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F0300000099 · 2013年1月26日摄于中国上海

 

满月那天,我去看他。也就一眨眼的功夫,他已经初具人形,眼睛也睁开了,应该有了很强的光感,因为我一凑近他,他就朝我转过脸。这让我很开心。

我坐在他的床边,和他谈理想,谈抱负,谈一个男孩应该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勇气,有信念,还要有担当。

我以为他都懂,结果他还真都懂。当我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地劝导他时刻准备着,准备做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时候,他举起了手,握起了拳,那架势,分明像是在宣誓。

后来我才知道,他那天其实是想揍我。他觉得我实在是烦透了。


《人之初》F0300000098 · 2012年1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

 

出生后的第10天,这货裹在轻薄的棉纱襁褓里,静静地睡着。

忙得焦头烂额,都快光膀子了的外婆吩咐说,10天了,给他拍组照片,留个纪念。

和所有新生儿一样,这货当时就跟送进烤箱前的乳猪一般,皱巴拉几的全没个人样。实在是有损形象,我没忍心拍,而是把这货的手从襁褓中拽了出来,借着窗纱透进的一点光亮,用高ISO拍了几张特写。

这是我给这货拍的第一张照片,由此,算是踏上了「起居注令」的漫漫长路。


《陈氏书院》A0113010002 · 2017年1月30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同为国际化都市,广州在城市格局和景观上与上海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以陈氏书院为代表的岭南建筑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看点。

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为广东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光绪十六年动工,光绪二十年落成。当初修建这一建筑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1.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6400平方米,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厅堂9处、东西斋10处以及庭院6处。聚贤堂位于中央,其它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建议长康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饭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陈氏书院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是岭南地区祠堂建筑的杰出典范,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陈氏书院建筑的一大亮点就是它的雕塑。

陈氏书院正门两侧那平整光滑的青砖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就像巨幅的画卷镶嵌在墙上,它使原本单调的平板的青赚钱变得秀气典雅,又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传神生动,雕工精细入围,立体逼真,是广东现存做好和最大型的作品。这些砖雕是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上。

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在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故有「挂线砖雕」之称,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陈家书院建筑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花脊。

陈家书院建筑共有花脊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一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瓷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脸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摸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划账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

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制,再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时,都印有商号和年号,仅从这一点,也足可以看出岭南建筑对品质的追求。

岭南建筑不只限于岭南,而是跟随岭南人一起漂洋过海,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除了岭南,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岭南建筑那鲜明的特点都能让人一眼认出。


《祈福》F0100000020 · 2017年1月30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光孝寺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境况有了较大的改善:闹闹的烧终于完全退了,外婆的轮椅也送到了。尽管广州的无障碍设施不是很完善,但坐轮椅比靠单腿蹦总轻松了许多。

光孝寺、简氏宗祠、陈氏书院、珠江、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上下九和北京路步行街、中山大学、海星沙、白云山、沙湾古镇、石室圣心大教堂、小洲村、沙面,我们基本上走完了预定的计划,也算是将广州大体领略了一番。

又是导游,又是管家,还得帮着推轮椅,接连几天的辛劳之后,丫头嗓子痛,发起了低热,真是可怜。


《祈福风车转起来》F0300000074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人民公园

 

大年初一是我们这次广州之行最艰难的一天。闹闹的烧依然没退,外婆的膝盖也疼得厉害。

这天的午饭计划在广州酒家越华天极品店。广州酒家是广州比较著名的酒家,始创于1939年,有「食在广州第一家」之称。为了到时候能有座,还在上海的时候就提前预订了这家酒家。

初一上午,要不要取消午饭的预订,我们是有些犹豫的,但外婆坚持说去。我们知道,她这是怕扫了全家的兴。

打车是肯定的,但从酒店到街边上车、街边下车到酒家餐厅,外婆几乎是在我们的搀扶下单腿蹦着走的。

这天下午,闹闹的烧开始退了,精神也好了很多,这让全家深感安慰。


《三只兔子》F0300000073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越华路

 

