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鸭》F0200000070 · 2024年8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小吊梨汤五角场万达店
中国的很多地方有中秋吃鸭子的习俗。追溯这一习俗的来源,各地有各地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说元朝时汉人不满蒙古人的统治,特意相约在中秋这天一起吃鸭子。那时的汉人管蒙古人叫「鞑子」,和「鸭子」音近。但这种说法过于牵强,能在民间广泛流传,估计也就是汉人能私底精神胜利一下,仅此而已。
其实,中秋节吃鸭子,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时节的鸭子在一年中最肥美。
鸭子在被人类驯化前是候鸟,每年的秋天都要去南方越冬。迁徙前的鸭子必须养得膘肥体壮才能应对接下来的长途飞行。
中秋节上海人一道传统菜:鸭子芋艿汤,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中秋时节不光鸭子肥美,芋艿也正当令。鸭子配芋艿,再自然不过了。再有,旧时文人好中秋把酒持螯,不正是因为入秋后的螃蟹黄正满、膏正肥嘛。
倘若传说,蒙古人不入关,汉人难不成中秋还不吃鸭子了么。
《有翼狮金来通》M0000000057 · 2024年7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在这次上海博物馆的「古波斯的荣耀 · 伊朗文物精华展」上,有一件展品异常的精美和华丽:「有翼狮金来通」,目前为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来通」,希腊语音译,为饮酒器。有关这件器物的介绍,除了外形、纹饰以及其诞生的大致年代外,其他资料少之又少,比如是来自考古发现,还是社会收藏;是王家器物,还是民间用品;是一件实用器,还是一件礼器。诸如此类。
不知道是不是上海博物馆把现阶段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即将开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上了,这次的「古波斯的荣耀 · 伊朗文物精华展」相关展品的背景资料少之又少,一多半的展品纯粹看个热闹,蛮有些遗憾的。
《大儿童》F0300000622 · 2024年6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六月一日,儿童节。陪闹同学听了一场音乐会。
尽管已经算是个准初中生了,但过儿童节,是有法理依据的。嘿嘿。
多大的孩子算是儿童?
国际上,《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18周岁以下皆为儿童。我们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这一儿童划分标准从法理上讲,也应该是中国的儿童划分标准。但在国内,对儿童的划分,大都以14岁为限。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拐卖人口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对婴儿、幼儿、儿童的年龄划分进行了明确。应以不满一岁的为婴儿,一岁以上不满六岁的为幼儿,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再有就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六一儿童节,不满十四周岁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桂花香烤鸭》B0000000602 · 2024年4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青年公社创智天地店
梁实秋曾写过一篇散文,说的是北京烤鸭,题目叫《烧鸭》。传统上,北京人管烤鸭叫烧鸭,因为「烤」这个字是不久前才有的,以前根本没有。
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烤」这个字,为齐白石所创。北京有个很有名气的烤肉铺,叫「烤肉宛」。齐白石曾为烤肉宛题过一小匾:「清真烤肉宛」,并注「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香港作家董桥曾出过一本书,谈及过此事。此书的名字叫《文字是肉做的》,颇为有趣。
作家、美食家汪曾祺曾见到过齐白石的题匾。他在散文《帖秋膘》有这样一段文字:「『烤肉宛』原来有齐白石写的一块小匾,写得明白:『清真烤肉宛』,这块匾是写在宣纸上的,嵌在镜框里,字写得很好,后面还加了两行注脚:『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并说:「我曾写信问过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是不是古代没有『烤』字,德熙复信说古代字书上确实没有这个字。看来『烤』字是近代人造出来的字了。」
汪曾祺还曾请现在杂谈文家邓拓写文专门谈谈诸书到底有没有「烤」字。朱德熙、汪曾祺和邓拓三位学者的观点比较统一,认为「烤」字或从「燺」字而来,又作「熇」。燺是多音字,做动词时读「烤」。
不过,也有学者考证过此事,答案是「烤」字至迟在明时就已出现,比如《金瓶梅》和《红楼梦》中就有「烤」字。
我觉得,像齐白石、汪曾祺、朱德熙、邓拓、董桥这样的大家均遗漏了《金瓶梅》和《红楼梦》中的「烤」字,这个很难想像。
不管齐白石之前有没有「烤」字,我很好奇的一点是,在齐白石题「清真烤肉宛」匾之前,「烤肉宛」叫什么。
《一杯美式咖啡》B0000000600 · 2024年4月15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Monoto Coffee芳草寓店
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我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脑雾」。
后疫情时期,很多人感觉和疫情前比,自己的思维或反应迟钝、模糊、混乱、健忘,以及失语、注意力不集中。简而言之,诸事一头雾水。有科学家称这类现象为「脑雾」,归为「长新冠」,即可能的新冠后遗症诸多症状之一。
医学上,「脑雾」并非是一个专业术语,上述有关脑雾的一系列现象也算不上是「症状」,只是一些主观感觉的描述。但「脑雾」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远在疫情前就已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有专家认为,脑雾很可能和炎症、慢性病以及受病毒感染而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有关。这可以部分解释长新冠中脑雾现象明显增多的状况。
目前,脑雾没有特效药物或疗法,但一些专家认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改善脑雾有积极作用。
《澳白》B0000000589 · 2024年4月15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Monoto Coffee芳草寓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什么不是柴麺油盐酱醋茶?
