公象。它们的主人把它们租给两个象奴和3个助手。虽然这对母子看来状况尚可,但我还是注意到小麦克斯额头上有新的疤痕,耳朵上也有洞,那种伤口显然是尖锐的驱象锥造成的,这是一种顶端有金属尖钩的短棒,用来使大象屈服。

在街上行乞并不复杂:象奴领着大象一路走,一面让大象将象鼻朝路人伸出去,偶尔来点屈膝或摇头摆脑的动作;助手们则向游客兜售高价的香蕉或甘蔗等大象食物。

除了街头行乞,那些用于马戏表演或供游客乘骑的大象境况也十分悲惨。记者珍妮佛 · 海尔在她的获奖影片《消失的巨人》里记录了一种被称为「罚殃」的驯化仪式。影片记述了一头4岁小象被从母亲身边拖走,关进一个小笼子。可怜的小象整天都会被挨打,并且没有吃喝,也不准睡觉,还经常遭受尖矛的戳刺,直到它完全屈服,并能正确领会象奴的指令和意图为止。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会付很多钱到森林里骑象,或是看它们表演节目。」海尔说,「但是驯化这些动物的过程,是外界很少能够看得到的。」

泰国并不是唯一用这种方法训练大象的国家。美国田纳西州霍恩沃尔德大象庇护所创始人卡罗 · 巴克利表示:「实际上,凡是有驯养大象的地方,人们都在做这种事;差别只不过是方式和残忍程度的不同罢了。」


《疯》F0300000031 · 2014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春武里府莎美珊公主岛

 

莎美珊公主岛是泰国春武里府一个泰国皇家海军管辖的无人海岛。我们是搭乘泰国皇家海军的小艇登的岛。

据说莎美珊公主岛适合浮潜,但登岛后发现那里的海岸礁岩和珊瑚密布,沙滩上很多的砾石和碎珊瑚,很容易扎脚,所以也就没去浮潜,而是离开人群,找了个僻静处赏海景、吹海风,顺便拍些照片。

突然,从海边传来一阵阵的呼救声,说有人溺水。姥姥撂下一句「我去救人了」,随即迎着呼救声便跑了过去。到了海边,溺水者已经被人救到岸上,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当时现场围了不少人,甚至还有两个驻岛的泰国皇家海军士兵,但面对这一突发事件,都慌了神,不知所措。

姥姥挤进人群,顾不得满地的砾石,跪在地上,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几分钟后,溺水者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起了白沫,似乎有了些许生命迹象。

没多久,泰国皇家海军派出的救援快艇抵达码头,众人将溺水者抬上快艇后,也都没心思再玩,围在泰国海军驻岛士兵的身边,都想第一时间从他们那里得到溺水者的最新消息。

莎美珊公主岛离岸边有些距离,即使是快艇也要好几十分钟。就在人们焦急万分的时候,快艇上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溺水者苏醒过来了。在场的所有人激动万分,拼命地鼓起掌来。但几分钟之后,又有一条消息传来,说溺水者的状况出现反复,再度陷入昏迷。大约一个小时,溺水者被救到岸上的医院,但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消息传来,姥姥难过得都快哭了。


《伊斯坦布尔》A1001000004 · 2013年6月7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消除基督教国家对土耳其的戒心和顾虑,首任总统凯末尔首先废除了苏丹制,随后又废除了哈里发制,一步步将土耳其由封建神权制国家改造成一个世俗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在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西方国家对土耳其的戒心和顾虑并没有消除。

1952年2月28日,土耳其加入了代表西方阵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是30年之后,土耳其于1987年4月向「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提出申请,希望成为「欧共体」的完全成员国,并且也作了极大的努力,包括六次修改《宪法》以满足西方的要求,但令土耳其沮丧的是,在2002年的哥本哈根峰会上,欧盟15国同意同意了其它10个候选国的入盟申请,只把土耳其挡在了门外。当然,欧盟提出的理由很多,包括知识产权、人权、发展水平之类,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土耳其尽管已经被改造得像一个世俗国家,但毕竟依然是一个伊斯兰国家,这对以基督教国家为核心的欧盟来说,不可能不对此心存疑虑。此其一。其二,一旦土耳其加入欧盟,欧洲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缓冲便不复存在,欧洲不得不直面伊斯兰世界。这恐怕是欧盟推三阻四,不愿意接受土耳其入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三,土耳其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在崇尚契约精神和骑士精神的欧洲人的眼里显得比较异类,这也让土耳其在心理上难以为欧盟所接受。

事实也确实如此,土耳其既想恢复阿拉伯伊斯兰的荣耀和梦想,又想能够跻身西方基督教世界,只是这种左右逢源、两头讨好的暧昧态度并不为东方,也不为西方所接受。希望和失望相互交织的结果是,这个国家始终牌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之中,而这正是让东西方对这个国家保持戒心和顾虑的根本原因。

那天在耶尼清真寺的台阶上坐了很久,一边聆听着身后悠扬的宣礼声,一边看着眼前广场上熙来攘往的人群,心里在想: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伊斯坦布尔,这座美丽的「众城女王」之城还会依然像现在这般的祥和吗?


《耶尼清真寺》A1001000009 · 2013年6月5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从公元前658年希腊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的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岬角上建立殖民城市拜占庭到今天,将近二十七个世纪的时光给伊斯坦布尔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印记: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入口,始建于公元前408年的「女儿塔」、建于公元321年的君士坦丁赛马场、建于公元378年的瓦伦斯渡槽、始建于公元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城墙、公元537年竣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1348年修建的加拉达塔、修建于拜占庭帝国圣使徒教堂旧址之上,公元1470年竣工的法提赫清真寺、16世纪初兴建的巴耶塞特二世清真寺、公元1557年竣工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公元1616年竣工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即蓝色清真寺、公元15至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托普卡帕宫,等等。

奥斯曼帝国给伊斯坦布尔留下了450多座清真寺,这些清真寺以及成百上千座宣礼塔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使这座历史名城到处弥漫着浓浓的阿拉伯伊斯兰风情。


《土耳其小贩》F0200000003 · 2013年6月6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压垮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同盟国之一的奥斯曼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以及保加利亚一起在这次大战中的失利,并于1918年10月30日向由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王国、大英帝国及其殖民地、日本、黑山、罗马尼亚、希腊、美国以及中国组成的协约正式国投降,直接导致其昔日的属地被瓜分殆尽。不仅如此,由于担心奥斯曼帝国日后死灰复燃,老谋深算的英国人鼓动奥斯曼帝国周边一些国家将其肢解,以永除后患。

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一战时期奥斯曼帝国第二军团司令、杰出的军事军家,后来被尊为「土耳其人之父」的穆斯塔法 · 凯末尔 · 阿塔土克出现了。凯末尔不仅立即推动议会发表了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并且在协约国占领伊斯坦布尔、议会被强行解散的情况下在安卡拉成立了以他为首脑的土耳其国民政府。

1923年,凯末尔以国民军总司令的身份率领土耳其军队大败英国支持的希腊入侵者,迫使协约国与其在瑞士的洛桑签订了《洛桑协定》。在这份《协定》中,协约国正式承认土耳其的独立和主权。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伊斯坦布尔,并一直延续至今。

1 151 152 153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