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寺》A0214000004 · 2013年12月17日摄于日本东京
公元1603年至1867年是日本的江户时代,其名来自于江户幕府。
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日本再度陷入混乱。当时最强大的大名德川家康利用政治手段控制大坂城的权力中心,招致多数大名与丰臣内部文官的不满。公元1600年,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与大名毛利辉元的号召下起兵讨伐德川家康,双方在关原之战中交手,结果德川家康大获全胜,成为全国实际的统治者。1603年,天皇下旨封其为征夷大将军,至此日本进入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的日本采取的是锁国政策,全日本只有长崎保持了和荷兰和中国的贸易。但到了末期,日本在欧美列强的逼迫下重新开国,随着《日美神奈川条约》即《日米和親条約》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日本的锁国政策崩裂,随之而来的是幕府权威的弱化,德川庆喜不得不将政权归还给了朝廷,结束了武士统治的时代,史称「大政奉还」。
《大阪城》A0203000004 · 2010年12月4日摄于日本大阪大阪城公园
「安土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始于织田信长驱逐最后一个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终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是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之间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一名来自织田信长的本城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本城桃山城,也称「伏见城」。这一时代的特征是由战国时代的分裂走向丰臣、德川时代的统一,并且伴随着日本的现代化趋势。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相继成为这个时期的主导者:织田平定了大半个日本,秀吉继之统一天下,后丰臣氏被德川氏取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进行了许多先进的政治改革,从而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
安土桃山时代的痕迹至今仍随处可见。现存于各地的「城」,比如大阪城、姬路城等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名古屋街景》A0210000011 · 2018年1月23日摄于日本爱知名古屋
在室町时代中期的1467年,日本发生了一场封建领主间的内乱,由于时值应仁年间,所以史称「应仁之乱」。
应仁之乱乱到什么程度?1467年3月,47岁的日本水墨画画圣雪舟搭乘遣明船从博多港出发,前往中国的宁波。等他两年后回国时发现,京都和大阪已成一片焦土。
这场内乱持续了整整十年,其影响广泛而深刻,最终导致日本进入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并非历史学意义上的「时代」,而是日本从镰仓幕府灭亡以后的动荡混乱时期逐步走向稳定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时间跨度长达一个世纪。
有人猜测,说相对于中国,日本国土狭小,战国时代初期人口只有700万,所以战争规模应该类似于中国的村级械斗。但事实上,当时的战争规模达到数千至数万。比如「桶狭间合战」,织田信长方面约5000人,今川义元25000至45000人之间;再比如「长篠合战」,武田胜赖方面约15000人,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联军共约38000人。
和想像不同的是,得益于农业的发展,尽管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战乱,日本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从700万增加到约1200万人。
《福冈海滨风光》A0202000007 · 2015年5月27日摄于日本福冈
镰仓末期到室町初期的一段是日本的「南北朝时代」。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日本同时有两个朝廷,两个天皇,亦即所谓的「天下二分,两统迭立」的时代。
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进行了第一次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招致武士的不满。尤其是倒幕大将足利尊氏。足利虽然被赐给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并不感到满足,想自开幕府,结果导致后醍醐天皇退位,而继任的新天皇光严天皇策封其为「征夷大将军」。这便是北朝。而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即今奈良县的吉野建立南朝。
三神器,为天照大神所传「八尺镜」、「琼曲玉」和「天业云剑」,是天皇的象征。
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的势力衰退。公元1392年,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逼降南朝,后龟山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的天皇,南北朝时代结束。
南北朝在现代的历史学术研究中是比较有争议的,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尊氏逆臣论」。很多人认为室町幕府的开创者足利尊氏是朝廷的「乱臣贼子」,是大逆不道的人。昭和九年是后醍醐天皇建武新政的六百周年纪念日,一部分军人、历史学家就趁机摆出后醍醐和南朝各位忠臣的英烈事迹大肆表彰,以此宣传拥护天皇制度的思想。与此持相反意见的学者立刻提出指责,引发了激烈辩论。
二是「南北朝正统论」。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王,两统并立,其中肯定有一方是「正统」,另一方是「伪朝」;比如南朝正统论者就坚持说现在的天皇是夺取了南朝皇位的北朝子孙,但这个问题是比较严肃的政治问题,不是随便辩论一下就行的。明治时期的历史教育的教科书里就曾经把南北朝这章定名为「吉野的朝廷」,即南朝,从而引发轩然大波。
现在对这一时期统一称为「南北朝时代」。
《博多港》A0202000004 · 2015年5月27日摄于日本福冈
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公元1185年,是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公元1333年,是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
