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八福堂」的神职人员》F0200000011 · 2016年5月14日摄于以色列

 

公元1054年,基督教迎来了其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分裂成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以及以君士坦丁,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正教」。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基督教的这次分裂是君士坦丁大帝当年无意中埋下的一个伏笔。

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当罗马帝国的势力版图拓展到土耳其、叙利亚等地后,为了加强控制,君士坦丁大帝在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建立了一个新的首都,即君士坦丁堡,并同时建立起一个新的教区。新教区的影响力上升很快,不久之后便对罗马教皇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君士坦丁堡教区认为,罗马教宗之所以被尊为教宗,是因为他所主持事务的地区是帝国首都。而现在君士坦丁堡也同样是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教区的主教理所当然地应该和罗马教宗拥有同行地位和身份。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大公会议上被提升为仅次于罗马教宗的地位。公元451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更是被任命为和教宗平起平坐的宗教领袖。

但是,对于这一结果,罗马教廷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罗马教宗的地位应该高于任何其他地区的主教。罗马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散布开来的发源地和福地。而教宗本人是罗马教会的开创者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圣彼得的合法继承人。既然是圣徒的继承者,自然就比所有的神职人员都要具有更崇高的地位。因此,罗马教区对于公元451年的这次大公会决议感到非常不满,拒不接受其结果。东西教区之间的裂隙由此产生,最终于1054年彻底分裂成两个相互仇视、老死不相往来的教派:罗马教区的教派称为「天主教」,而君士坦丁堡教区的教派称为「东方正统教会」,简称「东正教」。


《教士》F0200000010 · 2016年5月13日摄于以色列

 

基督教发端于耶路撒冷,但发迹却在罗马。

和在耶路撒冷一样,基督教传播到罗马的初期同样被罗马当局视为异端邪说而饱受打压,有的基督徒甚至活生生地被投进狮笼,成为狮子的盘中餐。只是到了罗马帝国晚期,危机四伏,社会动荡,罗马当局开始重新审视当时已经在社会低层的平民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基督教,想利用基督教来安抚和控制心怀不满的平民大众,充当「精神治安大队」的角色。这对基督教来说是一个转机,得以由非法变成合法,由此从地下走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公元五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韬光养晦和忍辱负重,基督教终于苦尽甘来,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在基督教的早期,尽管也时不时地给执政当局制造一些麻烦和事端,但只要一受打压便会立刻收敛。在大多数时候,基督教都表现得相当的逆来顺受和忍气吞声,但在得势之后,其凶残的本性便立刻暴露无疑。首当其冲的是犹太教徒。公元325年,基督教在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召开了一次「尼西亚」宗教大会上。在这次大会上,基督教正式宣布犹太教为邪教,犹太人是最邪恶的种族,是杀死耶稣的凶手,是撒旦的仆人,全体基督教徒的公敌。犹太人的苦难帷幕由此拉开。在接下来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犹太民族饱受迫害,甚至遭到种族清洗。

到公元13世纪,基督教发展到了顶峰,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机构:宗教裁判所,专门镇压和迫害他们眼中的「异教徒」,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哥白尼,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仅仅只是提出了「日心说」,也就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竟被活活烧死。

从公元五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到公元十五世纪这一千年是中西欧最黑暗、最恐怖的一段历史时间,这一时期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布道的神父》F0200000009 · 2016年5月17日摄于以色列耶路撒冷

 

基督教的源头是犹太教,甚至它的创始人耶稣本身就是一个犹太人。

基督教和犹太教信奉的是同一个神:耶和华。基督教在萌芽时期完全依附于犹太教,从一定程度上看,可以算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只是这个分支在当时犹太教盛行的耶路撒冷被视为异端邪说,陪受打压。所以,耶稣和他的追随者只能偷偷摸摸地传经布道,宣传他们的教义。

为了博取眼球,耶稣和他的追随者赋予了耶稣许多惊世骇俗的神功绝技:清水变佳酿、五个大饼两条鱼喂饱了五千人、治愈了瘫痪38年的病人、隔空救人、履水疾行、让天生的瞎子重见光明,如此这般。由于这一时期基督教走的是一条「群众路线」,其传播对象主要是社会低层的平民大众,耶稣匪夷所思的「神迹」成功地引起了轰动,广受追捧,影响力越来越大,追随者也越来越多,终于在他33岁那年,因妖言惑众被当时耶路撒冷的罗马总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然而,耶稣的追随者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偷偷转移并藏匿了耶稣的尸体,在他死后的第三天对外宣称耶稣已经复活,第四十天还升天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追随者们的想像,神乎其神,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耶稣是神,是耶和华的使者,是人们已经苦苦等待了上千年的「救世主」基督的化身。他通过现身和死来唤醒并救赎人类。

