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刷

20180921


《京都雨睛》A0204000014 · 2017年12月5日摄于日本京都

 

去年底在日本京都清水寺赏秋时突遇大雨,便闪身进附近的茶屋躲雨。茶屋临街,窗外秋色正好。刚端起相机准备拍摄,却不料脚下被杂物绊住了,相机摔了不说,还把人家的玻璃砸出了一个大洞。经与店家协商,最后赔偿一百万日元了事。

当然,以上情节纯属虚构。

《京都雨晴》由后期制作而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了PHOTOSHOP中的「笔刷」。

所谓「笔刷」,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具有特定形状的印章,《京都雨晴》中的水珠和破洞就是其中的两种。在PHOTOSHOP中,除了软件原带的「画笔工具」外,还可以载入各种各样的「笔刷」。像上述的水珠和破洞,以及海浪、火焰、薄雾、云彩,等等等等,如此这般,不胜枚举,可以自行上网查找,然后下载在电脑里,要使用的时候载入「画笔工具」即可。

和画笔工具一样,笔刷的硬度、直径、不透明度和流量等参数都是无级可调的。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改变笔刷的大小、虚实、浓淡等,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处理图片时,先创建一些新的透明图层,然后在这些图层上使用各种笔刷,最后通过调整图层顺序和叠加方式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

这里先解释一下「图层」。你可以把PHOTOSHOP中的「图层」想像成摞在一起的一张一张的薄塑料片,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没有任何内容的透明片。

《京都雨晴》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

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张图片,《京都雨晴》中是一张京都秋色的风光照。这张图片就是一个「图层」,并且位于最底层,姑且称为「图片层」。

复制图片层,产生一个内容完全相同的新图层。这个图层位于图片层的上面。在主菜单里找到「滤镜」,下拉,有一栏「模糊」,展开菜单,用里面的「高斯模糊」对当前图层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略显模糊。这个图层姑且称为「模糊层」。

在模糊层的上面新建一个透明层,并且用雨滴笔刷仿造雨滴挂在玻璃上的效果。这个图层姑且称为「雨滴层」。

在雨滴层上再新建一个透明层,并且用玻璃破洞效果笔刷仿造破洞的效果。这个图层姑且称为「破洞层」。

「向下合并」一次,先将破洞层和雨滴层合并成一个层,然后再「向下合并」一次,也就是将第一次「向下合并」所产生的新图层与模糊图层再次合并。经过这两次「向下合并」,原来四个图层只剩下两个,即两次合并后产生的新图层及最低层的图片层。

用「橡皮擦工具」将上面合并图层中「破洞」范围内的所有图像完全擦除,使其变成一个真正的「破洞」。透过这个破洞可以看到下面图片层上的相关内容。

最后,合并这两个图层。

在《京都雨晴》的后期处理中,最根本的目的是在原来的图片前无中生有地变出一块玻璃。但无论是在原来的图片中或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玻璃都是不存在的。但通过添加一些元素,让人与以往的经验产生某种关联和想像,从而推断出「这里有一块破玻璃」这样的结论。


《和平共处》E0300000016 · 2018年8月9日摄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

 

上个月,肯尼亚纳瓦沙湖发生了一起河马伤人的恶性事件,直接造成一对台湾藉夫妇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其实很多时候,像这类野生动物袭击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至少是可以减少的。

在马赛马拉或塞伦盖蒂,对野生动物而言,游客的越野车既不能让牠们饱餐一顿,也不会伤害牠们。换句话说,载有游客的越野车不是牠们食物链上的一环,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和平共处,相安无事。野生动物的这种意识或经验是动物保护区工作人员长期引导和培养的结果。无论是在坦桑尼亚或是在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都严格禁止游客给动物投食以及大声喧哗。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野生动物产生引诱和干扰。

