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区》F0300000473 · 2022年5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人类学家邓巴在《你需要多少朋友》这本书中写道,从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到罗马帝国的部队编制,许多人类团体的组成人数,都会很奇怪地落在150这个数字上。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无论你的社交媒体粉丝是否破千,你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只能和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因此,这可能就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极限,你的大脑最多就只能应付150份社交负担。
「此外,这里所谓稳定的人际关系,指的是每年至少会联络一次,过年看到的三叔公二婶婆四姨丈五舅伯,应该全都能算在内。如果是没事就爱聊天瞎扯、讲干话的这种好朋友,那平均而言只有12至15人左右。
「所以说,朋友这种东西真的是多了也没用,毕竟你每年还可以联络一次的,顶多150人,而真正会在乎你死活的,也就那15人。」
「19世纪的英国工程师丘比特爵士发明了一种刑具:犯人得不停地踩着踏板来带动滚轮转动,再把制造出来的动力用来抽水或者研磨谷物。在惩罚犯人的同时,又能创造一定的生产力,这种刑具乍听之下还真是挺有创意。
「这就是现代跑步机最主要的雏形,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英语中,『跑步机』一词由『脚踏』和『磨坊』两个单词组合而成。
「不过,就像西西佛斯推石头神话所暗示的一样,重复无意义的劳动的确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所以这种刑具后来被英国政府立法禁止了。
「有点哀伤的是,现代人的工作就够像是在坐牢了,结果竟然连休闲娱乐都是建立在以前的酷刑上。难怪我们常在跑步机上怀疑人生。」
前天晚上准备离开时,闹闹让我等等,然后塞给我一本书,要求我好好读,并且必须读完。书的名字叫《怪奇事物所》,以上二则「冷知识」就出自这本书。
我很喜欢闹闹对课本以外知识的关注。很小的时候,即使看电视,也引导他看一些自然、风光、考古或探索之类的纪实类节目。这种兴趣他一直保留至今,而且欲罢不能。
这,真的挺好,人不容易变傻。
《布哈拉旧城》A2104000008 · 2018年11月12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就在花剌子模踌躇满志地开疆拓土之时,它的东边,另一个帝国也在迅速崛起:蒙古汗国。
花剌子模和蒙古原先并不接壤,一直相安无事。但两个帝国同时受野心的驱使,一个东扩,一个西进,最终撞在了一起。
一开始,双方都忌惮于对方的实力而没有立刻大打出手,期间还保持着一些商贸往来。但暗地里,蒙古人一直在为最后的摊牌做准备。
1218年,一支蒙古商队进入花剌子模,但被怀疑是蒙古人派出的奸细而被悉数屠杀。蒙古人为此派出特使进行交涉,结果正使也被杀。次年,蒙古向花剌子模开战。两年之后,铁木真率领的蒙古铁骑便将花剌子模打到亡国。
花剌子模的帝国梦想延续了只有短短数年,便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
《希瓦古城》A2102000010 · 2017年4月2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的崛起似乎有点不怎么光明磊落。
花剌子模的周边强国如林:塞尔柱、西辽、古尔,还有喀剌汗,无论哪一个都是花剌子模需要仰视的存在。但幸运的是,花剌子模充分利用了这些强国之间的矛盾,见风使舵,最终从夹缝中走向了巅峰。
最初,花剌子模只是塞尔柱帝国的属地。在察觉塞尔柱在与西辽的争斗中露出败迹后,花剌子模转向与西辽结盟对抗前宗主国。
1194年,花剌子模在西辽的帮助下与塞尔柱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将对方一举击溃。塞尔柱就此灭亡。随后,花剌子模又委身于西辽,主动成为西辽的藩属。这让花剌子模在与古尔王国的争斗中占尽上风。1206年,古尔王国的军队在花剌子模、西辽以及西辽的另一个附庸喀喇汗的联手之下几近覆灭,几年之后便告亡国。