镰仓时代被认为是日本封建时代的开始阶段,也有人认为它是日本封建制度从贵族领主制形态向武士领主制形态演变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日本的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职业。手工业者自己生产商品,拿到市场上交换生活必需品。他们也结成「座」,从属于庄园领主,并直接参与工商业者的经济活动,为室町时代手工业者向商人的转化作了准备。
镰仓时期,日本与中国的文化和商贸交流非常频繁。尽管后来元朝忽必烈曾先后两度攻打日本致使两国交恶,但穿梭于庆元和博多之间的民间商船络绎不绝。
《奈良即景》A0208000007 · 2017年12月7日摄于日本奈良东大寺前
以奈良,即平城京为首都的时代。
和中国不同,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天皇被边缘化,没有实权,但皇位自始至今没有旁落他族,所以理论上不存在「改朝换代」一说。日本的「时代」变更,其实只是迁都而已。
奈良时代自公元710年,即和铜三年始,是年定都平城京。这是律令制社会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这一时期贵族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发生,经长屋王之变,藤原氏四卿、橘诸兄、僧玄昉等争权,藤原广嗣之乱,藤原仲麻吕排斥皇族成为第一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僧道镜利用孝谦上皇复位诛藤原仲麻吕,进升法王,企图以禅让方式觊觎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专政的绝对权威受到削弱。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执政时期,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公元784年,即延历三年,日本迁都长冈京,奈良时代结束,历时74年。
《郊野》A0208000006 · 2017年12月7日摄于日本奈良
「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当时的都城藤原京,亦即现今的明日香村。
飞鸟时代,佛教在这一时期通过百济传来,朝廷中两大势力之一的苏我氏支持佛教,另一势力物部氏支持传统的神道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公元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公元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即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为了维持自己的专权,苏我氏极力反对改革,苏我入鹿还杀害了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兄皇子。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即后来的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公元660年,唐灭百济。为了复兴自己的朝贡国百济,日本出兵朝鲜,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白村江击败。公元668年,天智天皇即位,模仿唐朝建立户籍管理制度,并于公元670年制作了最早的全国性户籍。公元672年,天智天皇驾崩,儿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与其争位,爆发战争,史称壬申之乱。大海人皇子在岐阜县击败弘文天皇,即位天武天皇。天武天皇时期,日本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钱币「富本钱」。公元701年,即大宝一年,颁布大宝律令。公元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飞鸟时代结束。
《日本民居》A0202000003 · 2017年12月3日摄于日本福冈能古岛
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是日本的「古坟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一个特征就是盛行修筑古坟。大批前方后圆的古坟以奈良县为中心往外扩散。北起福岛县、南至熊本县和大分县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公元5世纪起又从宫城县扩展到鹿儿岛县。
这些古坟由部族成员共同修筑,但只用于埋葬部族首长。
5世纪,原始的所有制关系开始崩溃,大家族发展为生产单位和动产所有单位,原有部族内部发生利害矛盾。从五5纪中期起,畿内强大部族间的内战激化。有些强大的部族与出现倭五王的百舌鸟古坟群和古市古坟群有关。到六世纪,继体天皇系统的新兴势力统一畿内东部各部族,确立了大王的地位。以筑紫君磐井为首的北九州势力,曾希望获得与此类似的地位而进行反抗,但在其获得这种地位之前,这种反抗即已溃败。在内战过程中,各地首长授予部族成员以修造小古坟的权利,以此增强战斗力。因此,原来只是首长墓的古坟,到5世纪后半叶便向小古坟群,即群集坟演变。这种倾向到6世纪进一步发展。日本全国各地修造的古坟超过十万个。古坟的主体部分也采用横穴式石室。石室内埋葬数代家族成员,并以武器为中心,陪葬有须惠器、土师器等死后生活的必需品。
但大量小古坟群的出现,逐渐减弱了古坟作为统治者的建筑物的性质。因此,从6世纪末到7世纪初,倭王权在畿内尽力建造寺院,同时限制修筑小古坟群,大王和强大的豪族则葬于模仿中国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坟。这样,古坟时代临近结束,而所谓大化《薄葬令》更进一步助长了这种倾向,留下来的只不过是高松冢古坟等贵族阶层的古坟,坟丘小但很华丽。关东和东北地方古坟时代结束的比西日本晚,直到七世纪前半叶仍修造前方后圆坟。
古坟时代日本列岛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公元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大和国首领始称「大王」,后改称天皇。
《吉野里遗址》A0213000008 · 2012年12月18日摄于日本佐贺神琦
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3世纪前后是日本的「弥生时代」。这一全称同样来自那个时代的代表性陶器「弥生式陶器」。这种陶器因最早出土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弥生町而得名。
根据弥生式陶器的形式,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从九州扩展到近畿一带,而日本东部还处在绳文时代晚期。到了中期,弥生文化开始波及到东北地方。这一时期,扁平片刃石斧等磨制石器、青铜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依然带有明显的大陆文化。
