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风马旗》A0106030008 · 2018年4月20日摄于中国西藏林芝色季拉山口

 

除了第一天,这两天都是在家吊针。

可能是出于医保局的相关政策,吊针药剂无论一个疗程需要几天,都必须一天一挂号,一天一处方。真是麻烦。昨天的药是前晚急诊时同大夫商量,说我可以在家吊针。大夫挺好,他说试试看,打个擦边球,毕竟确实已经是第二天了。这样省了我一趟无谓的往返。

下午联系伊顿外公,说看预报,下周一天气不错,我会抽时间去给伊顿拍照片,可以赶上小伊顿的生日。


《策马扬鞭》A0116010018 · 2017年9月24日摄于中国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乌兰布统

 

大夫仔细地看了报告后说,情况有点严重:结石、胆囊发炎,建议尽快手术。我问,如果不手术,大概会有什么后果?大夫说,看片子,一共有5粒结石,其中一粒已经非常接近胆总管。而一旦结石进入胆总管,会非常麻烦。我又问,能不能先保守治疗一下,争取过两三天再手术?大夫考虑了一下,说,我正这么考虑。首先是胆囊有炎症,不是手术的最佳时期;二是,个人建议,如果有办法,考虑去三甲医院手术。我说,好。

大夫开了药,说先吊几天针,消炎。

拿了处方,缴费、取药,回到急诊室交给值班护士。

等药全部吊完,已经是清晨6时30分。尽管仍不舒服,但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

赶在交通早高峰前回到家。

外婆急切地问,怎么样?要不要和朋友说,取消今天的活动?我说,别。老人家很可能满怀期待,突然取消了不太好。我现在感觉不错,应该能撑得住。


《雪后的独克宗》A0115020006 · 2017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云南迪庆香格里拉

 

胆囊不舒服有半个月了。因为是二十多年的旧疾,两年前虽发作过,但经保守治疗外加长期服用「胆宁片」,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所以也没太当回事。但这次似乎有点不太一样:除了「胆宁片」,还连续使用了几天抗生素,就是不见缓解。外婆一直在劝,说还是去一趟医院,好好检查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再拖一周,把手头上的事处理完了再说。

外婆的同学从美国回来探亲,说想让我开车,一起陪她年愈九旬的母亲转转,时间就约在明天。再就是,下月初是伊顿的生日。按照「惯例」,我这个「二阿哥」小外公得找个合适的天气给小家伙拍一组照片。

晚十点半,疼痛加剧,根本无法入眠。于是起身,边穿衣服边跟外婆说,我去趟医院,挂个针,这样明天可以精神些。外婆警觉地问,是不是痛得撑不住了?我陪你去,叫丫头开车。我忍着剧痛,努力用平和的语气说,我自己可以的。丫头明天一早还要送孩子上学,你明天也要陪同学和她的母亲,都需要好好休息。不用担心我,有事我会电话联系。

建工医院离家不到8公里,又是半夜,全程不超过20分钟。要是往常,这根本就不算个事,但这次,一路上拚命提醒自己,坚持住,不能崩溃,不能半路上出事。

当时,剧烈的疼痛已经把我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所幸,23时40分,安全抵达建工医院。

停车、急诊室预检台取号、挂号、就诊、缴费、抽血、CT。报告还没出来,新的一天先一步来了。


《喜笑颜开》F0300000536 · 2023年2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安村

 

昨天,外婆说,开春了,找地方逛逛。我说远的先不说了,接下来有几天晴天,要不带老太太去新安村,晒晒太阳,尝尝农家菜,顺便摘点蔬菜。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联系妥当。

朋友家几十亩菜园子,大田、大棚各半,雇人种了十好几样蔬菜,有些认得,有些根本就不认得。我没细问过,感觉这些蔬菜应该是供自家生鲜超市或企业食堂之类,再就是自家食用或送朋友,品质非常高。

原本只是想挑一点蔬菜尝尝鲜的,谁知到了地里,外婆见啥喜欢啥,菜苋、芹菜、萝卜、小葱、青菜、花菜、菠菜、白菜,摘了二十几袋,仍意犹未尽,见遍地的野荠菜,顺手又采了一大堆,后备箱完全放不下,只得见缝插针地塞在车厢里。

回到家,外婆直呼腰酸腿疼。我问是不是摘菜累了,她说那个还好,就是回程的几十公里腿没地方放,怕踩到菜。哈哈哈哈。

上海人管地里现摘的菜叫「活杀」,尤其是开春的头茬,味道跟菜市场买的「水泡菜」完全不是一回事,好吃得很。


《醉虾》B0000000396 · 2023年2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三林久久圆餐饮

 

今日元宵,吃的却是年夜饭。因为疫情,推迟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岁尾年初有点惨烈。庆幸的是,年前每一个相约的人都幸存了下来,今天都齐齐整整聚在了一起。

这就很好。


《角落》C0000000055 · 2023年1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新冠转阴后快二十天了,但影响似乎远未消除。生理方面还好,心理方面有点困扰,主要是感觉情绪低落、消沉,甚至可能是有点抑郁。

