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A3701000002 · 2018年1月1日摄于俄罗斯莫斯科

 

1555年,在紧邻克里姆林宫的红场南端,一座莫斯科最高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沙皇伊凡雷帝为纪念俄罗斯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漫长战争最终战胜喀山汗国而下令修建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瓦西里 · 勃拉仁内是沙皇伊凡雷帝时期俄国著名的东正教圣徒,其遗体就保存在大教堂内。大教堂最初是十座礼拜堂,1588年,沙皇费奥多尔 · 伊万诺维奇下令在瓦西里的棺椁上方加盖多个石质穹顶,将十座礼拜堂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统称「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大教堂。

几个世纪以来,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经历过多次灾难和战争的洗礼。

1737年,大教堂发生火灾,几乎毁坏殆尽,后由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拨款修复。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占领莫斯科,大教堂差一点被法国人炸毁。

1947年9月7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同时也为纪念莫斯科建城800周年,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作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造型特立独行,用法国旅行家马奎斯的话说,「从远处望见它,令人着迷。错落有致,像座塔,像束花。乍一看,像筐烂水果,装着菠萝、甜瓜、哈密瓜;仔细看,又像一个多宝盒,装饰着各色水晶,一颗颗璀璨耀眼的迎着太阳,像金色的鱼鳞,像斑斓的蟒蛇皮。」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不仅是莫斯科的标志,更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海事塔广场》A0101150003 · 2022年2月27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

 

最近天气不错,春暖花开。

前些天跟老祖宗说好,找个暖和些的天气去吃烤鸭,顺便去共青森林公园转转,散散心。周二见天气预报,说周三晴天,便打电话给餐馆,订了座。谁知周三那天刚准备出门,就接到微信说不用接老祖宗了,隔壁门洞发生新冠疫情,小区被封闭了。

所幸,两次已经做了两次核酸检测,全是阴性。

上海的这波疫情来得有点突然,也有点猛。时不时从身边的人那里听到,这个朋友被封闭了,那个亲戚中招了。闹闹他们学校因为有个同学的奶奶是「次密接」全体师生做了不下七次核酸检测。

上海这个防疫「优等生」这回能不能挺得住?

但愿。


《乞力马营地》A3800000008 · 2018年8月12日摄于肯尼亚安博塞利

 

乞力马营地,位于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营地式酒店,与野生动物世界仅隔着一道铁丝网。酒店客房清一色都是架空茅顶木棚及营地帐篷,有四柱床和独立卫生间。这里可以远眺非洲最高峰,有「非洲之脊」之称的乞力马扎罗雪山,营地因此得名。

我们的客房在营地最靠里,二、三十米开外有一道铁丝网,将我们与野生动物世界隔开。尽管客房有报警系统,营地里也经常有马赛警卫巡逻,但根本经不起猛兽冲击的铁丝网和帆布帐篷免不了让人很不省心。

安顿好行李,我坐在帐篷门口的廊下抽烟、喝茶。突然间,一群狒狒东窜西跳地在我面前招摇而过。我心里一惊,怕独自在酒店里玩的孩子去逗小狒狒,从而招来攻击。于是赶紧追了过去,所幸相安无事。

这样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就在我们入住纳瓦沙湖酒店的时候,发生了一起因与河马幼崽过过接近而遭到母河马的攻击事件,一名66岁的游客不幸身亡。

乞力马营地是体验野生动物世界非常棒的地方。尤其到了晚上,时不是能听闻帐篷外野兽或低吟或惊叫,近在咫尺,感觉血液中肾上腺素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真是美妙。

破例

20220309


《投篮》F0300000453 · 2022年2月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悠方生活购物广场

 

中午闲散地看着新闻,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开车去接闹闹下课。

平时都是乘地铁去学校接闹闹下课。地铁便捷,单程半小时左右,时间还好把握。要是开车去接的话,首先是校门口停车非常麻烦,经常为能有个停车位,得提前一、两个小时。再者,我眼神不好,打三十岁起,只要路上一掌灯,就不再开车。闹闹下课晚,接到他,差不多天快黑了。