出了机场,找了辆出租车直奔酒店。

即使再宽容,也很难开得出口,说当时那的哥是个厚道人,因为明知道我们一个发着高烧,一个带着腿伤,还有一堆的行李,他还是把车停在非机动车道隔离栏外的机动车道上而不是酒店门口。我们下了车,我们艰难地绕过隔离带,再翻过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才到了酒店。

我们住的酒店式公寓的服务也实在无法恭维。我们一路磕磕绊绊地到了酒店门前,仅隔着一扇玻璃门的酒店服务生见了也全当没看见,没有一个上前帮着拉一下门。即使在办理住店手续的时候,也都是一脸的爱理不理,仿佛我们进的不是酒店,而是当铺。

安顿下来之后,一起出门吃一顿年夜饭已经不可能了。好在附近不远就有一家「银记」肠粉店,丫头顾不得一路的鞍马劳顿,跑去打了包回来,一家人这才吃上了没有饭的「年夜饭」。

有没有山珍海味和美味佳肴并不重要,只要全家在一起,无论吃什么,就都是年夜饭。


《合家欢》F0300000072 · 2017年1月1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广州酒家越华天极品店

 

动身的前一天,闹闹突然发烧,体温摄氏39度。去医院一查,急性肺炎,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点滴,但高烧始终不退。在跟医生商量后,外婆配全了药物和器具,准备到了广州之后自己给闹闹继续用药。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除夕那天,正当我们准备登机飞往广州的时候,外婆意外地绊了一下,摔在地上,膝盖剧痛。当时我们都傻了,要不要登机,全都没了主意。担心万一要是骨折,到了广州麻烦大了。外婆坐在地上,试探着用手指探查自己受伤的膝盖,说登机吧,应该不会骨折。见我们反对,她马上打电话给骨科大夫,把事发经过及自己检查的结果告诉对方。对方同意外婆的判断,说不太可能是骨折。

于是我们决定登机飞广州。

看到外婆行动困难,正在登机口值勤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得到我们肯定的答复后,他们立刻和空乘取得联系,让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更令人感动的是,飞行途中,空乘让广州机场的地勤人员为我们事先准备好了轮椅。

就这样,我们又是病又是伤的飞到了举目无亲的广州。


《祈福的风车》A0113010001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正月初一清晨,刚出酒店,就见大街上不少人举着金光闪闪的纸风车,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有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有妆扮时髦的青年男女。

一家子来广州过春节是丫头的主意。丫头贪玩,只是工作没几年,带薪假不多,自然不愿意放过春节长假。之所以选择广州,应该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春节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员都要回乡探亲,估计这时的广州会比往常清静许多;二是印象中广州比上海,乃至长三角一带的绝大多数城市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年味自然更足。

也是好奇,半路里拦下一个手举风车的路人,问他,为什么要举风车。他说,风车寓意「转运」,祈求时来运转,算是当地的一种新年习俗。

灵不灵验在其次,新年伊始怀揣着对一年的憧憬,真好。至少,对我们这次出师不利的广州之行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雪乡》A0112010001 · 2015年1月25日摄于中国黑龙江牡丹江双峰林场

 

别再信什么「水土不服」,那就是食物中毒。从发展中国家去往发达国家,鲜有「水土不服」,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去雪乡之前,稍稍关注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发现那里游客「水土不服」的事时有发生。当离开吉林前往雪乡时,也被善意地告知:雪乡的饮食卫生状况值得认真关注,原因是,由于雪乡的自然资源有限,生活水大都是经处理后的循环水。如果这事不假,那么,隔三差五的「水土不服」也就找到了症结:土是正经土,但水很可能不是正经水。

事关重大。后头还有好几天的行程,冒不得半点风险。宁可认其有,不能当其无。于是,随身带了4公升瓶装水,三袋方便面,几只罐头,电水壶,以及几包湿巾纸。

在雪乡的时候,没碰过水龙头,也没碰过任何当地食品。虽有点遭罪,但可以确保全身而退,心里踏实。这倒不是对我们的水处理技术没信心,而是对处理水的人信心不足。要是偷工减料,那水,别说喝,就连洗脚都让人觉着恶心。


《国民革命童子军》F0300000012 · 2017年2月1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对闹闹来说,黄埔军校就一堆房子,还不能随便进,进了也不能随便动,不如公园的滑滑梯好玩。

但有两件事让闹闹彻底改变了看法:头一件事是知道了前几天在士林官邸吃的「中正包」,就是这儿的校长家的;第二件事是有了这顶帽子,这让闹闹觉得自己跟黄埔军校多少还是能扯上点关系,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立马就上来了。

怎么样,神气吧?