至此,基督教横空出世,时间为公元一世纪。


《呜咽的排箫》F0100000022 · 2015年9月30日摄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塞维利亚

 

「感恩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人的传统节日「感恩节」。对美国人来说,感恩节的重要性仅次于圣诞节。

1620年9月,「五月花」号帆船载着102名英国人抵达美洲大陆,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着手建立一个全新的家园。但他们的第一个冬天并不好过。从大西洋上吹来的凛冽寒风和漫天的冰雪让初来乍到的他们措手不及。恶劣环境加上缺少必要的装备,不少人病倒了。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又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冬天过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洲的移民死亡过半,只有50人得以幸存。

当春天到来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发现了他们,给他们送来了很多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如何狩猎、捕鱼、耕种玉米、南瓜及饲养火鸡。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这一年秋天,他们获得了大丰收。第一批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移民终于在这块殖民地上站住了脚。

那年的11月底,移民们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感谢上帝的恩赐及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三天。第一天黎明时分,移民们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应邀前来的印第安人带来了五只鹿作为礼物。自山林中打来的野味和自产的玉米、南瓜、火鸡等被移民们制作成了佳肴。宾主围坐在熊熊篝火旁,共同欢宴,畅叙友情。在凉爽的秋风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上的年轻人载歌载舞。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射箭等活动。从此,清教徒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仅仅一个世纪之后,美国联邦正规军队和民兵开始有组织地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征剿,这一场种族灭绝运动从1803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差不多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

1779年,乔治 · 华盛顿指示军队屠杀印第安人时曾经这样说过:「(假如)将废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在屠杀灭绝印第安人过程中,华盛顿还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1783年,华盛顿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较中他的这种反印第安人情绪暴露无疑:「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华盛顿的灭绝政策在他的部队一次又一次屠杀了印第安人以后得以实施。屠杀的过程极其残忍,甚至有美军士兵从印第安人的死尸上剥下皮来,「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

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灭绝完全出于美国的国家意志,就连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说的《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 · 杰斐逊积极参加和推动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美国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即从密西西比河西岸到洛基山麓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后,随着疆土大步向西推进而大规模驱逐和屠杀印第安人的一系列事件,就是在杰斐逊的总统任内开始的。

1807年,托马斯 · 杰裴逊指示他的战争部门:「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国人去获取他们的土地,那么,对印第安人的反抗就要用短柄斧头反击。如果我们约束自己不去举枪迎向这些部落,那么在这些部落灭绝之前我们将不会安静地躺下,或者被驱赶出密西西比河以外。在战争中,他们也会杀死我们中的某些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美国人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

1814年,美国詹姆斯 · 麦迪逊政府参考1703年北美各殖民地议会作出屠杀印第安人的奖励规定,并重新颁布法令,规定每上缴一块印第安人(不论男女老少甚至婴儿)的头皮,美国政府将会发给奖金50至100美元(杀死12岁以下印第安人婴幼儿和杀死女印第安人奖励50美元,而杀死12岁以上青壮年印第安人男子则奖励100美元)。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特别是1864年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人根据林肯颁布的《宅地法》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达到高潮,许多印第安人村庄在一夜之间变成鬼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美国联邦正规军采取分进合击等战术,集中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到189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作战任务。

1862年,林肯总统下令绞死了38个明尼苏达曼卡托地区的达可它人苏语部落个酋长。这些被绞死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部落的神职人员和政治领袖。这些酋长之中没有人犯过他们被美国政府所控告的罪行,林肯总统有意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冤杀死刑。

次年,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宣布感恩节为美国全国性节日。

美国内战英雄,曾对美国叛乱的南方各州实行「三光政策」的联邦军威廉 · 谢尔曼将军对此发表意见说:「如果我们今年多杀一点,那么明年要杀的人就少了一点。反正他们都得杀掉,或将他们作为穷光蛋的品种保留下来。」

美国历史学家在有关着作中叙述这段历史时写道:「美国向西、南、北三个方面勐烈推进时,不仅排挤了阻止它前进的国家,并且残暴地粉碎了这些土地上原来的主人,即印策安人的反抗。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污点之一,而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也曾积极参加这种行动。」

如此长期军事征剿、屠杀的结果是什么呢?

