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 吉诃德》N0000000023 · 2019年12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

 

当一个人深陷于自我臆造的角色中不愿自拔,那么,作为旁观者,抱着娱乐的态度去听,去看。认真不得。认真,你更蠢。


《信念》F0100000088 · 2019年4月28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药,指「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很明确,药是用来治疗疾病的。

怎么知道哪些药可以用来治疗哪些疾病?需要知道特定药物对特定疾病有某种治疗效果。

以上这些应该都经得起推敲。如果承认这些,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知道某种药物对某种疾病有治疗效果?靠情怀?靠信念?

断其然,却不知是否然,更不知所以然,肯定是有问题的。


《州桥老街》F0300000455 · 2021年11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

 

当下,所有曾经的平凡都觉得弥足珍贵。

华为

20220329


《华为》A0101040014 · 2022年3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中环国际

 

昨天结束了志愿者工作,回到家,外婆的手机坏了。上了几家电商平台,都因为近期上海有点严重的疫情不能及时送达。于是今天一早骑车去了中环国际的华为官方服务中心给外婆买了一台华为手机。整个过程也就十来分钟:付款、取货。

自从苹果4S之后,我就开始使用华为手机,直到现在。开始是认为华为手机的定位很商务,稳重,体面,无论什么场合都比较得体;后来,觉得华为品牌很有些情怀,于是使用华为手机也就成为了一种情怀;再后来,因为华为受到美国举全国之力的打压而遇到困难,于是但凡家里需要更新的产品,只要华为有,就全部用华为。

加油,华为。


《信念》F0100000087 · 2018年3月31日摄于中国西藏林芝

 

大疫之下,人性的光辉和良知得以彰显,但与此同时,人心的卑劣和丑陋也昭然天下。


《随手拍》C0000000037 · 2022年2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朝花夕拾海派麵馆

 

不喜欢视频,尤其是短视频。

平面媒体,你可以先有一个概览,从而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如果感兴趣,就花点时间细读;如果没有兴趣,可以当即放弃。而视频不一样,视频是线性的。你必须从头看到尾才能搞明白它在说什么,有趣还是没趣,有益还是无益。

对于现在非常流行的自媒体短视频尤其不喜欢。先不说这类东西有没有价值,通常随带的夸张的配乐过于喧闹,让人头疼。

可能是上岁数了,我更喜欢在不受其他无关信息干扰的情况下读一些文字。


《盛世中华》A0108030010 · 2012年10月22日摄于中国北京崇文天坛公园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帷幕。

自打立春那天观看了这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之后,其实并不怎么关注比赛,而是祈望能有一个媲美开幕式的过程和闭幕式。

这届冬奥会,给了中国一个机会,通过世界各地的自媒体而不是由资本把控的老牌新闻媒体来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无论如何,北京的这届冬奥会很可能作为百年变局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载入史册。


《元宵打灯谜》F0300000448 · 2022年2月15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元宵,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闹花灯、打灯谜、吃元宵。

元宵是什么?看上去像汤圆,但实际不是。汤圆是用湿的水磨糯米粉包馅料,搓圆之后下锅煮熟。所以上海也管包汤圆叫搓汤团。

元宵是将馅料放在铺满干糯米粉的笸箩里摇,使馅料外头沾满干糯米粉,然后用笊篱捞起,快速浸水,快速捞出,稍微沥干之后,再放进干糯米粉笸箩里摇。几次三番,等糯米粉足够厚,就成了元宵。


《家主婆私房菜》B0000000299 · 2022年2月1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米其林」价格构成猜想:

食材:20%,

烹饪:30%,

装盘:50%,包括留白5%,浇汁5%,勾抹40%。

哈哈。


《开涮》B0000000296 ·  2022年2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正月初五。

今天是个人不分男女、地无论东西,举国上下接财神的日子。

财神被接了几百、上千年,有些岁数了,既怕烦,也不怎么扛得动钱。所以,接财神的方式要投其所好、与时俱进。再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怕是财神想躲的心都有。

