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岛

20161212


《宫岛》A0205000002 · 2009年2月20日摄于日本广岛宫岛

 

宫岛是日本广岛县佐伯郡境内的一座海岛,旧称严岛,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两千。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背景,宫岛并未跟随日本一起高速发展,而是以固有的轨迹和节奏演绎着自己的历史,这使得宫岛得以很好地保留了自然风貌和传统习俗,成为日本著名的三景之一。岛上的「严岛神社」最早修建于公元593年左右,其大部分建筑都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宫岛至今没有墓地,妇女也不能在岛上临产。更为奇特的是,岛上禁止耕作和纺织。

作为「神的使者」,岛上为数众多的散放梅花鹿受到严格的保护,甚至演化成一个新亚种:「梅花鹿宫岛亚种」。

宫岛最美的季节应该是每年的秋天,不仅山谷里漫山红叶,如火如荼,而且还能品尝到当地著名特产「红叶馒头」。除此之外,岛上的牡蛎也很美味,不容错过。


《抗争》F0300000015 · 2014年3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宜家家居宝山店

 

上海野生动物园「冰淇淋事件」半年之后,类似的悲剧再度重演。尽管这次损失不大,只是缺了个尖儿,但半年之后的闹闹已经完全弄得明白是谁一手炮制了这场悲剧,后果非常严重。

那天姥姥加班,姥爷和闹闹他娘老子带了闹闹逛宜家家居。天热,妈妈给闹闹买了个冰淇淋。闹闹倒也好,不馋,握在手里只玩不吃。眼看着冰淇淋一点点地化开了,妈妈赶紧吮了一口。谁知就这一口,竟把闹闹给惹毛了,哭天抢地不算,还一个劲儿地直跺脚,怎么哄都不行。

母子闹矛盾,姥爷自然不会插手,只顾着蹲在边上按快门。突然,闹闹挥起小拳头,直奔他娘老子而去,姥爷这才发话:「闹闹,不许打外公的女儿。」

闹闹一边抽泣一边说:「把餐巾纸给我。」原来闹闹伸手并不是要打妈妈,只是想讨餐巾纸擦眼泪。真是错怪了这小子。


《波斯菊》D0004000001 · 2013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上海植物园

 

波斯菊,菊科秋英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很多人将波斯菊称为「格桑花」,也对,也不对。

「格桑花」是汉人的叫法,藏语是「格桑梅朵」。「格桑」意为「幸福」,「梅朵」意为花,「格桑梅朵」就是「幸福之花」。

曾经查过很多资料,想弄清楚格桑梅朵到底是什么花,但没有确切定论。比较集中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格桑梅朵」特指蔷薇科的金露梅;另外就是「格桑梅朵」并非某一特定植物,而是包括波斯菊在内的很多野花的统称。

第一种说法的理由是,金露梅根系发达,在高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且确实有很多藏民也将金露梅叫作格桑梅朵。但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首先,金露梅有自己确定的藏名「班纳合」;再就是,和爱尔兰的幸运草类似,藏民有「找到了八瓣的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的说法,而金露梅的花瓣通常只有五枚,倒是波斯菊的花瓣有八枚,在藏区有「八瓣梅」之称。


《云仙地狱》A0206000001 · 2008年12月2日摄于日本长崎

 

云仙火山是日本著名的活火山之一,它的第一次喷发发生在1792年,喷发持续了一个多月,导致山体崩塌并引发海啸,一万五千余人因此丧命,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火山灾难。1990年,也就是距第一次喷发198年之后,云仙火山再度喷发,大量的岩浆和泥石流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当然,云仙火山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有灾难,还有温泉。「云仙地狱」为日本最著名的五大温泉之一。

云仙温泉热泉喷涌、雾汽蒸腾,终日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大量的硫磺使很多地方寸草不生,蛮荒有如地狱,因而得名「云仙地狱」。

云仙温泉位于长崎以东40公里,从长崎到云仙,通常先从长崎搭乘JR到谏早,再转乘巴士便可抵达。


《江山如此多娇》A0111010001 · 2011年8月20日摄于中国安徽黄山

 

作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因而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说。话说得有点过,但黄山之险、之奇、之秀、之俊却是真真切切的。