掠食动物的捕食行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任何掠食动物,牠们的捕猎对象都有一定的范围。猎物太大了不容易捕杀,太小了又填不饱肚子。在独立生存之前,掠食动物都会经历一段相对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牠们将逐渐认识哪些动物是牠们的猎物,并且学会抹杀这些猎物的技巧。掠食动物很少会捕杀捕猎对象以外的动物,因为牠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无法正常捕食,野生动物会因为饥不择食而攻击人类。而且一旦得手之后,牠们就有可能把这类经验传授给牠们的后代,将人类视为牠们的猎物。因此,很多国家的动物管理部门都会想方设法扑杀这些有食人经验的动物以避免人类可能受到的潜在威胁。

纳瓦沙湖伤人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那头肇事的河马就被动物管理部门杀死了。

动物伤人在所难免,但有些时候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是应当远离离群的群居动物。一般而言,群居的掠食动物一旦离群,不是老弱就是病残。这意味着牠们已经没有能力正常捕食。这种情况下,这类动物往往容易铤而走险,对人类发动攻击。这也是为什么独狼比群狼更可怕的原因。除此之外,很多动物离群,有时是为了找合适的地方产崽。这时候母兽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往往也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其次是远离带着幼崽的动物。动物攻击人类,除了捕食,经常还是出于自我保护。尤其是那些带有幼崽的母兽,无论是掠食动物还是食草动物,牠们的母性都非常强烈,为了保护幼崽会不顾一切,甚至会主动发起攻击。

再就是远离处于发情期的雄性动物。处于性情期的雄性动物往往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暴躁好斗,经常会发起无端的攻击。

万一在野外和掠食动物不期而遇,自身的行为也至关重要。首先要努力使自己保持镇静,至少要竭力让自己表现得非常镇静。掠食动物在发动攻击时会做出某种评估。对牠们而言,为捕猎而受伤是最不值得的,因为一旦受伤就意味着死亡。你越是露怯,牠就越是有信心,越敢发起攻击。另外,就是尽量不要背对掠食动物。曾经有动物行为学家做过一个测试: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一只黑豹表现得很克制,至少看上去没有攻击性。但当他转过身时,尽管隔着铁栅栏,这只黑豹依然本能地朝他猛扑过去。

好多年前在香格里拉面对藏獒,这次在坦桑尼亚面对可能的危险,我都不敢转身,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在野生世界,不仅掠食动物会对人发动攻击,很多大型食草动物,比如河马、野牛、大象、犀牛等,牠们的攻击性丝毫不亚于前者。而且一旦发动攻击,往往更加致命。


《秋丛绕舍似陶家》D0004000003 · 2013年11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在英语中,一年十二个月都有各自的专门名称:一月是January,二月是February,三月是March,八月是August,等等。这些名称来源于古罗马,并且都有其特定含义。比如一月的「杰纳端」,由古罗马神话中双面神的名字「杰纳斯」变化而来。杰纳斯在神话中专司守门看户及万物始终,因此,一年的第一个月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而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份的名字则分别演变自古罗马的两个君主:「儒略 · 凯撒」和「屋大维 · 奥古斯都」。

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公历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儒略历」。在这之前,古罗马的历法相当混乱:全年共分十个月,但每一年的天数长短不一,平年为355天,而闰年则为377天。至于某一年属于平年还是闰年,需由天文官们根据实际观测结果再行决定。问题是,当时的通讯非常落后,从天文官们作出决定到民众普遍知晓,中间时隔很久,非常不便。古罗马共和国最后一位独裁统治者儒略 · 凯撒决定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法:将全年分为十二个月,其中奇数月为「大月」,31天;偶数月为「小月」,30天。但二月份作为一个特例,平年29天,每四年一闰,另加1天,为30天。这样一来,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为了纪念儒略的这一功绩,他出生的月份,也就是七月,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儒略 · 凯撒遇刺身亡后,他的养子屋大维继位,成为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屋大维统治的数十年里,古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为此,古罗马元老院决定授封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意为「神圣、伟大」。屋大维去世后,古罗马元老院认为他的治国功绩丝毫不亚于儒略 · 凯撒,决定用他的名字「奥古斯都」命名他去世时的月份,即八月,并且还从二月份中抽出一天,将八月补得与七月同长,而对之后的九月至十二月这四个月的大小月进行相应调整。这一历法被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一年的平均天数为365.25天,但一个回归年的实际平均天数为365.2422天。换句话说,每隔128年就会多出1天。因此,到1582年,这一误差已经积累到了11天之多。当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13世决定对儒略历进行修正。他的方法是:纪年数能被4整除,同时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定为闰年;但纪年数能被400整除的同样算作闰年。这一新的历法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格里历」。按照格里历的计算方法,一年平均天数为365.2425,和回归年之间每一万年只相差3天。不仅如此,格里高利13世还下令,将1582年10月5日改成1582年10月15日,将儒略历1500年间积累起来的的误差一次性加以修正。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其实就是格里历。

