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汁金网锅贴》B0000000485 · 2023年3月18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江景顺筵正大广场店

 

第二十一天。

由于前些天为安全跑高速抽了烟,情况可能有点失准,不然,这个日子很值得纪念一下,因为「21天定律」。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固化至少需要21天这种现象称为「21天定律」或「21天效应」。抽烟,除了生理及心理成瘾外,再就是一种习惯。所以,戒烟,除了戒断烟瘾,同时也是改变抽烟这种生活习惯。戒烟到了21天,一种全新的、不吸烟的生活习惯已经或正在养成。

嗯,这是一个全新生活的开始。


《灌汤烧麦》B0000000484 · 2023年8月11日摄于中国浙江湖州张家巷美食

 

其实境外吸烟最随意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不知道近况如何,前些年,很多大都会级的城市,像巴黎、罗马,地上垃圾不多,但烟蒂不少。人们很注意不随地乱扔垃圾,但对烟蒂却是网开一面。我算是入乡随俗,想吸烟,先看地面。只要见到地上有烟蒂,就心安理得地抽。嘿嘿。


《盐烤大虾》B0000000483 · 2022年8月17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小句号料理

 

有一年闹闹说想看雪,于是带他去了冬季的俄罗斯。冷倒是因为有预期,还能接受,就是抽烟实在不方便:酒店的房间,包括阳台,都安装了烟雾探测器。多冷的的天啊,裹紧羽绒服,下楼,跑到大街拐角处的烟灰桶边顶着刺骨的寒风抽烟,真是遭罪。


《天妇罗》B0000000482 · 2023年8月17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小句号料理

 

文莱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禁烟、酒,但相对宽松。非穆斯林可以携带烟酒入境,但其国内好像找不到卖香烟的店铺。想买烟,最便捷的是去隔壁的马来西亚。

我是晚八点到的酒店,文莱帝国酒店。洗完澡,想抽烟。打电话到前台,问能不能送个打火机到房间。电话那头满口答应,说马上送到。

结果,拿到打火机,已经是半夜十一点半过了。这个要是在国内,恐怕被投诉在所难免,但在文莱,除非出人命,其他啥都不紧不慢,能在三个小时内把打火机送来,已经相当不错了。


《焼肉丼》B0000000481 · 2022年1月1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极火酱烧合生汇店

 

有一年独自去香港,从深圳的罗湖口岸过闸后,买了张地图,按图索骥地坐电车来到维多利亚港边上的星光大道。习惯性地掏出烟,叼了一支在嘴上,却没摸到打火机,于是抬头,想找人借火。令我诧异的是,路人都用诧异的眼了光看着我,仿佛我是外星人。

我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了。哪不对劲?我嘴里叼着烟?

环顾一众路人,确实没有一个在抽烟。

我把烟放回烟盒,找了个当地人,一问,果然,那一带属于禁烟区,即使是露天。抽烟需到指定的吸烟区。

庆幸自己反应快,避免了上千港元损失的同时,也诧异那些见我嘴里叼着烟的路人,竟然没有一个提醒一下。

从这次经历开始,但凡出境,都会事先了解一下当地的禁烟令。不想惹麻烦。


《奥灶麺》B0000000480 · 2021年11月3日摄于中国江苏昆山奥灶馆

 

不想戒烟的理由有很多,其中较为典型的理由就是觉得吸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戒烟,等于剥夺了这点美好,很可惜。

事实不是这样的。吸烟带来的「美好」是一种假象,其机理是:吸烟,导致尼古丁依赖。而一旦人体内的尼古丁浓度下降,就会让人产生痛苦感。而缓解这种痛苦感一条便捷的途径,就是吸烟。所以,吸烟只是在缓解痛苦,而非带来美好。一旦戒烟,这种因体内尼古丁浓度下降而导致的痛苦不再产生,吸烟便不再那么「美好」。

所以,戒烟不会剥夺美好,这个完全不用担心。

戒烟,从本质上看,是消除产生痛苦感的根源。


《青红椒虾酱啫啫五花肉》B0000000479 · 2023年6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几百度啫啫煲

 

每次出国,都会了解一下当地的入境政策,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这个非常重要,比如电子烟,在一些国家被认定为违禁品,严禁携带入境。一旦查获,很可能会有牢狱之灾。对我来说,重点了解的是携带现金政策、食品的检疫政策,再就是可携带入境的香烟的数量。几乎很个国家对烟、酒的入关控制得非常严格,有的国家允许携带「合理数量」,有的只能携带不超过19支,即不可以携带整包的香烟,甚至,有的国家完全不允许携带烟草入境。