差不多意思的,还有祭灶。祭灶是想叫灶王爷给老天捎几句好话,所以祭品都很甜,这样灶王爷跟老天爷捎话的时候嘴就甜。将心比心,几百、上千年下来,灶王爷即使没得糖尿病,对甜食应该也早腻歪透了。不仿供点咸鲜口或麻辣口的祭品,没准更能讨灶王爷喜欢。

初五「破五」,不是说初五有多破,是说到了初五这天,年节中的很多禁忌可以破除了,该干嘛干嘛。该打扫的打扫,该干活的干活。闹腾了好几天的熊孩子,到了初五,该揍的就得揍。

到了初五,这年就算是过去了。


《无肉不欢》B0000000295 · 2022年1月27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三林久久圆餐饮

 

无肉不欢,却又见不得垂钓、扑蝶,这事曾经纠结过好些年头。直到有一天在观看《动物世界》时才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安心的答案:食肉动物只会为生存而不会为娱乐去猎杀。

比如垂钓。谋食,可;娱乐,不可。


《托莱多火车站》A1304000012 · 2015年10月2日摄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托莱多

 

在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之后,欧洲迎来了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时期。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出现为标志,工业化大生产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生产力得到了数十,乃至上百倍的提升。

恩格斯将自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后来扩散到世界很多地方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称为「工业革命」。由此,欧洲开始领先,直到今天。


《塞维利亚风光》A1303000029 · 2016年9月29日摄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动摇了教廷的根基,打破了思想的藩篱,人性得以释放。无论是人文还是科学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到了公元17世纪,人们开始要得更多:自由、民主、平等。除了继续反对教会权威,同时也开始还反对封建体制。这最终演变成为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迪愚蒙,科学的以及人文的。


《克鲁姆洛夫》A0901000012 · 2019年9月17日摄于捷克

 

长达千年的违背人性的宗教桎梏和束缚,积聚起了强大的变革能量,加上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的暴发,成千上万的人们走向死亡,成百上千座城镇变为废墟。人们开始思索上帝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当时,「中世纪的黑暗」笼罩之下的欧洲,所有艺术都被禁锢在宗教题材之中。公元14世纪,意大利的世俗知识分子率先发难。他们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名义将人们的视线带回世俗。这无疑动摇了天主教的根基,人性重新开始萌发。

文艺复兴运动在本质上,就是以文艺的名义进行的一场思想变革,甚至是革命。它撕裂了宗教的铁幕,让欧洲见到了一丝近代文明的曙光。


《萨尔茨堡》A2203000009 · 2019年9月16日摄于奥地利

 

通常认为,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罗马人传承了古希腊文明的薪火,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公元476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权力重心东移至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新帝国为了稳固统治,不仅整个国家都皈依了基督教,并且将基督教立为了国教。

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教育极其薄弱,平民大都是文盲。于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教廷」应运而生,专门负责对《圣经》的解释以及和上帝沟通,教廷,尤其是教皇成为上帝旨意的传达者和代言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教皇的地位甚至高过皇帝和国王,代表上帝对新任皇帝和国王加冕。

大权在握之后,教廷便开始施行极其严酷而邪恶的精神控制。任何违反或教廷觉得违反基督教教义的思想都被视作异端邪说而被处以通常是火刑的极刑。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是教廷的一个执法机构,即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宗教裁判所」。

欧洲由此进入了一个愚昧浑沌的至暗时刻,即「中世纪的黑暗」,时间跨度长达千年。


《冰雪亚布力》F0300000445 · 2015年1月27日摄于中国黑龙江尚志

 

千里迢迢飞到黑龙江玩雪,可真到了冰天雪地,差点玩不起来了。

先是「苹果」手机扛不住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刚掏出口袋,瞬间没电关机;二是澳大利亚的「UGG」,说是雪地靴,真到了雪地,没几天就开裂了;再就是「佳能」相机,尽管谨小慎微,但快门还是冻住了。