由于这一新的历法是信奉天主教的罗马教皇提出的,由于各教派之间的矛盾,格里历诞生之初,受到了很多国家,尤其是信奉新教和东正教国家的抵制,比如俄罗斯。这个信奉东正教的国家很多年之后才开始接受并采用格里历。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苏维埃起义之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是因为当时俄国使用的还是儒略历。那天,是儒略历的1917年10月25日。

照片

20180730


《被太阳晒黑的少女》F0100000039 · 2016年5月19日摄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这是一张人物肖像。

不同的人在观看这张照片的时候,着眼点是不同的,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女孩身上,比如她的神态、肤色、衣着、发型,等等;而另一类则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照片本身,比如构图、影调、质感、反差、细节,等等。

同一张照片,由于着眼点的不同,结论也就不同,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无所谓对或不对。但有一点要知道,主观感受之所以会有不同,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审美情趣的不同。

三五年之后回过头来看自己现在拍的照片,和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三五年前拍的照片,一般都不会觉得满意。一方面是摄影经验在逐步积累,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蒂华纳街景》A3502000001 · 2018年6月5日摄于墨西哥下加里福尼亚蒂华纳

 

蒂华纳,墨西哥边境城市,与美国加里福尼亚的圣迭哥之间仅隔着一道铁丝网,是美国和墨西哥两国长达3152公里边境线的起始点。

长期以来,美国和墨西哥边界麻烦不断,非法移民和毒品还是持续通过边界涌入美国,让美国人头疼不已。尽管美国各界政府对美墨边境问题都非常重视,也采取过很多管控措施,但大都收效甚微。特朗普上台后,扬言要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并动手修建更加坚固的边界墙。

其实在历史上,美国原本是有机会吞并墨西哥的。如果那样的话,现在的墨西哥只是美国联邦的几个州,边界问题也根本就不复存在。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人野心勃勃,企图通过领土扩张建立起一个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南极到北极庞大帝国。作为这一野心的一部分,美国鼓动民众向墨西哥移民进行渗透。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移民与墨西哥政府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又唆使墨西哥奴隶主发动武装叛乱,并趁墨西哥军队平叛时直接出兵干预,最终导致德克萨斯「独立」,成立「德克萨斯共和国」。不久之后,美国又以保护德克萨斯领土利益为允诺引诱其加入美国联邦。同年,德克萨斯即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

但美国非但没有就此止步次年,反而得寸进尺。次年,也就是1846年,美国军队越过了德克萨斯与墨西哥之间的边界,美墨战争由此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最终美国大获全胜,占领了整个墨西哥。但不久之后,除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上加里福尼亚外,美国把其他地方又交还给了墨西哥。

有学者分析指出,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体现的正是典型的美国式功利主义。

美墨战争结束后,美国夺得的地区地广人稀,居民多为英法后裔,文化上和美国比较相通;而墨西哥南部人口稠密,且多为西葡后裔,文化上较难融入美国社会,经济上也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美国。对美国而言,不但难以管控,而且还会增加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尽管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崛起,但其实力仍无法和英法等老牌强国相提并论,况且,美黑战争结束后,英国便对美国发出过警告。在权衡了内部利益和外部压力之后,美国决定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把肉吃了,把骨头留给了墨西哥。


《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C0000000004 · 2015年7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上海玻璃博物馆

 

