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A0124010002 · 2020年1月24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德发长
现在接受信息的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无论是通过报纸、电视,还是广播,我们都只是被动接受,没有选择。但现在,由于网络的出现,我们能够主动寻找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信息,此其一;其二,和传统媒体不同,大量来自自媒体的信息鱼龙混杂。其中相当一部分自媒体唯流量是图,你感兴趣什么它就编什么,真假莫辨;其三,由于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网络媒体平台可以做到投读者所好,按读者的兴趣定向推送文章。
如果说过去我们是有什么吃什么,那么现在是,我们想吃什么就可以点什么,媒体就给我们做什么,平台就给我们端什么。更糟糕的是,人性决定了我们总是更关注那些令自己感到焦虑和不安的负面信息。于是我们像是遇到了「鬼打墙」,在自己、媒体以及平台共同营造出的梦魇中挣扎,并且不断循环、反复强化,从焦虑、不安变得愈发的焦虑和不安。
《唐三彩陶俑》M0000000025 · 2020年1月13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谁想出的这馊主意,你就不怕断子绝孙啊?」
俑,即陶俑,用来代替活人殉葬。
中国古代曾盛行活人殉葬,非常残酷。以陶俑代活人算是一种进步,但为什么为孔子如此深恶痛绝,以至于恶言相向?
对此,后人有诸多解释,毁誉各半。有说是孔子认为以俑代人是对先人葬仪的背叛,是不古,因此气急败坏。但这种解释与孔子「仁者爱人」的形象相去甚远。
有一种解释我觉得更为合理,那就是,孔子不是反对以俑代人,他反对的是殉葬制度。陶俑的出现,让殡葬制度得以延续,活人殉葬就有可能死灰复燃。
事实上,孔子的担忧不无道理。尽管一再改头换面,但活人殉葬现象一直持续到清朝。
《虎头帽》G0000000012 · 2020年1月22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
1995年,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组成的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了一座精绝古国时期的夫妻合葬王墓。考古学家在男墓主人的右手臂上发现了一件织锦护膊。现场初步清理后,发现织锦上绣着清晰的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当时就引发了争议与惊叹。有人认为这是造假的文物,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对两千年后的精准预言。
经现场中日专家的确认,这件织锦护膊确实是汉代文物,并无造假。同时,这件文物是汉代蜀地的织锦,用白、赤、黄、绿四色织成,上有鸟兽纹、云气纹,织锦工艺十分精湛。
现在,这件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同时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天佑中华,新年快乐!
《佛门》A0106010019 · 2019年4月26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一般认为,「卍」这个符号由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唐代的武则天钦定其音为「万」。但「卍」既非佛教特有,也非印度独创。
在世界很多地方,甚至早在史前,就已经出现了「卍」这个符号。从中国的河姆渡、红山、马家窑、仰绍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都可以找到这个符号。
考古学家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特里波耶史前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这个符号。而特里波耶文化距今已有七千多年。
同样的符号,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已经沿用了数个世纪之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古老而又神秘的阿纳萨齐族时代,并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只是对印第安人来说,「卍」不是「万」,而是「旋转原木」。
除此之外,据说在阿拉伯、俄罗斯、苏格兰、爱尔兰,以及古代的克里特文明、玛雅文化、基督信仰、拜占庭文化等,都发现了它的踪影。
很难相信所有这些考古发现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源头。「卍」能在远古时期几乎相互隔绝的不同文化中同时出现,只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不得而知。
《老北京布鞋》G0000000010 · 2012年10月21日摄于中国北京
传统文化要不要继承?当然要。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和凝聚的纽带。传统不存,民族不复。
但继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还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只是教条地今天复制昨天,明天复制今天,我们是不是还光着屁股举着石头在丛林里追着野猪砍?
传统文化由众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所组成。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不断演化的过程之中。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一部分传统文化元素被淘汰掉,一部分则被传承下来,和新的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传统文化」。如此,社会才会进步。
很多传统手艺、行当、观念、习俗正在消失,不仅必然,而且必须。如果对于传统文化全盘继承,不但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是一种不堪之负。不用惋惜,只要收集、整理、保存一些影像资料或实物样本,送到博物馆,让后人知道世界上曾经有过什么,曾经发生过什么,这就可以了。
存在有存在的理由,淘汰也有淘汰的理由。
好了,抽烟,歇息。
很幸运,有了打火机,不必再劳神费力地钻半天木头就为引个火。
传统的并不总是值得留恋。不太久远之前,男人留长辫、女人缠小脚也算是一种传统文化。
《唐 · 吉诃德》N0000000006 · 2019年12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
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晒「性格测试」或「新年运势」或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你觉得挺好奇,也想试试,于是识别二维码,提供你的头像、昵称,输入一些其他诸如生日、星座之类的信息,然后你就得到一个「测试结果」,无非是说你善良、朴实、厚道、大气、睿智、随和,你不和「小人」一般见识,你不计较个人得失,如此这般。你觉得结果很准,这让你很开心。于是你把结果晒在朋友圈里,广而告知你非同凡响的人品。
在我看来,这样的测试,就好比让你从一只清一色「上上签」的签筒里抽签一样,其全部的意义只在哄你开心。不光你觉得准,换谁都会觉得挺准,因为没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善良,不朴实,不厚道,不大气,不睿智,不随和;同样,也没人愿意承认自己喜欢跟「小人」较劲。
因为你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于是你认定这就是真的。
可你想过没有,对于那些提供这类「测试」的人而言,你又不是他大爷,他为什么要劳神费力地哄你开心?