据美国一些诚实、严谨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至l亿之间。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被迫分散聚在美国全国各穷乡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还剩下了多少呢?据美国官方统计,还不到80万人。而国土面积小得多的墨西哥倒有1000多万。

美国政府对本国贫困落后的弱势族群进行种族灭绝,使美国政府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而这一切的代价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毁灭,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

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雅法风光》A1902000002 · 2016年5月18日摄于以色列特拉维夫

 

对大多数人来说,旅行无非是这两个目的:度假,或是观光。

如果是度假,目的地的选择主要考虑诸如环境、住宿、饮食、娱乐等生活环境和条件方面。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当然是怎么舒适怎么来,怎么可口怎么吃。如果上述各个方面还不如家好,度假的体验一定不会好到哪去。

观光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环境和文化差异越大,就越有观光价值。这应该是观光最主要的驱动力。但环境和文化的差异越大,意味着离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就越远。

在以往的旅行途中,经常听人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不是饮食不习惯,就是环境不适应。入乡随俗很重要。有一点你要明白,你诸多的不习惯,问题往往出在你的自身。比如饮食,你不习惯,并不是人家的饮食有多差,只是不合你的口味而已。很多人都说中华美食如何美味,天下无敌,这多半是出于无知。对于你偏爱有加的臭豆腐和皮蛋,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觉得很恶心吗?我们应该对所有不同的环境和文化都给予理解、尊重,甚至我们应该满怀好奇于这些差异。我们不就是冲着这些差异去的嘛,是吧?

旅行体验的好坏,往往并不在于目的地,更多的在于自身的心态。有一点必须记住,作为一个旅行者,我们要做的是去迎合并且欣赏这个世界,而不是相反。


《塞维利亚风光》A1303000018 · 2015年9月29日摄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塞维利亚

 

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预期,也就是你希望从这次旅行中得到什么,你又大概会得到什么。

在以往的旅行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人,在埃及,在柬埔寨,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都没什么兴趣。我很好奇,问,既然如此,何必要费力费钱地跑出来。得到的回答是,听身边的朋友说好玩,就跟着出来了。可出来之后,并不觉得很有趣。

有必要再次强调,旅行的本质就是体验。你看到了你想看的风景,吃到了你想吃的美食,买到了你想买的东西,但这都是一些具体的载体,最终你获得的只是体验。

同样的风景,同样的美食,同样的购物,每个人从中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自己应该要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如果你的兴趣广泛,尽可能选择那些能更多地覆盖你兴趣范围的目的地。倘若你既喜欢风光,同时又喜欢历史、建筑、艺术、美食、阳光,甚至购物,我建议你选择去西班牙。一次行程,能让你获得更多,更广泛的感受和体验。这要比去其他欧洲国家更划得来。


《帝国乡村俱乐部酒店》A1200000005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斯里巴加湾

 

无论什么地方,季节的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同样是黄山,冬天漫天飞雪,而春天则是山花烂漫。在酝酿出行计划的时候,季节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前些年,为了感受酷暑和严寒,我特意挑了盛夏去了内蒙古的库布其和埃及,挑了严冬去了黑龙江的雪乡。但这些只能算是例外。通常情况下,相对干燥和凉爽的季节更适合旅行。只是这样的季节往往也是当地的旅游旺季,交通、酒店、餐饮等价格比平时会高出许多。如果时间比较自由,可以稍稍提前或者推迟一些日子,避开高峰,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的钱。

要注意的是,我们习惯了「一年四季」,但世界上其他地方并不都是如此。越是接近赤道,四季的变幻就越不明显。对于低纬度地区来说,常常只有雨季和旱季,或者再加上个凉季。挑选什么样的季节去这些地区,有必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下当地常年气候情况,比如每个月的平均日照和降雨量,以便出行前有一个大致的预期。一般来说,对于这些地方,凉季较为舒爽,适合旅行。至于雨季和旱季就很难说了。不难想像,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宁愿选择旱季而避开雨季。但这样选择很可能的错的。低纬度地区的雨季和江南的梅雨季不同,尽管天天有雨,但通常只是短时间的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这一时节的天空往往风云变幻,比旱季时的万里无云要生动得多,也漂亮得多。

对于高纬度地区来说,日照的长短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纬度越高,冬季的日照就越短,这也就意味着旅行的「有效时间」也就越短。很多欧洲线路,冬季的报价看似很低,但如果考虑到日照因素,性价比往往很低,不是很划得来。

前年还是年初的时候就答应闹闹乘坐邮轮,但最后一直拖到了五月才成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气候。因为我考虑,年初的时候气温本已很低,加上邮轮在海上航行,风大浪疾,不仅上不了甲板,就算待在自己的客舱阳台也一定够呛。即便价格再便宜,如果没有良好的体验,那就很不值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当初的考虑是对的。