但为了安全,不想再拖着闹闹挤地铁了。最近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有点多,怕闹闹中招。


《鱼尾山庄》A3002000002 · 2012年6月29日摄于尼泊尔博卡拉

 

博卡拉,喜马拉雅南坡山麓博卡拉河谷城市,距加德满都200公里。

博卡拉是尼泊尔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这里不仅可以远眺喜马拉雅,还可以近距离接触壮美的鱼尾峰和秀丽的费瓦湖。

博卡拉的住宿有很多选择,其中最著名,同时也最奢华的是「鱼尾山庄」,现在叫「鱼尾小屋旅馆」。

鱼尾山庄坐落在费瓦湖的一座半岛上,依山傍水,其客房清一色都是单层石瓦小屋。这座酒店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最早尼泊尔国王的行宫或国宾馆,曾接待过一众世界名流,包括卡特、基辛格、查尔斯、安妮等,后对普通游客开放,其收入全部捐献给尼泊尔一个为贫民免费治疗心脏病的公益机构。

为保证酒店的私密和安全,游客和随身行李分别由专门的木舟和木筏送到岛上,蛮有意思的。

那天晚餐的时候,餐厅服务生找到我,说:「先生,明天就是您的生日,但明天一早您就将离店。所以,我代表酒店为您提前送上生日祝福。」说着,他把一个特制的生日蛋糕放在餐桌上,点亮蜡烛,然后和其他在场的服务生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

一定是前台在我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从护照上得知了我的生日。

那场面,非常感人,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


《济州岛》A2003000003 · 2015年5月26日摄于韩国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一座离岛,为韩国最大的岛屿,同时也是最南端的国土。

济州岛在韩国的行政区划中称「济州特别自治道」,为该国的一级行政区划,类似于中国的自治区。

前些年,为招徕中国游客,济州岛对中国人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可以在岛上免签停留30天。这一政策应该说是奏效的,确实吸引了不少中国的游客登岛观光和购物,有点像更早期的「港澳台」或「新马泰」。

济州岛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韩国的最高峰汉拿山就在岛上。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济州岛的物产并不丰厚,其经济过去主要靠渔业,现在主要靠观光。

我们是七年前因为邮轮停靠才上的岛,纯属走马观花。

济州岛给我的印象是,一个购物中心附带着有些娱乐设施,或者是一个主题公园附带着有些购物场所。即使免签,也应该不太会特意前往。


《丹绒亚路落日》A0802000004 · 2014年1月27日摄于马来西亚沙巴

 

丹绒亚路海滩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市西侧,距亚庇市中心十几分钟车程,是深受当地人和观光客喜爱的娱乐、休闲地。

丹绒亚路海滩最著名的是这里的无敌落日。傍晚时分,坐在海岸边静等日落,很有几分诗意和浪漫。如果是旺季,游人纷至沓来,一场落日往往最后变成了一场皮影。

也挺有趣。哈哈。


《希瓦古城》A2102000007 · 2017年4月2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希瓦古城由于年久失修而日渐衰落。

2015年4月,为落实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乌两国政府商定由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该项目将主要集中在希瓦古城内城实施,包括阿米尔 · 图拉经学院、哈桑 · 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保护修复及周边相关环境综合整治。

2020年3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 · 米尔济约耶夫视察了这一援助项目,作出了高度评价。

目前,这一项目已通过中方内部竣工验收。


《希瓦古城》A2102000007 · 2017年4月2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

 

希瓦古城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分外城和内城两大部分。外城叫「迪钦 · 卡拉」,在当时,这里居住的都是平民;内城叫「伊钦· 卡拉」,是当时王室、贵族和宗教领袖生活的地方。现今,大多数的居民都生活在外城,而内城则更像是一个古建筑保护区。

希瓦古城内宫殿、清真寺、礼拜殿、宣礼塔、经学院、民居、商铺、陵寝、城墙、城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群。其中始建于公元10世纪的朱玛清真寺是中亚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它的宣礼塔高47米,共81级梯阶。登上塔顶,整座古城一览无余。


