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C0000000004 · 2015年7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上海玻璃博物馆

 

然而,考古发掘证实,早在3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中国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这或许与青铜冶炼和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炼铜、炼丹或烧制陶器的「副产品」。

无论如何,中国玻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这已为近年来的大量考古研究所证实。在中国古代,玻璃被称为「琉琳」、「流离」、「琉璃」等,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

在河南洛阳、陕西宝鸡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玻璃管、玻璃珠等器物。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发现:中国古代玻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用途不多,发展缓慢。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玻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玻璃」的弱点,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这种古玻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两个不同的玻璃体系,是用一种特殊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这就否定了「中国玻璃外来说」的观点。只是比起陶瓷、青铜和玉石器来,中国的玻璃器具用途不广,因此发展不很充分,相较西方的古玻璃,无论在起源上或是在用途上都较为逊色。到了汉朝,玻璃器由装饰品逐渐演变为礼器、器皿和殉葬品,甚至盛行用来模仿玉器,并部分取代了玉器。

随着水上交通日益发达以及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西方的玻璃制品通过西域陆续传人我国。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汉武帝派人进行玻璃交易的记载。我国随一些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容器也证实了这一点。

洛阳东郊东汉墓就出土过一只长颈玻璃瓶。它在深褐、橘黄、绀青、暗紫之不规则的地色中缠绕乳白色线纹,浮现出闪烁的金黄色光泽,斑驳绚烂,非常美观,属于典型的罗马搅花玻璃器,吹制成型,是汉朝和西方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到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中国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藏有从战国直到明清的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