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A2501000002 · 2011年3月8日摄于法国法兰西岛巴黎

 

塞纳河蜿蜒着从巴黎市中心穿过,将城市一分为二。顺着塞纳河的流向,右边称为「右岸」,而左边则称为「左岸」。

对于巴黎人而言,塞纳河的右岸和左岸,不仅仅只是两个不同的区域,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巴黎人有一个笑话:在左岸散步,从你身边匆匆而过的不是教授就是大学生;而在右岸,走路时注意不要踩别人的脚,因为那十有八九是一双蹬着高级皮鞋的银行家的脚。

香榭丽舍大道、刚果广场、凯旋门、卢浮宫,以及众多的银行、金融集团、保险公司、股票交易所、商厦和酒店都在塞纳河的右岸;而左岸则是罗丹博物馆、克吕尼馆,以及众多的学院、教育机构、出版社、小剧场、书店、美术馆、画廊、酒吧和咖啡馆。塞纳河两岸不同的气息和氛围,使得右岸成为了政治家和银行家的聚焦地,权力、地位、财富、物欲和喧哗;而左岸则成为了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天堂,奔放、不羁、叛逆、激情和寂寥。

很多人跑去「左岸」喝一杯咖啡,为的是感受一下巴黎的浪漫和情调,但浪漫和情调只是左岸的表象,它的本质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和一种生活态度。


《阿尔卑斯》A2601000002 · 2011年3月9日摄于瑞士伯恩

 

瑞士,可能和你的想像不同。

瑞士联邦是一个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并且受到《国际法》保护的「永久中立国」,这让这个国家在二战期间得以幸免。情况似乎是这样。但问题是,当时同样宣布中立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挪威并没有瑞士这么幸运,战争开始后便遭到了纳粹德国战车的无情辗压。瑞士何以能独善其身?

瑞士人的强悍和全民皆兵的政策让纳粹德国有所顾忌,加上瑞士多山的地形不利于纳粹德国机械化部队作战,这些都是希特勒没有贸然入侵瑞士的重要原因。另外的重要原因是德国和瑞士这两个国家的历史渊源。

在瑞士人口中,日耳曼人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日耳曼是瑞士的主体民族。在德国人眼里,瑞士人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是住在瑞士的德国人。此外,在二战期间,轴心国完全控制了瑞士对外贸易的所有通道,瑞士只能从德国获得像煤炭和钢铁这样关乎国家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这让瑞士联邦很难保持其所声称的「中立」。事实上,整个二战期间,瑞士和德国的关系一直很暧昧。

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就向纳粹德国提供了1.5亿瑞士法郎的巨额贷款。除此之外,瑞士还向德国提供电力,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瑞士还拒绝帮助受到迫害的犹太人,瑞士当局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著的党卫军手上。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战后,德国的《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瑞士联邦在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本来很有可能要受到国际社会的清算,只是由于冷战的开始,清算最终没有实施。


《台北即景》A0103010001 · 2016年10月27日摄于中国台湾台北

 

摩托车,台湾称「机车」。

在台湾,尤其是台北街头,每逢上下班高峰时段,当路口的红灯变绿时,便会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无数的机车呼啸着穿过路口,场面蔚为壮观。

机车,俨然是台湾的一道亮丽风景。上下班、逛街、购物、接送小孩,但凡是短距离路程,台湾人都会选择机车出行。与欧美国家常见的大排量摩托车不同,台湾街头常见的是小巧便捷的轻骑摩托车。

骑机车出行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既不用担心塞车,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

正因为舒适便捷,男女都对机车青睐有加。台北不少白领都选择骑机车上班,路途远的,就开机车到捷运站,停在固定的停车位,然后再搭乘捷运去上班。

和上海对摩托车限制性的管理不同,台湾对机车的态度不仅宽容,而且还予以多种便利和优惠:在等信号灯时,机车的停车线是在汽车前;在大型商场、捷运站、学校、社区甚至绿化带中,都给机车预留足够多的停车位,即使在繁华地段,也没有对机车停车收费;在足够宽阔的道路中,还规划出专门用于机车的行驶车道。


《西班牙台阶》A0401000001 · 2011年3月11日摄于意大利拉齐奥罗马西班牙广场

 

意大利的首都罗马有一个纯正意大利血统的广场,却被莫名其妙地称为了「西班牙广场」,而且这个「西班牙广场」比西班牙的任何一个西班牙广场都要出名。

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有一段台阶,拾级而上,是罗马著名的教堂「圣三一教堂」。这段台阶是罗马城最具浪漫色彩的「西班牙台阶」。