不怨谁,怨自己没经验,但问题得解决,不然玩不尽兴。

前两件事好办,相机快门老是被冻住,真的蛮头疼的。

休息的时候,捧着相机琢磨,总算弄明白了:原来在雪地里拍照,相机免不了会沾上些雪花。按快门时,雪被手指的温度融化,会渗进缝隙里,在零下二十来度的环境中很快就结成了冰,把快门给冻住。有了初步判断,去超市买了几卷食品保鲜膜,剪下一小块贴在快门上,防止融水渗入。这一招果然奏效,后来就再没发生快门被冻住的事。

剩下的保鲜膜用来打绑腿,雪再深,也不会钻进鞋帮里,效果奇佳。哈哈。

无题

20220105


《笼》C0000000033 · 2021年12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三林老街

 

好些天没有关注过疫情了,今天看了一下相关新闻,陕西的最新疫情感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河南突然又冒了出来,新增64例。

海外依旧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一天新增2,714,237例,大都为「民主国家」: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印度,德国、澳大利亚等,其中美国一国新增776,520例。直觉判断应该是刚刚过去的圣诞及新年惹的祸。

大疫当前,要限制还是要自由,每个国家对策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作为个体,崇尚自由是一种本性,但重要的是,这种自由必须是以不影响其他个体的自由为限度。这就好比罐子里的玻璃球。每个玻璃球都有恰当的空间才能相安无事。如果有的玻璃球想要挤占更大的空间,结果要么是玻璃球碎了,要么是罐子破了。

无限制的自由,意味着最终谁都受限制,谁都不自由。在这次疫情中死去的5,479,655个鲜活的生命,其中绝大多数就是不负责任「自由」的代价,有些属于咎由自取,而有些真的很无辜。

愿后者安息。


《大吉大栗》B0000000279 · 2021年12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咖世家

 

咖世家,国际咖啡品牌连锁。这名字翻译得挺好,在我看来,并不输「奔驰」或「可口可乐」,至少做到了信、达、雅。但不知为什么,多数人更熟悉它的原名「COSTA COFFEE」。

可能是咖啡因不耐受,平时很少喝咖啡。有时和客户或朋友去咖啡馆,也一多半会点一杯热巧克力意思意思。在为数不多的突发奇想找一家咖啡馆坐坐的情况下,只要有可能,我会选择咖世家而不是名气更响、门店也更多的星巴客。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不喜欢纸杯。纸杯这东西给我的感觉一直都很廉价。

不幸的是,这一次在咖世家盛咖啡的不是预期中那种带有绛紫色「COSTA」标志的咖啡杯,还是纸杯。哈哈哈哈。


《烤鸭炉》A0101060002 · 2021年11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新大陆中国厨房

 

几乎所有高端烤鸭都说是「果木烤鸭」,即用果树为燃料烤制。最主流的解释是,用果木烤出来的烤鸭口味更佳,会有一种淡淡的果香。对此,我很有点不以为然。

我从来没有从烤鸭中品尝出果香来,一次也没有,此其一。其二,烤鸭所用果木,有苹果树、梨树、枣树、柿子树,等等等等。如果有果香,那烤鸭就有苹果香烤鸭、梨香烤鸭、枣香烤鸭、柿子香烤鸭。

用果木烤鸭,没准确有原因,比如,果木比较易得,再比如,相比其他诸如松木,果木炭火更少异味等,但肯定不是因为果香。

很难让人相信,即使是顶级烤鸭大师,能分辨出烤鸭究竟是用什么果木烤的。


《秋叶》D0000000004 · 2021年11月1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农历冬月十二,公历十二月十五日,上海依然没有入冬。这比往年迟了近半个月。看天气预报,两天后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能接近冰点,但会不会入冬,还不好说。

入冬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天文学意义上的,即「入冬」节气一到便算入冬;另一种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必须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才算入冬。按照后一标准,上海至今仍只是在冬天的门前徘徊。

极深秋?

1 7 8 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