在合适的季节去合适的地方,这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泸沽湖》A0115030002 · 2017年2月25日摄于中国云南宁蒗

 

到了我这个年纪,远方不再有诗,但一定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和风情,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正是出于这样的憧憬,这些年来,我的心始终处于一种不羁和躁动之中,始终向往着远方。

但哪里才是心中的远方?答案是:随心所欲。哪里能引起内心的向往和冲动,哪里就是远方。引发这种向往和冲动的,可能是风景,可能是风情,可能是美食,也可能仅仅只是一种预期的体验。

对我来说,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会有一个过程。经常的,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几个月,半年,一年,甚至几年。

最初的信息来源,不是旅游网站,更不会是朋友圈,主要的是来自新闻报导。旅游网站为了招徕顾客,往往会刻意屏蔽掉很多的负面信息;朋友圈就更加的不靠谱,为了证明「不虚此行」,昧着良心说瞎话的比比皆是。而新闻报导就完全不一样了,正面消息和负面消息比较均衡,相对来说较为真实可信。

通常的,当对一个地方产生兴趣之后,便会对这个地方的各个方面加以持续的关注,内容甚至包括当地的政治局势和国际环境、治安状况、经济水平、卫生条件,诸如此类,并会有一个大概的评估,只有觉得条件合适之后,才会开始着手酝酿和准备。

旅行,说到底,为的只是追求一种预期的感受。很多因素,像恶劣的天气状况,糟糕的住宿条件,难以下咽的饮食,令人不安的治安环境,以及可能的自然灾害等等,都可能严重影响到最终的旅行体验。

世界这么大,可以选择的旅行目的地太多太多,挑一个能让自己获得良好体验的地方不难。

去年上半年跑了一趟以色列。尽管当时中东的局势非常混乱,但以色列却意外地被整个阿拉伯世界忽略了,反倒相对安全。情况类似的还有伊朗,只是实在抽不出时间,才迟迟没有成行。


《秋天的故事》F0300000106 · 2017年9月23日摄于中国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乌兰布统

 

摄影几乎没有门槛,而且适合所有人,只要你感兴趣,并且有一台相机。甚至连相机也不要,只要有一部带拍摄功能的手机就行。

但摄影和演奏乐器一样,弄出点声音很容易,但想要达到一定的水准,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要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实践,另一条腿是学习。在实践中领悟,在学习中提高。缺少哪一条腿,要想取得进步都会有些困难。

另外就是,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摄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作。这条路能走多远,不只是取决于你的勤奋,还取决于你的天分。最好是不要给自己制定任何目标,而是将摄影作为自己的一项爱好,这样更容易持久。只要不半途而废,日积月累就总会有所进步。

相信很多初学者每次出门都会拍大量的照片,然后一堆一堆地往外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时间把自己拍的旧照片翻出来,看看和你现在的照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当初为什么会那么拍,而现在又为什么不那么拍了。这样做,等于在帮助自己厘清曾经走过的路,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在原地踏步,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对自己拍的照片有些小得意是初学者经常会有的一个认识误区。要知道,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一多半是你的审美情趣还停留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三五年过后,当你回过头来看自己当年拍的照片时,往往会感到很不满意。照片还是那些照片,为什么给你的感觉会有不同?答案就是:你的眼光和三五年前不一样了。

这些天啰啰嗦嗦,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一大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外加鸡零狗碎,算是对自己这些年所走之路的一个逗号,一段记录和一个小结。但愿三五年之后,当我回过头来再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觉得非常肤浅、幼稚和可笑。那样的话我会很开心,说明我又进步了。


《呵护》F0300000102 · 2012年1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

 

说一下我对「后期」的看法。

所谓「后期」,就是照片拍摄完成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适当的处理,以求达到某种效果。在胶片时代,所有的暗房和修片工作都应该算是后期;而在数码时代的后期,是使用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对数码照片进行处理。

对于后期,既不要不屑,也不要迷恋。

后期到底属于整个摄影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还是属于摄影的延伸?我更倾向于后者。

很多人在展示照片后,会强调一句:「我是原片直出」,意思是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处理。这句话的潜在之意无非是想表明,如果经过后期,照片会更加完美。

既然可以更加完美,为什么不让它更加完美呢?一个女孩子,把自己打理一下,上点妆再出门和披头散发、穿着睡衣直接出门,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后者再强调「我是素颜」,那也不管用。你要让人家直截了当地看到你的美,而不是让人家去想像你化妆后的效果。

