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剑》M0000000061 · 2024年10月2日摄于中国湖北武汉湖北博物馆
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村的一处古墓出土了两把青铜剑,一把剑身没有铭文,而另一把的剑身上则刻有两行鸟篆铭文。经过几路专家的反复辨认、考证和研判,确认铭文为:「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由此断定,此剑为越王勾践所用之剑。同时出土的另一把没有铭文的青铜剑与越王勾践剑极其相似,被认为是「辅剑」。
公元前494年,吴国击溃越国。在吴王夫差的威逼下,越王勾践被迫在吴国宫廷里服了三年苦役。被释放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一边发展国力,一边暗中备战。在此期间,勾践聘请龙泉宝剑的铸剑师欧治子倾力铸造了五把宝剑: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越王勾践剑出土后,考古学家发现其与古籍中记载的纯钧剑十分神似,据此推测这把宝剑便是出自欧治子的五把宝剑之一。
尽管在地下封存了两千余年,越王勾践剑出圭时仍寒光闪现、锋利异常。当时有考古学家用其做划纸试验,两十余张张,刃到纸裂,切口齐整。
越王勾践剑曾多次出国展出,不幸的是,在一次出国展出过程中,剑刃受损,肉眼可见。可能是这个原因,2013年,这把稀世之剑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文物名单。
《花开仲夏》D0004000021 · 2024年5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新江湾城湿地
端午的最初,通常认为是为纪念屈原或为纪念伍子胥或为纪念曹娥而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曾就端午节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将其成果记录在了《端午考》一文中。
我特意找出《端午考》粗略浏览了一下,文章广征博引,又多涉及古籍,读起来颇有些费力,于是又在清华大学网站找出一篇名为《闻一多和他的端午「祭龙说」》,介绍了闻一多关于端午起源的大致论据及观点,全文转载如下:
又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节日,在千年时光中形成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而且,不仅是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同样将端午节视为各自国家年节岁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各自国家民众生活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脉络。
民间有关端午节起源和习俗的说法,主要有消灾防疫说、趋吉避凶说、悼念屈原说、清扫卫生说、调理阴阳说及龙的节日说等,广为流传的传说是端午节起源于楚国民众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大夫。众多人文学者也曾试图科学地探讨端午节的真实起源。其中,为人熟知的著名诗人、学者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就曾对端午的起源做过研究。
闻一多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七十二》、《端午考》、《屈原问题》等几篇文章中,引用古代典籍,系统阐述了对于端午起源和风俗演变的「祭龙说」,即「端午为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他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色「青黄赤白黑」的观念以及「五」与「龙」的特殊关系出发,认为五月初五即数字「重五」,古代传说「五龙治五方」,所以「重五日」就成了祭龙的盛大节日,也称为龙节。而赛龙舟便是「祭礼中半宗教、半娱乐性的节目」。龙舟活动的最初形式是当时人们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即祈求避水害、祈雨、消灾祛病。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风调雨顺直接影响着五谷丰收,而龙主水,布云施雨,人们对龙自然产生了顺从、敬畏的心理,因此也用传说的龙的形象来装饰船,就成了「龙舟」。
在闻一多看来,古代龙舟盛行的吴越地区很早就有龙图腾崇拜的记载,龙舟则是龙文身从身体扩张到身体以外的用具,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他更进一步推测认为,端午节最初可能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风俗;东汉以来,随着吴越地域逐渐被开辟,在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相交融中,端午作为节日才渐渐传播到了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立论,后来学者经过多番考证,认为其并不能全然令人信服;但他的这一论断却仍为人不断提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对端午起源的解读。传统节日本身就带有时间的印迹,很多意义也都是后人不断衍生的。闻一多的观点作为一家之言,在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启发我们去思考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乳鸽》B0000000606 · 2024年4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匠心小厨悠方店
