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牛陶来通》M0000000059 · 2024年7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瘤牛陶来通,伊朗博物馆藏品,来自伊朗吉兰省马尔利克18号墓葬。不太清楚这是礼器还是实用器,但被称作「来通」,说明这是一件饮酒器。

突然有一种想法:似乎所有的远古文明都独立地发现并酿造并饮用酒,并且无一例外都赋予了这种能令人陶醉的神秘液体崇高和神圣属性。如果是,是不是太过巧合了?


《火山牛丼定食》B0000000645 · 2024年7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筱田の食堂

 

日本的观光酒店几乎都是含早餐的,而且品种相当的丰富,通常是和食和洋食兼有,但如果是商务连锁酒店,即使有早餐,一般也很简单,品种不多,价格倒也不便宜。很多商务连锁酒店含早餐和不含早餐的价格相关好几十元人民币。有一种选择,就是住商务连锁酒店,不含早餐。早餐自己上街解决,快捷且便宜。

日本有好几家品牌连锁早餐店。「焼肉ライク」,主打烧肉定食;「幸楽苑」,主打拉麺;「すき家」,主打牛肉定食;「ゆで太郎」,主打荞麦麺;「松のや」,主打炸猪排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西式简餐连锁,甚至很多咖啡店都有西式简餐供应。总体来说,还是蛮方便的。


《左宗棠鸡饭》B0000000644 · 2024年7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虎刈

 

「左宗棠鸡」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存在。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菜,但在中国毫无存在感,大多数中国人闻所未闻,尝所未尝。

由于年代并不久远,左宗棠鸡的来龙去脉还算是比较清晰。

1952年,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司令雷德福访问台湾,蒋介石让其私厨彭长贵负责亲自掌勺。为了避免菜式雷同,到了第三天,彭长贵拿出了一道创新菜:酸甜微辣的红烧鸡块。这道菜得到雷德福的极高评价。当被问及菜名时,彭长贵不知怎么想的,脱口而出:「左宗棠鸡」。

二十年后的1973年,彭长贵在纽约的曼哈顿区开了一家彭园餐厅的分店,同时把左宗棠鸡也带到了美国。想不到的是,这道没几个中国人知道的中国菜在美国迅速走红,包括蒋经国、基辛格、老布什在内的一众名人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菜的经典代表。

至于左宗棠鸡在国内鲜为人知,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差不多口味的咕咾肉或糖醋里脊早已广为人知且遍布全国,留给左宗棠鸡的空间相对有限。


《苔条小黄鱼》B0000000643 · 2024年7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顶特勒黄鱼馆

 

苔条小黄鱼,经典的宁波菜,上海常见,多见于宁波藉上海人家的餐桌。

这道菜脱胎于麺拖黄鱼,即小黄鱼裹上麺糊后油炸。而苔条黄鱼则是在麺糊中掺入了苔条末,油炸后有一种特别的香气。


《掐丝珐琅花鸟纹象足熏炉局部》M0000000058 · 2024年7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掐丝珐琅是中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它是在铜质胎体上焊上用扁铜丝围成的各种花纹,然后将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再经烧制而成。

掐丝珐琅的另外一个名字可能更为人所熟知:景泰蓝。掐丝珐琅之所以又称景泰蓝,是因为这种工艺品在清景泰年间达到了巅峰,故得名。


《虎刈》A0101040028 · 2024年7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江湾里

 

江湾里民府路沿街的一家主打台式定食的小店,卤肉饭、三杯鸡饭、左宗棠鸡饭、沙茶牛肉饭之类,人均60左右,比较适合周边写字楼的工作午餐,特意过去意思不大。


《有翼狮金来通》M0000000057 · 2024年7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在这次上海博物馆的「古波斯的荣耀 · 伊朗文物精华展」上,有一件展品异常的精美和华丽:「有翼狮金来通」,目前为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来通」,希腊语音译,为饮酒器。有关这件器物的介绍,除了外形、纹饰以及其诞生的大致年代外,其他资料少之又少,比如是来自考古发现,还是社会收藏;是王家器物,还是民间用品;是一件实用器,还是一件礼器。诸如此类。

不知道是不是上海博物馆把现阶段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即将开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上了,这次的「古波斯的荣耀 · 伊朗文物精华展」相关展品的背景资料少之又少,一多半的展品纯粹看个热闹,蛮有些遗憾的。


《小黄鱼煨麺》B0000000642 · 2024年7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顶特勒黄鱼馆

 

地铁8号和14号线「大世界站」一号出口正对面,主打各种小黄鱼小吃、点心。这家店说是连续八年被米其林推荐,应该说的是老店,位于淮海中路的「顶特勒粥麺馆」,因为大世界的这家店看上去挺新的,估计开业也就一两年光景。