黄山大小七十二峰,怪石、奇松、云海、温泉、日出,无一不绝;加上晴雨霜雪,春夏秋冬,又变幻出「松谷听涛」、「排云观海」的万千气象。

在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的一生中,只有两个地方故地重游,一处是浙江的雁荡山,另一处就是安徽的黄山,其中尤对黄山情有独钟,留下了两篇脍炙人口的《游黄山日记》。清朝著名方志学者闵麟嗣编著的《黄山志定本》中记述:在徐霞客晚年的时候,他的好友,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徐霞客传》作者钱谦益问他:「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 得到的答复是:「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也正是这句感叹,才有了后来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为《徐霞客游记》作序的潘耒既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位旅行家。潘耒一生游历过名山大川无数,但和徐霞客一样,对黄山偏爱有加,认为「它山各标一格,不能变化,乍见则佳,惯看则厌。黄山体兼众妙;天都、莲花极其端丽,光明顶、炼丹台极其平正,散花、石笋极其诡怪;前堂后苑,位置井井;又如握奇布阵,奇正相生」、「它山大势,或如屏风,或如笔格;或面秀而背顽,或东巧而西拙。黄山则四面周围,如大莲花,无有偏欹缺陷;且峰峰挺秀,石石标新,探之不穷,玩之不尽」。

古往今来,对黄山痴迷者不胜枚举。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刘海粟对黄山曾十上黄山,只为「深入黄山,表现黄山,跳出黄山,拥抱黄山,吞吐黄山,心和黄山风风雨雨一齐跳跃,和奇峰怪石一起创造」,以黄山为师,与黄山为友,传为佳话。


《哈尔施塔特》A2202000007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哈尔施塔特人显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因为随之而来的一切令他们感到始料未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蜂拥而至。

仅以中国为例,据统计,2005年,来自中国的游客人数仅为47人,而到2011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8700人。大量的游客彻底打破了哈尔施塔特几百年来的宁静,同时也给这里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哈尔施塔特人不得不采取严格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之前曾有报道称,一个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游客因在参观盐矿时随意往地上吐了一个果核,最后被罚款1000欧元。

给哈尔施塔特人造成困惑的不只是游客,还有移居者。2005年的时候,这里只有930个居民,但现在的居民人数已经超过1300人,这让本已捉襟见肘的墓地不堪重负,不得不更加频繁地清理墓穴。对此,当地人开始限制移居者,最近三年,只有大约50人获得移居许可。


《彩绘骸骨》A2202000004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哈尔施塔特骸骨堂

 

骸骨堂的大门边有一个小小的售票窗口,游客只要花上两欧元便可获准入内参观。

从门外墓地中移出的骨骸显然经过仔细的清理和分类,被堆放正面及两侧的墙前。最靠外的是股骨和胫骨,层层迭迭,就像是一道一米高的矮墙,其他骨骼应该是在这道矮墙的后面了。矮墙之上铺着木板,木板上面则整齐地堆放着一排排的颅骨。绝大多数的颅骨上都绘有彩色纹饰和十字架,以及文字,应该是亡者的名字。

从负责售票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并不是所有被从墓穴中清理出来的遗骨都会被安放在这里,这取决于亡者的遗愿或其亲属的意愿。


《骸骨堂》A2202000006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哈尔施塔特

 

墓地的背后有一幢两层楼的白色建筑,这里是哈尔施塔特的骸骨堂,用于安放亡者的遗骸。

对于绝大多数的哈尔施塔特人来说,他们的最后归宿不是墓地,而是这座骸骨堂。

尽管哈尔施塔特人口并不算很多,但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墓地里仅有的几十座墓穴完全容纳不了一代又一代的亡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哈尔施塔特人修建了这座骸骨堂,以安放从墓穴中移出的亡者的遗骸。这既能让逝者有个永久的安息之所,也为「后人」预留了空间。

骸骨堂并非哈尔施塔特所独创,最著名的是葡萄牙中部城市埃武拉的圣佛朗西斯科大教堂,此外,捷克首都布拉格附近也有一处。形成这种奇特葬俗的原因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因为当地坟满为患,不得已而为之。比如葡萄牙的圣佛朗西斯科大教堂的人骨礼拜堂,就是为清理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战争之后出现的多达三万处坟墓而修建。


《墓地》A2202000005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哈尔施塔特

 

大部分的哈尔施塔特人信教,其中超过60%信奉天主教,另外约有20%信奉新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督教或耶稣教。