1207年,花剌子模故伎重演,勾结喀喇汗对抗西辽。西辽随即派兵讨伐。然而,羽翼已丰的花剌子模与喀剌汗联手,不但击败了西辽的军队,还俘获了西辽的首将。
几年之后,花剌子模出兵喀喇汗,处死喀喇汗的国王,清除了周边最后一个潜在的对手。
《布哈拉旧城》A2104000007 · 2018年11月12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花剌子模最强盛的时期,其版图延伸到如今的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伊拉克东部和以色列等地。
但这个一度曾如此强大的国家,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被外族统治。这似乎是这个国家的宿命。
花剌子模的前身是一个叫「赫瓦里泽姆」的城邦。公元前6世纪,赫瓦里泽姆被并入波斯,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波斯帝国被亚力山大灭亡后,赫瓦里泽姆又被并入马其顿帝国。公元三世纪,赫瓦里泽姆获得独立,成为花剌子模。但不久之后,花剌子模又先后受到大月氏后裔、大突厥、伊兰莎赫尔、斯兰哈里发、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和伽色尼王朝的统治。
公元十二、三世纪,花剌子模从塞尔柱帝国独立,随后建立起花剌子模王国并一路走向鼎盛。但好景不长,十三世纪初,花剌子模便被铁木真率领的蒙古铁骑所摧毁,从此一蹶不振。
《中国援助》A2103000005 · 2017年4月30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
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提到,成吉思汗在郭靖的帮助下灭掉了中亚强国花剌子模。
历史上,郭靖确有其人。据《宋史 · 忠义传四 · 郭靖》记载,郭靖是四川嘉陵江地区一个地方土豪的护卫队首领,原名叫郭宝玉,字玉臣,为当年金元之际华州郑县人,唐朝名将郭子仪后裔。郭宝玉通天文兵法,善骑射,金末时被封为汾阳郡公,屯兵当时的定州。1210年,郭宝玉投降蒙古,由木华黎引见给成吉思汗后受到器重,被成吉思汗视为心腹。而小说中提及的「花剌子模」,在历史上也确实存在过,一度非常强盛。
直到上世纪初,「花剌子模」还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存在于世,但仅仅数年之后,这个国家便一分为二,大部分被划归土库曼斯坦,剩下的一小部分被划归乌兹别克斯坦。但划归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这部分包含了大部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迹。
现乌兹别克斯坦布有一个州仍以花剌子模命名。
五年前,因感兴趣于丝绸之路,参与了一个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援助项目,先后两次去往这个国家。有幸的是,在多方的支持和协助下,有机会参观和游览了花剌子模曾经的腹地和重镇。
《老城梅克内斯》F0300000471 · 2019年4月5日摄于摩洛哥
图文无关。
最早工作的厂子有两个食堂,其中小食堂一楼常年有麵,二楼常年有现烧的小锅三鲜汤。这两样我都不想放弃,于是每每先在一楼排队买好光麵,再走楼梯上二楼,再排队买三鲜汤,当麵浇头。
大约过了几个礼拜,三鲜汤窗口的食堂大姐让我把麵碗给她,她让烧汤的师傅给做成三鲜汤麵。口味果然比先前的好很多。
又过了几个礼拜,食堂大姐让我不要再去一楼排队买麵了,她说她会去楼下搞来生麵条交给烧汤的师傅。这样做出来的三鲜汤麵才好吃。
如此,一年有余,直到我被调离总厂。
我走得太突然,都没机会向食堂大姐道声谢。后来有一次回总厂办事,特意跑去找她,遗憾的是她那时已经退休了。
《全富岛》F0300000468 · 2019年2月5日摄于中国海南西沙群岛
图文无关。
阪神大地震后的那个冬天,出差日本。至今仍记得倒塌的高架桥还没有清理完。中午,我们几个在街边的小麵馆里匆匆吃了点东西。临走,跟店员打听怎么坐车才能去到我们的目的地。
店员是位中年妇人,店堂里开着暖气,她穿着很单薄,趿着木屐。她耐心地比划了半天,可我们还是不怎么明白。
我们没急,她倒是急了,说送我们去车站。
多冷的天啊,我们穿着羊绒风衣还觉得冻,她就穿着薄薄的和服趿着木屐,带着我们拐弯抹角地来到一个巴士站,说这趟巴士可以到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感谢再三。