烤乳鸽,最初的源头是太平馆的红烧乳鸽,一道在二十五分钟之内完成卤汁、生炸、上桌的西菜。对的,这是一道西菜,而非粤菜,因为太平馆是一家中国人创办的西餐馆,创办人叫徐老高,之前曾在洋行帮厨,对西菜有一定的了解。
民国十二年,《民国日报》报道了一则新闻,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广州宴请高级将领享用太平馆的红烧乳鸽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孙中山说,他之所以来广州,是继续革命的未竟之业。第一步,「要使人人有饭喫」;第二步,「更要使人人都有好饭好菜吃」。但不能止步于此,「一定要更进一步,解救被残暴军阀欺凌压榨的全国同胞,让四万万同胞都能吃到这么好的饭菜,这么好的鸽子」。孙中山认为,「这才是革命最大的目的、最终的目标!」
《辣肉麺》B0000000604 · 2024年4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浣纱制麵局
四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在吃麺了。
二零零二年,考古工作者在喇家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陶器,其中有一件篮纹红陶碗,略为倾斜地翻扣在地面上。当陶碗被提取后,人们发现陶碗下面的地面上残留有一堆碗状遗物,下层泥土,而和碗底接触的部位却呈现出清晰的麺条状结构。这些麺条状的物体粗细均匀,卷曲缠绕在一起,而且鲜有断头,其直径大约为0.3厘米,总长度不短于50厘米,呈纯正的米黄色。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检测,认定陶碗中的遗物为麺条。后又经进一步成分分析,这些麺条的原料为大量的粟与少量的黍。除此之外,成分中还包括少量的油脂、类似藜科植物的植硅体以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
由此推断,这很可能是一碗四千多年前的「浇头麺」。
《三星堆青铜跪像》M0000000051 · 2024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东馆
这次在上海博物馆东馆《星耀中国 三星堆 · 金沙古蜀文明展》上展出的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较为典型的文物,实际上,在三星堆及金沙出土的文物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物与中原同时期文物「同款」,包括玉器、青铜器和陶器等。在同一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器,其制造工艺差别明显,有的略显粗劣,而有的非常精致。考古学家据此推测,那些相对粗糙的青铜器为当地制作,而那些同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同样精致的很有可以是在中原制造后运至古蜀国的。
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古蜀文明是华夏文明这个大框架下的一支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亚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分支。当然,也有部分学者猜测古蜀文明也可能受到了南亚、西亚甚至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三星堆金面青铜人头像》M0000000050 · 2024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东馆
围绕着三星堆所代表的古蜀国文明,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团,比如:
5000前突然出现,他们来自哪里?
2000年前突然消失,他们去了哪里?
考古已经证明古蜀国与殷商有着密切的交流,但为什么殷商的青铜器上有大量的铭文,而古蜀国的青铜器没有铭文,甚至从三星堆已经出土的大量文物上都鲜见文字,只有一些类似于文字的符号?
为什么古蜀国青铜人像的造型更像「外星人」而与中原人的形像相去甚远?
为什么会有金权杖?这和中原以鼎为尊的文化相去甚远,而更像是来自其他古文明,比如埃及?
如此之多的青铜器,其矿源来自哪里?在哪里冶炼?
在远离大海的古蜀之地为什么会拥有大量的海贝?
三星堆有如此之多的未解之谜,给外来文明,甚至外星文明说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三星堆黄金面罩》M0000000048 · 2024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东馆
2019年,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与四川省组织实施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的双重支持下,三星堆遗址的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再次启动。这一次,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的审批工作不断完善,全国34家科研机构聚焦起来,各种高科技设备被运用到发掘、研究等多个环节。所有这一切,都是1986年所无法比拟的,可谓今非昔比,鸟枪換炮。
2019年冬,考古发掘队员在二号坑附近的探沟中发现了粘土填土。根据经验,用粘土回填的一定是重要遗迹。这让他们兴奋不已,坚定信念继续勘探。果然,不久之后,他们发现了一处灰坑。2019年12月2日,一截6到7厘米长的青铜器口沿显露了出来。当时工作站所有人员都不敢确定这是一件什么器物,于是请来了刚巧在附近开会的陈德安。陈德安平时喜欢用手去触摸考古标本,对各地、各时期青铜器的不同风格如数家珍。在1986年主持发掘三星堆祭祀坑时,对出土的每一件青铜器,陈德安都触摸过几十,甚至上百遍,对每一个部位,每一处细节都烂熟于胸。「我顺着梯子下坑,摸了一下那个铜器口沿的边缘,说了6个字:『大口尊,没问题。』」他后来回忆当时的场景时道。
