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卑尔根》F0300000331 · 2019年5月30日摄于挪威
北欧夏季深夜的阳光。
明天是基督宗教国家的传统节日「圣诞节」,今天是「平安夜」,类似我们的除夕。
年轻的时候,借了一屁股的债买了一套房子。也是凑巧,那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几位教授正在为港台翻译美国杂志《读者文摘》,委托我将他们的中文手稿输入电脑、转化成繁体字,再根据港台的习惯表达方式对文字做些调整,最后打印出纸质清样。大陆和港台的文字,不只是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区别,一些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像「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诸如此类。很辛苦,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一撑就是三个月,但收入丰厚,来钱很快,两年后就还清了房贷。
记得有一回,一个教授给了我一份手稿,是有关平安夜的故事。在手稿里,教授把「平安夜」直译成了「寂静的夜」。于是我把标题和文中所有的「寂静的夜」擅自改成了「平安夜」。教授在第一次清样稿上用红笔将「平安夜」全部改回了「寂静的夜」。但在第二次清样稿上,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重新改用「平安夜」。
我太需要这些劳务费来偿还房贷,但宁可冒着得罪「金主」的风险,坚持己见,丝毫不去变通。「轴」吧?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内心,是良心。
《无题》F0100000084 · 2012年6月25日摄于尼泊尔
早年的电脑硬盘远没有现在这么可靠,经常损坏,丢失过好几次硬盘资料,主要是照片原件,非常可惜。后来各大门户网站博客兴起,我注册了搜狐博客帐号,因为搜狐博客有「相册」,可以分类存贮和展示图片,方便且不限容量。再后来,也是无聊,就每天从相册中选一张图片,配上几个说明文字作为博客日志。闹闹出生后,博客添加了一个分类「起居歪注」,专门记录这小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为了不让自己偷懒,规定自己无论字多字少,每天发一篇日志。这一坚持就是十年。谁知之后,搜狐网日渐沉沦,加上博客式微,系统缺乏维护,故障频出,所存资料也经常丢失。万般无奈之下,托朋友自建网站,起名《镜界》。
《镜界》一是记录生活日常,二是学习笔记,三是闲言碎语,大体上算是公开的生活日记。
就这样。
《外滩》A0101030010 · 2018年7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一
照片是两年前拍的。今年家里乱哄哄的,没心思拍照。
今年上海超长的梅雨季总算是过去了。大暑那天,忐忐忑忑地取出相机看了一下,还好,没发霉。
二
这两个月,家里来了很多师傅帮忙收拾屋子。我也插不上手,就做点「后勤保障」工作,比如送口水、递支烟啥的。这两天暴热,于是每天下午再送些冷饮给师傅们解解暑。
冷饮是网上订的。前天晌午,为了让小哥多挣点辛苦钱,我把冷饮分成两个单子,然后在物业办公室等。约定的送达时间还差一分钟的时候,接到了快递小哥打来的电话,说他已经把冷饮放在了物业。我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这会儿我就在物业呢。是不是怕我投诉你超时才打的这个电话啊。」我安慰小哥,「我不急,你注意安全。我不会投诉的。」几分钟后,小哥手提冷饮冲进了物业,一见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递给他一瓶水,说天太热,路上注意安全。
三
晚上,丫头无意间看见了师傅们留下的冷饮盒,立马给我打电话:「今天给师傅送冷饮了?」
「是啊。」
「你要死啊。」
「怎么了?」活得好好的,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你给人家买的叫『迷你可爱多』,你家外孙一口可以吃四五个的那种。师傅们今天一定是一边吃一边骂你小气。记得明天补给人家。哈哈哈哈。」
《登机》A0701000008 · 2013年7月18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卡利博国际机场
有一年,公司制作一批移动通讯基站钢塔,桁架结构,全螺栓连接,完工后送往湖南的山区安装。我不敢请人代劳,一连几个通宵,亲自放样并制作了每一根杆件的图纸。我不想这批钢塔在组装时出一点差错,给现场作业的工人添麻烦。
我知道高空作业非常不容易,因为我恐高。
至今仍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恐高还是在大学时期。
有一天和几个中学同学一起去上海大厦玩,有同学在那里工作。到了十八楼顶层露台,我刚凑近女儿墙,就感到了眩晕。
现在已经好了很多。早年因为恐高,每一次搭乘飞行都非常的焦虑。有一回要飞云南,我前一晚硬撑着不睡觉,想第二天登机后睡一觉,省得眼睁睁地担惊受怕。
第二天,如愿以偿。登机后不久还真睡着了。
一觉醒来,看了一眼舷窗,发现飞机正在地面滑行。
我问身边的外婆:「到昆明了?」
她笑得前仰后合,回答道:「你昨天算是白熬了一夜。飞机还在浦东机场,现在刚开始滑行准备起飞。」
《生命》D0004000006 · 2014年11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截止到下午五时,全球新冠肺炎共确诊3,839,007人,比前一天新增104,303人。其中中国共确诊84,414人,比前一天新增3人;全球因新冠肺炎共死亡265,555人,比前一天新增7,547人。其中中国共死亡4,643人,比前一天无新增死亡病例。
最近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样关心疫情,而是移情别恋于莳花弄草、修篱烹茶,有意无意地在为后新冠时代的生活作心理准备。