圣三一教堂由波旁王朝时期的法国国王出资修建,1495年开工,历时8年,于1503年竣工。这一面子工程完工后,后续的配套工程却迟迟未能跟上,通往教堂的道路整整崎岖了两百多年,真真正正的怨声载道。直到1725年,在获得当年的法国大使资助后,罗马当局才着手修建这段台阶。让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段由法国人出资,由意大利人设计的巴洛克风格台阶,仅仅只是因为靠近西班牙大使馆而被称为了「西班牙台阶」,广场也就成了「西班牙广场」。更让法国人感到郁闷的是,法国人本来想在圣三一教堂前面放置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像,但教皇考虑到当时西班牙与法国正两国的敌对关系而残忍地打消了法国人的这一念头。

西班牙台阶的设计者是17世纪1意大利杰出的巴洛克雕塑大师洛伦佐 · 贝尼尼,他被认为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最伟大的代表。西班牙台阶与其说是台阶,不如说是一件巴洛克风格建筑的经典之作更为确切。从整体上看,西班牙台阶像是一架放倒的竖琴,而从细部看,138级台阶,或宽或窄,或平或斜,各不相同,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由于著名的奥黛丽 · 赫本在著名的电影《罗马假日》中饰演过的一位著名的公主曾在这段著名的台阶上吃过冰淇淋,西班牙台阶因此变得更加著名,甚而至于,西班牙广场的冰淇淋成了当地著名美食,而坐在西班牙台阶上吃西班牙广场冰淇淋更是成了一种著名风尚。

小二

20161025


《小二》F0300000018 · 2016年10月25日摄于中国台湾屏东垦丁

 

闹闹头一天上幼儿园,一大家子都去送了。进了大门,按老师的指引找到了教室。教室门口挂着「小二班」的牌子。姥爷当时就乐了,说老师的眼光可真叫一个准,俺家这小子真有点「二」,被安排在小二班,也算是实至名归。他娘老子听到这话觉着很不爽。姥爷好心相劝:该知足了,要是换成「小三班」,等大了之后非弄出什么大动静来。


《百花大教堂》A0402000001 · 2011年3月10日摄于意大利托斯卡纳佛罗伦萨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百花大教堂」也叫「佛罗伦萨大教堂」、「花之圣母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

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像百花大教堂一样妩媚。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因而有「花之圣母」之称。

百花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1295年动工,最后完工于1469年,历时174年。这座教堂大穹顶是继罗马万神庙之后的又一大穹顶,是天才建筑设计师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的杰作。这位巨匠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传统的拱架,而是用了一种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全新工艺由下往上逐次建造。穹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穹顶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

百花大教学的这座穹顶不仅仅只是美,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它之前,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视为异教庙宇的形制而严加排斥,但工匠们完全没有被教会的这些戒律所约束。尽管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在佛罗伦萨很薄弱,但这仍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座穹顶因而被视为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的象征和标志。此外,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上是半露半掩的,并不是建筑的造型主体。但百花大教堂的穹顶突破了这一传统,充分借鉴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用鼓座将穹顶全部表现出来,连采光亭在内,总高107m,成为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这在西欧是前无古人的,因而被视作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象征和标志。再者,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的跨度非常巨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巨大进步。

16世纪的传记作家、建筑师瓦萨里曾称赞这座穹顶,说「它同四郊的山峰一样高,老天爷看了嫉妒,一次又一次地用疾雷闪电轰击它,但它屹立无恙」。这座穹顶是如此壮丽,以至于教皇也惊叹其犹如「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甚至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不可思议的是,布鲁内莱斯基没有画一张草图,也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仿佛整座穹顶早已在他的心里建好了。为纪念这位天才设计师,布鲁内莱斯基去世后,被葬在了教堂地下。

米开朗基罗以百花大教堂为蓝本设计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时,不无遗憾地感叹说:「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可以建得比百花大教堂更大,却不可能比它更美」。


《道士塔》A0107010002 · 2012年8月25日摄于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它的发现者,以及它被发现后的命运,作家余秋雨在他的散文《道士塔》中作了详细的描述。全文转载如下:

 

《道士塔》

余秋雨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呵,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扒在洞窟里随手翻检。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是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也知道了,他是金石专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藩台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付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王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了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王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账,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

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很难得到的。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他们在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们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了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拔南瓜》F0300000019 · 2016年10月22日摄于中国台湾屏东垦丁

 

说是闹闹捅的娄子真有点冤枉这小子了。

再有几天就是西方的「万圣节」了,垦丁的小瑞士花园为了应景,摆出了一溜的南瓜灯。其中的一个没放稳,闹闹一碰,竟然掉下座了。也就是在台湾,要是换个地方,还真以为是遇上「碰瓷」的了。