和瓷器相类似的是,清代玻璃器又分宫廷制造与民间制造两大系列,宫廷玻璃器占其中的四分之三。宫廷玻璃代表了清代玻璃制作的工艺水平,是造办处玻璃厂按照皇帝的谕旨为皇家制作的各种玻璃器皿。从康熙皇帝玄烨到末代皇帝溥仪,清庭内务府官办作坊造办处玻璃厂从未停止过玻璃的制造与生产。

玻璃厂建立后,清代的玻璃制作在皇帝和造办处管理大臣的统一指挥下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画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洒金玻璃等品种,雍正朝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康熙朝的单色玻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这时期的传世品,据说仅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

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珐琅是一种绘烧于金属胎、瓷胎和玻璃胎上的釉料,康熙年间从欧洲传入我国。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玻璃装饰工艺,始于康熙朝。可惜的是,康熙朝玻璃胎画珐琅的实物至今未被发现。

康熙朝玻璃制作工艺的另一创新是套玻璃的烧制成功。所谓「套玻璃」是指由两种以上颜色玻璃制成的器物。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后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一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纹。套玻璃是玻璃成型工艺与雕刻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是玻璃制作工艺史上的重要发明。这两种方法制作出的器物均可见凸雕效果,既有玻璃的质色美,又有纹饰凹凸的立体之美。

纵观历史,康熙朝是清代官造玻璃制作工艺的开端和奠定基础的时期,玻璃厂的建立是康熙皇帝玄烨继承中国传统玻璃制作工艺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皇家对玻璃制品重视与喜爱的结果。晶莹璀璨的玻璃器成为清代艺术品中的新宠和皇帝重要的赏赐品。雍正朝玻璃颜色达30种之多,可谓五彩缤纷,斑斓绚丽,成为雍正朝玻璃制作工艺的闪光点。乾隆朝是有清一代玻璃制作工艺最为辉煌、全面发展的时期。嘉庆朝是玻璃制作工艺的转折点,从此造办处玻璃厂一蹶不振,工艺水平逐步下降。清代玻璃工艺制作与发展的历史与清王朝的兴盛衰亡息息相关,这正是官办作坊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

由于玻璃具有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玻璃已经无处不在。随处可见的像门窗、电视、汽车、钟表、手机、家具、照明、眼镜、器皿、饰品等等等等,还有很多是我们看不见的:如玻璃钢、通讯光缆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玻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C0000000004 · 2015年7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上海玻璃博物馆

 

然而,考古发掘证实,早在3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中国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这或许与青铜冶炼和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炼铜、炼丹或烧制陶器的「副产品」。

无论如何,中国玻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这已为近年来的大量考古研究所证实。在中国古代,玻璃被称为「琉琳」、「流离」、「琉璃」等,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

在河南洛阳、陕西宝鸡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玻璃管、玻璃珠等器物。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发现:中国古代玻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用途不多,发展缓慢。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玻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玻璃」的弱点,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这种古玻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两个不同的玻璃体系,是用一种特殊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这就否定了「中国玻璃外来说」的观点。只是比起陶瓷、青铜和玉石器来,中国的玻璃器具用途不广,因此发展不很充分,相较西方的古玻璃,无论在起源上或是在用途上都较为逊色。到了汉朝,玻璃器由装饰品逐渐演变为礼器、器皿和殉葬品,甚至盛行用来模仿玉器,并部分取代了玉器。

随着水上交通日益发达以及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西方的玻璃制品通过西域陆续传人我国。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汉武帝派人进行玻璃交易的记载。我国随一些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容器也证实了这一点。

洛阳东郊东汉墓就出土过一只长颈玻璃瓶。它在深褐、橘黄、绀青、暗紫之不规则的地色中缠绕乳白色线纹,浮现出闪烁的金黄色光泽,斑驳绚烂,非常美观,属于典型的罗马搅花玻璃器,吹制成型,是汉朝和西方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到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中国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藏有从战国直到明清的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


《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C0000000003 · 2015年7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上海玻璃博物馆

 

人类制造和使用玻璃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用来制造装饰物和器皿。但时值今日,这种神奇的材料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玻璃,我们生活着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距今五千多年前,当时的古埃及人在凝固的火山熔岩中发现了玻璃,不久之后,这些古埃及人便学会了如何将玻璃制成饰物和简单器皿。但直到两千年后,古埃及人才发明了沿用至今的玻璃吹制工艺。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其意义丝毫不亚于转轮制陶。

