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C0000000035 · 2022年1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长宁
《过年》
鲁迅
今年上海的过旧年,比去年热闹。
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但对于这「历」的待遇是一样的:结账,祀神,祭祖,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财」!
虽过年而不停刊的报章上,也已经有了感慨;但是,感慨而已,到底胜不过事实。有些英雄的作家,也曾经叫人终年奋发,悲愤,纪念。但是,叫而已矣,到底也胜不过事实。
中国的可哀的纪念太多了,这照例至少应该沉默;可喜的纪念也不算少,然而又怕有「反动分子乘机捣乱」,所以大家的高兴也不能发扬。几经防遏,几经淘汰,什么佳节都被绞死,于是就觉得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还是自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的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
叫人整年的悲愤,劳作的英雄们,一定是自己毫不知道悲愤,劳作的人物。在实际上,悲愤者和劳作者,是时时需要休息和高兴的。古埃及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不懂得这笑的意义者,只有主子和自安于奴才生活,而劳作较少,并且失了悲愤的奴才。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小城辛特拉》A3101000011 · 2015年9月28日摄于葡萄牙里斯本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另一波更加直截了当的反叛揭竿而起,那就是宗教改革。
当时,教廷大权独揽、一手遮天,不仅对包括《圣经》在内的所有天主教教义拥有绝对的解释权,而且还是上帝与教民之间唯一的沟通渠道,拥有上帝与教民的独家沟通权。
宗教改革派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对《圣经》有自己的认知和解读,并且每个人都可以独自与上帝沟通。换句话说,宗教改革就是摒弃教廷这个中间商。
宗教改革异常惨烈,教廷对改革派的打压没有丝毫人性可言,很多改革派还没来得及与上帝沟通便被活活烧死。
顺便说一下,宗教改革派并非是一个整体,而是分成无数个宗教派系。但凡反教廷的派系都被归为「新教」或「基督教」。新教教派林立,鱼龙混杂,很多邪教都打着新教的幌子招摇撞骗。马路上那些念叨「耶稣、基督」的老头老太,百分百属于新教。
《萨尔茨堡》A2203000009 · 2019年9月16日摄于奥地利
通常认为,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罗马人传承了古希腊文明的薪火,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公元476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权力重心东移至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新帝国为了稳固统治,不仅整个国家都皈依了基督教,并且将基督教立为了国教。
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教育极其薄弱,平民大都是文盲。于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教廷」应运而生,专门负责对《圣经》的解释以及和上帝沟通,教廷,尤其是教皇成为上帝旨意的传达者和代言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教皇的地位甚至高过皇帝和国王,代表上帝对新任皇帝和国王加冕。
大权在握之后,教廷便开始施行极其严酷而邪恶的精神控制。任何违反或教廷觉得违反基督教教义的思想都被视作异端邪说而被处以通常是火刑的极刑。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是教廷的一个执法机构,即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宗教裁判所」。
欧洲由此进入了一个愚昧浑沌的至暗时刻,即「中世纪的黑暗」,时间跨度长达千年。
《清蒸蟹粉狮子头》B0000000294 · 2022年1月25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蟹谷麵
肉丸子,大多数地方的年菜中会有,比如北方的「四喜丸子」。「四喜」,好像是「金榜提名」、「喜结良缘」、「乘龙快婿」、「阖家团圆」这几层意思,图吉利,讨口采。南方的肉丸子最出名的恐怕是淮扬菜中的「清蒸狮子头」,鲜、嫩、油而不腻,入口即化。
很多地方做肉丸子,馅料中会加入诸如馒头碎、油条碎,甚至是冷米饭,将就一点的会直接掺入麵粉,说是可以改善口感。但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可以省下不少的肉来,降低成本。
清蒸狮子头中也有配料,就是荸荠碎,为的是给柔嫩的狮子头增加些许脆脆的口感。此外,由于几经蒸煮,肉容易柴,清蒸狮子头用的不是铰得稀碎的肉糜,而是手切的肉丁。为了防止肉丸下水后松散,清蒸狮子头不是通过往肉馅中掺入淀粉来增加黏性,而是先搅后摔,通过反复摔打,让肉馅出浆。这样做出来的肉丸即使久煮也不容易松散。
淮扬菜系的清蒸狮子头,贵有贵的道理。