厚道一点的,他图流量,图热度,借此提高知名度;不厚道的,他图你的个人信息,然后变现。
傻乐。
《十字架》A2200000002 · 2019年9月19日摄于奥地利
很多宗教都有各自特定的符号,比如佛教的「卍」,犹太教的「六芒星」,伊斯兰教的「星月」,道教的「太极」等等。基督教的符号是「十字架」。
十字架是古时的一种刑具,据说最初由腓尼基人所发明,后来传到希腊、亚述、埃及、波斯和罗马。相比十字架,断头台和绞刑架要人道和仁慈得多。十字架行刑时,行刑者将受刑者的四肢用铁钉钉在木制的十字形木架上,任由受刑者慢慢死去。
公元初,犹太人耶稣在耶路撒冷传播基督教。那个时期的耶路撒冷,犹太教盛行,新兴的基督教被视为异端邪说。罗马总督得知此事后,将耶稣抓获,并将其钉死在十字架上。
公元431年,十字架开始在基督教中出现,公元586年,第一个十字架被立在教堂顶端,之后,十字架慢慢成为了基督教的符号。
《乡村》A2103000003 · 2017年4月27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
所谓「阿胶」,特指采用「东阿」古井水熬制的驴皮胶。作为传统的「名贵」中药,「阿胶」在中国已经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
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对阿胶的炮制有着十分详细的描述:「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东阿镇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狼溪河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渣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蓍、归、芎、橘、甘草等药汁再熬制成胶。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
但即使按中医说法,「阿胶」都算不上是一味「地道」药材。
首先是产地不明。「东阿」在哪里?一说是在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阿城镇,因为这里是最早的东阿县治所在地,疑为「阿胶」的发祥地;一说是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即现在的「中国阿胶之乡」;还有一说,古兖州,即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时珍曰:阿井,在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
再就是原料。「阿胶」最初并非驴皮胶,而是牛皮胶、猪皮胶,可参见《神农本草经》:「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及北魏《齐民要术 · 煮胶法》 :「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只是后来牛和牛皮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及军用物资,不得已才用驴皮替代。
有人调侃,说「阿胶」其实就是水煮驴皮。对此,我是很有些不以为然的。我一直以为,水煮驴皮比熬得黑漆漆、黏黏乎的阿胶要好,因为新鲜,而且好吃。
当然,如果可以选择,我更喜欢水煮猪皮,尤其是上海浦东的「肉皮汤」,鲜香、美味、可口,关键还便宜,因为没有「智商税」。
《佛罗里达南海滩》A3201000005 · 2017年11月2日摄于美国佛罗里达
可能是嫌中国的「传统」养生之术,辟谷、排毒、气功、放血,或诸如此类,背后的理论过于高深莫测、云里雾里,于是乎洋人自己琢磨了「东方的神秘力量 」《道德经》中「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发明了一种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的养生大法:晒腚。这股源自美利坚的清奇之风很快在洋人圈里蔓延开来,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在众多的「晒腚」拥趸者中,有一个妇人将自己袒胸光腚、四仰八叉地躺在石头上晒太阳的照片发在社交网站上,并解释说,她这么做已经有好几周了。这种姿势能高效便捷地「集日月天地之灵气」。
洋人发达是有道理的。中国人一般只开「七窍」,而洋人又多开了一窍,专用来采集「日月天地之灵气」。
《龙纹扁足鼎》M0000000008 · 2016年2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2015年,北大历史系教授赵冬梅作客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节目中,与著名文物收藏家马末都就历史的真实性发生了一些争论。赵冬梅认为,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其使用就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而马末都认为,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赵冬梅所说的追求历史的真实性,依据的也只是前人留下的文字,如此而已。他认为,研究和学习历史,其意义是从历史中获得某种借鉴或教益。
当两人争论不下之时,马末都问了赵冬梅一个问题:「司马光砸缸」这个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其真实性如何。赵冬梅例举了一些资料,说由此推断,这个故事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但接下来,马末都幽幽地告诉赵冬梅,在司马光所处的那个年代,中国还没有能力烧造出能淹死人的大缸,所以,司马光砸缸不可能是真实的。这让赵冬梅有点措手不及,接下来只得顾左右而言它。
先不论孰是孰非,这件事情本身非常有趣。
作为一名北大历史系教授,赵冬梅在史学上的造诣应该比马末都要深厚;但马末都在争论中能占上风,其根本原因在于,除了历史,马末都还在考古及文物收藏方面也有颇多研究。这就意味着马末都比赵冬梅多了一个维度。而高维度对低维度,其优势是绝对的,就像当年火器时代的八国联军对冷兵器时代的义和团,完全是单方面的碾压。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
《外滩》A0101030007 · 2018年7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1929年5月4日,一个笔名叫「醉梦人」的读者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十问未来之中国》:
一、吾国之军权何时归一,分散之军阀何时湮灭?