另一方面,不要过度依赖和迷恋后期。我的理解是:后期的主要作用在于对照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它应该是化妆而非整容。

后期要把握「度」。像日本的歌舞伎或者京剧那种化妆就已经不再是「改善」,而是在你的脸上另外重新画了一张新脸。

对于初学者来说,刚开始接触后期时,很容易走过头。最常见的是喜欢提对比,提饱和,因为操作最简单,效果也最直接了当。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往往会导致照片的反差过大,色彩过于浓艳。一般情况下,玩过一段时间后,等自己也看不过去了,就会慢慢加以纠偏。这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很少有人能通盘掌握并运用自如。你可以把图像处理软件理解成一个巨大的工具库,你要做的是了解一下这个工具库中大致有些什么,然后挑你需要的就可以了。

后期和摄影是两个不同的行当,就像是我们常说的「工艺美术」,后期更像是「工艺」,而摄影则更像是「美术」。

最后说一下「磨皮」。

所谓「磨皮」,就是对肌肤,尤其是面部肌肤进行某种处理,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改善和美化,有点化妆的意思。「磨皮」的关键是要掌握分寸,掌握「度」。我曾经看到过有人「磨皮」时捎带着把背景的花岗岩墙面「磨」成了石灰粉墙,这显然过了。

肌肤的自然纹理非常漂亮。「磨皮」的底线是尽可能多地保留肌肤的自然纹理,而只需对诸如眼袋、黑眼圈、过深的皱纹,以及暗淡的肤色做一些改善即可。照片毕竟是照片,要真实、可信,这很重要。

其实美化肌肤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需要借助后期。适当地提高曝光、减小景深、增加暖色,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肌肤变得更加细腻和柔和,同时还可以保留住肌肤的自然纹理。


《辛特拉宫》A3101000001 · 2015年9月28日摄于葡萄牙里斯本辛特拉

 

摄影要取景,而要取景就得「构图」。

所谓「构图」,就是你想拍什么,并且把你的拍摄对象放在整个画面中的哪个位置,让拍摄对象和周边环境如何分离或如何关联,以及怎样才能让你的拍摄对象受到关注,成为画面的重点。换句话说,就是对画面有一个规划和构思。

几乎所有的摄影教材都会有构图的相关内容,我也不太懂,没法深入展开。这里只提三点:

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是一种最基础,同时也是最经典的构图方法,源自古希腊的几何学,是西方美学中一个最基本法则。

所谓「黄金分割」,简单来说,就是想像你在画面上添加四条直线,纵向和横向各两条,将画面的纵向和横向都三等分,形成一个「九宫格」。四条分割线相互交叉所形成的四个交点,就是「黄金分割点」。将照片的重点,或者称关注点置于这些黄金分割点上,就是构图中所说的「黄金分割法」。这样的画面被公认为是均衡、匀称、和谐和完美的,是绘画和摄影构图最基本的原则。

当然,构图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三角形法、对称法、对角线法、三分法、中心法,等等等等,但黄金分割法是所有这些构图法的基础。

透视原理

了解一些透视的基本原理对摄影构图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这幅《辛特拉宫》,因为用的是广角拍摄,画面中的所有元素,建筑,还有人,都是变形的。但无论是建筑还是人,都没有让人产生出一种摇摇欲坠的不平衡感,整个画面还是比较稳重的。这里就利用了透视的相关原理,让所有的变形都和我们的经验和感觉相匹配。其中的关键是「找平」,即找到关键的参照线。

我们知道,地平线和海平线是最可靠的水平参照线。但在《辛特拉宫》中,既没有地平线,也没有海平线可参照,如何「找平」?答案是,找建筑物中的垂直线,比如墙角,门框、窗框的竖边,等等。由于《辛特拉宫》采用了广角拍摄,几乎所有的竖向线条都呈现出了一种汇聚效果而不再垂直。但其中有一条是个例外,那就是和相机取景框中心十字线重叠的那条线是垂直的,是可靠的参照线。换句话说,保持画面最中间的垂直线垂直。当然,墙角,或门、窗框本身建造得歪斜的除外,像高迪的很多建筑。

重心

对称构图一般不存在重心问题,但在非对称构图的情况下,经常需要对整个画面的重心进行适当的调整,让重心尽可能接近画面的中心,给人有一种稳重、平衡的感觉。

画面的重心不是拍摄对象的重心。在《辛特拉宫》中,并不是说一定要让辛特拉宫的重心置于画面的中心,它可以被置于一侧,但在另一侧,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其他辅助物,像前景中正在行走的人,会对整个画面的平衡产生一定的效果。当然,这里所说的「重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重心,而是由色彩的冷暖、明暗、大小所决定。