在说到玻璃发展史时,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

三千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航行时不幸因海水退潮而搁浅。船员们登岸,在沙滩上用「天然苏打」架锅做饭。吃完饭后,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当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熔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这则故事并不可信。对常年在海上航行的船员来说,潮起潮落可谓司空见惯。在等等涨潮的过程中,不至于劳神费力地去沙滩上架锅做饭。但无论如何,玻璃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和普及,确实源自欧洲,具体来说,源自意大利。另一种说法较为可信:

古罗马战胜古埃及后第一次见到了玻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将古埃及的玻璃工匠抓到古罗马,专门制造玻璃。

公元4世纪,罗马人开始将玻璃运用在建筑上。到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为了防止技术外泄,意大利人将所有玻璃制造集中在一座孤岛上。有人猜测这座孤岛就是威尼期,因为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工艺也非常发达。事实也确实如此,前些年去威尼斯的时候还特意参观了那里的玻璃作坊。这里有一个疑点:公元13世纪时的威尼斯还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直到公元19世纪中叶才并入意大利。

公元16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工匠们开始挖掘和利用天然水晶。然而由于天然水晶硬度大、储量少,很难将它制作成器皿。因此,到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玻璃制造商通过在石英砂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铅,由此发明了「人工水晶」,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水晶玻璃。人工水晶不仅克服了天然水晶的上述不足,而且其透明度高、折光性能好、厚重、耐切割,便于精雕细刻,成为玻璃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并由此迎来了意大利玻璃的鼎盛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玻璃制造中心开始东移,并成就了萨珊波斯的兴盛。这个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古波斯是当时东、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交流驿站,玻璃制造技艺由此继续东行,最后到达中原便是一个合理的推论。


《乌镇》A0102030003 · 2013年4月27日摄于中国浙江嘉兴桐乡乌镇西栅

 

每当天开始变暗,也就是差不多街灯亮起时分,天空会由浅而深地变幻出纯净而深邃的蓝色。如果拍灯光夜景,这时的天幕对暖色的灯光是一种绝佳的衬托,非常漂亮。只这段时间不很长,大约也就半个多小时,因此有人称其为「黄金半小时」,之后,天便完全变黑。

要想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黄金半小时」,最好提前选好机位。不要贪,机位不宜多,两三个,并且不同的机位相距也不要太远。这样在移动机位时耗时不多,可以从容些。机位一多,距离又远,到时候容易手忙脚乱,反而不容易拍好。

俗话说「伤十指不如断一指」。与其拍一大堆品质一般的照片,远不如拍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照片更有价值。


《巴拉德罗海滩》A3301000004 · 古巴马坦萨斯伊卡克斯半岛

 

介绍一个概念:全景深。

「背景虚化」是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最喜欢使用的一种技巧,因为容易掌握,并且效果明显,于是乐此不疲。但在很多时候,无论是前景还是背景都非常漂亮,比如眼前的浪花以及远处的云彩,即使是人物拍摄,也值得保留。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全景深」,亦即尽可能地放大景深,将整个场景无论远近都得到覆盖。

全景深照片取景时比「背景虚化」要相对费事些,因为要兼顾整个画面而不只是某一个特定的点。

景深分两个部分,焦平面之前的那段称为「前景深」,之后的称为「后景深」。前景深和后景深范围是不一样的,通常前景深比后景深要小。所以在进行全景深拍摄时,合焦点的选择比较关键。过后,最近的一部分前景在焦外;同样,过前,最远处的一部分背景会变得模糊。作为一种经验,我通常是将合焦点落在整个画面由近往远三分之一处。

景深

20180523


《美丽的文莱皇家航空乘务员》F0200000012 · 2014年12月24日摄于文莱皇家航空BI613航班

 

这张照片是三年半前搭乘文莱皇家航空公司BI316航班时拍的。这家航空公司的空乘都很可爱。文莱国王的妻子中有一位就是空乘,应该是哪回坐飞机时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

