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仲夏》D0004000021 · 2024年5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新江湾城湿地
端午的最初,通常认为是为纪念屈原或为纪念伍子胥或为纪念曹娥而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曾就端午节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将其成果记录在了《端午考》一文中。
我特意找出《端午考》粗略浏览了一下,文章广征博引,又多涉及古籍,读起来颇有些费力,于是又在清华大学网站找出一篇名为《闻一多和他的端午「祭龙说」》,介绍了闻一多关于端午起源的大致论据及观点,全文转载如下:
又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节日,在千年时光中形成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而且,不仅是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同样将端午节视为各自国家年节岁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各自国家民众生活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脉络。
民间有关端午节起源和习俗的说法,主要有消灾防疫说、趋吉避凶说、悼念屈原说、清扫卫生说、调理阴阳说及龙的节日说等,广为流传的传说是端午节起源于楚国民众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大夫。众多人文学者也曾试图科学地探讨端午节的真实起源。其中,为人熟知的著名诗人、学者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就曾对端午的起源做过研究。
闻一多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七十二》、《端午考》、《屈原问题》等几篇文章中,引用古代典籍,系统阐述了对于端午起源和风俗演变的「祭龙说」,即「端午为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他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青黄赤白黑」的观念以及「五」与「龙」的特殊关系出发,认为五月初五即数字「重五」,古代传说「五龙治五方」,所以「重五日」就成了祭龙的盛大节日,也称为龙节。而赛龙舟便是「祭礼中半宗教、半娱乐性的节目」。龙舟活动的最初形式是当时人们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即祈求避水害、祈雨、消灾祛病。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风调雨顺直接影响着五谷丰收,而龙主水,布云施雨,人们对龙自然产生了顺从、敬畏的心理,因此也用传说的龙的形象来装饰船,就成了「龙舟」。
在闻一多看来,古代龙舟盛行的吴越地区很早就有龙图腾崇拜的记载,龙舟则是龙文身从身体扩张到身体以外的用具,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他更进一步推测认为,端午节最初可能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风俗;东汉以来,随着吴越地域逐渐被开辟,在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相交融中,端午作为节日才渐渐传播到了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立论,后来学者经过多番考证,认为其并不能全然令人信服;但他的这一论断却仍为人不断提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对端午起源的解读。传统节日本身就带有时间的印迹,很多意义也都是后人不断衍生的。闻一多的观点作为一家之言,在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启发我们去思考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麻婆豆腐》B0000000625 · 2024年5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吉野家国华广场店
吉野家推出的麻婆豆腐。
如果问日本人,中华料理都有哪些,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是麻婆豆腐。这道菜,算是日本中华料理中的经典。但,千万不要被「麻婆豆腐」及「中华料理」的名字误导了。
在日本,中华料理是魔改的甚至是原创的「中国菜」,可以视作日本料理中的一个菜系或流派,和中国菜关系不大。几年前,在日本东京一家酒店的春季草莓展销会上曾隆重推出了「正宗四川风味麻婆豆腐」:加入了草莓的麻婆豆腐,并且还获得了「最受欢迎佳肴」的提名,理由是,「草莓的酸和豆腐的辣达到了完美融合」。
是不是很「丧心病狂」?但,这确实是中华料理。
日本有没有正宗的中国菜?有,只是不叫「中华料理」,而是叫「中国料理」。
《象拔蚌刺身》B0000000617 · 2024年6月6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润苑大酒楼
象拔蚌,学名「太平洋潜泥蛤」。这种软体动物长相奇特,前端有一根粗大的圆柱形肉质虹吸管且无法收入贝壳。
1967年,美国海军潜水员在普吉特海湾搜寻遗失的鱼雷时意外发现了数量庞大的太平洋潜泥蛤群落。随即,这些太平洋潜泥蛤便出现在了当地餐馆的餐桌上。不久之后,美国人将太平洋潜泥蛤出口到远东,很快被日本人所接受,并迅速成为高级海鲜食材。
太平洋潜泥蛤进入中国,是上世纪80年代,因其高端,且肥大的虹吸管与象鼻颇为相似,所以得名「象拔蚌」。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个名字很妙,且信且达且雅。
中国古代,珍稀的食材往往以「八珍」相称,比如清代,有「山八珍」、「海八珍」、「兽八珍」。山八珍为: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豹胎、犀尾和鹿筋。其中的「象拔」,一般认为就是象鼻。至少在唐代,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食用象鼻的习俗。有唐代的《岭表录异》为证:「广之属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
据说,「象拔」一词,就是「象鼻」的粤语发音。
《神笔水中参》B0000000620 · 2024年6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润苑大酒楼
中午在润苑大酒楼吃了一道菜:「神笔水中参」,其实就是生食茭白,只是茭白做成了毛笔的形状。吃的时候蘸特制的酱汁,有点舔笔的意思。这道菜,清香脆嫩,但总体来说,形式大于内容,口味一般。
茭白,学名叫菰,水生植物。菰和水稻颇为相似,同属禾本科,其籽实叫菰米,作为人类的主食,与稻、黍、稷、梁、麦并称「六谷」。菰曾被广泛栽种。但菰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很容易受黑粉菌的侵害而不再结籽,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可能是这个原因,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栽种意愿,菰米也就逐渐退出了六谷行列。现在市面上仍能见得到黑色而细长的菰米,只是产量很少,价格昂贵。
不过,受黑粉菌侵害的菰,其根茎会变得肥大,长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茭白。茭白鲜嫩多汁、清脆爽口,上海及周边一带多用来当作蔬菜。
《大儿童》F0300000622 · 2024年6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六月一日,儿童节。陪闹同学听了一场音乐会。
尽管已经算是个准初中生了,但过儿童节,是有法理依据的。嘿嘿。
多大的孩子算是儿童?
国际上,《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18周岁以下皆为儿童。我们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这一儿童划分标准从法理上讲,也应该是中国的儿童划分标准。但在国内,对儿童的划分,大都以14岁为限。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拐卖人口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对婴儿、幼儿、儿童的年龄划分进行了明确。应以不满一岁的为婴儿,一岁以上不满六岁的为幼儿,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再有就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六一儿童节,不满十四周岁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炙子烤肉》B0000000615 · 2024年4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青年公社创智天地店
对于大多数上海人而言,提起烤肉,会想到新疆烤肉、东北烤肉,或者是日式烤肉、韩国烤肉及巴西烤肉,很少会想到北京烤肉。其实北京烤肉,至少在文人圈,是很占有一席之地的。汪曾祺、梁实秋、张恨水,很多作家一谈到北京烤肉,不说眉飞色舞,说津津乐道是毫不夸张的。
北京烤肉,也叫炙子烤肉,有点日式铁板烧的意思,只是铁板换成了「炙子」:关于炙子,汪曾祺在《贴秋膘》中这样介绍:「『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柴,松木或果木。」「『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
吃北京烤肉,有「文吃」和「武吃」之分。「文吃」,就像前些日子我们在「青年公社」吃的炙子烤肉那样,由店家在后厨将肉烤好后上桌,直接下筷即可;而「武吃」则是另一番景象:通常是一张大圆桌,中间柴火烤着的炙子。圆桌围着一圈条凳。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食客站在圆桌的四周,烤着自己的那份切得薄薄的腌渍入味的羊肉片儿。那些条凳不是用来坐的,而是让食客搁脚的。
「过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蹬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贴秋膘》里的这段文字,描述的即是「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