她向我们鞠了个躬,又微笑着和我们挥了挥手,这才转身离去。
《严岛神社》F0300000466 · 2017年12月4日摄于日本广岛宫岛
图文无关。
有一回出差大阪,周末独自坐地铁,误打误撞地上了一趟区间车。离我要下车的那个站还差了两三站,车停了。
车窗外乌漆八黑,车厢里就剩我一人。正纳闷怎么回事,一个工作人员从车头方向朝我走了过来,问我为什么还不下车。我说还没到站。他告诉我,这是一趟区间车,现在车已经停在停车隧道。他点了点头,把我带到第一节车厢,示意我在驾驶室外等着。
他进了驾驶室,和什么人联系了一番之后,慢慢地将整列地铁倒出隧道,回到站台。他把我带下车,让我就地等下一趟车。
我向他表示了歉意。他友善地朝我躬了躬身,回到车上,重新把车开进了停车隧道。
《哈桑二世清真寺》F0300000465 · 2019年4月8日摄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那天从吉丹回到卡萨布兰卡,差不多已是下午三点,时间有点尴尬。在酒店里等晚饭,起码还有两个小时;可想出门转,人生地不熟的,又逛不了太远。这时,在摩洛哥工作的福哥出现了。他说他开车带我们出去逛那些寻常游客不太会去的地方。
先是那个里克咖啡馆。这家咖啡馆是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实景地,所以大火。只是这种地方对我来说没什么兴趣,走马观花,拍了几张照片,跟福哥提出说想去看风光。那阵子感觉卡萨布兰卡到处在修路,福哥驾着车一路颠簸来到郊外的一处荒滩。在这里,隔着海湾能将卡萨布兰卡地标建筑,雄伟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尽收眼底,非常漂亮。等我们玩够了,天差不多也暗了下来。我跟福哥说,不去酒店,想找个吃当地的海鲜。福哥二话不说,驾车回到市里的一个海鲜市场,一边详细介绍,一边带着我们挑海鲜。当时市场已经快关门了,仅有的几个摊位也都忙着收摊。不过,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中国游客后,热情地回了上来,自来熟地拽着我们又是唱又是跳,直到我们说想挑点海鲜做晚餐,他们这才作罢。
顺便说一下,卡萨布兰卡的海鲜真是便宜,比现如今上海的蔬菜贵不了多少。
我们挑了些蟹、虾,福哥怕我们吃不惯当地菜,又特地驾车带我们去了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加工海鲜。
那一天,我们玩得很尽兴。
《西沙》F0300000464 · 2019年2月6日摄于中国海南三沙
图文无关。
有一回去库布其,骑马,说是去牧民家体验当地文化。我骑的那匹马,镫子有点短,腿伸不直,加上马跑起来又颠得厉害,一路很受折磨。再一个,就是那马也实在累得不行,看上去很可怜。返程的时候,我见身边停着一辆摩托,摩托边站着一个女孩。我问她能不能用摩托送我回去,我不想骑马了。她说行。于是我上了她的摩托车。
半道上,我问她这一趟多少钱。她说45元。我说凑个整数,算50得了。又往前跑了一会儿,她问我还有没有时间。我说有。她说,刚才我们去的都是些供游客参观的景点,不是真正的牧民家。如果有时间,她带我去她奶奶家,看看真正的牧民家是咋样的。
她先是带我去她家的牧场里逛了一圈,参观了她家的牧场和牧场不远处的一个敖包,然后把我带到她奶奶家,告诉她奶奶,我是她的朋友,过来看看当地牧民的家。老人家非常热情,端出糖果和干果堆在炕桌上,又忙着现煮了奶茶,把我当成了座上宾。
这一个小时,比那回整趟行程更令人印象深刻。
很暖。
《巴拉德罗》F0300000463 · 2017年11月4日摄于古巴马坦萨斯
图文无关。
丫头还在上学的时候,有一年清明放假,于是带她去江西的婺源看油菜花田。
正值旺季,路不好走。我们乘坐的大巴走走停停,到婺源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大巴上不了山道,只能停在山脚下。想要在太阳下山前赶到观景台,步行肯定是来不及了。正巧,大巴边有几辆「黑车」,一问价,一百一趟,含四个观景点。
说是「黑车」,但司机师傅一点也不「黑」,我们挺聊得来。一路走,一路介绍,比一般的导游都尽心尽责。
走过两个观景点,我对师傅说,可以了,送我们下山。晚了怕赶不上回去的大巴。师傅一边悠悠地开着车一边说,那大巴司机他认识,一会儿会打电话让他等我们就是了。
「来也来了,钱也花了,必须尽兴。不逛遍四个观景点,我是不会放你们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