说说景深。

我们拿放大镜看报纸时都有这样的经验:只有当放大镜与报纸之间保持一段特定的距离时,报纸上的字才最清晰。靠近或者远离,字便会变得模糊,直至无法辨认。

相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光学系统,基本原理和放大镜相似。拍摄时,合焦的地方最清晰,之前或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会越来越模糊。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你对远处的一颗树合焦,不只是树清晰,而是树所在的整个平面都是清晰的。这个面称为「焦平面」。

由于人眼的分辩率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宽容」,对于焦平面稍前或稍后一定范围内的影像都认为是清晰的。这个范围,就是「景深」。范围越大,我们就说「景深越大」,反之则称为「景深越小」。

摄影中,为了突出重点,经常需要将与被摄物体不太相关的东西尽可能地加以去除,手法之一,就是利用小景深将前景或背景模糊掉,这就是所谓的「虚化」。虚化不只是背景虚化,还经常包括前景。

不同的光圈和不同的焦距都会影响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不仅如此,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被摄物体和前景、背景之间的距离越大,虚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粉墙黛瓦》A0102020003 · 2015年2月22日摄于中国浙江杭州西溪湿地

 

艺术风格就像是一个钟摆,总是在繁复和简约之间来回摆动。当人们对繁复产生审美疲劳时,便会移情别恋于简约。于是繁复成为了古典,而简约则成为了时尚。但不用很久,人们又会开始对简约心生厌倦,于是怀旧,于是复古,周而复始。所以,古典是曾经的时尚,而时尚则是未来的古典。

何为繁复?何为简约?相信每家每户在装饰房间时,或多或少都会在墙上挂几幅照片。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那种带石膏边饰,很多还涂有金粉的像框了。现在像框的边框大都很窄,色彩也简单得多,非黑即白。前者就很繁复,而后者则很简约。

繁复通过各种的堆砌和叠加来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效果;而简约相好相反,大量地进行删减,简单明了,够用便好。

繁复和简约这两种不同艺术风格所折射出的是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简约到了极致,便是极简。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其风格同样会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极简主义。


《惆怅》F0100000037 · 2012年6月2日摄于中国浙江永嘉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中可以被人眼所感知的那一部分称为可见光,其波长大约在400到760纳米这一范围内。对应于不同的波长,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色彩。波长由短到短长,其对应的色彩为紫、蓝、青、绿、黄、橙、红,以及一系列的过度色。

人对颜色的感知不是机械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情绪产生影响。比如,一些颜色的光让人感觉温暖,而另一些颜色的光又让人感觉阴冷。于是,色彩就有冷暖之分。

一张彩色照片,无论其色彩如何丰富,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一种总体的色彩印象,这就是照片的基调,也叫色调。如果暖色系色彩占据主导,就称为暖色调;而如果冷色系色彩占据主导,则称为冷色调。

黑白照片没有色彩,也就无所谓色调。但黑白照片同样是有基调的,这可以通过明暗表达出来,这就是影调。影调可以分为低调、高调和中间调。如果照片中暗部占据绝对主导,这被称为低调或暗调;反之则称为高调或亮调。大部分的黑白照片介于低调和高调之间,都属于中间调。


《无事观鱼》E0200000002 · 2013年10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松江

 

白居易诗云: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仁何如也!」

上述这段话出自《郑板桥家书 · 养鸟有道》。同样是玩鸟,郑板桥不但玩得不虐不亵,还玩出了一个「情」字,一个「义」字,一个「趣」字,玩出了境界。

我们喜欢小动物,往往圈其于室,囚其于笼,锦其以衣,精其以食。貌似大爱,其实不然。经过了漫长的物竞天择,每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保护好动物们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繁衍生息,这对动物种群的进化至关重要。因此,对动物来说,无为之爱才是至爱。