就这样,三号祭祀坑得以被发现。
《三星堆青铜头像》M0000000047 · 2024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东馆
1986年8月16日,一号坑的发掘工作仍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砖瓦厂工人杨永成、温烈元在一号坑西北方约30米的地方取土时又发现了文物。这就是后来被的二号祭祀坑。
考古发掘队得到消息后赶往现场,发现一只青铜面具已经露出了一半。他们立刻用土进行了回填,将文物重新封存,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示。仅仅一星期后,二号坑的抢救性发掘工作便告展开。
一号坑和二号坑相继出土金器、玉石、青铜器、陶器等1,700余件,除此之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骨、牙雕刻器残片、虎牙及海贝约4,600件。现在三星堆博物馆内陈列的国宝级文物,比如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黄金面罩、金杖等,基本都出自一号和二号这两个坑。
这次发掘之后的很多年内,三星堆的现场考古工作似乎一度停滞,这引起了外界的遐想。一时间,三星堆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外来说甚嚣尘上,不光扯上了古埃及,甚至还扯上了地外文明。类似「由于与中原文明大相径庭,并且远超中原文明。为了中华历史免遭颠覆,三星堆因此停止了发掘」的论调充斥各种媒体。
实际上,三星堆一号及二号坑是抢救性发掘。受当地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文物出土后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为了避免文物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停顿了下来。这一停,就是30多年。
《三星堆青铜头像》M0000000046 · 2024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东馆
1986年7月30日凌晨2时30分,考古队领队之一的陈显丹在一号坑清理文物时发现黑色的灰渣中露出的一点金黄色。
职业的敏感让陈显丹直觉地意识即将出土的这一金色器物非同一般,他立刻将这一发现向队里作了汇报。考古发掘队也觉得事关重大,随即派人赶往成都汇报这一重大发现,同时,另一路人马被派往广汉县委,请求当地政府派出警力保护现场。
随着清理工作的持续进行,这件金色器物逐渐展露了。经初步判定,这是一件金皮包裹的木杖,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器物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其内仅残留少量已炭化的木渣。
在中原历史上,象征王权的是鼎而非权杖。因此,这件金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轰动。因为,这件器物的形制与西亚、埃及较晚时期的权杖颇为相似。这不由得让人对古蜀文化的来源产生某种遐想。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件器物也有可能是一件法器而非权杖。
无论如何,1986年7月30日,注定是三星堆发掘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天。
《三星堆青铜鸡》M0000000045 · 2024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东馆
上世纪60年代,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工作被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1963年9月,四川省文管会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联合组成了考古队,由考古学家冯汉骥指导,开始对月亮湾遗址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发掘。发掘工作从9月23日持续到12月3日,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发掘工作结束不久,领队冯汉骥便病倒了,以至于发掘报告迟迟未能整理完成。直到30年后,当年参加发掘工作的马继贤才将那次的考古发掘成果汇总成《广汉月亮湾遗址发掘追记》公开发表。
三星堆考古工作迎来重大转机和突破,是在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四川省广汉县各大乡镇办了很多砖瓦厂,其中就包括三星堆所在的中兴公社。中兴公社砖瓦厂在三星堆一带取土时,时常会有碎陶片出土,这引起了当时在广汉县文化馆工作的敖天照的注意。敖天照之所以会对此事如此敏感,完全得益于北京大学考古广博学院教授严文明。1973年,敖天照在湖北长江流域考古班系统学习考古时,严文明曾嘱咐过他,让他回到广汉后一定要留意三星堆,说那个遗址非常重要。所以,当他了解到三星堆持续出土碎陶片后,将这一情况及时向四川省博物馆考古队作了汇报。1980年春,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工作再次启动。这次发掘,由王有鹏带队。他曾参与了1963年的发掘工作。
陈德安是1980年夏天加入三星堆的考古工作。那时,他刚从四川大学考古系毕业。差不多6年后,1986年7月18日,已经担任三星堆考古发掘队队长的陈德安正在工作站整理资料,砖厂工人骑着自行车闯了进来,说砖瓦厂杨达洪、刘光才在取土出挖出了「玉刀」。陈德安和考古发掘队另一位领队陈显丹火速赶往事发地。经现场初步拼接,工人们说所的玉刀,是玉戈、玉璋等玉器,其中有些遭到了砖瓦厂工人的哄抢。陈德安一边向工人们宣传国家文件政策,收缴遭哄抢的文物,同时组织人力保护现场,一边向四川省文管会和广汉县委汇报情况,请求开展保护性发掘工作。