庆幸的是,这点几天前已经意识到了,并且在竭力调整。


《角落》C0000000054 · 2023年1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持续了三年的疫情突然变得很平静。医院门诊大厅门可罗雀,甚至比疫情前还冷清。大街上,不戴口罩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远没有先前那么的焦虑和紧张。

难道疫情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应该是免疫屏障相当程度上已经建立了起来。不过,感觉很不真实。


《火烈鸟》E0400000019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本月4日确认转阴,到今天已近一周。基本上没有什么不适,但味觉似乎仍有些异样,就是隐约会有咸的感觉。

最近天气非常不错,晴,且暖和。每天晌午时分,都会去湿地转转,散散步,透透气,晒晒太阳。没敢剧烈运动。新冠转阴后剧烈运动导致猝死的事件频频见诸新闻,丝毫不敢大意。

三十出头后,每次体检,大夫都会看着心电图报告问,是否患过心肌炎。我是记不得有过,估计确实有过,只是自己没有觉察。


《微光》D0019000006 · 2021年11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秋霞圃

 

无处躲藏。

光复

20230105


《火烈鸟》E0400000018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上午抗原、下午核酸,结果均为阴。算是通过了第一场淘汰赛。

自上月28日感觉不对劲做抗原自检确定感染新冠,到昨天基本转阴,整个病程8天,发烧3天。期间两天体温超过39℃,各服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烧。此外未再服用任何其他药物。

大体感觉像重感冒,但没有鼻塞、咽痛。


《火烈鸟》E0400000017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感觉不错。味、嗅觉都在恢复,偶有带痰轻咳,其他没有不适。

上午做了抗原,约一小时后才见「T」线显现。应该是快转阴了。但愿吧。


《火烈鸟》E0400000016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没有测量体温,只是做了抗原自检,阳性。

状态跟昨天差不多:轻咳、少痰,味、嗅觉异常。

有一个现象,已经三天了,就是失眠。昨晚上网查了一下,这种现象似乎并非个例。

新冠的花头精真是层出不穷。接下来不知道还会闹哪样。


《火烈鸟》E0400000015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36.8℃,轻咳,感觉痰的位置较昨天略低,量接近。

五味仅剩两味:咸、苦,其它三味不易辨识。香烟的味道变得有些怪异,莫可言状。

胃口欠佳,怕油腻。

下午做了抗原,阳性。


《火烈鸟》E0400000014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体温36.9℃,全天三四次轻咳,伴极少量脓性痰。没有咽部不适,但感觉睏乏、头晕,味觉似乎有些异常。

昨天读到一段文字,很多人说是出自杨绛,我颇怀疑。但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段文字给新年中数以亿计正饱受病魔折磨的人们多多少少有些安慰和希望:

「时光煮雨,岁月缝花。这烟火人间,事事遗憾,事事也值得!带着知足的心生活,带着感恩的心看世界,在渐行渐远的光阴中,且行且忘且随风。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以岁月之名,一生久安。」

新年快乐。


《火烈鸟》E0400000013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昨晚上床前,依然洗了澡。

今天起床后测量体温:36.9℃,接近健康时的正常体温。应该算是退烧了。这次发烧过程持续了两天半。

今天到目前为止,就两三回轻咳,伴少量痰。依然没有咽部不适。嗅觉及味觉也都正常。


《火烈鸟》E0400000012 · 2018年3月18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昨晚上床前洗了澡。

今天起床时的体温38.2℃,下午降至37.7℃。没有服用任何药物。

轻咳数次,有少许脓性痰。没有咽部不适。胃口比昨天有所改善。


《火烈鸟》E0400000010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一早体温38℃,咳嗽,不严重;有脓性痰,但很容易咳出。

下午体温升至39.3℃,服用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后体温降至38℃。

胃口相较昨天差了些。

症状依旧类似流感,嗜睡、无力,但并不严重。没有咽部不适。


《火烈鸟》E0400000011 · 2018年8月13日摄于肯尼亚博格里亚湖

 

一早做了个抗原检测,阳性。

下午开始发烧,39.1℃。服了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体温降至38℃。

大体流感症状,发烧、头晕、嗜睡、无力。胃口尚可。


《抗原》C0000000052 · 2022年5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傍晚,打喷嚏、流鼻涕、犯困。不敢怠慢,翻出封控期间发的抗原,做了个检测。结果阴性。

这样做,并不是出于焦虑,而是想如果染疫,能尽可能早地确诊,尽可能早地采取措施,如此,也就可以将对其他人的传染风险或危害降到最低。

最近已经不再外出用餐,甚至也不再去泳池游泳。外出时,也都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但,即使如此,感染也是早晚的事,大概率不能幸免。所做的一切,都是争取尽早得知。如此而已。

不散布焦虑,也无意蹭热点。记下这些,只是想留下点生活印迹。毕竟,这是一场世纪疫情,堪比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

路口

20221213


《行程码》M0000000038 · 2021年11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

 

行程码正式下线。

别了,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小绿箭头。

所有人来到了丁字路口。一边是天堂,一边是烟火。何去何从?

像极了亚伯拉罕系诸教的「末日审判」:听天由命。

1 8 9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