我不喜欢养鸟,更不喜欢钓鱼。因为我觉得为娱乐而非谋食的垂钓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如果说养鸟只是限其自由,而钓鱼则直接夺其性命。自然界充满了弱肉强食,但所有掠食动物通常都只是为了生存而捕杀,但人类不是。人类会为娱乐而猎杀生命,比如打猎、斗牛以及垂钓。就这点而言,人类比任何掠食动物都要凶残,因为只有人类才会漠视生命。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对待花草尚且如此,何况鲜活的鸟兽。


《南瓜》D0009000001 · 2015年8月18日摄于中国浙江临安

 

一直以为,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在诗歌和绘画。

中国画,按其形式,有写意和工笔之分;按其内容,则又有人物、山水和花鸟之分,其中尤以写意花鸟最具意趣。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最擅长的也正在此。齐白石的写意花鸟,或一虫,或一鸟,或一枝,或一蔓,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形似神是,惟妙惟肖、田园野趣、朴实憨萌、兴味盎然。

写意花鸟的表现手法,很可以借鉴于摄影之中。只是摄影和绘画相比有其局限性,通常只能是选择性地记录客观场景而并不能像绘画那样随心所欲地添枝加叶。但摄影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对光影的应用,再比如对细节的表现,都是绘画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这里所说的借鉴,是用光影,即摄影的语言而非笔墨将写意花鸟的某种意境和情趣表达出来。


《五彩经幡》A0118010002 · 2018年3月25日摄于中国青海海南倒淌河

 

这是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倒淌河看到的五彩经幡,中间那道红色和其下面的白色顺序颠倒了。制作经幡的人要么不走心,要么不了解经幡。

经幡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是说,在古代印度有一种习俗:每当丈夫远征,妻子们都会从所穿的纱丽上扯下一块衣角挂在自家门口或门前的树上,算是为自己的丈夫送行。后来随着佛教的兴盛,这种纱丽碎片渐渐演变成了如今印有神像和祈愿经文的经幡。但藏学家根敦琼培认为,松赞干布统治时期,为了便于管理,吐蕃全境被分为了五个地区,亦即「五茹」。每一地区都拥有各自特定颜色的军马和军旗。现在的五彩经幡就是由当时的五色军旗演化而来。

无论起源如何,五彩经幡的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它们分别是蓝、白、红、绿、黄。这五种颜色都有各自特定的含意:蓝色象征的是天,白色象征的是云,红色象征的是火,绿色象征的是水,而黄色则象征的是土。五种颜色之间的的顺序是固定的,从上往下依次为蓝、白、红、绿、黄,象征着苍天厚土之间的世间万物。

妄议

20180420


《布达拉宫》A0106010011 · 2018年4月6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从去年的坝上到今年的林芝,我不止一次地感叹:很多时候,照片根本无法还原自己亲眼目睹的壮丽风景,甚至就连真实记录都很勉强。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摄影本身的局限性,二是摄影天分欠缺又经验不足。我属于后者。也正因为如此,我每次按下快门前,总要先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拍什么?怎么拍?结果好不好另当别论,但至少态度是好的。

一张好看的照片,需要多重条件同时满足才有可能拍出来,比如:拍摄对象、环境、背景、光照条件、机位,然后是光圈、快门等等。要凑齐上述这些条件,需要一点运气。除了光圈和快门,其他各项条件都是我们所不能掌控的。我常说,摄影跟种地一样,得靠天吃饭。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们不可能像顶级摄影师那样,为一张照片等上数天,甚至数周或数月,等所有条件都最达到最佳状态再进行拍摄。我们可以相对地降低一些要求,在条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多少也拍几张,图个乐子。但要有底线,在实在不具备拍摄条件的情况下,要控制自己,不要轻易按下快门。换句话说,不要将就,不要勉强。在疾驶的汽车里,隔着车窗玻璃,无论你看到的风光多美,在我看来,是没有理由去拍摄的。

慢慢地抬高底线,我们就会进步。

最后顺便提一下:不要偷懒,要习惯使用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可以让我们的曝光十拿九稳,但终究达不到十拿十稳。摄影不是我们的职业,我们不靠这个养家糊口。所以不用火烧火燎、气急败坏。慢慢来,构思、测光、对焦、构图,一步一步地来。对于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摄影只是和广场舞一样的大众娱乐项目,没有结果。朋友圈中的「赞」和「大片」,大都不具有含金量,看过、听过就算了,千万别太当回事。享受摄影的过程很重要。