据2005年的一项统计,当时的哈尔施塔特人口为923人。就这么一个不足千人的村落,却拥有两座教堂:一座天主教堂和一座新教教堂。

坐落于湖畔的新教教堂是哈尔施塔特的标志性建筑,其建造年代说法不一,但最晚不会迟于18世纪末。这座尖顶高耸的教堂非常引人注目,凡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它留下深刻印象,过目难忘。

天主教堂则坐落于僻静的山顶之上,边上是哈尔施塔特唯一的一处墓地。墓地规模不大,坐北朝南,依山面湖。乍一看,这里与欧洲其他的乡村墓地一样,一片满是阳光和鲜花的安息之地。但仔细看,你会发现这里没有常见的大理石墓碑,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精致的、带有坡顶的木雕十字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哈尔施塔特人对木雕的热爱,但也可能与这里特殊的葬俗息息相关。


《哈尔施塔特》A2202000003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除了水就是山,很多民居不得不建在陡峭的山坡上,湖岸更是寸土寸金。即便如此,临湖的民居大都会力尽所能地辟出一块亲水平台,大些的几十平米,小的也就十来平米,仅够放置一柄遮阳伞和一张沙滩椅。这应该不是出于浪漫,而是可以让自己能更加亲近阳光和空气。

山上无法修建亲水平台,但很多民居的门前都有敞开式的门廊。这些门廊没有栏杆,也没有「私宅禁入」的牌子,并且大都饰有花卉或木雕,颇有情致。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尽可以在门廊里的长椅上小憩,很自在,也很惬意。

我们是星期日到的哈尔施塔特。当我们从山顶往回走的时候,迎面遇见一位老人,一身和德国巴伐利亚传统服饰非常相像的盛装:礼帽、衬衣、领带、吊带短裤、长筒袜和皮鞋,骑着一辆自行车准备下山。他不是去参加化妆舞会,而是去湖边的教堂做礼拜。

几百年来,哈尔施塔特人始终保持着自己传统而精致的生活方式。


《哈尔施塔特》A2202000002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

 

有一种说法:哈尔施塔特的「哈尔」一词源自古克尔特语,意为「盐」。这种猜测并非毫无缘由,因为小镇附近的一处盐矿曾经给哈尔施塔特带来过巨大的财富。这里的博物馆至今保留着当年采盐工穿着过的衣物和使用过的工具。16世纪末,这里曾修建过一条由13,000根掏空的圆木连接而成、通往埃本塞的卤水管,绵延40公里,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一项大工程,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管道」。哈尔施塔特当年采盐业的规模和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采盐业在哈尔施塔特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这里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哈尔施塔特人对「世界最古老盐都」之称并不很看中,他们更愿意称自己的家乡为「木之村」,因为他们喜欢用木头建造屋舍,用木雕装点教堂和街道。相对于象征着财富的采盐业,他们更看中象征着他们传统和文化的木工手艺。这个千余人的村落甚至拥有自己的木工学校。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哈尔施塔特人对生存和生活的理解。


《哈尔施塔特》A2202000001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

 

2011年,中国五矿集团在广东惠州博罗县罗阳镇麦田岭投资60亿元人民币开发了一个商业项目:五矿 · 哈尔施塔特。五矿集团的这一项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非议,因为整个项目按原样仿造位于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哈尔施塔特湖畔,被誉为「全世界最美小镇」的哈尔施塔特。

奥地利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这个国家没有海岸线,但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宛如一条条缎带和一颗颗钻石,镶嵌在高山和丘陵之间,与阿尔卑斯山一起,造就了奥地利湖光山色的绝世风光。

哈尔施塔特所在的地区,是奥地利著名的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纯净的哈尔施塔特湖是这里的生命之源,不仅让哈尔施塔特人在五千年的时光中生生不息,同时也滋养和净化了他们的心灵,让哈尔施塔特成为奥地利这个山地国家中一片风光秀丽、与世无争的田园。

1997年,哈尔施塔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粉红清真寺》A0804000001 · 2015年6月19日摄于马来西亚布特拉再也

 

布特拉再也,简称「布城」,马来西亚第三个联邦直辖区,位于吉隆坡和吉隆坡国际机场之间,相距两地均为40公里左右。这是一座崭新的城市,随着马来西亚首相署及各大部门的迁入,这里已经成为联邦行政中心。

这座城市原来有好几个华文名称:布特拉再也、太子城等,后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特别就此事进行了专门商议,最后统一为现在的布城。

