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C0000000072 · 2024年1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蟹伙计蟹粉世家
我不爱吃鸡爪,完全不沾,觉得鸡爪、鸭脖之类的根本就不是正经食物。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实际上,鸡爪的拥趸者非常众多。据说,现今中国鸡爪的年消耗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200万吨,200亿只。
中国人爱啃鸡爪,并非近年才流行起来的事,其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吕氏春秋 · 用众》开篇有曰:「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这本来是告诫人们,海量阅读对读书的重要性,但这句话也从侧面讲述了一件趣事:齐王喜欢啃鸡爪。喜欢到什么程度?一顿要是不啃上数千只鸡爪就不觉得过瘾。
齐王一顿吃数千只鸡爪可能是《吕氏春秋》为强调而采用了夸张手法,但齐王吃到嗝进嗝出是肯定的。这得有多爱啃鸡爪啊。
《豆豉排骨煲仔饭》B0000000539 · 2023年12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好好彩啫啫煲合生汇店
同样的菜,同样的做法,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家里做的没有饭店做的香。至于区别在哪?又不太说得清楚,只是笼统地来这么一句:家里做的不像饭店里做的那样有一种「锅气」。
真的有「锅气」吗?如果有,那是什么?
锅气还真的有,有时也叫「镬气」,是「美拉德反应」的中餐说法。美拉德反应,简单来说,就是食物表面的脂肪、蛋白质等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焦化,同时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香气。类似的还有焦糖化反应。在西餐中,美拉德反应,通常通过煎、烤获得;而对于中餐,通常是炒。「热锅凉油」、「急火爆炒」,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炒出美拉德反应,也就是锅气来。
《芝士焗明虾》B0000000535 · 2023年11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泰晤士西餐社
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文人很会吃。我觉得,这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很多人会吃,吃得很精,只是没有文人说得好,说得透。
我读过很多文人的谈吃,内地的,港台的,江南的,北方的,西北的,最喜欢的,还是汪曾祺。清朝的袁枚,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汪曾祺对其赞赏有加,称对于美食,袁枚不光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可能是受了袁枚的影响,汪曾祺的谈吃,也往往谈及美食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很有可读性。
文人谈吃,应该是一种现象。似乎谈不来吃,便觉得在圈子里少了许多的脸面。于是乎,一些文人会硬着头皮来凑这个热闹。但说真的,读起来多少有点尴尬。
港台有一位较为知名的「才子」,其谈吃的文章也很有些热度。我是认认真真地读了,留下的印象并不怎么样,觉得是营销的软文,不读也罢。
喜欢汪曾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近。汪曾祺祖籍高邮,离上海近,口味自然也与上海人的相去不远。他的谈吃,我觉得很亲近,读起来愈加的饶有兴味。前面说过,曾读过西北作家的谈吃,不是说其写得不好,只是不怎么能引发共情。
对我来说,文人谈吃,还得看汪曾祺。
《简餐》B0000000507 · 2023年11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THE PRESS申报馆店
现在,无论是娱乐还是资讯,不怎么绕得开自媒体。而当下自媒体最火的形式,无疑是小视频。只是,我不怎么喜欢小视频,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字类资讯,我可以先浏览,如果感兴趣再花时间细读。对于一下子没能读懂的地方,可以定格细读,很从容。而视频完全不同,线性、匀速,很难与你的习惯相匹配。你无法预览,非得按照视频的节奏从头至尾看完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有些很无聊的段落,也只得耐着性子看下去,而一些重点段落,一下子跟不上节奏,没看明白就过去了,很无奈。
这也是为什么《镜界》在小视频泛滥的当下仍一如既往地只使用图片和文字的原因所在。
《山芋》D0020000001 · 2016年7月27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
这只番薯在太小了,外婆没扔,塞在一次性塑料杯中,说看看能不能水培。几天之后,还真的发芽了,挺好看。
哈哈哈哈。
番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红薯、白薯、甘薯、红苕、地瓜等等等等。在上海,番薯被称为山芋。
番薯原产于南美,因高产、易种,被西班牙殖民者引入吕宋,即今菲律宾,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栽种。
公元16世纪末,福建人陈振龙下南洋时发现了番薯,觉得这种作物如果在老家栽种,应该能很好地解决当地乡亲的温饱。问题是,在当时的吕宋,殖民统治者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违犯者会有牢狱之灾,甚至死刑。
通过细致观察,陈振龙发现,番薯可以通过其藤茎繁殖,而且,番薯的藤茎生命力极强,能耐较长时间的枯萎。于是,他私底下购得数截番薯藤,又找机会偷偷编入船上的缆绳中,抹上黄泥,最终成功地将这几截宝贵的薯藤带到了国内。那一年,是公元1593年。
回到家乡,陈振龙精心培育,第一年便大获成功。巧的是,那年福建恰逢大灾。陈振龙即向番薯栽培成功一事呈报给了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学曾随即令陈振龙全面推广。数年之后,番薯作为重要的口粮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面积种植,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人口也因此快速增长。
清道光年间,福州人在乌石山建造了「先薯祠」、「先薯亭」为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的无量功德。
《「湊湊」》C0000000068 · 2023年9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合生汇
「湊」非「凑」,三点水。
「湊湊」是谁?「呷哺呷哺」旗下的一个全新火锅品牌。
「呷哺呷哺」曾风靡一时,现在一众火锅新锐的围剿下风光不再。「呷哺呷哺」曾试图突围过,尤其是在「高端」方向上,但似乎不怎么成功。于是,推出了全新子品牌「湊湊」。
就眼下的态势看,「湊湊」算是开了一个不错的头,但能维持多久,不好说。「湊湊」采取的策略是主打服务和环境。服务方面,一是店员主动热情加拚命送些小礼品,比如鸭血、饮料之类以博取好感;环境方面,很有点设计感,似乎有意在营造一种茶室的氛围。但,前两天的就餐体验,环境方面并不理想。一是空间逼仄,不是很自在;二是,出入店堂时,竟然滑了两回,因为地面上的油腻。
《包子》B0000000457 · 2023年6月23日摄于中国江苏泰州富力万达嘉华酒店
饼,现在大体指扁平状的麺食:煎饼、烙饼、烧饼、油饼,甚至很多泊来品,像披萨,也常被唤作披萨饼。但在唐代,饼的概念要广得多,但凡麺食,除了麺糊糊,剩下的就都叫饼。
饼,隋唐大学者颜师古注字其为「并也。溲麺使合并之。」溲麺,即用水和麺。
唐代的饼种类繁多,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归置归置,主要有以下几类:
胡饼,来自西域的泊来品,有馅的、没馅的,炉烤的麺食,比如馕。如果那时有披萨,也会被归为胡饼。
蒸饼,蒸熟的麺食,像馒头、包子、糕饼之类,都是蒸饼。
汤饼,麺条、麺片、馄饨之类,连汤带水的,都叫汤饼。
那么,《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又是什么?是蒸饼,也就是馒头或包子。宋仁宗赵祯登基后,为避名讳,蒸饼改称炊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