二、军人治政之权何时尽除,吾国之行政权何时统于中央?
三、三十四国治外法权何时可废,吾国之司法何时自主?
四、由北洋至宁府,元首概为军界强人,吾国何时诞生文人执政?
五、吾国何时举行真正之代议选举?
六、吾国何时可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
七、吾国何时可自产水笔、灯罩、自行表、人工车等物什,供国人生存之需?
八、吾国何时可产巨量之钢铁、枪炮、舰船,供给吾国之边防军?
九、吾国何时可行义务之初级教育、兴十万之中级学堂、育百万之高级学子?
十、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拓势力于境外、通贸易以取利、输文明而和外人?
很想知道,如果「醉梦人」还活着,不知道这位百岁老人会有怎样的感想。
《手办》N0000000005 · 2016年8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
早年,有同事向我强烈推荐股票,说经过深入研究,这只股票能短期翻倍,很是信誓旦旦。我颇有些不以为然,说,如果你把房子卖了,全仓买入这只股票,我才会相信你是认真的。
民间巴菲特,大体可归为三类。
「做波段」、「高抛低吸」,这是一类,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类。股市永远都是涨多了跌,跌多了涨。可何日始,何日止;涨多少,跌多少,如果没有这些,那就都是废话。
第二类,推荐的股票确实涨多跌少,但往往只发声在牛市,一到熊市,鲜再发声。原因在于,既然是牛市,股票本身就是涨多跌少。推荐一个涨一个,自然很觉露脸,于是信心满满;而在熊市,股票跌多涨少,推荐一个跌一个,不但容易遭白眼,自己也很是没劲。其实要弄明白这类民间巴菲特是不是真的有能耐,只要将其所荐股票的涨幅跟同期大盘的涨幅做一下比较即可。
再一类,「技术含量」明显要高于上述两类,可以对未来几天股市走势做出极其精准的「预测」。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你有800个听众,就把他们分成两组,每组400人,然后将同一只股票分别推荐给这两个组,告诉其中一组该股票次日会下跌,告诉另一组次日将上涨。结果是,无论该股票次日涨跌与否,起码对一个组,也就是400人来说,你预测对了。另外那组就不用管了,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组再拆分成两个组,如法炮制上次的操作。三天之后,至少有100人亲眼「见证」了你对一只变化无常的股票连续作出了精准预测。即使这100人中有一半人还有些怀疑,但对剩下的人来说,你就是巴菲特。
《烤地瓜》B0000000077 · 2019年12月14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临江鲜」
「米其林」最早是在法国卖轮胎的,最早的「子午线」轮胎就出自它家。
1900年,法国举办万国博览会。米其林推出了一本小册《米其林指南》,里面罗列了很多旅店、餐馆、加油站、修车铺,还有地图,方便开车者,顺便推广一下自己。这本小册子后来火了,于是,米其林除了卖轮胎,又多了一门生意:推介美食。
最近,米其林推出了一份北京美食榜单,引发了一些言论,主要是出现在这份榜单中的店家和食物跟老北京人的实际感受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于是很多人觉得米其林名不符实,有点「水」。
相信米其林挑选店家和食物是有标准的,店家或食物上榜,肯定有一定的说法。之所以让人觉得「水」,一个原因恐怕还在于没弄明白米其林是什么。
米其林的受众主要是洋人,是洋人版的「大众点评」。所以,不用太当真。
《秋》D0007000004 · 2019年1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江湾湿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 · 大学》,全句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就像是登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最后才是平天下,得一步一步来。
活了大半辈子,「齐家」尚且不能,充其量也就企图「修身」,所以从不妄谈治国之道,因为不配。不但不谈,就连听到同事、同学或身边的什么人大谈治国方略,也是十分的头疼。
三餐箪食瓢饮,去操满汉全席的心,累不累啊,想想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