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B0000000070 · 2019年5月27日摄于芬兰赫尔辛基
对维京人来说,公元10世纪既是他们走向巅峰,同时也是他们逐渐消亡的一个重要时期。而这一切的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就是丹麦国王哈洛德。
哈洛德早年信奉维京人的「战争之神」奥丁神,是维京海盗精神的崇尚者和追随者。公元10世纪中叶,丹麦王国在他的统治之下持续对外征战,先后统一了今天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等大部分北欧地区。但到了晚年,哈洛德却受到了来自稍早时候盘据欧洲大陆,同样也是维京人的诺曼人海盗的疯狂袭扰。这让哈洛德意识到传统维京文化的野蛮和愚昧。他决定引入基督教信仰来取代在维京文化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奥丁神信仰并以此对国民进行教化。他的这一举措使得北欧地区的维京人开始逐渐开化,最终融入当时的主流社会。
哈洛德有一个嗜好:酷爱蓝莓。由于长期且大量咀嚼蓝莓,以至于牙齿被染成了蓝色,哈洛德因此有了一个绰号「蓝牙」。
1995年,由瑞典爱立信主导,包括芬兰的诺基亚、日本东芝、美国的 IBM和英特尔计划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共同开发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在给这项技术命名时,此项计划的主导企业瑞典公司爱立信提议,为秉承他们先辈哈洛德「统一、互联」的梦想和理念,这种短距离无线互联技术以哈洛德的绰号「蓝牙」命名。
《露天音乐会》A4500000002 · 2019年6月1日摄于挪威奥斯陆
在最鼎盛时期,维京人曾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内陆、法国诺曼底、英国、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部分地区。除此之外,公元875年,维京人开始在冰岛定居;公元985年,他们又向格陵兰殖民。据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五百年,维京人就曾到达纽芬兰并探索了部份北美地区。
公元10世纪起,维京人开始没落,到公元11世纪,维京时代寿终正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导致维京人没落的原因很多,战争、招安、内讧,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在当时那个时代,维京人所代表的是原始和野蛮。无论在波罗的海、俄罗斯、不列颠,还是欧洲大陆,维京人几乎都因受到当地宗教和文化的教化而逐渐开化,最后被彻底同化。
《斯德哥尔摩街景》A4600000006 · 2019年5月29日摄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维京人残暴而冷血的性格和文化。令人谈之色变、毛骨悚然的「血鹰」就是由维京人所发明。
「受害者面部朝下被捆绑着,行刑人先是在他的后背刻上一只张开双翅的鹰,然后用斧头从受害者的背部贴着脊一根接一根地劈断他的肋骨,再将两肋被连骨带肉地从断裂处撑开。这样,受害者的后背就像长出了一对『翅膀』。接着,行刑人将盐撒在受宠者的伤口处,同时从他敞开的胸腔中扯出鲜血淋淋的肺叶挂在森森白骨的『翅膀』上。如此,观看行刑的维京人能够看到受害者背部那对因剧痛而抽搐的『翅膀』。」
「血鹰」是如此的残暴,突破了人类的所有底线,也突破了人们的所有想像,以至于很多人对其是否真实存在过表示怀疑。但大多数维京史学家都承认,尽管「血鹰」非常令人不快,但确有其事。有杰出的中世纪史学家称,「血鹰」的受害者包括诺森布里亚的埃伊拉、挪威王哈罗德 · 法恩海尔之子哈佛丹,以及爱尔兰明斯特国王迈尔瓜莱,甚至还可能包括殉道者埃德蒙。
《丹麦风光》A4200000006 · 2019年6月5日摄于丹麦哥本哈根王宫广场
在早期,维京人对修道院情有独钟。他们知道这种地方通常都很富有。
公元793年,维京人来到英格兰北海岸的林第斯法恩岛抢劫当地的修道院。
「维京人手持刀斧来到林第斯法恩的教堂。他们一边疯狂劫掠,一边将所有的东西糟蹋殆尽。他们肮脏的脚印玷污了圣地,他们在神坛下使劲挖掘,抢走了教堂的所有财宝。他们杀死了一些教士,临走时,又虏走一批教友。教友们被迫赤身裸体,受尽了屈辱,有些人后来还淹死在了海里。」
最后,维京人还不忘点上一把火,将这座具有百多年历史的修道院付之一炬。
打这之后,一直到公元800年,维京人又肆无忌惮地洗劫了欧洲沿海各地的众多修道院。所到之处,片瓦不留。
《丹麦风光》A4200000005 · 2019年6月5日摄于丹麦哥本哈根新港
在影视作品或者卡通漫画中,维京人十有八九是以胡子拉碴、手握斧头的形象出现的。在苏格兰设得兰群岛的勒威克小镇,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圣火节」大游行,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祖先成功推翻挪威人长达五个世纪统治。游行队伍中的「维京人」也同样手握斧头。
维京人用斧头,首先是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有很好地掌握锻造技术,制造出来的刀剑等兵刃不仅昂贵,且数量也极其有限,只能供一些贵族使用,普通人就只能使用可以大量制造的斧头;其次,维京人身高马大、膀阔腰圆,看似笨拙的斧头在他们手里能砍能投,简单粗暴,堪称绝配。
尽管后来维京人也开始大量使用刀剑枪矛,但在外人的眼中,维京人手持斧头的凶蛮形象却一直留传至今。