这里顺便提一下,很多人不喜欢画面中出现一些不相关的人物。其实很多时候,适当的人物,不仅能让画面变得更生动,而且还让画面更有空间感。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构成」。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关于平面设计的概念,我一直企图弄明白,可惜一直没能弄明白。


《晒太阳》F0300000097 · 2013年12月21日摄于中国上海

 

冬春时节,只要天气晴朗,没有霾,就都会带闹闹晒晒太阳,一边逗他玩,一边捎带着给他拍些照片。

我很少使用脚架,觉得麻烦。在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曝光的场合,比如拍静态夜景,拍车灯尾迹,拍星光等,脚架对稳定相机至关重要。而一般情况下,脚架就是一个累赘。携带不方便且不说,主要的是很碍事,尤其对于旅拍。

使用脚架是一个很烦琐的过程:取出脚架,一节节、一条条地把支腿拉出,拧紧。支稳后,再调整云台,固定住了,之后才能开始拍。粗略算下来,完成这一整套动作起码要拧十二三个旋钮。拍完一张照片,要么连相机带脚架这么扛着,要么得再将这十二三个旋钮挨个松开,把脚架收好,再重新拧紧,收好。

使用脚架的另一个弊端是构图严重不方便。使用脚架拍出来的照片,其视角就是人的正常视角,而这样的视角往往是最寻常和最平庸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无人机拍摄的照片?是因为它的视角不同寻常,一般情况下很难获得这样的视角,因而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理论上,相机越稳定,拍出来的照片就越清晰,越锐。但在白天明亮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快门的速度通常都在几百分之一或上千分之一秒以内,相机抖动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况且,现在大部分专业级相机或者镜头都自带防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脚架对改善照片品质的作用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大,甚至微乎其微,肉眼根本无法分辨。

说到拍摄角度,这里顺便说一下:很多人在给孩子拍照的时候,往往就这么站着,结果把孩子的脑门拍得很大,而下巴又拍得很尖,像传说中的外星人。其实孩子之所以招人爱怜,是因为他们的脸形,以及五官之间、五官和脸之间特殊的比例关系。这里面存在着某种心理暗示或本能所致。所以,对于孩子,尤其是婴幼儿,最好的拍摄角度是与他们的脸平齐。为了给我们家这小子拍照片,我是没少趴狗屎,有时腰伤犯了,趴不下来,只能躺在地上。


《外婆又疯了》F0300000096 · 2017年6月25日摄于毛里求斯灯塔岛

 

毛里求斯灯塔岛风疾浪高,可有人硬是穿着裙子和拖鞋往一人多高的孤岩上爬,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上去之后,海风一吹,就又疯了。

说说器材。

好多年前,曾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器材不是万能的,可没有器材是万万不能的。

摄影器材,主要是机身和镜头,价格从几百上千一直到几万、几十万,如何选择?首先要看每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一分价钱一份货,贵,肯定有贵的道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摄影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在器材上过多的投入,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就很不理智了。

这些年,曾不止一次地被人问到,说想学摄影,买什么器材好。前几年我通常建议机身是「佳能」50D,后来是60D,再后来是70D,总之是同级。因为这类准专业级的单反相机具备了摄影的各项基本功能,价格也较为适中。过两三年,如果热情还在,到时候再升级不迟。

对初学者来说,器材方面很容易忽略的是镜头。实际上,镜头在摄影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机身,甚至更加重要。不同的镜头,其成像效果完全不同,这里不再详细展开。我现在一般只用两支镜头,一支是16-35广角变焦,一支是70-200长焦变焦,均为佳能原厂的红圈镜头。这两支镜头都单独配有机身,主要是嫌旅途中频繁更换镜头很麻烦,对镜头和机身的保养也都不好。其次是,两个机身可以互为备用,以防万一。选用这两支镜头,是喜欢广角和长焦的成像效果。另一支同样是佳能原厂的24-70中焦变焦,现在几乎不用了,因为觉得它的成像中规中矩,更适合用于一般的记录性拍摄。曾经用过副厂镜头,但感觉不是很顺手,现在也都放弃了。至于「百微」、「鱼眼」之类,玩过几回,兴头一过,现在不知道都搁哪了。

器材,尤其是镜头,用过了,体验过了,才能对其拍摄效果和成像优劣有一个评估和概念。这是一条不归路,要么一路向前,要么止步,但不可能回头。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最好。