布城的粉红清真寺,也叫玫瑰清真寺、水上清真寺,其正式名称为「布特拉清真寺」,1997年动工,1999年完工。这座宏伟的建筑由玫瑰红大理石建造,散发出浓郁的沙漠气息。

粉红清真寺可同时容纳一万多人进行宗教仪式的祈祷大厅非常宽敞,上下两层,下层供男性穆斯林使用,而上层则为女性穆斯林所专用。大厅内没有任何神像或雕像,对于全世界的穆斯林而言,他们只对麦加祈祷。

粉红清真寺的祈祷大厅是马来西亚唯一允许非穆斯林入内参观的清真寺祈祷大厅,但必须换上清真寺提供的红色或蓝色长袍,并且脱鞋。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粉红清真寺必须是布城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并能够彰显联邦新行政中心的地位。因此,它的建造,可以说是马来西亚的国家意志,无论是规模还是规格,完全可以媲美位于吉隆坡的国家清真寺。

粉红清真寺不仅参考了麦加清真寺,并且还融合了摩洛哥、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建筑风格,在现代化的主基调中揉合了当代伊斯兰元素。116米高的穹顶特别仿造了巴格达的萨克阿曼清真寺,大门及门上的装饰则仿造了「波斯之门」,其特有的菱形拼块大门造型既体现了时代感,同时又与独特的顶部的造型想响应,非常漂亮。可以说,粉红清真寺不但是布特拉最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全球最具现代化的清真寺之一,是当代伊斯兰建筑的杰出代表。


《虞美人》D0003000001 · 2011年4月23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南翔古猗园

 

虞美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一年生草本。

虞美人寓意离别、悲歌,可能源于其名之由来。

相传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之时,宠妃虞姬为断项羽后顾之忧,以剑自刎。血溅之处,艳花即生。此花便是「虞美人」。

北宋女词人魏夫人曾作《虞美人草行》:

 

鸿门玉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

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

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道非天亡。

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

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

香魂夜逐剑光飞,清血化为原上草。

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

哀怨徘徊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

滔滔逝水流今古,楚汉兴亡两丘土。

当年遗事总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


《飞越博斯普鲁斯》A1001000010 · 2013年6月5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说到土耳其不得不提伊斯坦布尔,说到伊斯坦布尔不得不提博斯普鲁斯海峡。

众神之首宙斯有一个情人叫伊奥,为了向他的妻子赫拉隐瞒此事,他把伊奥变成了一头牛。后来,赫拉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她便变成一只牛蝇去骚扰变成牛的伊奥,伊奥为了躲避牛蝇,便跨过了一道水墙。在古希腊语里,「博斯」即「牛」,而「普鲁斯」意为「水墙」,神话中所说的那道水墙便是今天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位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道关口。由于两洲各国间的商贸等各种交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战略意义。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西侵欧洲时,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造了一座浮桥。东罗马帝国时期十字军东征时,曾乘船渡过这里,直逼耶路撒冷。

鉴於海峡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了保卫跨越海峡南端的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堡,拜占庭诸皇帝和以后的奥斯曼帝国诸苏丹沿海峡两岸,特别是欧洲一侧先後修建了许多城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阿纳多卢费内里和鲁梅利希萨勒两城堡;前者位于海峡亚洲一侧沿岸,为巴耶塞特一世于1391年所建;后者就在海峡正对面,为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所建。

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相映成辉,已成为土耳其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美杜莎的眼睛》G0000000002 · 2013年6月6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这是一盏充满了土耳其风情的艺术吊灯,其彩色玻璃灯罩的造型叫「美杜莎的眼睛」。

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女妖,戈耳工三姐妹之一,居住在大洋俄刻阿诺斯的彼岸与黑夜之地相接的地方。父亲为大地盖亚与海洋蓬托斯之子福耳库斯,母亲为前两者之女,福耳库斯的姊妹刻托。戈耳工三姐妹都是面目狰狞的怪物,有黑色的翅膀、长满鳞片的身体、凶残的爪子、无数扭动着的毒蛇的头发。她们的舌头和两只大犬牙从嘴巴里面伸出来。她们具有超凡的魔力,能让所有看到她们的人和神变成石头。

在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附近有一座拜占庭时期建造的地下战备水库,里面就有美杜莎的石雕头像,被镇在两根巨大的石柱之下。