疫情前,去加拿大度假,计划待一个月。依我的吸烟量,起码要带六条香烟进关。而加拿大方面规定每人每次入境只能携带两条,即400支卷烟免税入境,多出部分必须申报并支付相应的关税。如此,我和外婆总共只有四条免税额。入境时,边境官问我有什么需要申报的,我如实回答说多带了两条烟,并询问可不可以加税后予以放行。边境官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说:「不要申报,不要吱声,这会儿海关官员们都在喝咖啡,不会注意你。赶紧进关,保证你不会有麻烦。」说完,还跟我做了一个鬼脸。

这算是一次有关香烟的有趣回忆。


《明太鱼酱炸豆腐》B0000000478 · 2023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普陀

 

戒烟第十四天,两周。

时不时还能感觉得到烟瘾的存在。经常会冒出这样的念头来:吸一支?既然戒到这份上了,吸一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阶段,尼古丁的生理依赖已经很小了,但心理依赖依然存在,需要毅力克制。


《脆脆炸虾卷》B0000000477 · 2022年1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寿司福悠方店

 

对一个老烟枪来说,长途飞行是一个折磨。去日本,如果有选择,就先飞关西,然后搭乘新干线去关东。因为上海到关西的飞行时间比飞关东要短差不多一个小时。

长途飞行,经常需要转机。我会事先了解中转机场的吸烟室,这样到时候可以尽快地吸上烟。

印象中,有两次很要命。一次是飞北美,好像是多伦多,中途在达拉斯转机。事先上网查,说是中转机场可以吸烟。但那天,我硬是没找到吸烟室,这太让人抓狂了。那时美国签证还在有效期内,我甚至想先入境美国,找地方吸支烟再进机场转机。后来只是后程航班等待时间不多,这才作罢。另一次是在北海道新千岁机场。候机,准备回国。日本国内乘机是可以携带打火机的,所以一些机场便不再准备打火机。我是搭乘国内航司的航班,安检时不允许携带打火机进入机场。我以为在吸烟室里总可借到火,但最终未能如愿。那天进入吸烟室的人很少,仅碰到的两三个也都是吸的电子烟,无火可借。

回过头来想想,早年一边飞行一边吞云吐雾那是一种怎样的神仙日子啊。


《炸串》B0000000476 · 2023年7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大阪王将

 

这大半辈子,为了抽烟也是蛮拚的。

首先是穷。最开始,「飞马牌」就两毛八一盒,但买不起。幸好,很多烟纸店为做点小买卖都会把烟拆零了卖:一毛七支、七分五支、三分两支。现在回想起来,我抽得最多的,应该是三分两支这种。一是花钱不多,二是没有余烟需要藏。

有烟了,还得有地方抽。抽烟,要是被大人撞见,一顿揍是跑不了的。哪里安全?房顶。推开三层阁的老虎窗,很容易就上了房顶。只是那时房顶都是红瓦,很容易踩裂,导致漏雨,得找房管所来修。于是,不仅得躲大人,还得躲房管所,因为他们经常派人来「抓」。

大学时,有一年不知什么情况,卷烟特别难买。于是雪茄、烟斗,还有自己卷的「喇叭烟」,有什么抽什么。有一回外校同学来我们学校打比赛,我叼着雪茄去球场观赛。同学的带队老师一脸疑惑地问:「这是你同学还是老师?」


《简餐》B0000000475 · 2023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普陀

 

戒烟,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发胖。据说,约80%的戒烟者体重会有所增加。在戒烟的头三个月,戒烟者的体重平均每个月增加一公斤,一年累计增加约五公斤。

戒烟引起体重增加的原因,据说是尼古丁可以抑制食欲,可以增加代谢率。一旦戒烟,尼古丁的上述作用消失,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戒烟者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所以,戒烟时,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不要放纵自己,若不然,戒烟之后还得减肥,那个也很痛苦。


《生啫甜豌豆》B0000000474 · 2023年6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几百度啫啫煲

 

戒烟第十天。

烟瘾似乎不再是个问题,有时会想吸烟,但转移一下注意力,很快就过去了。只是戒断反应远未消除。晚上失眠、盗汗,白天嗜睡、疲惫无力。

下午游泳,断断续续游了350米就撑不下去了,感觉特别累,甚至想吐。


《肥肠》B0000000473 · 2023年6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几百度啫啫煲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吸的烟,但记得第一次戒烟是小学六年级。有一天发烧,觉得香烟的味道很怪异,令人不快,就没再抽。那次,自然而然地就把烟戒了。后来中学两年级时,因为高考恢复,所在中学重新编班,挑学生备考。应该是这时候,我复吸了。这一吸,就是46年。这样粗略算起来,我的烟龄快50年了。