《「嘿,宝贝」》F0300000095 · 2013年7月17日摄于菲律宾西米沙鄢阿克兰长滩岛

 

除非受过专业训练,一般人很难在镜头前还能保持正常的自然状态,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大都如此。僵硬的表情,笨拙的形体,都让照片的效果大打折扣。

让拍摄对象动起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人在动的时候容易放松,表情和形体都会自然很多。你要做的,是选好场景,设定好拍摄参数,然后选择时机按下快门。你的出手一定要快,最好是在被拍摄对象以为你还在准备的时候就完成拍摄,这时的效果最好。

相信很多人在这种拍摄状态下会选用光圈优先模式,甚至可能采用连拍模式。其实这是一种很偷懒的拍摄方法,一切都交给相机完成,少了很多拍摄的乐趣,并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我一般是采用点测加手动模式。点测的好处是能精准地对人物的脸部进行测光,而手动的好处在于,曝光参数设定之后很容易固定。平时多练手,习惯了之后,拍摄速度也完全可以达到每秒三、四张。当然,前提是,相机要跟得上,主要是镜头的合焦速度要足够快。


《参观练塘阿婆的百草园》F0300000094 · 2013年10月26日摄于中国上海青浦练塘

 

两年前,独自去上海青浦的练塘。路过临河老街上的一座老宅时,受到了里头住着的一位九十高龄阿婆的热情邀请。当时给她拍了几张照片,阿婆很喜欢,说想要。只是她既不上网,也不用手机,孩子又都不在身边。隔了一周,我特意又跑了一趟,和外婆、闹闹一起把洗好的照片给阿婆送去。

和《小熊气球哎》一样,《参观练塘阿婆的百草园》采用的也是逆光,并且也同样利用了地面及墙面的反射给闹闹的面部补了一下光。在取景时,用前面的门楣和后面的屋顶,有意避开了天空。

蓝天、白云会让人感到愉悦,相反,惨白的天空则会让人不舒服。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而要想把天拍蓝,最好的是顺光。顺便说一下:拍摄水面也是如此。顺光和低角度更容易把水面拍成蓝色。逆光通常会让天空过度曝光而变得惨白。在采用逆光拍摄时,除非有特别构思,否则应尽可能避开过曝的天空。


《小熊气球哎》F0300000093 · 2017年10月5日摄于中国天津河北意式风情街

 

光线对于摄影的意义无庸赘述。旅拍的困难在于,摄影的黄金时间往往不是旅行的黄金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必须在通常并不合适摄影的光照条件下拍摄,比如晴朗的白天。这时的光线明亮,景色通透,色彩饱和,但受光面和背光面之间明暗相差很大,过「硬」,容易导致「阴阳脸」。

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采用逆光或者侧逆光拍摄。逆光和侧逆光有很多妙处,比如可以勾勒出人物的轮廓,而在旅摄中,这种光线可以很好地避免人物面部的强烈反差。但问题是,要么背景过亮,要么人物过暗。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反光板或者灯光对人物,尤其是面部进行补光。但这对旅摄来说显然过于麻烦,应该尽可能利用现场条件来对人物进行补光,比如明亮的地面、墙面等。

《小熊气球哎》并不是我通常喜欢的构图,重心过底了,但为了方便解释,特意裁剪了一下。

这是一张逆光照,但在拍摄时采取了一些措施给闹闹面部进行补光。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闹闹面部的光线来自他的衣袖以及丫头肩部的反光。后期时,又对闹闹的面部单独提了一点亮。

作为旅拍,这样的效果应该是可以接受了。


《小憩》F0300000092 · 2017年10月6日摄于中国天津

 

旅拍很像「扫街」,随机并且随缘。条件合适就拍两张,条件不合适就不拍。话是这么说,但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你心里得有谱。

那什么叫条件合适呢?回答很简单:给你自己一个理由,为什么想拍?是环境很美,还是光线很好,抑或是拍摄对象状态很棒?有了明确的理由,你应该已经知道,是想拍全景还是特写,用长焦还是用广角,用正光、侧光还是逆光。

拍人物,人物永远是主角,是照片的关注点。如何突出人物,使其成为焦点,你可以通过明暗、虚实、色彩或者是质感的对比将人物从环境中衬托出来。构图时,在使用广角拍摄全景的情况下,以人物的重心为基准;而在使用长焦拍摄特写的情况下,以人物的眼睛为基准。但无论是拍摄全景还是特写,测光通常以人物的面部为准,而对焦点通常应该放在人物眼睛上,即「测光测脸、对焦对眼」。