参加工作伊始,被分派到车间计调组。办公室在二楼,窗外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同事栽种了很多的花。于是我也捡来几个瓦盆,学扦插,学播种,学压条,学嫁接,学修枝,学施肥,学浇水,几度春秋之后,慢慢有了心得,也慢慢有了兴趣。
一年夏天,前一年扦插的一株月季竟然开出了一朵硕大、艳红的花来。两个月之后,女儿降生。我和外婆开玩笑说,那朵月季是个信使。
哈。
《洛杉矶街景》A3205000006 · 2018年6月4日摄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北京时间14:00。
截止到目前,这场始于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下:全球累计已确诊529,920人,较昨天增加62,648人。其中:
美国确诊85,991人,较昨天新增18,000人;中国确诊82,079人,较昨天新增119人;意大利确诊80,589人,较昨天新增6,153人;西班牙确诊57,786人,较昨天新增8,578人;德国确诊43,938人,较昨天新增5,068人;法国确诊29,566人,较昨天新增4,333人;伊朗确诊29,406人,较昨天新增2389人;英国确诊11812人,较昨天新增2,129人。
全球已经累计死亡24,101人。
上海累计确诊468人,累计治愈334人,累计死亡5人。
一场全球性大灾难。
眼下,除中国和韩国两国的疫情目前看来似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之外,但其他各国仍处于爆发的上升期,看不到尽头。
由于最近这几天中国的输入性确诊病例增长很快,为避免疫情再度爆发,昨天晚间,中国外交部、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除持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以及持有特定签证的外国人之外,所有其他人员从明天零时起将不得入境。
所有人都身处危险之中,没有例外。
《岚山》A0204000023 · 2010年12月4日摄于日本京都
去日本之前,对这个邻国的了解仅限于《地道战》、《地雷战》,再就是《血疑》、《追捕》、《望乡》等几部日本片子。至于语言,1984年应邀参加「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时学的《幸福拍手歌》和《邮递马车》两首日语歌、《新日本语》的前十几课、日语平假名十之六七及片假名十之二三,差不多就这些了。
由于文化不熟加上语言不通,早年在日本经常能把自己的脑瓜子弄得「嗡嗡」的。
有一回游玩佐世堡的豪斯登堡。在商场的中国柜台,见一中国产卡通相机很好玩,便买了一架,想捎回家给丫头当礼物。
陪同的日本友人好奇地问:「买了啥啊?」
「礼物,おみやげ。」我对自己的发音很有信心。我一边说,一边把相机递到他跟前给他看。
果然,他听懂了,双手接过相机,很诚恳地说了句:「ありがとう!」
我也听懂了,他说「谢谢」。
他竟然说「谢谢」!
我知道误会了,他以为我是给他送礼物。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为了避免尴尬,我趁他不注意,就又重新买了一架藏在包里。
再一次是在京都的岚山。那次是趁休息,独自从大阪跑去赏秋。晌午时分,在大堰川边上找了家小麺馆。露天餐桌上竖着块小牌子,一瞅,「辣拉麺」,猜测应该是这里的招牌麺。这个可以的。店家过来问想吃点啥,我指了指那牌子,「就这个吧。」
几分钟之后麺上桌。我一看傻眼了:黏乎乎的一坨子,跟想像中的漂着红油的拉麺全不是一回事。诚惶诚恐地用筷子挑了点,试探着米西了一口,再看桌子上那牌子,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日语「辣的」和「咖喱」发音很近,只是一个用平假名,一个用片假名。我哪里闹得明白,想点碗辣的麺,结果端上来的是碗咖喱麺。
既不能扔也不能换,那样不但太过失礼,而且还费钱。好歹一千日元来着。一千日元在「百元店」能里买十支圆珠笔。在当时,这些圆珠笔在国内当礼物能送好些人。
硬着头皮吃吧。自己点的麺,含着泪也得吃完。
这些也都算了,顶多是自己的脑瓜子有点「嗡嗡」的。可有一回,把人家的脑瓜子给弄「嗡嗡」了。
记得是在大阪,坐地铁。在自动售票处,找到下车站,买票,数了数应该坐几站,又念了几遍下车站的发音,觉得可以了,信心满满地上了车。
一路上生怕坐过站,一边心里头默默数着,一边竖起耳朵听广播里的报站。谁知还没到下车站,车停了。车窗外黑漆漆的没一点亮光,而车厢里也就剩我一人。
怎么回事?
我赶紧起身,凑到门框上的线路示意图前想弄明白车到哪了。这时,司机从前面的车厢走了过来,关切地问:「您这是?」
我连忙解释,我想去哪哪,不知道为什么车停在这里不走了。
他「叽哩哇啦」说了一通,见我大大的不明白,示意我跟他走。
接下来的事,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他带我去了车头,让我在驾驶室外头等着,自己跑进驾驶室,把一整列地铁给倒回了站台。他把我领下车,告诉我,就在原地等下一趟地铁,坐一站,就能到我要去的哪哪了。见我听明白了,他回到车上,把一长溜地铁重新开回刚才停车的隧道。
原来我先前坐的是一趟区间车,人家下班了。
《蜗居》F0300000289 · 2020年1月31日摄于中国上海
晴转多云转阴。
一连几天,朗晴。五平米的阳台,成了全家的活动中心。好几床被褥,好几竿衣裤,剩下的一点地方还得挤好几个人。出不了门,就只能挤在阳台里多晒晒太阳。好在阳台跟阳台之间隔了十好几米,跟左邻右舍不用相互防着。
一早看新闻,截止到昨天,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已达17205例。这场疫情来势猛,传播快,波及广,无人能置身度外。
消息铺天盖地,真假莫辨。我很少看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疫情消息、防治建议。信息来历不明,又掺杂了太多情绪化且懵懵懂懂的个人解读,几无价值。我觉得,新闻听白岩松的,数据听卫健委的,防治听钟南山的,应该是一种简单、靠谱且负责的选择。
珍爱身心健康,远离瞎七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