《大秧歌》F0300000071 · 2015年1月26日摄于中国黑龙江牡丹江双峰林场

 

雪乡冬季的最低气温经常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这样的气温对大多数观光客而言是相当寒冷的。但只要着装适当,就不会有很大的困扰。

同样的气温,体感却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雪乡的时候遇上暴风雪,气温达到摄氏零下三十几度,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只是上身秋衣、毛衣、厚羽绒服,下身秋裤、厚羽绒裤,脚上厚羊毛袜和登山鞋,再加上遮耳的绒线帽和皮手套,感觉也够了。如果由里到外都配备特殊的户外防寒服那是最好的了,但这样的东西价格不菲,而普通的观光客,用得到的时候又少之又少,很浪费,所以没有必要。

在雪地里行走,雪经常会进到鞋子里,融化后,很容易冻伤脚。穿高统的雪靴或者戴防雪套是一个解决办法,但如果不是长时间在雪地里行走,有一个土办法:带一卷食品保鲜膜当绑腿,封住裤腿和鞋帮,省事,也挺管用。


《入乡随俗》F0300000070 · 2015年1月28日摄于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冬天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有一道风景:冰天雪地之中,很多游客都是一手拿冰糕,边走边啃,看着都让人觉着冷。这就是哈尔滨「十大怪」中的一怪:越冷越爱吃冰块。

要体验哈尔滨的这种独特风情,可千万别真去弄块冰含嘴里,那是犯傻。哈尔滨人越冷越爱吃的,可不是普通的冰块,而是当地有名的「马迭尔冰棍」。

说是冰棍,也就是外形像。「马迭尔冰棍」其实是一种冰淇淋,其成分中鸡蛋和牛奶的比例很高,因此口感细腻、绵软,一点都不冰嘴。

去凤凰,一定要选择夏天。尽管夏天的凤凰闷热难耐,但却最能感受得到这座古城的浪漫风情。

夏季的清晨,沱江上便会升腾起一层薄雾,缥缥缈缈,两岸的吊脚楼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而这还在其次。这个时节古城最亮丽的风景,是少女们的身影。

凤凰是很多女孩心中的最爱。一到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孩便蜂拥而至,而且到了之后,女孩们大多喜欢换上艳丽的筒裙,有的还会在头上佩一顶缤纷的花环,三三两两,游荡在沱江两岸和大街小巷。

不要试图在夏天去凤凰寻找「沈从文」,也不要试图在这个季节去凤凰感受湘西的神秘风情,成百上千少女斑斓、婀娜的身影是这个季节凤凰真正的主角,让古城到处充满了青春和浪漫的气息。


《自由女神》F0300000010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可怜的孩子临出门就又病了,到了广州高烧仍持续不退。幸亏姥姥带了药,每天一早自己在酒店里给他打点滴,这才把病情给控制住了。

高烧一退,闹闹又来劲儿了。那天逛公园,见很多人手里都举着金灿灿的小风车,说也想要。姥爷问人家哪买的,可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子丑寅卯。姥爷没折,只得带着他寻着满大街举风车的人流反着走,希望能找到卖风车的地方。这一招还真管用,拐弯抹角地走了几条街之后,果然见一庙前卖风车的小摊小铺排了一长溜。

回来的时候,闹闹开心得不得了,一路上就这么用手举着,跟自由女神似的。


《伏尔塔瓦河》A0903000011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布拉格

 