《哥本哈根街景》A4200000004 · 2019年6月4日摄于丹麦哥本哈根市政厅广场
在今年六月《瑞典:同性恋者的天堂》一文中曾介绍过:为了让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瑞典修改了其国教基督教路德宗教义,以便让每一个瑞典人都可以享有「各种形式的爱」。
不必为此感到吃惊,因为这个很「维京」。公元8世纪,维京人是以劫掠西欧大陆沿海地区修道院的方式闯入欧洲人的视野,所以,修改几条基督教教义对维京人来说算不上是个事。
「维京人」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指生活在瑞典、丹麦、挪威,以及后来的冰岛,靠劫掠为生的白人。
公元789年,维京人驾船驶入英国港口。英国人以为他们是前来贸易的商人,但结果不是。这帮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杀人越货。这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后来被记录在中世纪的英国史籍之中。从这一事件开始,彪悍、凶残的维京人横行欧洲,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开启了一个长达三个世纪的「维京时期」。
在其他欧洲人的眼中,维京人就是一帮野蛮的海盗,「维京」就是劫掠和杀戮的代名词,令人生畏且不齿。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瑞典人对维京人仍津津乐道,并以自己是维京人的后代而备感自豪。
这是一种文化,北欧文化。
《看家护院》F0300000259 · 2019年7月4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开市客」
在电商的冲击之下,家乐福走了,乐购走了,但「开市客」来了。据悉全球最大的会员制大卖场「开市客」即将在上海开业。
「开市客」,台湾地区称「好市多」,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同时也是会员制仓储批发俱乐部的开创者。「开市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以最低价格提供给会员高品质的品牌商品。目前好市多在全球七个国家设有超过七百家的分店,其中大部分都位于美国境内,加拿大则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主要在首都渥太华,多伦多也有数家分店。
「开市客」非常类似于「麦德隆」,只是「开市客」的会员资格是需要购买的。不过,所有会员在购物时都会享受到一定比例的返现,这样可以粘住大多数的会员。目前「开市客」会员总数超过八千八百万,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一百万美元,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
《休伦湖》F0300000258 · 2019年6月29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
北美洲中东部有五个巨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并称北美「五大湖」。
五大湖是北美、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景观之一。虽然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容量最大,但五大湖总面积约二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比英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面。
五大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第四季冰川时期,这一地区在厚达数公里巨大冰盖的重压之下逐渐变成洼地。冰盖消融后,留下了五大湖。
五大湖中除密西根湖外,其余四大湖为加拿大与美国所共有,是两国之间的天然边界。
由于丰富的资源和充沛的水源,五大湖沿岸发展出了许多城市,像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称为「五大湖城市群」。
《超市》A2204000008 · 2014年7月19日摄于奥地利蒂罗尔因斯布鲁克
先是「车厘子自由」,接着是「荔枝自由」,现在是「水果自由」。其实所有这些「自由」都套用了更早些的一个概念:「财务自由」。
如果你每年的生活总开支为十万元,而你同一时期可以通过出租物业、存款、理财、退休金、股票投资或诸如此类非工资性收入「不劳而获」不少于这个数字,那么,你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车厘子自由」、「荔枝自由」是一种调侃或自嘲,意思是收入低而车厘子和荔枝太贵,吃不起,便自嘲没有实现「车厘子自由」或「荔枝自由」。
今年以来,不光是车厘子和荔枝,几乎所有水果的价格都比去年要高出一截,于是有了「水果自由」这一说。
《市政厅广场》A4200000001 · 2019年6月4日摄于丹麦哥本哈根
「欧盟」、「欧元」、「申根」是三个主要由一些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组织或机构,它们之间有重叠,但并不完全重合。
「欧盟」的全称叫「欧洲联盟」,共前身是「欧洲共同体」,由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六个欧洲国家于1965年4月创立,1991年12月发展成欧洲联盟,现有成员国28个。