可能是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拜占庭人眼中的蛇发女妖在土耳其人的心目中成为了守护之神。「美杜莎的眼睛」也就成了「土耳其蓝眼睛」,也称「土耳其之眼」。

土耳其人深信,那些隐藏在幽暗处的「邪恶之眼」会给人带来厄运,而「美杜莎的眼睛」可以抵御「邪恶之眼」的侵扰,可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邪恶之眼」无处不在,因此,在土耳其,「美杜莎的眼睛」也无处不在:餐盘、珠宝、房门、包装袋、服装、汽车挂件,甚至还被镶嵌在人行道和建筑外墙上。


《卖石榴汁的小贩》F0200000007 · 2013年6月6日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在伊斯坦布尔,经常能看见身穿土耳其民族服装、肩背大壶走街串巷叫卖鲜榨石榴汁的小贩。

土耳其盛产水果,其中又以石榴最为出名。土耳其石榴果粒饱满,像一颗颗红宝石般晶莹剔透。据说临潼石榴就是沿着丝绸之路由土耳其传入中原。

土耳其的葡萄汁色泽艳红,非常诱人,只是因为大都连皮带籽一起榨,略带苦涩。一塑料杯葡萄汁5里拉,差不多十元人民币。


《归去来兮》A3001000001 · 2012年6月22日摄于尼泊尔巴格马蒂加德满都帕斯帕提那神庙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巴格马蒂河畔有一座印度教神庙帕斯帕提那神庙。这座神庙不仅是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而且也是印度次大陆最有名的湿婆神庙,世界文化遗产。

帕斯帕提那神庙前的巴格马蒂河岸排列着六座露天火葬台,是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火葬场,帕斯帕提那神庙因此被中国人称为「烧尸庙」。

印度教徒死亡后,尸体被安放在帕斯帕提那神庙前巴格巴蒂河岸的一块木板上,亡者的亲友排着队,依次将巴格马蒂河的河水浇在尸体上。仪式结束后,尸体被抬上火葬台,脸朝下,俯卧在一层层堆放整齐的原木之上,随后原木被点燃。几分钟之后,尸体便被烈焰所吞噬。

在征得了亡者亲属的许可之后,我近距离目睹并拍摄了这一过程。

印度教徒对死亡的淡漠令人震惊。面对亲人的死亡,没有人哭天怆地,显得非常平静,守候在一边,直到亲人化作一缕青烟。这一切在印度教徒看来只是一次短暂的离别。

火葬结束后,骨灰被直接撒入巴格马蒂河。而河中,一个妇女若无其事地洗着衣服,她的身边还有几个嬉水的孩子。


《湘西风情》A0109010001 · 2011年6月22日摄于中国湖南凤凰

 

不知起于何时、何人,湘西的凤凰被认为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这一说法以讹传讹,流传甚广,最后竟有些约定俗成的意思了,以至于很多「文艺青年」说到凤凰必带出「边城」,就像一说佛罗伦萨必称「翡冷翠」一样。

「翡冷翠」倒也罢了,毕竟还是佛罗伦萨,只是翻译不同而已,但边城和凤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沈从文出生于凤凰,也确实写过一篇名为《边城》的小说。但在《边城》的开篇,沈从文就将边城交待得一清二楚: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

「茶峒」不是沈从文虚构的一个地方,现在还在,为湘西花垣县辖下的一座山镇,只是2005年之后更名为「边城」。

作为凤凰人,沈从文对自己的家乡非常熟悉。他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名字就叫《凤凰》,文中,沈从文将凤凰城的来龙去脉介绍得明明白白:

「一个好事的人,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一定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有一个小小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了数千户人口的。不过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皆在交通、物产、经济的情形下面,成为那个城市荣枯的因缘。这一个地方,却以另外一种意义无所依附而独立存在。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五百余苗寨,各有千总守备镇守其间。

「这地方本名镇筸城,后改凤凰厅,入民国后,才升级改名凤凰县。」


《克鲁姆洛夫》A0901000010 · 2014年7月23日摄于捷克南波希米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迅速投降,克鲁姆洛夫并没有遭受战火的破坏,那些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群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战争结束不久,施瓦岑贝格家族将名存实亡的克鲁姆洛夫所有权正式移交给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上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开始着手保护克鲁姆洛夫,要求当地居民保持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克鲁姆洛夫和捷克共和国境内的布拉格、特奇一起认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

1 146 147 148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