《希瓦古城》A2102000007 · 2017年4月2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

 

「希瓦汗国」是俄罗斯学者的叫法,他是以其都城的名字命名的。实际上,希瓦汗国的真正名字叫「花剌子模」。

希瓦汗国非常强悍。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三座历史名城中,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以商业发达、学术繁荣著称,而希瓦不是。希瓦的富庶是靠杀人越货及奴隶贸易。

按理说,希瓦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它南面是强大的波斯帝国,北面是同样强大的沙俄帝国。尽管如此,强悍的希瓦依然在两个帝国之间为所欲为,甚至以波斯人和沙俄人为奴隶来源,令波斯和沙俄异常恼火。波斯和沙俄曾对希瓦发起过多次讨伐,仅沙俄就五次发兵,但前四次都未能得手,直到第五次才有所斩获。


《希瓦古城》A2102000006 · 2017年4月2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

 

入春了,但这两天上海又多点出现了「新冠」疫情,很多写字楼、医院、景区、小区、学校轮番封闭做「新冠」检测,闹闹也因为一个同学的外婆是「次密接」而做了好几次咽试。于是按下躁动,读一些历史。

中亚古国乌兹别克斯坦有三座历史名城:希瓦、撒马而罕和布哈拉。由于工作关系,曾先后两次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并在同事、朋友和使馆的帮助和支持下,有幸将丝绸之路上的这三个重镇走了一遍。在此深表谢意。

希瓦的历史超过2500年。这里最早的居民是波斯人,但在公元4世纪时被突厥人统治。几个世纪之后,也就是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这一地区,同时而来的还有伊斯兰教。之后,这一带又先后被成吉思汗的后裔及帖木儿征服。

16世纪初,一个游牧部落打败了帖木儿的后裔,建立起希瓦汗国,都城为现花剌子模州首府乌尔根奇。但1643年至1740年,希瓦曾一度是希瓦汗国的都城。


《红烧肉》B0000000303 · 2022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南翔双塔老饭店

 

红烧肉,上海人家餐桌上最普通的一道家常菜。只要不是素食或者清真,应该隔三差多都会吃上一回。也正因为如此,一家本帮餐馆的菜单上,不光必须得有红烧肉,而且还必须得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满足上海人对这道菜的喜爱和挑剔。

南翔老街上双塔老饭店的红烧肉,没有佐以诸如鲍鱼之类的其他任何配菜,而是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烹饪本身,很见功底。

如此简单的食材,能卖出一口十元的价格,是需要有些底气的。


《海事塔广场》A0101150002 · 2022年2月27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

 

海事塔广场位于徐汇滨江休闲观光带中段,以海事塔为地标,周边有滨江滑板公园、龙美术馆、龙华港桥、西岸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以及近期有点火的「复古肯德基」和一众咖啡馆,艺术、时尚,适合休闲观光。


《肯德基西岸滨江店》A0101150001 · 2022年2月17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

 

可能是为疫情所困太久,都快憋疯了,位于徐汇滨江的肯德基西岸滨江店仅仅因为正立面很有些美国乡村风格而突然爆红。

等闹闹在朋友家练习完英语口语,全家去徐汇滨江转转,顺便在这家肯德基用午餐。谁知这家店实在太火了,等餐得排200多号,估计等吃上也该是晚餐时间了。

还是闹他娘老子机灵,在不远处的「乔咖啡」找了个露天座,点了咖啡和点心,然后叫了肯德基外卖。

结果没过半小时,肯德基就送到了。

90后

20220226


《九十有七》F0300000452 · 2022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南翔古猗园

 

早年在「搜狐博客」写《80后的旅行家》还历历在目,转眼就快是「00后」了。

只要天气合适,总想带着老祖宗出门转转,尝尝鲜,解解闷。自己也老了,能做的只就这些了。

前些天跟她开玩笑,说110岁之前玩的事都交给我。110岁之后,自个儿想办法玩去,因为那时候我也管不了了。

哈。


《伊顿两岁了》F0300000451 · 2022年2月25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陆家嘴