闹闹表现得还真是挺好,没一走了之,而是不慌不忙,努力想办法把南瓜灯拽回座上。


《WEST COVE》A0701000007 · 2013年7月17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长滩岛

 

在长滩岛西北角的山崖上,有一座非常有特色的酒店:WEST COVE。

WEST COVE的设计和建造理念很前卫,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天然洞窟,并且大量采用了非破坏性技术工艺,以尽可能降低工程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和破坏。除此之外,WEST COVE还运用了太阳能供电和雨水采集系统。

WEST COVE的设计风格很像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巴特罗公寓」:外墙呈不规则的曲面且通体洁白,在蓝天、碧海和绿树的衬托下既醒目,却又不显突兀。

WEST COVE将近岸的几处礁岩连成一体,打造成突入大海的独特的观景和休憩平台,是整个长滩岛观赏落日的不二之选。

可惜的是,由于疏于维护,WEST COVE看上去有些衰败。


《「螃蟹船」》A0701000006 · 2013年7月17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长滩岛

 

菲律宾有一种极具特色的水上交通工具:「螃蟹船」。

菲律宾是一个由众多海岛构成的岛国,船是这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传统的菲律宾船大都体形修长,在海上航行时,横向摇动相对较大。为了增加航行时的抗摇性,菲律宾人在船体两侧安装了两根纵向浮竿以帮助平衡。浮竿由两根横向支架固定在船体上。这种船看上去很像张牙舞爪的螃蟹,因而得名。

螃蟹船有很多种,有的是带帆的小艇,主要供游客出海游玩;有的是带棚顶的小船,是游客跳岛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微笑》F0100000015 · 2016年7月15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长滩岛

 

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中菲两国出现了一些摩擦。但是在长滩岛,并没有听说有针对中国游客的不愉快行为的发生。当地人纯朴、友善、热情。当然,这有可能与长滩岛作为国际度假胜地的整体氛围有关。

和很多其他欠发达的东南亚国家一样,向游客索要小费的情况在菲律宾也很家常便饭,但都比较「委婉」,比如在机场办票的时候,或者在上下车、上下船的时候,会有人主动帮忙提行李,借机索要小费。但这跟两国间的关系应该没有瓜葛,并不只针对中国游客。

总体来说,除了交通相对不便和气候有点不太理想之外,这次的长滩岛之行还是相当的愉快。一句话:好玩不贵。


《圣母礁》A0701000005 · 2013年7月17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长滩岛

 

旖旎的风光、齐全的配套、良好的服务,再加上平民化的消费水平,让长滩岛成为了大多数普通游客的度假天堂。

据2013年的数据统计,当年登岛游客的人均消费折合人民币不到2500元。这一价格,甚至都不到同级海岛高星级酒店一天的房价。如此高的性价比,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蜂拥而至。

2013年,长滩岛全年接待了136.8万的游客,比前一年增长了13%。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有10条邮轮航线停靠长滩岛,足见长滩岛受欢迎的程度。


《海滩保洁》F0100000014 · 2013年7月17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长滩岛

 

可能是长滩岛海滩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每天都有大量漂浮物,主要是植物的枝叶,甚至还有椰子被海浪冲上沙滩。但只要一退潮,这些漂浮物便会被及时清理干净。

作为一个国际著名的度假胜地,长滩岛的管理是相当成熟的。

长滩岛是一座小岛,面积仅10平方公里,贯穿全岛的一条主要公路全长也只有几公里。我们在长滩岛的时候住在北端的「S1」海滩,而大多数的商店和餐厅都在靠近南端的「S3」海滩附近。每次用餐,我们会选择沿沙滩步行,但天气太热的时候,也会选择打车。

长滩岛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一种被称为「突突车」的三轮摩托,其中一部分当作出租车使用。这些「突突」出租车都有统一的标志和编号,服务很规范。

开始的时候,由于担心发生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和司机谈谈价。但几次三番过后,发现这完全是多余的:无论是哪个司机,相同的线路开出的价都完全相同。在长滩岛的时候,没有遇到过一次「黑车」。这多少让我有点感到意外。


《长滩岛》A0701000002 · 2013年7月15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

 

长滩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变化不大。如果非要细分,则一年大致分三个季节:干季、雨季和凉季。每年的3月至5月为菲律宾的干季,6至11月为雨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其中每年的1月份最为凉爽。凉季气温稍低,较为舒爽,雨量也相对较少,是菲律宾旅行的黄金季节。

我们去的时候是七月中旬,恰逢当地的雨季。虽说这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还是感到异常的闷热和潮湿,和预期中的海岛气候落差很大,不是很适应。

