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A0121070001 · 2024年12月21日摄于中国福建泉州

 

泉州开元寺西侧有一个平时封闭的小园子,透过石栏,可见一老桑树。传开元寺最初为泉州郡儒黄守恭家的桑田湏园。一日,黄守恭白日一梦,梦中一和尚向他讨要湏园修道场。黄守恭心有不舍,又不便回绝,便说,若三日内湏园开出白莲花,便愿献出湏园。不料到了第三天,满园桑树的枝头上缀满了冰清玉洁的白莲花。黄守恭见状,当即献出了湏园。

这个和尚,就是主持修建道场的匡护大师。道场建成后,名「莲花道场」。

唐长寿元年,莲花道场升为兴教寺,神龙元年又更名为龙兴寺。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并以年号为名。泉州则将龙兴寺改为开元寺。五代至两宋时期,泉州开元寺香火日盛,周围聚起互不统属的支院百余所。元致元二十二年,僧录刘鉴义向福建行省平章伯颜申请,后上奏朝廷获准,将开元寺及周边诸支院合为一寺,名「大开元万寿禅寺」。其后四十年,开元寺达到鼎盛,有僧人千余众,当时中国少有的大寺。

元末,泉州「饥馑洊臻、盗贼并起」,至开元寺衰落不振。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命僧正映为主持,开元寺渐次中兴。但至成化、弘治,开元寺再度败落,殿宇及僧舍废为民居,戒坛、法堂均被工匠占用移作工坊。尽管后有紫云黄氏同安妄言陕西参政檀樾黄文炳出面向当局提出申请,「尽驱诸匠」,然「亦仅存十一于千百之间而已」。

民国初,开元寺先后迎来圆瑛、弘一法师主持,在一众信众资助下,开元寺得以部分修缮。期间,改原法堂为藏经阁,又增修经房、僧舍并维修东西两塔。开元寺略见起色。但不久之后,由于兵乱,寺院曾一度被占为兵营或囚牢。抗日战争期间,大殿及藏经阁遭到日军轰炸,损毁严重。

即使新中国成立后,开元寺也是几度兴废,甚至被用作商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元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多次获政府拨款修缮,开元寺才重获生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