一张照片好看还是不好看,是一种主观感受,可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量化的标准。尽管如此,那些最基本的摄影原理和技巧还是多掌握一些才好。开始涉足摄影时,不要只顾着摆弄器材,还应该读一些书,关于摄影原理,关于构图。摄影毕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规律和特殊语言。不要急着跑,先要站稳、走好。

你不能因为喜欢毕加索天马行空的立体主义或张大千挥洒自如的泼墨写意就急着提笔,你应该先去看看他们的素描或工笔,然后再决定该如何着手。


《月光之城独克宗》A0115020004 · 2017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云南迪庆香格里拉

 

摄影是一项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如果只强调摄影的技术性而忽略它的艺术性,那毫无疑问,医院放射科任何一张X光片就都是「大片」。

摄影技术或技巧,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但摄影的艺术性就很难了。这不仅和每个人后天的学习和提升有关,同时也和每个人的先天造化有关。

后天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比如从西洋画中学习色彩和用光,从山水画中学习布局和构图。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是提升摄影水平的前提条件。

有了目标,你有方向可以前行。但你能走多远,还取决于你的先天造化。而这,像是一道无形的墙,很难逾越。我从最初的「摄影」走向「旅摄」,就是因为认命。

不要沾沾自喜于自己某一张照片大受好评。先不说好评来自哪里,有多少含金量,即使照片真的很棒,那也并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评估一个人的摄影水平,并不取决于这个人最好的那幅作品,而是取决于这个人最差的那张照片。因为好的作品存在很大的运气成分,但最差的那张照片所体现的才是这个人真正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摄影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多欣赏优秀作品可以让我们获得启发和灵感,看到努力的方向,但坏处是很有可以让我们失去信心。千万不要因此让自己变成一个鸵鸟,要坚持多欣赏摄影大师们的优秀作品,与此同时,从自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前所拍照片中发现进步,找回信心。有了目标,有了信心,就可以让你对摄影保持兴趣和热情,这一点很重要。

无论如何,让自己从中获得乐趣而不是焦虑,这才是真正的初衷。

顺便说一下,自我评估摄影水平的最好方法不是横向地与大师们的优秀作品比,而是应该纵向地和自己的过去比。有进步就好,没进步就不好。


《和风》F0300000091 · 2017年4月9日摄于日本冲绳那霸首里城

 

在我看来,拍人物照要比拍风景照难。拍风景,风景不会有意见,只要你自己开心就好;但人物不一样,不光你自己开心,还得人家开心,哪一头不开心都不合适。

丫头在成家前不仅玩过好一阵子摄影,而且还专门学过后期,对照片的要求很鸡贼,即使对焦点不合适,都很难赢得她的芳心,更别说找不到对焦点了。想讨她欢心不容易。

但反过来,如果她对照片一窍不通,站在「天下第一胜境」的大石头前,伸出胳膊举过头顶,手指作「胜利」状,让我拍。如果条件不合适,我不会拍。要拍,也拿她的手机给她拍。

不要迎合。无论你摄影水平如何,你在按下快门之前,都应该有一个对自己说得过去的理由。这样,对自己好,对被摄对象也好。

我一直犯怵给半生不熟的人拍照,怕的就是这个。道不同,不相谋。眼光不同,审美情趣不同,事情就很难说到一块去,到时候吃力不讨好,心里别扭。


《体验》F0300000090 · 2017年4月9日摄于日本冲绳那霸

 

旅摄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给家人的拍摄上。

人们常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事实上,摄影是一种「用光」的勾当:在用光时间的同时,还用光了钱财。

摄影很费钱财,其中购置器材的费用还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费用消耗在了使用这些器材的过程中。根据我的估算,器材的费用只占了总费用的一成,或者还不到。除非你很有钱,否则这笔费用对一般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都不可能忽略。

要想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要么你将摄影当成一种职业,靠这个养家糊口,若不然,就想办法让家人从你的摄影中分享乐趣。

上半年全家去日本冲绳。丫头想体验一回日本风情,于是找到一家和服店,花了好几百块,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穿了身和服,然后跑到大街上晃悠、显摆。她的老爸扛着相机,跟在她后头屁颠屁颠地帮她拍。照片给她后,她很开心。经年累月的,她不但上钩,还上瘾。等哪天她老爸跟她说,相机坏了,想换新的了,她一多半会犯贱,说钱她来出。

这样就很好。家人从我的摄影中分享到了快乐,而我则有借口继续烧钱,并且心安理得。

1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