这次戒了,应该不会再复吸了。


《拉麺》B0000000472 · 2023年7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大阪王将

 

今天「破戒」了:从南浔回上海,跑高速。昨天特意去酒店下面的小超市买了盒烟,今天出发前吸了一支,高速服务区又吸了一支。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今天开车确实没有来的那天困顿。

接下来几天如果记录戒烟感受,应该不是太准,毕竟吸过烟了。


《秃黄油麺》B0000000471 · 2022年7月2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裕兴记

 

戒烟七天,戒烟初期「三七二十一」三关之一。

「三」即头三天,体内尼古丁浓度急剧下降,最折磨人的一段时间。

「七」即七天,从这天开始,很多人会有一些症状出现,失眠、嗜睡、萎靡、失落、迷惘,甚至轻微抑郁。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据说个把月即可逐渐消失。

我猜测,这些症状很可能跟戒断尼古丁后减少了多巴胺的分泌不无关系。专家的建议是,戒烟时,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阶段,可以增加一些运动,既可以转移注意力、打发时间,又可以增加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缓解不适。

「二十一」即二十一天。通常认为,二十一天是一个新的生活习惯养成的时间。而戒烟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拭目以待。


《炸猪排定食》B0000000470 · 2023年2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无印良品悠迈广场店

 

吸烟,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只是一种生活习惯。比如我,喝茶的时候,使用电脑的时候,几乎烟不离手。所以在戒烟期间,仔细分析一下自己平时在什么场景下会想着吸烟,然后尽量避开这样的场景。这对减少烟瘾会有帮助。也可以反过来,就是当感觉到烟瘾来袭时,如果方便,就去一个禁烟场所,比如公共室内,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住吸烟的冲动。

我吸烟最厉害时候,只要醒着就几乎烟不离手,一个月能抽掉十来条烟,一天三盒。即使这样,每次长途飞行,长达十几个小时不吸烟也并不感觉很难受。这中间,心理暗示起到了重要作用。

戒烟,換句话说,也是一个纠正某种生活习惯的过程。


《小憩》B0000000469 · 2023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普陀

 

一早开车去南浔,137公里。昨天晚上犹豫了:要不要 带烟。因为到今天也才是正式戒烟的第五天,各种的不适,尤其是犯困,还有就是走神。这些症状待在家里能克服,但上高速,有点不太踏实。

最终没有把烟带上,不是担心自己的自制力,而是怕外婆误解,感到失望。

但是,上到高速,真的后悔了:一路上恍恍惚惚,集中不起精神来。

其实,我真的应该把烟带上,权当药。无论如何,安全是最重要的。


《餐后甜点》B0000000468 · 2022年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聚十三五角场店

 

戒烟第四天。「戒烟军团」上记录了一次「烟瘾来袭」,强度「低」。

烟瘾,就是想吸烟的冲动。就我个人情况,烟瘾上来时, 满脑子都是吸烟时那种腾云驾雾的美妙感觉,确实很难克服。但我强迫自己去想:几分钟的「美妙」之后会是什么?自责,还有自卑。

很多戒烟者说,心理戒断反应比生理戒断反应更不好对付。我不是这样认为。生理戒断反应是客观存在,身不由己;而心理戒断反应只是心理活动,靠意志是可以克服的。


《经典大拼盘》B0000000467 · 2022年10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海森堡餐厅

 

戒烟第三天。

据说,最初的三天最难熬。这是因为尼古丁的代谢周期为48至72小时。前三天,意味着机体内的尼古丁逐渐代谢殆尽。如果有生理戒烟反应,这是最强烈的一个阶段。

回看「戒烟军团」这三天的「烟瘾来袭」记录:第一天3次,其中2次强度为「强」,1次「中」;第二天1次,强度「低」;第三天,也就是今天,1次,强度「低」。

真的非常幸运,我逐渐戒烟的策略应该是成功的。根据「戒烟军团」的统计,戒烟头三天「烟瘾来袭」的平均次数分别是9、10、10。相比之下,我可能是因为前期已经将机体内的尼古丁浓度降到了较低水平,所以「烟瘾来袭」次数要平缓得多。


《杨梅圆子羹》B0000000466 · 2023年2月11日摄于中国浙江宁波西湖书堤金源店

 

如果戒烟,建议下载一个与戒烟相关的手机应用。现在这样的手机应用很多,在各手机应用商店都能找到,而且似乎都是免费的。

我使用的是从华为应用市场下载的一款免费手机应用软件,叫「戒烟军团」,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下载并安装后几分钟便能弄得明明白白,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手里有一款这样的软件,虽然不能让你直接戒烟,但当你开始戒烟时,真的能给你很多的帮助。

1 3 4 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