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藏品》M0000000037 · 2016年2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古代精美的青铜器是怎么制造的?
这跟巧克力的生产有几分相像:将巧克力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冷却凝固后取出,就成了形状各异的巧克力。这种生产方法,在金属加工中叫「铸造」。
和巧克力相比,青铜器的尺寸要大得多,所以铸造工艺也相对复杂些。考古证实,古代铸造青铜器一般有两种工艺,一种是「失蜡法」,另一种是「陶范法」。
失蜡法,就是用先用蜡制作出一个青铜器的模型,再用湿泥裹上、压实,然后架火烘烤。这样,外层的泥慢慢硬结,里面的蜡模慢慢融化流出,形成了一个空腔。将高温融化的青铜液浇入空腔,待冷却后清除掉泥壳,一件青铜器便算是铸造好了。
陶范法和失蜡法的不同在于,它是直接用泥坯雕刻模型,等干透后再用湿泥片敷在泥坯模型的外表,拍实,然后将泥片划成若干片,取下,烧烤成陶,制成外范。里面的泥坯模型,则根据需要削去一定的厚度,制成内芯,也叫内范。
内范制作好后,将外范重新拼合,罩在内范外面。将青铜液注入内范和外范之间的空腔,待冷却后再清除掉内范和外范,铸造便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