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中的国道六号公路》A2900000001 · 2014年3月22日摄于柬埔寨

 

柬埔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对其有各种不同称法:汉时称「扶南」,隋时称「真腊」,唐时称「吉篾」,而到了宋代又恢复隋时的称谓「真腊」,后元代再次改称「甘孛智」或「澉浦只」。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柬埔寨」一名被固定下来,延用至今。

元朝地理学家周达观在其所著《真腊风土记》一书中对此有所略述:「真腊国或称占腊,其国自称曰『甘孛智』。今圣朝按西番经名其国曰『澉浦只』,盖亦甘孛智之近音也。」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一书影响甚广,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1860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 · 穆奥「发现」消失了四个世纪的吴哥,真是得益于法语版《真腊风土记》,而它的高棉语版甚至是柬埔寨人了解吴哥王朝的唯一典籍。

严格来说,《真腊风土记》并不是一部史籍,而是周达观根据其作为元朝使团中的一员出使真腊当时的所见所闻编撰的一部游记,因此只是元朝元贞时期的真腊社会生活的一个历史断面。

《真腊风土记》所载内容,有一部分属于道听途说,但大部分为周达观所亲历。作为「中央之国」的一个使臣,周达观眼光是很有些居高临下的,但他也发现,真腊人的一些风俗习惯比「圣朝」文明。这让周达观颇感惊异。

当地妇女生产之后,「次日即抱婴儿,同往河内澡洗」。

「人家奴婢皆买野人以充其役。多者百馀,少者亦有一二十枚,除至贫之家则无之。盖野人者,山野中之人也。主人终无与之交接之理。或唐人到彼,久旷者不择,一与之接,主人闻之,次日不肯与同坐,以其曾与野人接故也。」

文中所称的「野人」应该是指当地的一些少数部落民。有钱有势的真腊人会花钱购买这些部落民当家奴,但绝不会和女部落民有肌肤相亲。倒是一些在当地的中国人偶有与之偷欢,只是被真腊人知道后,这些中国人会遭到鄙视,不再为座上宾。

真腊「地苦炎热,每日非数次澡洗则不可过。入夜亦不免一二次,初无浴室盂桶之类,但每家须有一池,否则两三家合一池。不分男女,皆裸形入池,惟父母尊年在池,则子女卑幼不敢入。或卑幼先在池,则尊长亦回避之,如行辈则无拘也。唐人暇日颇以此为游观之乐。」

真腊气候炎热,当地人每天都要洗澡数回,即使晚上也一样。很多真腊人的家里都有洗澡的水池,男女共浴。唯一避讳的是孩子和父母不能同浴。当地的中国人经常跑去看当地人洗澡。

「国人交易,往往土人最朴,见唐人颇加敬畏,呼之为佛,见则伏地顶礼。近亦有脱骗欺负唐人,由去人之多故也。」

当地人做买卖很诚实,对中国人尤为敬重,甚至以佛相称。但后来由于中国人去得多了,当地人不再和以前一样诚实,有时还会欺骗中国人。

「粪田及种蔬皆不用秽,嫌其不洁也。唐人到彼,皆不与之言及中国粪壅之事,恐为所鄙。凡登溷既毕,必入池洗浄。止用左手,右手畱以拿飰。见唐人登厕用纸揩拭者,笑之。甚至不欲其登门。」

真腊人种田不施粪肥,觉得那样很脏。所以当地的中国人都不好意思说粪肥的事,怕被当地人耻笑。当地人如厕后,都会用水洁身。他们见中国人只是用纸擦拭,觉得很滑稽,有时甚至不让中国人进屋。


《吴哥窟》A2902000001 · 2014年3月21日摄于柬埔寨暹粒

 

吴哥窟,也称吴哥寺,但既非窟亦非寺,而是一处吴哥王朝都城废墟。公元15世纪上半叶,暹罗入侵,吴哥王朝溃败,其残余被迫迁都金边。盛极一时的吴哥就此被遗弃,湮灭在漫漫的历史之中长达四个世纪。

公元1860年年底,法国生物学家亨利 · 穆奥无意中得到一本法文版的《真腊风土记》,立即对书中所描述的吴哥王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年之后,他来到柬埔寨,根据手中的那本《真腊风土记》所提供的线索,最终幸运地在茫茫的丛林之中找到了这座被废弃的吴哥都城。