事实证明,陈德安所做的一切反映出了他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次的事发地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一号祭祀坑。
《三星堆青铜像》M0000000044 · 2024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东馆
四川广汉县南兴镇北有一条称为马牧河的古河道,其北岸的阶地形似月牙,所以叫作「月亮湾」,而其南岸原有三个大土堆,据说对应着天上的三个星宿,故称「三星堆」。由「月亮湾」和「三星堆」构成的「三星伴月」,随着三星堆文物的大量出土,让这一地区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之中。
民国十八年,也就是1929年的春天,世代居住在四川广汉县月亮湾的农民燕道城祖孙三人在清理水沟时,意外地在沟底挖到了一坑玉石器,有璧、璋、琮、钏、珠、斧、玉料等,共计300多件。尽管他们守口如瓶,但三、四年后,当这批文物逐渐流入文物市场,嗅觉灵敏的文物贩子们便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和机会。这批后来被称为「广汉玉器」的文物没多久就被炒得炙手可热。
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家宜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当地的駐军,请求保护和调查。与此同时,他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由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1934年春天,由当时的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助理林名均和带领的考古队到月亮湾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这是三星堆遗址第一次被正式的考古和发掘。这次发掘共获得玉、石、陶器残片等文物600多件。
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在看到出土器物的照片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广汉发现的器物,「是古代西蜀曾与华中、华北有过文化接触的证明」。
之后,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工作被迫中断。
《小憩》C0000000070 · 2022年10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这是去年夏天读到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冷饮的大致脉络,现稍作整理后转载如下。
说明一下,作者说了冷饮的美妙,但作者没说的是,在古代,冰通常为天然河冰,不可避免地带有众多的微生物,包括大量的致病菌。这种冰用作「冰镇」没有问题,但直接食用,容易引起腹泻疾病。另外就是文中讲述的马可 · 波罗品尝「冰酪」一事。有人推测,马可 · 波罗回国时,将「冰酪」的制作方法带到了意大利,成为意大利冰淇淋的鼻祖。
冷饮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周礼 · 天宫 · 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西周时期, 「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
春秋时期,「冰镇米酒」开始在诸侯们的宴席上出现。《楚辞 · 招魂》中有一句「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意思是滤去酒糟的米酒冰镇后喝起来清凉又美味。当时的冰镇饮品,并不是把冰块切小以后直接放进酒水里,而是需要用到「冰鉴」来「湃」上一段时间。「冰鉴」可以视作是当时的冰箱。使用时,将冰块置入鉴内,再将盛装了酒水或瓜果的铜缶放入其中。在当时,这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享受。
《唐摭言》中提到「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说明唐朝的时候,市集中就已经出现了卖冰的商人。根据《云仙散录》中的说法,「长安冰雪,至夏则价等金璧」,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夏天用冰昂贵,平常人家恐怕消费不起。
唐代出现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冰食,名为「酥山」。其中,「酥」是一种奶制品。唐代诗人王泠然写道,「味兼金房之蜜,势尽美人之情。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记下了酥山的制作方法,需要将蜜糖淋到碎冰上,冷凝成小山的模样。
为了让酥山既好吃、又好看,人们还会在摆盘时点缀衬物。后来除了白色的「酥山」,还出现了「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在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的「侍女图」中,可以看到侍女的手中所捧着的,正是装饰了花朵与彩树的「酥山」。
由于冰价昂贵,唐朝时冰饮多为有钱人家享用,冷饮成为普通食物,那是宋朝以后的事。宋朝时,果汁饮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宋代人把冷饮叫「凉水」,这种凉水并不是水,它属于果汁类饮品。据《东京梦华录》等古籍记载,当时的冷饮种类相当繁多。如沙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香蕈饮、紫苏饮、荔枝膏水、白醪凉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缩脾观、冰雪、沉香水等。
