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B0000000721 · 2024年12月15日摄于中国广东潮州六牛鱼生馆古城店
形容味美,无非「脍炙人口」。炙,烤肉;脍,通常的解释是切碎的肉。其实脍最初为「鲙」,指切碎的鱼,应该就是现在鱼生一类的东西。可见鱼生自古便是美味。
岭南沿海及南洋一带,多有吃鱼生的习俗。只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卫生方面的顾虑,比如担心寄生虫,渐渐弃鱼生而去。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众坚定的拥趸者。毕竟,鱼生确实美味。
前些天去潮州,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尝了回鱼生。
鱼从缸里捞起,放血,剖肚,去皮,去骨,只留鱼身两侧的两片,挂在通风处稍晾片刻,取下,快刀切片,码在堆满碎冰的盘子上,晶莹剔透,薄如蝉翼。另取盘,码上辣椒丝、姜丝、洋葱丝、花生碎,还有酸杨桃片等作为配菜,再就是一小碟秘制的浓稠的蘸汁。吃的时候,取一小盏,夹入配菜、鱼生,舀一小勺蘸汁,拌匀,拨进嘴里。当地人管这种吃法叫「一口闷」。香、鲜,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极其丰富,至今不忘。
《安海土笋冻》B0000000719 · 2024年12月21日摄于中国福建泉州刺桐别院鲤城府文庙店
土笋冻以晋江的为最好,而晋江土笋冻又以安海的为最好。
安海土笋冻,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不要被看似人畜无害的名字给骗了。土笋,非笋,而是生活于滩涂的一种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蠕虫,形似蚯蚓,民间也有叫「黑土蚓」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周亮工在其所著《闽小记》中有如此描述:「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似蚯蚓,即沙巽也。」
土笋冻,和肉皮冻差不多的意思,只是食材不是肉皮,而是土笋。主流的土笋冻,在晶莹剔透的胶冻内,蚯蚓状的土笋清晰可见,其形可怖。正因为如此,上一次在泉州没敢尝试,但这一次实在没忍住,点了一盆,一尝,好吃得很。
《猪脏粉》B0000000716 · 2024年12月23日摄于中国浙江温州锦泓老字号猪脏粉东联大厦店
猪脏粉中的「脏」指的是内脏,非肮脏。
其实那天贪嘴,晚饭吃得很饱,但临睡前,还是没忍住,跑去「锦泓老字号猪脏粉」吃了一碗猪脏粉。
猪脏粉是很简单的一道小吃,食材差不多就几样:猪大肠或许还有猪小肠,猪血或者是鹅血、鸭血,再就是粉。
作为温州市的「非遗」、名小吃,猪脏粉的历史可以说是相当的年轻,迄今不过四十来年。
我去的这家店,据说《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光顾过,也提到过,推崇有加。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饿还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那天吃的猪脏粉味有点重,加了辣糊才勉强挑着把粉吃了。
粉是那种泡发的粗粉干,口感滑爽,倒是蛮好吃的。
《招牌南煎肝》B0000000718 · 2024年12月25日摄于中国福建福州老福州福宴三坊七巷店
南煎肝是福州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有福州人开玩笑说,点菜时,如果头一道点的是佛跳墙,那点菜的多半是外地人;而地道的本地人,头一道点的会是南煎肝。
「南煎肝」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福州著名的民俗学家方柄桂认为,南煎肝,应该是叫「南荐肝」,「南」指的是《茶花女》的翻译者琴南。据说琴南在北京教书时曾向友人推荐这道福州炒肝。友人品尝后觉得确实很好吃,但不知其名,便称其为「南荐肝」,意琴南推荐的福州炒肝。但主流说法是,这道菜最初的名字叫「两煎肝」,指做这道菜时需经两次烹炒。而福州话「两」、「南」谐音,后「两煎肝」以讹传讹成现在的「南煎肝」。
南煎肝,最见厨师的功夫。据说福州的酒楼请厨师,大都会考这道菜。
《爱西干麺》B0000000726 · 2024年12月18日摄于中国广东汕头爱西干麺镇邦美食街店
岭南之行,唯一吃过的麺是汕头镇邦美食街上的爱西干麺。