三个人,点了两份小黄鱼煨麺,一份黄鱼馄饨,一份苔条黄鱼和一份黄鱼春卷。每份麺和馄饨都有三条小黄鱼,量还是蛮足的,食材新鲜,鱼骨拆得也干净。只是麺汤没有想像的浓稠,馄饨馅的调味也似乎有点问题。总体来说,尝尝鲜还是很可以的。环境很时尚,服务也挺不错的。


《波斯帖木儿王朝泥灰人像》M0000000056 · 2024年7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古波斯的荣耀 · 伊朗文物精华展」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二展览厅展出。本次展出共分「高原曙光」、「辉煌时代」及「信仰艺术」三个部分,共展出文物270余件。这些文物分别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戈尔甘考古博物馆、拉什特博物馆、波斯波利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涵盖建筑、雕塑、钱币、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织物等多个品类,呈现古波斯文明的璀璨瑰丽及其与中华文明的相互交融。


《三杯鸡》B0000000640 · 2024年7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虎刈

 

台湾三杯鸡一名的由来,是指在烹制这道菜时,需加入三杯佐料:一杯米酒、一杯酱油和一杯黑麻油或香油。

台湾三杯鸡的前身是江西赣州客家人的传统美食三杯鸡,传入台湾后,被稍微改良了一下,比如用台湾米酒代替了酒酿,用黑麻油或香油代替了猪油,并且还使用了罗勒叶提香。


《烤驼鸟蛋》B0000000639 · 2024年7月6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惠容久串烧酒场

 

前两天带闹闹去品尝了一下烤驼鸟蛋。他听说有这道菜后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但最终,一个驼鸟蛋四个人分食,最终剩下一多半。一是量很大,一个驼鸟蛋带壳的话,足有三斤;二是,驼鸟蛋有种说不太清楚的略带腥味的奇怪味道,不是很合我们的口味。


《京葱照烧鸡肉串》B0000000638 · 2024年7月6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惠容久串烧酒场

 

日本烧鸟中最经典的恐怕非京葱照烧鸡肉串莫属。

江户时代,烧鸟的品种日渐丰富,其中就包括以京葱和金枪鱼肉为食材的「ねぎま」。「ねぎ」指京葱,「ま」指「まぐろ」,即金枪鱼。后来,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极易腐败的金枪鱼变成了高端食材,于是「ねぎま」中的金枪鱼逐渐被麻雀、斑鸠、鸡肉等相对廉价的食材所取代,只是原来的名字被保留了下来,延用至今。


《牛肉乌冬麺》B0000000641 ·2024年7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筱田の食堂

 

在日本,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乌冬麺的制作技艺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使空海和尚从大唐带到日本的赞歧,即现今的香川。为了寻找乌冬麺的源头,几十年来,很多日本人多次前来中国想一探究竟,但始终无功而返,直到1988年,事情似乎出现了转机。

那年,福建人傅树华留学日本。在一堂日语课上,老师介绍起香川当地非常有名的赞歧乌冬麺。赞歧为香川的旧称。傅树华告诉老师,赞歧乌冬和他老家尤溪的大条麺如出一辙,由此怀疑赞歧乌冬麺就是来自尤溪大条麺。

起初,傅树华关于乌冬麺源于大条麺的说法鲜有人信,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认为麺食的发源地应该在中国的西北而不是福建这样的南方。但有一个名叫川原浩的日本人是个例外。他来到傅树华的家乡尤溪,惊奇地发现当地到处是「乌冬麺」。并且,日本赞歧乌冬麺最的吃法和尤溪大条麺的吃法一样,都是拌着吃的。川原浩将所见所闻写在信里,寄给日本香川县的赞歧乌冬麺研究会,立刻引起了研究会副会长诹访辉生的深厚兴趣。自那时起,尤溪大条麺和赞歧乌冬麺之间的友好交流一直延续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遣唐使空海和尚确实曾经到过福建。据《福州开元寺志》记载,大唐时,空海和尚因遭遇台风登陆赤岸村,即现今的霞浦,后前往福州的开元寺居住。


《颅骨标本》C0000000088 · 2024年7月6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人体科学馆

 

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官网介绍:

复旦大学人体科学科普教育基地位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园内,由人体科学馆、病理标本博物馆两部分组成。两馆的前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立的人体标本陈列馆和病理标本博物馆,是上海市最早的医学与健康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复旦大学人体科学馆依托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建设而成,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国内最早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承担着医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及高级师资培训等工作。2013年,对原有的展馆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新馆除增加展出的人体标本外,还融入了多媒体和数字信息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人体形态科学展馆之一,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专业与科普」、「现实与虚拟」的完美结合,不仅是医学专业人士进行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普通民众了解人体奥秘、提高科学和健康素养的重要科普基地。