 

伊顿两岁了。

「二阿哥」衷心祝福你像外公一样睿智,像外婆一样有爱,像爸爸一样健壮,像妈妈一样美丽,幸福成长,健康快乐。


《小店一隅》A0101050005 · 2022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南翔

 

在南翔,小笼馒头店历史超过百年的只有一家,就是古猗园餐厅,跟豫园的「南翔馒头店」同门。一年多前,这两家为分别持有的「南翔小笼包」商标的归属权打了一场官司。这场官司厘清了「南翔馒头」的来龙去脉:

南翔小笼源于南翔镇「日华轩」,后以南翔镇「吴家馆」制作的南翔小笼为最佳,成为嘉定正宗南翔小笼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经公私合营,「吴家馆」等多家老饭店合并为嘉定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下属嘉定县饮食服务公司经营的「城中合作饭店」,并不间断传至现在的古猗园餐厅所有者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当年「日华轩」继承人黄明贤儿媳的表弟吴翔升在日华轩学得南翔小笼的制作手艺后,在城隍庙开了一家饭馆「长兴楼」,后这一名字弃用而更名为「南翔馒头店」。

因为无聊,对上述这场官司有过关注,从而也知道了南翔小笼的前世今生。所以,每当看到南翔老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的网红店总是一笑而过。

刚才特意查了一下,「百年老店」的工商登记时间是2010年,满打满算距今12年。

顺便说一下,南翔小笼包确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传承人,一个在古猗园餐厅,一个在豫园南翔馒头店。


《随手拍》C0000000037 · 2022年2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朝花夕拾海派麵馆

 

不喜欢视频,尤其是短视频。

平面媒体,你可以先有一个概览,从而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如果感兴趣,就花点时间细读;如果没有兴趣,可以当即放弃。而视频不一样,视频是线性的。你必须从头看到尾才能搞明白它在说什么,有趣还是没趣,有益还是无益。

对于现在非常流行的自媒体短视频尤其不喜欢。先不说这类东西有没有价值,通常随带的夸张的配乐过于喧闹,让人头疼。

可能是上岁数了,我更喜欢在不受其他无关信息干扰的情况下读一些文字。


《闹闹闹花灯》F0300000450 · 2022年2月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悠方生活购物广场

 

上完绘画课,闹说想去地下一层的盒马买鲜奶冰淇淋。我说没戴口罩,盒马管得紧,肯定不让进。这小子颇感失望,但转眼便「嘻嘻」地笑了,说:「有办法。」

「啥办法?」

「一楼有一部滚梯,直通盒马,没人管。」

对啊。我想起来了,确实如此。这办法应该能行。

这小子带着我,拐弯抹角地找到了滚梯,但更加的失望。只见滚梯口立着一块告示牌:出于防疫需要,本滚梯只上不下。

「算了,我们去碰碰运气,跟盒马门口的保安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进去买冰淇淋。」我说。

闹觉得希望不大,垂头丧气地跟着我下了楼,来到盒马门口。

完全出乎意料:盒马的入口放着一盒口罩,供人免费取用。

我们白忙活了半天。哈哈哈哈。


《挑荠菜》F0300000449 · 2022年2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娄塘镇娄东村李楼

 

外婆去年春就想去乡村挑野荠菜。问了朋友大概什么地方能有,结果几十公里路跑去,只能望着大片的田野发愣:一棵荠菜都没找着。应该不是没有,是看见了也不确定是杂草还是野荠菜。

悻悻而归。

又是一年春早时。外婆想起了去年的事,说挑个暖和些的日子再去碰碰运气。也是巧,刚好有个果园、田间杂草方面的专家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展示了嘉定周边二十来种野荠菜的图片。我说,这回可以了,我去请这位高级园艺师朋友现场指导。

在朋友的指导下,历时三个小时,外婆采了有三斤,但最后带了六斤野荠菜回家。多出来的三斤,是朋友担心万一找不到野荠菜,外婆可能会失望,于是一早在老农那里买了三斤先备着。

真够朋友,哈哈。

1 57 58 59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