弥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的农耕技术,通常认为它受到了来自朝鲜的移民的影响。中期以后灌溉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渐趋稳定。后期,铁制农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铜铎、铜剑、铜矛、铜戈等青铜祭器发达,出现制铁和制盐等社会分工。通过交易和战争等,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性的地区集团。但此时北海道尚不能种植水稻,仍处在绳文文化阶段。
诞生于绳文时代晚期的稻米栽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稻米种植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由北部九州至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
《东大寺》A0208000005 · 2017年12月7日摄于日本奈良
大约500万年前,日本原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后因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运动,日本逐渐脱离大陆形成现在的日本列岛。
日本列岛的人类史有数万年。有学者猜测,来自大陆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为追赶猎物到达日本,成为日本列岛的第一批居民。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是3万4千年前来自中国华北,被称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这种石器在日本列岛被广泛使用。约2万年前,另一种由西伯利亚传入的被称「细石刀片」的石器开始在日本出现,并于1万5千年前取代了「小刀型石器」。
人们似乎对这一时期的日本知之甚少。但通常认为,到了大约1万2千年前左右,除了琉球群岛之外,日本列岛开始从旧石器时代逐渐进入下一个时代:绳文时代。
《过分了》F0300000310 · 2015年5月27日摄于日本福冈太宰府天满宫
天满宫,日本的「孔庙」,敬奉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学者菅原道真。
菅原道真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均为饱学之士。菅原道真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后,深得宇多天皇及其继位者醍醐天皇的信任和器重,平步青云,一路官至右大臣。但之后,因受当时的左大臣藤原时平的谗害,被醍醐天皇贬往九州任太宰权帅,最终病死在那里。
菅原道真死后,京都异相频现:先是皇子接连病故,后皇居内清凉殿遭遇雷击,多人伤亡。皇室认为这些异象是菅原道真的怨灵作祟所致,连忙为其昭雪,并在京都的北野修建天满宫敬奉。
全日本约有一万二千余处天满宫,其中京都的北野和福冈的太宰府两处为「总本社」,即旗舰店。在日本,相当于曲阜孔庙一样的存在。
菅原道真被奉为学神。很多日本学子为求学业顺利会特意前往天满宫祈愿。可我们家这位,还没进福冈太宰府天满宫的大门便已呼呼大睡,怎么叫都不醒,全没把学神当回事,真是过分。
《蓝山》A4701000008 · 2019年7月6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
这是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关于敏感。
在生活中,有很多被认为是高敏感、玻璃心的人。他们很难融入周围的环境、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圈外人,纤细灵敏的神经和高低起伏的情绪经常使他们勃然大怒或陷入挫折的低潮中。
他们真的跟普通人不一样,太敏感、想太多了吗?
法国国民心理师克莉司德 · 布提可南通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发现,这些所谓的高敏感人群很善于一心多用,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他们的大脑像一个马达一样,一天二十四小时永不停歇,不断地接收和处理着各种信息。相对于左脑的线性思维,他们更常使用包含图像、符号及隐喻意义的的右脑。正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式偏向于发散性,所以他把高敏感型人又称为「多项思考者」。
布提可南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内心世界》。书中,布提可南不仅分析了高敏感型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质,还为这一人群提供了认识自我、活出自我的方法和技巧:
高敏感型人总是喜欢想太多,往往很难控制自己不去思考,这其实是有生理因素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停不下来的大脑。举个例子,你正好端端地走在马路上,突然一辆车不知道从哪个地方窜了出来,差点撞到你。你吓了一大跳,为自己完好无损而感到幸运,很快你会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该干嘛干嘛。但高敏感型人不会就此打住,当他们躲过一劫、继续前行时,他们的脑海里会继续联想这件事情。比如:「如果刚才我不幸发生意外,我的家人和孩子该怎么办?他们一定会非常难过。如果那辆车真的撞到我了,我会伤成什么样子?如果受伤严重的话,我的工作怎么办?谁来照顾我?家里的钱够用来治病吗?家人会不会因此嫌弃我?」他们会像一个编剧大师一样,对一件小事不断地进行延展。由于他们多半是使用右脑,所以脑海中会浮现出很多生动的画面,让他们感觉好像会真的发生一样,由此陷入压力和焦虑之中。
可以说,高敏感型人的大脑,基本上处于自动导航状态,他们很容易走神,很容易胡思乱想,他们确实是「想太多」了。
高敏感型人非常敏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五官一直处于兴奋和警觉的状态。他们比一般人能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观察到更多的细节,这种敏锐的感官系统和观察力是普通人的十倍以上。比如,有的高敏感型人对听觉异常灵敏,他们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跟很多人聊天对话,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再比如,有的高敏感型人与他人或者物体接触后,能够直接感受到对方的肤质情况,以及衣服的材质问题,他们的触觉非常灵敏。正因为他们的五官接收到过多的信息,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马路上汽车的噪声、隔壁邻居的争吵、过于刺眼的灯光、奇怪的手机电话铃声,都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些高敏感型人甚至有明显的多动症症状,他们总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集中注意力。