「欧元」是欧盟法定的统一货币,但并非所有欧盟成员国都使用欧元。欧盟内使用欧元的国家共有19个,称为「欧元区」。剩下的一些国家,比如英国,比如北欧五国中的冰岛、丹麦、挪威和瑞典也都使用本国货币。这些国家尽管也都属于欧盟,但不属于欧元区。
「申根」的全称叫《申根协定》。1985年6月,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五国的代表签署了一份旨在消除内部边界控制的协定。由于该协定是在卢森堡一个叫申根的小镇签署,所以称为《申根协定》。目前共有26个欧盟国家加入了《申根协定》,这些国家称为「申根区」。申根区国家之间没有边境控制,所有人员,包括非申根区国家的人员均可以申根区内自由流动。
欧洲三巨头英国、德国和法国中,英国比较特立独行,既非欧元区国家,亦非申根协定国,最近又准备脱离欧盟。
《「阿拉法特」》F0300000243 · 2019年4月11日摄于突尼斯歇比卡绿洲
在突尼斯托泽尔昂克艾日迈勒参观电影《星球大战》外景地的时候,有一个欧洲女模特在拍平面广告。外婆见她的阿拉伯头巾戴得很漂亮,说也想试试。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形似而神不似。第二天在歇比卡小憩,我把越野车司机拽来,请他帮忙给外婆做个示范。到底是行家,也就三五下,外婆便成了「阿拉法特」。
依我的理解,这种应该属于阿拉伯头巾。
阿拉伯人,尤其是沙漠地带的阿拉伯人,无论男女,都有戴头巾的习惯,为的是抵御阳光和风沙。
穆斯林女性也戴头巾,但其主要目的是不让自己的肌肤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极端保守的女性穆斯林甚至完全蒙面,而越是世俗,就越是随意。在那些已经相当世俗化的穆斯林群体中,女性穆斯林的头巾看上去更像是一种配饰,美观,有些还非常时尚。
《西迪布萨义德》A4100000010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说走就走?
去三五百公里的周边或者国内的城市转转,那完全可以说走就走。毕竟环境熟悉,生活便利,除了忘带钱包和身份证,其他问题一般都很容易就地解决。但如果是出境,事情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事先需要考虑和准备的事情很多。如果疏忽,旅途中的生活便利倒还在其次,能不能顺利出入境都可能是个问题。
去往一个陌生的国家或地区,非常有必要事先重点了解一下当地的出入境政策,尤其要详细了解哪些东西必须携带,哪些东西允许携带,哪些东西不可以携带,像现金、烟、酒、食品、动物及动物制品等等,涉及当地的海关、检验检疫或环境及动物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很多国家,如果违反当地的出入境政策,即使是出于无意,后果也可能非常严重。
现在电子烟在很多国家或地区都被视作吸毒工具而严格禁止,一但查获携带入境,很有可能属于重罪,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入狱。再就是药品。很多在国内司空见惯的常用药,尤其是感冒、平喘或镇痛类药物,在一些国家视作麻醉品或毒品。如果被查获,会被以走私毒品罪论处,后果将非常严重。
大多数国家通常会允许游客携带一定数量的酒类,但有些伊斯兰国家对酒类管控得非常严重。前几年曾经发生过瑞典女游客因在飞机上饮酒,在入境阿联酋时遭到拘留的事件。
有些事情很容易疏忽,甚至根本不会想到。我们去年入境肯尼亚时,行李检查得非常严格,其中一项就是塑料制品,这涉及肯尼亚的禁塑令。哪些塑料制品可以被带进肯尼亚,哪些不可以入境,作为游客有必要事先了解一下。该带的不带,不该带的带了,都很麻烦。
前年第一次去乌兹别克斯坦,入境时没有申报随身携带的人民币,出境时遇到麻烦了,几千元人民币差点被没收。那时乌兹别克斯坦对外币管制非常严格。去年第二次再去时,情况就改善很多。
《「御好烧」》B0000000069 · 2019年3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花月」长宁万科店
不粘锅表面的涂层通常为「特氟龙」,由美国杜邦公司专利生产,其正式的化学名称叫「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少量误食也会直接被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况且,这种材料可以在260摄氏度的温度下连续使用,极限温度可达300摄氏度。而一般烹饪时,油温最高也就250摄氏度左右,因此,即使不粘锅表面破损也可以继续使用,唯一的问题只是可能会有些粘锅。
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长时间干烧,不粘锅的温度将超过300摄氏度,甚至达到400摄氏度。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哪怕是完好无损的不粘锅,其表面的聚四氟乙烯涂层也将开始裂解、挥发,产生毒性物质。
所以,只要不干烧,无论其表面涂层破损与否,不粘锅都可以放心使用。
《小憩》C0000000010 · 2019年4月9日摄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太阳镜,装饰在其次,其更重要的作用还是为了保护眼睛。
阳光,尤其是强烈的阳光对眼睛具有双重伤害:强光及紫外线。因此,太阳镜必须既可以隔绝部分光线,同时必须能隔绝部分紫外线。后者很容易被忽视。
由于太阳镜的阻隔,眼睛所吸收到的光线会减弱。为适应这一变化,瞳孔会自动作出调节而有所放大。如果太阳镜不具有阻隔紫外线的功能,由于瞳孔放大,眼睛会增加对紫外线的吸收,从而增加受伤害的风险,更容易患上白内障等眼睛疾病。