标题《和吉普赛女郎牵手伏尔塔瓦河畔》是仿照现在的自媒体套路,原标题是《布拉格遇贼记》。

那天从布拉格老城出来去停车场准备回酒店,到伏尔塔瓦河畔时,隐约感觉到有人在掏右侧裤兜。伸手一摸,果然摸到一只手,一只女人的手。

不知道这大半辈子遭过几回贼惦记,但遭贼偷,这是第二回。前一回还是在2008年的5月23日,那天奥运火炬在上海传递,便跑去南京路步行街凑热闹。眼看着火炬手就快跑到跟前了,突然觉得腰间有些不对劲,低头一看,一只贼手正在慢慢拉腰包拉链。鉴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没声张,只是拍了拍那只贼手,拉上拉链,继续看火炬传递。

这回情况也特殊,环境不熟,语言也不通。要是报警,举证困难先不说,你都不知道当地的警察管不管,咋管,弄不好又是调查又是笔录的,不知得折腾多久,便也没声张,只是一手抓着那只贼手,另一手摸了摸裤兜:一只烟灰袋,连同里面的两三个烟蒂不见了,也不知道是其他的贼捷足先登了还是这个女贼已经得过一回手。

确认就这点损失后,冲那女贼笑了笑,一松手把她给放了。


《布拉格街景》A0903000010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从布拉格城堡兴建起的1144年里,从中兴到没落再到复兴,几度兴衰,几多荣辱。布拉格的历史几乎就是欧洲同一时期历史的缩影。
附:《布拉格大事年表》

870年:布拉格城堡兴建。

1085年:布拉格成为波希米亚首都。

1344年:布拉格教区升格为总教区。

1346年:查理四世统治,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首都。

1348年:查理大学成立。

1415年:胡斯在康斯坦茨受火刑。

1419年: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

1583年:鲁道夫二世登基,布拉格第二次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首都。

1618年: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引发「三十年战争」。

1621年:白山战役后,27名捷克贵族在老城广场被处死。

1648年:布拉格西岸被瑞典军队攻占并抢劫。

1741年:被法国、巴伐利亚联军占领。

1744年:被普鲁士军队占领。

1848年:1848年革命。

1890年:大洪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布拉格成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

1922年:布拉格合并一些郊区和邻近城镇。

1938年:法国和英国在慕尼黑协定中出卖捷克,德国占领苏台德区,1939年占领全国。

1945年:美国空军误炸布拉格,造成数百人死亡,而美军的目标应该是134公里外的德累斯顿。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布拉格起义抵抗纳粹德国占领,随后红军到达,驱逐德国人。

1948年:共产党接管政权。

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军队入侵,扑灭政治自由化。

1989年:布拉格成为天鹅绒革命的主要中心,共产党政权倒台。

2002年:布拉格遭遇欧洲洪水,部分城市被淹,但主要标志建筑幸存。


《旧市政厅》A0903000009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布拉格

 

旧城广场有一座钟楼,这就是著名的旧市政厅。

1310年,「卢森堡的约翰」在父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的支持下成为卢森堡伯爵和波希米亚国王,次年在布拉格加冕。

卢森堡的约翰在位期间,布拉格获得自治权。1338年布拉格拥有了波希米亚第一座市政厅,即旧市政厅。

1410年,当地的钟表匠「卡丹的米库拉斯」和查理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简 · 辛戴尔」制造了一架天文钟,并安装在了旧市政厅的南面墙上。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这座天文钟又屡经修理和改造,最终成为布拉格旧城广场最著名的景点。

2010年10月9日,布拉格还为这座天文钟举办过诞生600周年庆典。

确实地说,旧市政厅南墙上的这部机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钟。它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当地捷克天文学家认为的宇宙状态,因此更像是一架天象仪。


《旧城广场》A0903000008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布拉格

 

相信很多去过,或者听说过布拉格的人都知道,布拉格最著名的地方是「布拉格广场」。然而布拉格并没有「布拉格广场」。布拉格最著名的广场是位于旧城中心的广场,它的名字叫「旧城广场」。