《老兴鲜》A0101030018 · 2024年6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生日,丫头提前订的饭店,淮海路上的「老兴鲜」,本年度「米其林」和「黑珍珠」双上榜餐厅。

说是本帮菜,实际上是以本帮和宁波菜为主的融合菜,总体而言,口味还是蛮地道的。


《炸牛奶》B0000000637 · 2024年6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老兴鲜

 

炸鲜奶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中国菜,来自双皮奶、炒牛奶的故乡广东佛山的顺德。将牛奶、糖、生粉、蛋白搅匀后熬成稠糊后自然冷却成类似凉粉样的东西,然后切成条状的馅芯,外裹薄麺包片或脆浆用六七成热的温油炸至金黄即可。

新华社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专门介绍炸牛奶的来龙去脉:20世纪70年代,乐从名厨刘伟受炒牛奶和脆皮马蹄糕的启发,他把拌有生粉、白糖的水牛奶蒸熟、摊凉,切成块状,蘸上脆浆,逐件放入热油中炸至呈金黄色,炸牛奶由此诞生。1999年,在广州酒家当厨师的何定文,听说有外宾反映炸牛奶的口感过于油腻,于是想办法改进。他用吐司面包的厚仅几毫米的薄切片包裹馅芯再炸,这样做出来的炸牛奶口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加的松脆。


《筱田の食堂》C0000000086 · 2024年7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悠方生活购物广场

 

悠方生活购物广场地下一层的「寿司福」经过几个月的装修后重新开业并更名为「筱田の食堂」。

尽管新店格局与旧店大同小异,但变化还是有的,菜单的更新是一个方面,感觉最明显的是服务。原先饱受诟病的上菜速度慢,似乎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体来说,无论是旧店还是现在的新店,大体上蛮可以的。


《自制手工八宝饭》B0000000634 · 2024年6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老兴鲜

 

《八宝饭》

梁实秋

 

席终一道甜菜八宝饭通常是广受欢迎的,不过够标准的不多见。其实做法简单,只有一个秘诀:不惜工本。

八宝饭主要的是糯米。糯米要烂,越烂越好,而糯米不易蒸烂。所以事先要把糯米煮过,至少要煮成八分烂。这是最关重要的一点。

所谓八宝并没有一定。莲子是不可少的。莲子也不易烂,有的莲子永远烂不了,所以要选容易烂的莲子,也要事先煮得八分烂。莲子不妨多。

桂圆肉不可或缺。台湾盛产桂圆,且有剥好了的桂圆肉可买。

美国的葡萄干,白的红的都可以用,兼备二种更好。

银杏,即白果,剥了皮,煮一下,去其苦味。

红枣可以用,不宜多,因为带皮带核,吐起来麻烦。美国的干李子,黑黑大大的,不妨用几个。

豆沙一大碗当然要早做好。

如果有红丝青丝,作装饰也不错。

以上配料预备好,取较浅的大碗一,抹上一层油,防其粘碗。把莲子桂圆肉等一圈圈的铺在碗底,或一瓣瓣的铺在碗底,然后轻轻的放进糯米,再填入豆沙,填得平平的一大碗,上笼去蒸。蒸的时间不妨长,使碗里的东西充分松软膨胀,凝为一体。上桌的时候,取大盘一,把碗里的东西翻扣在大盘里,浇上稀释的冰糖汁,表面上再放几颗罐头的红樱桃,就更好看了。

八宝饭是甜点心,但不宜太甜,所以豆沙里糯米里不宜加糖太多。豆沙糯米里可以拌上一点猪油,但不宜多,多了太腻。

从前八宝饭上桌,先端上两小碗白水,供大家洗匙,实在恶劣。现在多是每人一份小碗小匙,体面得多。如果大盘八宝饭再备两个大羹匙,大家共用,就更好了。有人喜欢在取食之前先把八宝饭搅和一阵,像是拌搅水泥一般,也大可不必。若是舍大匙而不用,用小匙直接取食,再把小匙直接放在口里舔,那一副吃相就令人不敢恭维了。


《花蛤猪肝》B0000000633 · 2024年6月28日摄于中国上海闵行淘小馆中庚漫游城店

 

淘小馆,品牌连锁,主打上海本帮菜。

感觉淘小馆应该大量使用的是来自中央厨房的预制菜,上菜很快,口味方面还原得不错,可以接受。

淘小馆的一个亮点是其价格,人均不上百,这在上海算是很亲民的了。


《葱油开洋拉麺》B0000000635 · 2023年11月22日摄于中国浙江桐乡濮院秀水餐厅

 

《四季三餐》八岁了。

生日快乐!

1 14 15 16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