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湊」》C0000000068 · 2023年9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合生汇
「湊」非「凑」,三点水。
「湊湊」是谁?「呷哺呷哺」旗下的一个全新火锅品牌。
「呷哺呷哺」曾风靡一时,现在一众火锅新锐的围剿下风光不再。「呷哺呷哺」曾试图突围过,尤其是在「高端」方向上,但似乎不怎么成功。于是,推出了全新子品牌「湊湊」。
就眼下的态势看,「湊湊」算是开了一个不错的头,但能维持多久,不好说。「湊湊」采取的策略是主打服务和环境。服务方面,一是店员主动热情加拚命送些小礼品,比如鸭血、饮料之类以博取好感;环境方面,很有点设计感,似乎有意在营造一种茶室的氛围。但,前两天的就餐体验,环境方面并不理想。一是空间逼仄,不是很自在;二是,出入店堂时,竟然滑了两回,因为地面上的油腻。
《包子》B0000000457 · 2023年6月23日摄于中国江苏泰州富力万达嘉华酒店
饼,现在大体指扁平状的麺食:煎饼、烙饼、烧饼、油饼,甚至很多泊来品,像披萨,也常被唤作披萨饼。但在唐代,饼的概念要广得多,但凡麺食,除了麺糊糊,剩下的就都叫饼。
饼,隋唐大学者颜师古注字其为「并也。溲麺使合并之。」溲麺,即用水和麺。
唐代的饼种类繁多,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归置归置,主要有以下几类:
胡饼,来自西域的泊来品,有馅的、没馅的,炉烤的麺食,比如馕。如果那时有披萨,也会被归为胡饼。
蒸饼,蒸熟的麺食,像馒头、包子、糕饼之类,都是蒸饼。
汤饼,麺条、麺片、馄饨之类,连汤带水的,都叫汤饼。
那么,《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又是什么?是蒸饼,也就是馒头或包子。宋仁宗赵祯登基后,为避名讳,蒸饼改称炊饼。
《食廬NOBLE港汇店》A0101150005 · 2023年2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
找一家餐厅吃饭,一般会习惯性地参考各种诸如《米其林餐厅指南》之类的餐厅推介网站的介绍,看环境,看菜品,看服务,看价格,看地址,以从中挑出一家感兴趣的餐厅。但是要记住,这些信息需要判断和甄别,因为很可能是不真实的。
2017年,英国小伙子巴特勒在自家的后院「开」了一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厅,取了一个很文艺范的名字「德威小屋」(The Shed at Dulwich),注册在点评巨头「猫途鹰」(TripAdvisor)上。上线后,这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厅在伦敦排名第18149位。
接下来,好戏开场了。
巴特勒发动亲朋好友为德威小屋写评价。由于使用的都是真实的身份,这些评价成功地骗过了猫途鹰的算法。就是这么简单,德威小店不仅排名快速上升,而且还被营造成一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端餐厅。
巴特勒就的计划非常缜密。早在「开业」之初,德威小屋的地址只有街道而没有具体的门牌号,并且只接受电话预约。这样,既可以避免被找上门来的顾客识破,同时还为餐厅增添了神秘感。而蜂拥而至的预约电话,得到的答复不是被包场了就是约满了。
半年后,德威小店成功登顶「猫途鹰」,甚至还收到了「猫途鹰」的官方祝贺邮件。更搞笑的是,德威小屋成为「网红」后,很多「美食家」纷纷为根本不存在的「经历」写下「美妙」的用餐体验。而同一时刻,「猫途鹰」的首页赫然写着:「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确保猫途鹰上的内容反映真实的 体验」。
猜猜后来发生了什么?
随着德威小店越来越火爆,巴特勒疲于奔命,几乎把自己整到崩溃。他决定结束这场恶作剧。但在此之前,又做了一件事:将德威小店变成一个真正的实体店。
巴德勒把自家的后院收拾了一下,稍稍布置了,弄得至少看上去像一家露天餐馆。为了烹饪,他又弄来了一台微波炉。
德威小店正式粉墨登场。他把朋友们请来扮演成DJ及顾客,烘托气氛。
第一批客人是一对来伦敦参加会议的美国夫妇。
在群众演员「饭菜真好吃」、「月亮好看」、「风也温柔」的背景声中,这对美国夫妇享用着盘子里用微波炉加热的1英镑速冻食物,赞口不绝。他们在「猫途鹰」上为德威小店留下了第一条,同时也是唯一的一条真实评价:「和美国不一样的东西,太棒了!这就像二战时期的经典。」
送走了这对美国「美食家」夫妇,巴特勒正式结束了这场恶作剧。当他将事情的经过公之于众后,引发了吃瓜群众的一片哗然,这让「猫途鹰」承受了巨大压力,竭力辩解:「这个不能证明我们平台模式有问题,因为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干。」
《招牌牛肉章肠虾锅》B0000000439 · 2023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普陀
美食爱好者,很少没听说过「米其林」的。《米其林指南》在美食界,是圣经一样的存在。
米其林是一个轮胎品牌。一个卖轮胎的能跟美食扯上关系,还是上一个千禧年的事。
1900年,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米其林公司的创始人米其林兄弟适时推出了一本小册子《米其林指南》,内容涵盖餐厅、地图、加油站、旅店、汽车修理厂等汽车旅行的资讯。
一种说法是,米其林兄弟认为,汽车旅行是一个发展趋势,这肯定会有益于轮胎的销售。他们推出《米其林指南》,就是想在这方面推一下波、助一下澜。我倒是觉得,米其林兄弟编撰这么一本小册子供顾客免费取阅,最直接的效果是扩大了品牌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再就是增加了店铺人气。
《饭》B0000000437 · 2023年2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胡子大厨
计划经济年代,城市居民的口粮是有配额的,每人每月20几斤,一天不满一斤。如果家里男丁多,想吃饱肚子,得有点创新才成。
记得小的时候,去粮店买米,不光要「粮票」,还要「购粮证」。粮票的作用是限定粮食总的配额,而购粮证的作用是限定每家每户大米和洋籼米的配额。大米就是粳米,吃口软糯;洋籼米就是籼米,口感粗糙。即使如此,很多人家会用大米配额去跟别人家换洋籼米配额。洋籼米便宜是一个原因,重要的是洋籼米「胀性」好:同样多的洋籼米,能比大米煮出更「多」的饭。
还有更绝的,就是清华大学发明的「双蒸饭」:米蒸到半熟,加水后捂紧锅盖再蒸。这样做出来的米饭,据说可以翻倍。
洋籼米饭和双蒸饭异曲同工:眼前吃「饱」就成,至于能撑多久,那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