但雨季有雨季的好。长滩岛的雨季通常是旅游淡季,吃、住、行都相对便宜些,而且游客相对也少。


《卡利博国际机场》A0701000004 · 2013年7月18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

 

我们是四年前去的长滩岛。那时不知道有没有直飞卡利博的航班,即使有,也应该是旅行社包机,而自由行,通常是先从上海飞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再从马尼拉飞卡利博。

卡利博说是「国际机场」,但规模很小,小到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公交「招呼站」:只有一条跑道和一座小小的航站楼。航站楼平时不见人影,只是当有航班抵达的时候才开始工作,航班一离开,便人去楼空。

长滩岛没有机场,从卡利博到长滩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搭乘直升机,费用非常昂贵;另一种是搭乘渡船。从卡利博码头到长滩岛码头,渡船大约只需航行十几分钟,但卡利博机场和卡利博渡船码头之间相距70公里,沿途的路况不是很好,大巴的行驶时间估计有两个小时。

当时闹闹才一岁多,这一路,外婆和妈妈真是辛苦。


《圣母礁》A0701000003 · 2013年7月15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长滩岛

 

菲律宾的长滩岛是菲律宾中部西米沙鄢群岛阿克兰省的一座小岛,为菲律宾最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1990年,长滩岛被《BMW海滩手册》列为「世界最美沙滩之一」;1996年被英国刊物《TV Quick》推选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滩」;2007年,在《雅虎旅游》举办的「世界最美海滩」评选中,菲律宾的长滩岛更是获得了第一名的殊荣。

长滩岛长不过七公里,却拥有绵延四公里的沙滩。而且这里的沙滩细软纯净,号称「世界上最细的沙滩」。

长滩岛为南北走向的狭长海岛,四周的海岸线非常漂亮,各有特色。但就沙滩而言,其西岸中部的「白沙滩」最为著名。这段沙滩又分为三段,由北往南分别为「S1」、「S2」和「S3」,其中又以「S1」最美。白沙滩的沙质洁白细柔,海水呈嫩绿色,水深一米仍清澈见底,非常漂亮。沿着这段海岸大都是一些酒店,除了日光浴和按摩,很少有其他娱乐项目,相对于「S2」和「S3」要少很多的嘈杂。


《布拉迪斯拉发街景》A2401000001 · 2014年7月21日摄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斯洛伐克国家旅游局的广告语Little Big Country,应该来自布拉迪斯拉发的广告语:A Little Big City。

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

布拉迪斯拉发是这样介绍自己的:A little big city,小小的大都会。说它小,是因为这座城市面积只有367平方公里,仅比上海的闵行区略大,而人口46万的人口甚至比闵行区的流动人口都要少。但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这个国家的工业重镇,称得上是一个大都会。

布拉迪斯拉发不仅是「A little big city」,同时也是「An old new city」:古老的新都市。说它古老,是因为这座湮灭在维也那、布达佩斯和布拉格耀眼星光之下的城市有着长达千年的历史和荣耀。在它的鼎盛时期,在从十六世纪上半叶直到十八世纪下半叶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这里是哈布斯王朝统治下的匈牙利王国的都城,有11位国王和9位王后在这里加冕。而说它新,首先是它的名字。这座城市在大多数时候一直有一个很德国化的名字:普莱斯堡,直到1919年,才更名为布拉迪斯拉发。而作为斯洛伐克的首都,更是在199311日。那一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距今只有24年。

布拉迪斯拉发由新、老两个城区组成。旧城区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古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当属布拉迪斯拉发城堡,亦称杰云城堡。这里原是古罗马人建造的一座简易要塞,现存的城堡是在1287年改建的。城堡形如一张倒置的八仙桌,远远望去,城堡四角高耸的塔楼犹如桌子的四条腿,别具一格。长期以来,城堡曾是奥地利皇族的宅邸。1415世纪期间,这座古堡经过多次改建和修缮。其后又毁于1811年的大火,此后,终因无人管理而荒弃。19551968年,当地政府按原先格局重新修建了古堡,并将其内部结构做了较大改变,使之成为一个拥有574个房间的大型综合设施的文化娱乐中心,其中包括音乐厅、历史博物馆、罗马文化展览室、大型会议厅、图书馆、阅览室和俱乐部等。此外,在城堡的庭院内还兴建了可容纳2000人的露天剧场。