与其戴一副不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倒不如不戴。因为眼睛直接暴露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瞳孔会自动收缩。这样,在减少强光进入眼睛的同时,紫外线也相应地一并减少,对眼睛的伤害也就相对较小。
《布哈拉街景》A2104000006 · 2018年11月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国名都有一个共同的后缀「斯坦」,而且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属于伊斯兰国家,因此,很多人把「斯坦」和伊斯兰国家混为一谈。
「斯坦」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意为「地区」和「土地」,像「哈萨克斯坦」,其本意是指「哈萨克人居住的地方」。中亚五国同属伊斯兰国家,只是因为这些国家后来被突厥化和伊斯兰化了。
印度也叫印度斯坦,这个国家并不信奉袋装教,而是信奉佛教和印度教。和印度同处南亚的巴基斯坦独立后,也使用「斯坦」作为国名。
「斯坦」不仅用于国名,一些国家的某些地区也用来作为地名,像库尔德斯坦、达格斯坦、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等。这些「斯坦」分布在欧亚的不同国家。
巴勒斯坦是个例外。尽管巴勒斯坦国名中也带有「斯坦」,但这个「斯坦」与其他大部分「斯坦」并非同宗同源,只是由于发音相近而被汉译成了「斯坦」。
《马拉兹格驼夫》F0200000019 · 2019年4月11日摄于突尼斯杜兹撒哈拉沙漠
阿拉伯、伊斯兰和穆斯林分属三个概念,即:种族、宗教、信徒。
阿拉伯通常指阿拉伯民族或阿拉伯人的国家。目前全世界有二十二个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阿联酋、阿曼、巴林、科威特、卡塔尔、沙特、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吉布提、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科摩罗和也门。所有这些国家构成了阿拉伯世界。大约公元前八世纪,阿拉伯半岛出现了早期的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指伊斯兰教,目前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脱胎于犹太教和基督教,大约于公元七世纪左右开始在阿拉伯半岛传播,这要比阿拉伯国家的出现晚了一千五百多年。
穆斯林即伊斯兰教教徒。
大多数的阿拉伯国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信奉伊斯兰教的并非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比如伊朗和土耳其。伊朗的主体民族是波斯,而土耳其的主体民族是土耳其。
无论属于哪个民族,也无论身处哪个国家,只要信奉伊斯兰教,就都是穆斯林。
《静物》C0000000009 · 2019年4月26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布宫七号咖啡馆
从拉萨回来后的这几天,一直昏昏沉沉,想睡,状态很像在倒时差。估计是有些轻微的醉氧了。
从缺氧的高海拔地区回到相对富氧的底海拔地区后,有些人会出现疲惫和噬睡等症状,还些甚至还伴有胸闷及腹泻。这种现象医学在上称为「醉氧」。
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中,人体内代偿性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会有所增强,这样可以满足人体各个器官对氧的需求。但当从高原回到平原后,空气的氧含量回复到正常水平,而人的机体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而这时人体内的红细胞仍然在以相对较高的效率输送氧气,导致「低原反应」,即醉氧。
轻微的醉氧一般只需数日即可缓解,无需治疗。
《准备进藏》F0300000238 · 2019年4月23日摄于中国青海西宁
最近两年都是选择乘火车进藏,这样可以饱览沿途的瑰丽风光以及美丽而神秘的藏野驴和藏羚羊。
很多人选择乘火车进藏,是觉得相对于飞机,乘火车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有几十小时的适应时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缓解由于缺氧所带来的不适,甚至是高原反应。但这因人而异。
和普通列车不同,进藏列车在进入高海拔地区时,车厢是增氧和增压的,这和飞机机舱内的环境有点类似。所以,乘火车进藏,对缓解高原反应有一定好处,但作用有限。坏处是,即使从西宁出发,也要经过近二十个小时的行程才能抵达拉萨,而列车车厢内环境嘈杂、空气污浊,时间长了容易让人感觉疲倦烦躁,加重不适感,不如直接坐飞机进藏,找一家采光、通风良好的酒店休息一段时间。这样反倒能更快地适应高原环境。
此外,如果从上海出发,不建议选择全程火车。可以考虑先由上海飞西宁,然后从西宁搭乘晚上的火车进藏。这样可以减少旅途劳顿,同时第二天醒来后,列车已驶离青海进入西藏。这样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欣赏青藏铁路沿途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