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黄鱼》B0000000247 · 2021年10月8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外滩六号6K餐厅
寻常人家的餐桌上已经见不到野生的东海大黄鱼了。
2018年9月,有两则新闻曾经轰动一时。一则是上海西郊五号餐厅一条7.4斤重的野生东海黄鱼开价11.7万;另一则是宁波一条9.8斤重的野生东海黄鱼卖出了14.8万元的天价。
支撑起野生东海黄鱼如此昂贵价格的是几近枯竭的资源。
野生的东海黄鱼极度濒临绝迹。而在并不久远的过去,作为舟山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之一的东海黄鱼,曾经是上海人家餐桌上的日常。
东海黄鱼的绝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污染,二是滥捕。尤其是后者,对东海黄鱼的生存和繁衍是毁灭性的,且不可逆转。
最开始是福建渔民,发明了一种叫「敲罟作业」的捕捞东海黄鱼的方法。东海黄鱼属石首鱼科,这种鱼的脑部有两粒鱼脑石。所谓「敲罟作业」,就是敲击伸出海水中的竹杠,引发石首科鱼类脑部鱼脑石的共振,从而导致其昏迷并浮出水面。
这种捕捞方法对东海黄鱼是致命的。据说国务院曾发出过相关通知,认为这是一种有害的渔业方式,应予以制止。但当这种绝户式的作业方式传到浙江后,真正的灾难开始了。东海黄鱼产量陡然暴涨,1974年,浙江象山东门渔村有一条船,一网就捕获东海黄鱼10万斤。曾经看到过新闻,说那时打上来的黄鱼多到无法处理,有很多甚至直接拿去喂猪。
这一年,既是盛况,更是绝唱。仅仅一年之后,东海黄鱼的产量开始急转直下,几年之后,便告绝迹。
《搪瓷茶缸》G0000000016 · 2021年7月2日摄于中国贵州贵阳
搪瓷,上世纪一度风靡上海。搪瓷碗、搪瓷茶缸、搪瓷面盆、搪瓷菊花锅、搪瓷猪油缸、搪瓷糖缸、搪瓷痰盂罐,几乎是上海人家的必备之物。甚至门牌号码也都是搪瓷的。到上世纪末,先是塑料,后是不锈钢的普及,搪瓷器物逐渐淡出上海人的生活,如今已不多见,好像只剩下那种带塑料密封盖的冰箱保鲜罐。
搪瓷器物给人的印象是廉价,其实不然。在搪瓷存在于世的数千年间,它并不廉价,反而非常华贵。
搪瓷就是珐琅,一种源自古埃及的金属装饰工艺:将玻璃瓷釉涂于金属表面,经烧结后在器物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玻璃瓷釉。由于工艺复杂,制作成本昂贵,珐琅通常用于工艺品。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得益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发生,搪瓷才开始用于日用品。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工艺品叫珐琅,日用品叫搪瓷?
中国大约在公元八世纪开始制作珐琅。十五世纪中期,中国的珐琅制作工艺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由于这一时期属于明朝的景泰年间,因此,这一工艺被后人称为了「景泰蓝」。
《年味》B0000000233 · 2015年2月19日摄于中国浙江绍兴安昌古镇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北方人对南方的很多食物完全不能接受,而南方人对北方的食物可能觉得不怎么可口,但不至于完全不能接受。
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仔细想来,应该是食材的关系。
北方的食材相对简单,无非猪马牛羊鸡鸭狗鱼,比较常见;而南方的食材要复杂得多,千奇百怪。尽管我比较贪嘴,但对于南方的很多食物,像福建的土笋冻、云南的竹虫、贵州的牛瘪等等,也实在是没有勇气尝试。
前几年在东非拜访马赛人家,见女主人在准备午餐,也是好奇,讨了一小块玉米煎饼尝了尝,很香。期间我一直不去想玉米煎饼里有没有牛血。马赛人采牛血,通常是直接用利器割破活牛的颈动脉,等采好之后再封上,很血腥。如果我知道玉米饼中有牛血,多半会无法下咽。
《特上海鲜丼》B0000000229 · 2021年8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Maki House寿司
早年去日本九洲的云仙看活火山,在半道的观景台驻足。边上有一木牌,标示的应该是当地的地名,其中有一字「峠」,不认识,便问同行的日本朋友,这个字是不是半山腰的意思。他说不是,是山顶的意思。
日语中有很多汉字,比如「峠」、「畠」、「畑」、「辻」、「働」等,早已被现代汉语弃用而仅出现在日语中。这些字被称为「国字」或「和制汉字」。
再比如「丼」。
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是有的,同「井」,也有作象声词,投石入井时发出的声音。但在日语中,它的意思是「比普通饭碗厚且深的陶瓷盆、大海碗,或者指装在大海碗中的料理」,音近「懂」,日式盖浇饭。
《疑似银河落九天》A0125010004 · 2021年7月7日摄于中国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
日照香炉紫生烟,遥看布瀑挂前川。
飞流下直三千尺,疑似河银落九天。
看出诗中的问题来没?其中有四个词乱序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段话时,你会发现这里面的字是乱的。」
是不是这样?