《烤鸡屁股》B0000000017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

 

现在很多人热衷的「心灵鸡汤」,其实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苏东坡有一句千古名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说的是如果兜里就十块钱,是割块肉回家煮了解馋,还是买盆翠竹妆点屋子?这里所说的「肉」,可以是肉,也可以是鸡、鸭、鱼、鹅,指的是物欲;而「竹」,可以是竹,也可以是梅、兰、松、菊,指的是节操。苏东坡说,物欲事小,以后有得是机会弥补;但节操事大,一旦失节,再无药可救。所以他宁可食无肉,也不可居无竹。

嗯,这个很「心灵鸡汤」。只是他姑且说,你姑且听。因为苏东坡还说过:「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所以,对「心灵鸡汤」不用太过上心。很可能,就在听的人感到自己的心灵徐徐升华的时候,说的人正坐在家里美美地喝着鸡汤。


《在耶稣出生地朝圣的修女》F0100000023 · 2016年5月17日摄于巴勒斯坦伯利恒

 

大约从十四世纪开始,一个新的思潮在压抑已久的欧洲诞生并漫延,这就是「文艺复兴」。人们在中世纪的黑暗和混沌中逐渐苏醒,重新思考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至高无上的神权因此受到质疑并开始动摇。即使在天主教内部,也有人开始对教皇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并发起挑战,最终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派认为,人们信仰的应该是《圣经》而不是教皇本身。教皇不是《圣经》唯一的解释者和代言人,每个基督徒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圣经》。于是乎一大批基督徒根据自己对《圣经》的解读组建新的教派,三三两两,各说各话,各自为政。没有人能弄得清楚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教派,只是将它们统一称为「基督新教」,简称「新教」。

在中国传播最广的基督教就是新教。

十九世纪初,新教开始传入中国,但一开始似乎并不顺利。为了让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中国人能尽快接受这一全新的宗教,传教士们不管不顾地「新教」直接称为了「基督教」或「耶稣教」,并且还给他们的神「耶和华」取了个很接地气的中国名字「上帝」。

但用「基督教」代替「新教」这一做法造成了很大的混淆和误解,最后不得不将原本的「基督教」改成了「基督宗教」。

由于新教教派众多,鱼龙混杂,很多邪教都打着新教的幌子招摇撞骗,包括很多外国,尤其是韩国的「传教士」。


《参观「八福堂」的神职人员》F0200000011 · 2016年5月14日摄于以色列

 

公元1054年,基督教迎来了其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分裂成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以及以君士坦丁,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正教」。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基督教的这次分裂是君士坦丁大帝当年无意中埋下的一个伏笔。

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当罗马帝国的势力版图拓展到土耳其、叙利亚等地后,为了加强控制,君士坦丁大帝在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建立了一个新的首都,即君士坦丁堡,并同时建立起一个新的教区。新教区的影响力上升很快,不久之后便对罗马教皇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君士坦丁堡教区认为,罗马教宗之所以被尊为教宗,是因为他所主持事务的地区是帝国首都。而现在君士坦丁堡也同样是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教区的主教理所当然地应该和罗马教宗拥有同行地位和身份。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大公会议上被提升为仅次于罗马教宗的地位。公元451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更是被任命为和教宗平起平坐的宗教领袖。

但是,对于这一结果,罗马教廷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罗马教宗的地位应该高于任何其他地区的主教。罗马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散布开来的发源地和福地。而教宗本人是罗马教会的开创者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圣彼得的合法继承人。既然是圣徒的继承者,自然就比所有的神职人员都要具有更崇高的地位。因此,罗马教区对于公元451年的这次大公会决议感到非常不满,拒不接受其结果。东西教区之间的裂隙由此产生,最终于1054年彻底分裂成两个相互仇视、老死不相往来的教派:罗马教区的教派称为「天主教」,而君士坦丁堡教区的教派称为「东方正统教会」,简称「东正教」。

1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