旧城广场是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其历史超过900年。旧城广场的最大看点是周边大量精美绝伦的历史建筑,除了旧市政厅,还有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卡罗利努姆宫、伯利恒教堂、旧城13座门楼中唯一留存下来的火药门楼、象征着亚当和夏娃爱情之火的汰翁教堂,以及众多当年欧洲富商们精致典雅的巴洛克式豪宅。

旧城广场的中央有一座胡斯的雕像。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对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极为深远。胡斯因为反对教宗发行腐败的赎罪券,及翻译捷克文圣经,40岁时被处以火刑。为纪念他遇难500周年,捷克人在他当年遇害处竖起了这座雕像。


《内波穆克的约翰》A0903000007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布拉格查理大桥

 

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大桥一端的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大桥主桥两边的石栏上共有30座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的雕像,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像等,均出自捷克17至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之手,为捷克国宝。

这30座雕像中最古老的一座,是《内波穆克的约翰》。

内波穆克的约翰是捷克国王瓦茨拉夫四世王后的忏悔牧师。国王怀疑王后与人通奸,便向内波穆克打听王后在忏悔时是否透露过相关隐私。但内波穆克恪守教规而拒绝回答。国王恼羞成怒,命士兵将内伯穆克从查理大桥上扔进了河里。雕像头上有一个由五颗星组成的光环,据说在内波穆克沉入水中那一刻,伏尔特瓦河的上空闪烁着五颗明星。捷克人相信,只要触摸一下《内波穆克的约翰》的基座便能带来好运。

这座雕像的复制品以及其基座上的两件被摸得发亮的浮雕原件曾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捷克国家馆内展出。

为了让这些国宝得到更好的保护,在1965年的那次大修中,所有这些雕像都陆续被移到捷克国家博物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复制品。


《查理大桥》A0903000006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布拉格

 

布拉格共有18座大桥横跨伏尔塔瓦河的两岸,其中于1357年开工、历时43年建成的查理大桥最为古老,也最为著名。由于大桥是依当时的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所以得名。

查理大桥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也是当年国王加冕的必经之路。查理大桥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是波希米亚王朝的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为查理四世所钦定。据说接到查理四世这一圣旨时,这位年仅27岁的来自比尔森的年轻人竟激动得长跪不起,发誓一定要建成一座全欧洲最好的大桥。大桥建造得非常成功,遗憾的是,由于工程过于漫长,这位伟大的建筑师最终没能见证这一成功。

在建成后的几个世纪里,查理大桥屡遭劫难。1432年的一场洪水毁坏了三根桥柱;1496年,在一根桥墩坍塌后,从老城算起的第三个桥拱因被水侵蚀而毁坏,到1503年才得以修复;三十年战争末期的1648年,瑞典占领了伏尔塔瓦河西岸,当他们试图向老城推进时,严重地损坏了老城桥塔的面河一侧,后来残存的哥特式装饰物也被迫移走;1784年大桥遭遇大洪水,5根桥墩严重受损;1872及1873年大桥又连续两场遭遇洪水,所幸未造成严重破坏;1848年革命期间,查理大桥受到炮火袭击,造成桥上的部分雕塑损坏。

1890年9月5日,一场灾难性的洪水袭击了布拉格,查理大桥严重受损。从上游顺流而下的无数木筏、圆木和其他漂浮物体塞满了桥洞,形成一个巨大的堰塞体。3个桥拱在巨大的压力下坍塌,2个桥墩受到侵蚀而崩塌,其余的也部分受损,第5个桥墩上的两尊雕塑坠入河中。其后的修复工程足足持续了2年。

1965至1978年,众多的科学和文化机构通力合作,对该桥进行了大修。桥墩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所有破损的石块都换上了新石块,沥青路面被移除,查理大桥也从这时成了一座步行桥。但这次历经13年的工程在完工10年后引来了一些不同看法,对于是否需要再一次的大规模重修一直争论不休。2002年,查理大桥再次遭受到洪水的冲击,尽管这场灌水造成的损失并不很大,却让重修大桥的声音再度响起。

1 143 144 145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