经常的,即使文字存在乱序的字或词,我们都丝毫没有察觉,也不影响理解。
据说英语也同样如此。
有学者指出,当你在阅读时,你看到的不是单一的字,加上余光,你同时看到大约四到五个字。当这些字同时传导到大脑后,大脑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和处理,从而得出符合既有经验的结论。尤其对于一些常见词或常见固定搭配,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很妙奇,是吧?
《牛排》B0000000218 · 2011年6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花园饭
美拉德反应,是羰基化合物,比如还原糖和氨基化合物,比如氨基酸或蛋白质在烘、煎、烤等高温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最初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1912年提出。
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加工中普遍存在,它能让食物颜色变深,并且产生特殊的香气。但与此同时,美拉德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食物中很多的营养物质,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有毒物质。
在食品加工中,另一个非常类似的反应就是焦糖化反应。焦糖化反应同样能使食物颜色变深,并且同样能产生诱人的香气。这在烘焙中尤为突出。但与美拉德反应不同的是,在焦糖化反应中,没有氨基酸或蛋白质的参与,而是糖类在高温作用下脱水、裂解。
印度有一种小吃,其原料和制作都非常简单,就是将新鲜牛奶倒入铁锅中翻炒,直至牛奶变成褐色的浓稠的糊状物,经冷却凝固后再切成类似小方蛋糕的样子食用。
这应该就是新鲜牛奶中的乳糖和乳蛋白发生了美拉德反应所致。
《伞伞》B0000000214 · 2021年6月30日摄于中国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红伞伞,白秆秆,吃完一起躺板板。
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
埋山山,哭喊喊,亲朋来家吃饭饭。
吃饭饭,有伞伞,全村一块死完完。
这首极具魔性的云南「防菌中毒」童谣据说最近很火。
前几天有报道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接连抢救了好几个因误食有毒蘑菇而急性中毒的患者。
又到了野生菌的生长旺期。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很多人因为误食了有毒野生菌而中毒,轻者身体不适,重者直接丧命。
在中国,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约有430种含有不同程度的毒素,一般人很难辨别。所以,如果贪嘴,一定去正规市场购买,千万不要自行采摘、食用。
《长安遗麵》B0000000213 · 2020年1月22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
自古文人多饕客,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的晏珠,《随园食单》的袁枚,《老饕集》的张岱,等等。
当代也有很多文人,写下不少关于吃的散文、随笔。我手头就有一本《人间有味》,为汪曾祺所撰,其中有一多半的篇幅说的是吃。茶余饭后,翻来读上一两篇,饶有兴味。
年头曾经读过一位当代作家写的吃,生硬且不生动,估计这位老兄平常对吃并无太多的研究和体验,为写而写,索然无味。
汪曾祺写的吃,侧重于探究食材的渊源,深入、细致、严谨,读来受益颇多。
但最喜欢的,是苏东坡。这位仁兄贪吃,擅吃,写出来的吃也是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汪曾祺和苏东坡,一个在长膘的同时也长了见识,一个既吃得有味也吃得有趣。窃以为,如此这般,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饕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