有关爱西干麺的历史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权威的是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政府网站提供的资料:「20世纪30年代初期,大埔客籍卢姓小贩在国平路头,即西南通旅社斜对面的人行道上,专营芝麻干麺及饺子。1945年,卢姓小贩租到旁边一小铺面,铺号挂牌『爱西饺麺店』。由于经营得当,选料严谨,制作精细,特别是捞干麺加芝麻这个品种,再拌以猪油、卤汁和沙茶酱,味道独具一格,自此『爱西干麺』闻名遐迩。1998年,爱西干面通过汕头市烹饪协会推荐,作为潮汕地区名优饮食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生腌》B0000000724 · 2024年12月15日摄于中国广东潮州六牛鱼生馆古城店
所谓生腌,是指用以豉油为底,加入葱姜蒜、鱼露、辣椒、芫荽、麻油等按照一定比例调成的腌料腌渍的海鲜。腌料的口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味道偏酸辣,鲜爽刺激;另一种则更偏重酱油的咸和麻油的香。把洗净的生海鲜放进腌料浸泡,使调料充分地渗入到海鲜之中,腌制时长上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一天,有的即腌即吃,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海鲜的鲜甜原味。
说是「生腌」,实际上,按对海鲜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全生、半熟和全熟。
全生:就是将食材洗净后,入白醋、酒类或饱和盐水中泡一段时间以消毒杀菌,再用腌汁来浸渍,常用于蟹类等体积较大的海鲜。
半熟:以血蚶等贝类为代表,浇入开水微烫杀菌,撬开壳后淋入腌汁食用。
全熟:多用于小型贝类,下入开水汆烫至刚开壳后立即过凉,然后掰掉一半贝壳,浇入腌汁即可。
常见的生腌种类有蟹类、活虾、虾姑、血蚶、牡蛎、薄壳等。
潮汕地区毗邻沿海,饮食习惯同时受闽粤影响,风味自成一格: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因潮汕地区海岸线曲折绵长,多优良港湾,海产异常丰富,潮菜以烹饪海鲜见长,甜菜荤制各具特色。潮菜中的海鲜做法虽是五花八门,生腌却是最大程度保留其鲜味的做法,也是潮汕人钟爱的海鲜处理方法。
潮汕生腌素有「毒药」之称,意吃过的人都会爱上那个味道而无法自拔,如中毒一般。
《豌杂小麺》B0000000715 · 2014年12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付小姐在成都共和新路店
重庆小麺,可以和火锅和酸辣粉齐名的重庆地方风味小吃。重庆以小麺为傲,甚至出台了地方标准《重庆小麺烹饪技术指南》。根据该指南,制作一碗小麺,前后需20道工序,使用调料达14种之多。
重庆小麺最初指的是以葱、蒜、酱、醋、辣椒等调味的麻辣素面。但现在,即使带了浇头,也还是称作小麺,像牛肉小麺、肥肠小麺、豌豆杂酱小麺等。不过,在小麺馆,如果不特别说明,默认为红油素面。
重庆小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末民初,但「小麺」这一叫法,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南京沦陷,重庆成为中华民国的「战时陪都」。大批的下江人蜂拥而至,随之而来的,也包括了下江人的饮食文化,比如各种浇头麺。为区别重庆当地的素麺,外埠的麺因量大且浇头丰富而称为「大麺」,而重庆素麺则相应地被称作「小麺」。
重庆小麺且麻且辣且香。第一次吃小麺,是年轻时在丰都。打那以后便欲罢不能。前几年出差重庆,几乎不碰酒店的自助早餐,宁可冒着重庆夏季的闷热走上一里地,去苍蝇馆子吃一碗地道的牛肉小麺,巴适得很。
《茶碗蒸》B0000000707 · 2024年6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惠容久串烧酒场
茶碗蒸上那薄薄的一片就是日式鱼糕,日语为「蒲鉾」。它是将鱼肉泥在案板上刮成一张鱼肉泥饼,再卷起。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卷入调过色的鱼肉泥薄片。最后,将卷好的鱼肉泥棍或蒸或烤至熟透。
鱼糕在日本,不只是街边小吃或茶碗蒸、乌冬麺上的点缀,而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传统食物。
吃鱼糕时,是切片还是不切,是用筷子夹还是直接用手拿,都有非常细致的规矩和讲究。问题是,这些规矩和讲究不同的地方又不尽相同,实在不是很搞得明白。有分析认为,鱼糕的吃法之所以如此复杂,很可能与这种食物曾作为圣灵的供品有关。
时至今日,尽管鱼糕已不再是「圣餐」,但红白色的鱼糕在除夕的餐桌上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一如蛋饺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