1866年,法国摄影师艾米尔 · 基瑟尔步亨利 · 穆奥的后尘也来到了吴哥。当他将所拍摄的吴哥遗址照片带回法国并公开展示后,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吴哥城,以及高棉文明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由此得以重见天日,亨利 · 穆奥和艾米尔 · 基瑟尔功不可没,而他们的成功完全得益于那本《真腊风土记》。而《真腊风土记》的原作者,是中国元朝的地理学家周达观。

周达观在其所著《真腊风土记》的开篇「总述」中介绍了《真腊风土记》成书原因和背景:

「圣朝诞膺天命,奄有四海,索多元帅之置占城也,尝遣一虎符百户、一金牌千户同到本国,竟为拘执不返。元贞之乙未六月,圣天子遣使诏谕,俾余从行。以次年丙申二月离明州,二十日自温州港口开洋,三月十五日抵占城,中途逆风不利,秋七月始至,遂得臣服。至大德丁酉回舟,八月十二日抵四明泊岸,其风土国事之详虽不能尽知,然其大畧亦可见矣。」

真腊即柬埔寨,占城即其当时的都城吴哥。

元朝入主中原后,自认已得天下,其余各国均为大元的属国,占城自然亦不例外,为其治下的一个置省。只是当大元使臣前去占城宣读诏令时,竟然被拘。元贞元年,成宗即位之后便再次派出使臣,浩浩荡荡南下占城。吴哥王朝见来者不善,随即俯首称臣。周达观当时随队一同前往。回国后,他将在真腊的所见所闻著成《真腊风土记》一书。

周达观在书中称:他的《真腊风土记》虽不能对真腊作出全面和详尽介绍,但读者还是可以从中了解一个大概。但纵观《真腊风土记》,所述内容全面而丰满。全书共分:总述、城廓、宫室、服饰、官属、三教、人物、产妇、室女、奴婢、语言、野人、文字、正朔时序、争讼、病癫、死亡、耕种、山川、出产、贸易、欲得唐货、草木、飞鸟、走兽、蔬菜、鱼龙、酝酿、盐醋酱麫、蚕桑、器用、车轿、舟辑、属郡、村落、取胆、异事、澡浴、流寓、军马、国主出入等四十余个章节,涉猎极广,完全称得上是一幅描绘真腊当时社会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据说1971年柬埔寨脱离法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后,还是本土作家李添丁将《真腊风土记》翻译柬埔寨文,柬埔寨人才知道自己的国家曾有过如此辉煌的一段历史。


《金边街景》A2901000001 · 2014年3月22日摄于柬埔寨金边

 

三年前在金边迷路了。

摊开金边地图,你就会发现,金边的街道像极了一张蜘蛛网。我一如既往地匆匆扒了几口饭,就跑到餐饮外的大街上,想趁其他人还在吃饭的功夫在附近转转。谁知拐了几个弯,就找不着北了。马上打电话给领队,他说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让他问当地导游,导游同样说不清楚具体地址。

没时间深究导游怎么会不知道他自己身处的餐厅地址,先得想办法尽快和他们会合。我问导游,接下来我们去哪,我直接去那里找他们。他说马上去皇宫。我又问他皇宫当地话怎么说,他在电话里教了我好几遍,我硬是没学会。最后,我见身边有几辆「摩的」,有主意了。我跟导游说,我现在把电话交给「摩的」小哥,你让他把我尽快送到皇宫。

这一招果然管用。「摩的」小哥放下电话之后便让我上车,然后「突突突突」的一阵风驰电掣,直接把我送到了皇宫门前。

下了车,我问他多少钱,他挺实在,说两美元。我一边感谢再三,一边很「土豪」地递给他五美元,说不用找了。别说五美元,就是十美元也值:既解决了燃眉之急,还体验了一把金边的「摩的」。


《高棉的微笑》F0100000005 · 2014年3月21日摄于柬埔寨暹粒

 

从吴哥窟出来回停车场,半路上被一个十二、三岁的柬埔寨小女孩拦下,问要不要明信片。被我婉言谢绝后,女孩一脸的失望。

一旁的姥姥见了有些于心不忍,让女孩稍等片刻,自己跑到车上,将身边所有的零食一股脑儿全装在一个袋子里,然后回到女孩跟前,把零食塞进她手里,说,这些都是从中国带来的,挺不错的,想请她偿偿。

女孩接过零食,很得体地道了谢。正当她打算转身离开的时候,看见了我手里举着的相机,又重新站好,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拍完照,小女孩跟我们道别,转身走进身后不远处的一小片树林,把那袋零食递给了正在林荫里玩耍的弟弟妹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