《冰雪亚布力》F0300000445 · 2015年1月27日摄于中国黑龙江尚志
千里迢迢飞到黑龙江玩雪,可真到了冰天雪地,差点玩不起来了。
先是「苹果」手机扛不住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刚掏出口袋,瞬间没电关机;二是澳大利亚的「UGG」,说是雪地靴,真到了雪地,没几天就开裂了;再就是「佳能」相机,尽管谨小慎微,但快门还是冻住了。
不怨谁,怨自己没经验,但问题得解决,不然玩不尽兴。
前两件事好办,相机快门老是被冻住,真的蛮头疼的。
休息的时候,捧着相机琢磨,总算弄明白了:原来在雪地里拍照,相机免不了会沾上些雪花。按快门时,雪被手指的温度融化,会渗进缝隙里,在零下二十来度的环境中很快就结成了冰,把快门给冻住。有了初步判断,去超市买了几卷食品保鲜膜,剪下一小块贴在快门上,防止融水渗入。这一招果然奏效,后来就再没发生快门被冻住的事。
剩下的保鲜膜用来打绑腿,雪再深,也不会钻进鞋帮里,效果奇佳。哈哈。
《花月》A0101140001 · 2022年1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长宁
花月,一家主打「御好烧」的日料店。最初为了招待经常出差上海的日本客户特意找的这家店,后来自己喜欢上了。尽管花月似乎经常迁址,十来年间,前前后后还是追着来了五、六回。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对于吃,我有自己的偏好,但总体而言,只要有机会,还是更愿意尝新。性格使然。早年在船厂工作,很多工程师喜欢干批量船,首制船花点精力弄明白后,后续船就轻车熟路,轻松得很。但我喜欢干特种船,独一艘,常干常新,好玩。
尝新,是要冒点小风险的,经常期待满满,最后口味平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至少,如果不尝试,连知道「口味平平」的机会也没有。
从成功中收获经验,在失败中得到教训,二者都是正收益,都是人生的积累。当然,前提是,「失败」以自己能够承受得起后果为限。
不要以为不尝新就可以避免口味平平,再好的食物,吃多了,终将口味平平。
对于吃,我比较喜新厌旧。
《正广和鲜橘水》B0000000292 · 2022年1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北外滩来福士
鲜橘水,在「上海普通话」,尤其是上海的「老宁波普通话」中就是「洗脚水」。老上海人对此不但不反感,而且倍感亲切。因为,正广和「天象牌鲜橘水」是几代老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1864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广和洋行」,18年后,又更名为「正广和洋行」。1892年,正广和汽水厂在虹口提篮桥正式落成,开始生产「AQUARIUS」牌汽水。1921年,正广和汽水厂搬至现通北路400号新址。
顺便说一下。「AQUARIUS」即「水瓶座」,意「宝瓶」装的「圣水」;而「正广和」则要接地气得多,意「正本清源、广泛流通、和颜悦色」。
新中国成立后,正广和先是由上海地方工业局代管,1966年完全国有化,并更名为「上海汽水厂」。
改革开放后,两大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先后收购了除正广和外国内几乎所有民族汽水品牌。正广和虽然得以「幸存」,但在洋品牌的冲击之下,不得不靠转产生产饮用水才勉强维持生存。
时隔多年,随着怀旧风起,正广和旧瓶装新鲜橘水,又回来了。今天在北外滩来福士的城市集市里见有卖,当即买了两瓶,一瓶让丫头怀怀旧,一瓶让闹闹开开眼。
但愿这一次,承载了上海城市一百多年记忆的「洗脚水」不再离开。
《辣肉麵》B0000000291 · 2022年1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220辣肉麵馆松花江路店
苏州有焖肉麵,昆山有奥灶麵,常州有银丝麵,镇江有锅盖麵。上海有什么麵?小时候是阳春麵,现在是辣肉麵。浓油赤酱,甜鲜中带着些许的辣。
辣肉麵取代阳春麵,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那个无肉不欢且手里渐渐有了几块闲钱的年代。
最初的辣肉麵,浇头是辣肉糜。这种浇头现在也依然存在,只是主流已悄然变成了辣肉丁。毕竟辣肉丁用料更足,吃起来更过瘾,更能给人以满足感。
在我看来,辣肉糜有一个缺点,就是过于细碎。拌麵还好,如果是汤麵,加上汤大,一多半最后都留在了剩汤里,可惜得很。所以现如今辣肉丁浇头成为辣肉麵的主流也是大势所趋。
不过,也有折衷些的,比如「老弄堂」,辣肉浇头中辣肉糜和辣肉丁各一半。这样既迎合了辣肉糜的拥趸者,同时又顺应了当下的主流。
《贵州辣子鸡》B0000000289 · 2022年1月1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万山肴国华广场店
开在国华广场四楼的「万山肴云贵创意菜」,虽说不上集贵州菜之大成,但在远离贵州的上海,想品尝纯正的贵州菜,万山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万山肴的菜单上,像贵州辣子鸡、苗家酸汤鱼、青岩状元蹄、毕节豆腐、厥粑炒腊肉、泡椒板筋、腊肉豆米火锅、青椒土豆炒脆哨,等等等等,都是经典且地道的贵州菜。
万山肴的掌柜姓万,来自毕节的大山深处,对贵州菜怀有很深的情感。交谈中,你能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他对自家的每一道菜都有心得。为了保证菜品的地道,万山肴的大多数食材都在贵州当地采购,甚至一道看似稀松平常的炒青菜,所用食材,就是来自贵州的「贵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