当时盛行一种「甘菊冷陶」,它的制法是先用好米煮成稀粥,然后放进一些经过加工的甘菊作为香料,最后盛入器皿放在清凉如冰的井水中进行「冰镇」,便成了很好的甘菊冷饮了。
每到夏天,夜市冷饮摊位生意非常兴隆,常常要营业到三更天才结束。宋朝诗人杨万里曾在诗中描绘盛夏六月卖冰消暑的场景:「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北宋英宗年间有一种专供皇亲贵族的冷食叫冰酥,又称冰酪,它是以冬天藏在冰窖里的冰块,与牛羊奶、果汁等掺和在一起调制而成的。杨万里对冰酥情有独钟,写诗云:「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销。」诗意是说,冰酥看上去是腻口的,入口却爽滑好吃;看上去是凝固的,入口却软绵飘逸。刚取出来时晶莹似玉,放到盘子里就碎了,不一会好像雪见到太阳一样,渐渐消融了。
元世祖忽必烈最喜欢吃冰酥,将其列为宫廷消暑冷食,经御膳房多次改进,使之味道更佳。据说马可 · 波罗来中国时,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后来,他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还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写道:「东方的黄金国里,居民们喜欢吃奶冰。」自此,中国冰酥便在意大利传播开来。
明清时,不少美味冷饮名品相继出现,仅《红楼梦》中就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由此可见,这时候的冷饮不仅花样繁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其中以北京的「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清代文人王渔洋曾吟诗赞道:「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
到了清末,中国已出现了一种新型饮料叫「荷兰水」。所谓荷兰水,其实就是现在大家常喝的汽水。除了荷兰水,清代人过夏天还会吃「冷饮冰」,这冷饮冰实际上是一种冰块,当年夏日的街头,随处都可听到冷饮冰的叫卖声。这种冷饮冰发展到后来,就是夏天孩子们常吃的廉价的「冰棍」。
《春天里》C0000000057 · 2021年1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今日立春。
立春,英语怎么说?「The Beginning of Spring」。这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专用名词,充其量只是一种对「立春」的描述。
其实,我以为,像「立春」这样的名词,最好的翻译是直接使用汉语拼音:「Lichun」。
差不多意思的,还有中餐的英语菜单。除了极个别的,绝大多数菜名往往是一长串的描述。如果再翻译回来,恐怕其中很多菜连中国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这既不利于推广,也不利于文化输出,说难听些,是一种文化不自信。这方面,日本做得就很好,通常直接使用日语罗马字。比如寿司,就叫「Sushi」,拉麵,就叫「Ramen」。
猜猜韩国泡菜的英语是什么?不是「用辣椒酱腌渍的大白菜」,而是「Kimchi」。无论哪国人,一看都能明白。
《上海博物馆展厅》A0101030015 · 2022年7月3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何以中国」系列展,其首展就是「宅兹中国」特展。
「宅兹中国」来自古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这尊青铜器的发现,纯粹是一次巧合。
上世纪60年代,陕西农民陈堆因住房困难,便租用了同村农民陈乖善一座紧挨着土崖的宅院里的两间屋子。
一次暴雨过后,陈堆无意中看见部分坍塌的土崖似乎有东西发着光。陈堆走近一看,是一件金属样的东西。他回家拿来镢头,刨开山崖,发现是一件青铜器。陈堆将青铜器当废品卖了。幸运的是,这件青铜器不久之后便当时在宝鸡市博物馆工作的佟太意外发现。出于职业本能,他断定这件青铜器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第一时间上报宝鸡市博物馆。最后,博物馆以30元的价格从废品站收购了这件青铜器。
博物馆得到这件青铜器后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其表面铭文中有「余其宅兹中或」字样,而「中或」就是「中國」。这是目前为止「中國」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弥足珍贵,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
这件青铜器叫「何尊」,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博物院。
《闹闹闹花灯》F0300000447 · 2022年2月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悠方生活购物广场
元宵灯为什么不是「观」而是「闹」?世世代代这么传下来的,至于为什么,谁也说不上来。
不过,民间对元宵闹花灯,倒是有自己的解释。
说远古时期,恶兽横行,百姓深受其害,于是结伙猎杀,却不料误杀了一头神兽。天庭震怒,欲派天兵毁村灭寨。一仙女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不安,即刻下凡报信并出主意:所有百姓赶紧上街,点灯的点灯,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放炮的放炮。
这一招果然奏效,前来行凶的天兵远远的看见村寨里火光遍地,人声嘈杂,便返回天庭,禀报说未等天兵动手,村寨已先失火焚毁。
那天恰逢元宵,百姓不但躲过一劫,也由此开创了元宵闹花灯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