布拉迪斯拉发的荣耀主要集中在它的旧城区:建于13世纪的哥特式圣马丁教堂,这里曾是为匈牙利国王加冕之所;建于1415世纪、现为市博物馆的古城堡;建于1380年、以其高耸尖塔闻名遐迩的圣约翰教堂;建于16世纪的罗兰喷泉;以及原为主教宫的市政大厦,这座18世纪的巴罗克式建筑,因1805年拿破仑与奥皇弗朗西斯二世在此签订和约以及曾成为18481849年匈牙利革命的总部而受到保护。此外,还有为纪念194544日阵亡的苏军将士而建的斯拉文苏军烈士纪念碑和已辟为武器博物馆的中世纪城堡的一部分米哈伊门。

可能是由于周边太多繁华的欧洲历史名城,比如维也那,比如布达佩斯,再比如布拉格,加上观光业起步得很晚,布拉迪斯拉发这座只需几个小时便可以走遍的都市很容易被观光客所忽略。但也正因为如此,布拉迪斯拉发才被称为「中东欧最后的净士」。


《克恩顿大街》A2201000002 · 2014年7月21日摄于奥地利维也纳

 

维也纳的克恩顿大街为「全球十大最具魅力步行街」之一。

全球十大最具魅力步行街,北美占了两席:排名第一的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和排名第十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欧洲占了五席:排名第二的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排名第三的英国伦敦牛津街、排名第七的德国柏林库德姆大街、排名第八的奥地利维也纳克恩顿大街以及排名第九的俄罗斯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剩下的三席则在亚洲:日本东京的新宿大街排名第四,韩国首尔的明洞大街和新加坡的乌节路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

维也纳由内而外被分成了23个区,克恩顿大街位于其中的第1区。第1区是维也纳最古老,同时也是最繁华的一个区,也被称为「内城区」,是19世纪之前的维也纳。1850年起,维也纳开始向外扩展,原有的城墙被拆除,改建成了如今著名的环城大道「戒指大道」。

很多介绍克恩顿大街的文章都会提到,这条大街呈「U」字形,因而也被称为「金色U」。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倒是「戒指大道」更像一个巨大的「U」字,与多瑙河一起,将内城区环抱其中。

与巴黎那种经过缜密规划的城市不同,维也纳旧城的街道像自由生长的枝蔓,纷乱无序地四处延伸。但正是这种无序,却在冥冥之中让这座音乐之都有了某种舒缓的韵律感。

除了购物、休闲和娱乐,克恩顿大街及其周边的文化景观也极为丰富,包括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阿尔贝蒂娜博物馆、马耳他教堂、德国骑士团教堂、圣斯蒂芬大教堂以及皇家墓地等等。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A2201000001 · 2014年7月21日摄于奥地利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公认的「音乐之都」。

克恩顿大街的砍特大街入口,坐落着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从落成的那一天起,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就成为了音乐圣殿的象徵。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都以能够为在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在每年三百场的演出中,包括了古典歌剧中的所有剧目。无论是歌剧还是芭蕾舞,歌剧院的节目没有一天是重复的。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设计和建造是在1861年至1869年之间,其风格被归为仿文艺复兴风格。1869年5月25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场演出了莫扎特的歌剧《堂璜》,从此揭开了其辉煌的序幕。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每年从秋季的9月1日到次年7月1日轮番演出60部歌剧和20部芭蕾舞剧,演出达300多场,这在世界大型剧院中是少见的。被世界公认的精彩剧目有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和《唐璜》,有贝多芬的《费岱利奥》,瓦格纳的《纽伦堡名歌手》,舒伯特的《家庭战争》,韦伯的《魔弹射手》,罗西尼的《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正是这种频繁的演出使歌剧团练就了高超的表演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保证了剧团在歌剧领域的生存和发展。目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与意大利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已形成世界歌剧舞台两大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维也纳歌剧院被英美盟军几乎炸为废墟。战争一结束,奥地利人不顾当时严重的经济困难,动用了只限于重建城市基础设施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基金重建了这座歌剧院。整个工程历时8年,耗资10亿先令。

维也纳人对音乐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主诞堂地下室》A1701000003 · 2016年5月17日摄于巴勒斯坦伯利恒

 

两千多年前,拿撒勒一个木匠的妻子在巴勒斯坦伯利恒一家旅店马厩的马槽里生下了一个男孩。

木匠叫约瑟,他的妻子叫玛利亚。约瑟是玛利亚的丈夫,但并不是孩子真正的父亲。孩子真正的父亲叫耶和华,犹太教和基督教教徒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天主」,一个创造了宇宙万物的神。耶和华通过圣灵感应让玛利亚怀孕,并生下了这个男孩。

男孩的名字叫耶稣。他出生的那一天后来成为了圣诞节,而那一年则成为了公元元年。

1 144 145 146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