由于拥有纤细敏感的五官,所以他们的情感也过于丰富,容易多愁善感。跟他人聊天相处时,对方说话的方式、脸部的表情、肢体动作,以及用词的语气,他们都会非常在意。一般人不太会重视这些东西,也不太会过度去猜测他人的想法,但高敏感型人由于异常发达的神经系统,导致他们总是能够感知到很多「言外之意」、觉察到很多他人未被发现的情绪状态。
高敏感型人很富有同理心,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他人的情绪,别人开心时他也开心,别人难过时他也止不住地难过。
高敏感型人有许多不同之处。
高敏感型人总觉得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样,跟普通人打成一片,对他们来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容易与他人格格不入、无法融入社会,常常让他们陷入沮丧低落的情绪中,有些高敏感型人还会因此自我封闭,对社交高度恐惧。但当他们获得肯定和认可时,他们又会感到容光焕发,不愉快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他们对自我过于着迷,当出现问题时,他们会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而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他们却把这归咎于幸运。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高敏感型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往往来自于他人的评价。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高敏感型人总是试图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期待,他们不懂拒绝,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想法。他们的是非价值观也非常清晰,要么好,要么坏,很少有中间地带,所以在社交场合,很多高敏感型人无法忍受虚伪做作的面孔,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呆着,也绝不「同流合污」。普通人喜欢评判外在的事件,或者指责他人,但他们很少自省,很少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很少正视自己的问题,即便发现自己的判断或者指责是完全错误的,他们也很少会有负罪感。但高敏感型人不同,他们对羞耻心非常敏感。他们更喜欢检讨自己,把很多错误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这种过度批判也是他们低自尊的原因之一。很多高敏感型人都因为自己太敏感了,而深感自卑。
那么高敏感型人要如何做,才能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才能真正地融入社会呢?
首先要接纳自己的「不普通」,主要的解决之道就是认同自己,认同自己的不普通,认同自己就是一个特别的人,认同自己确实来自于另一个星球。就像一个硬币有反面,就一定有正面一样,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普通」,也同样要认识到自己身上拥有异于常人的天赋,比如丰富的想象力、细致的洞察力、灵敏的感官、强大的同理心。
其次要理清思路。高敏感型人比一般人要聪明,因为他们的右脑非常发达,而右脑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惯性的发散性思维能够让他们通过联想的方式,产生无数个相关的想法。但如果这些想法是杂乱无章的,它的效力会大打折扣。只有当我们把这些思想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将它系统化,我们才能够从这个独特的「天赋」中受益。
再者,要重拾自信心。很多高敏感型人都是理想主义者或者完美主义者,一旦他们发现事情不如他们所愿,或者低于他们的期待值时,他们就会变得沮丧、丢失自信心。
布提可南认为,培养自信心的关键并不是不断取得更高的成就,而是爱自己。当你爱自己时,便可承受生命中的所有风暴。当你不爱自己,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而不断地取悦他人时,你会一直活在痛苦当中。
最后,对于他人的负面评价,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建设。高敏感型人对批评非常敏感,他们会把老板、朋友或者他人的负面回应,视为一种对自己的排斥和否定。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非常发达,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当他们受到批评时,大脑会开启很多负面联想,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对于他人的负面评价,高敏感型人正确的心理建设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只要不把错误的行为跟自身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就不会对批评过于敏感。
《六甲山牧场》A0215000001 · 2017年12月9日摄于日本兵库神户
当地时间昨天,也就是5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对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和北海道五地解除「紧急事态宣言」至此,加上此前已解除紧急状态的地区,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全部结束。
以此为标志,日本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成果。
很多人认为,日本「佛系抗疫」能取得成功,主要应归功于日本人的自律。但日本大妻女子大学名誉教授井上荣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他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日语发音说话时唾沫星子飞溅程度明显少于英语,这可能也是病毒传播率低、能有效控制疫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知道井上荣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对整天血脉贲张、气急败坏的特离谱老先生是不是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