「柴米油盐酱醋茶」,出自《梦粱录 · 鲞铺》,原话为「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梦粱录》为宋人吴自牧所著,全二十卷,记录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情风物。临安即现今的杭州,多以稻米为食,故为「柴米油盐酱醋茶」。
《梦粱录》很有意思,对当时临安做了全方位的记录,是一部文字版的江南《清明上河图》,如《暮春》,说的是当年的临安在差不多眼下这一时节的景象:
「是月春光将暮,百花尽开,如牡丹、芍药、棣棠、木香、酴醚、蔷薇、金纱、玉绣球、小牡丹、海棠、锦季、徘徊、月季、粉团、杜鹃、宝相、千叶桃、绯桃、香梅、紫笑、长春、紫荆、金雀儿、笑靥、香兰、水仙、映山红等花,种种奇绝。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当此之时,雕梁燕语,绮槛莺啼,静院明轩,溶溶泄泄,对景行乐,未易以一言尽也。」
妙若仙境。
很多人讹作《梦粱录》为《梦梁录》。「梦粱录」之「粱」者,「一枕黄粱」之「粱」也。
对了,《梦粱录》首提的「开门七件事」,最初实为八件,即: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后世,可能是元代,认为酒非生活必须,遂将「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由八件删减为七件。
《小票》C0000000081 · 2024年3月2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舞虾小说旗舰店
电影《小兵张嘎》中,给日本鬼子当翻译官的胖翻译在城门口的西瓜摊吃西瓜。摊主问他怎么不问价就吃上了,他霸气地回答道:「老子在城里下馆子从来不给钱。」用现在的话来说,胖翻译下馆子不给钱,就是吃的霸王餐。
当下的很多平台,会向用户提供一些免费的试吃或试用机会,这种「免费试」或「免费用」,被约定俗成地叫做了「霸王餐」。
最典型的是《大众点评》平台。
《大众点评》在其网页或手机应用中针对很多大城市设有专门的「免费试」窗口,资源由商家提供。感兴趣的用户可以自愿报名,参与抽奖。如果中奖,用户就可以享受一次免费用餐的机会,但必须在用餐后的规定时间内为此次用餐撰写一条不少于100字的评价。
中奖的频率时高时低,有时每个月都会中奖,有时隔月甚至数个月才会中奖一次。
这种活动蛮有意思的:平台可以提升活跃度;商家可以藉此宣传和推广自己,增加流量、点评数及提升知名度;用户可以免费用餐。三赢。
《红米肠》B0000000562 · 2024年2月14日摄于中国浙江嘉兴粤华餐厅戴梦得店
知道广东名点红米肠是用什么东西上色的吗?红曲米。
红曲米色泽鲜红,是很多食品的着色剂,红腐乳、红肠、樱桃肉、叉烧等,很多就是用红曲米上色。
红曲米是一种天然色素,其历史非常悠久,很多古籍里也都有记载,如《苕溪渔饮丛话》:「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清异录》:「以红曲煮肉」,《天工开物》:用红曲涂抹鱼肉,「经十日蛆蝇不近,色味不减」。可见在古代,红曲米的生产及应用就已经相当的广泛和普及了。
红曲米是经红曲霉发酵后的稻米,除了用于食品着色,中医也用于治病。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红曲米中含有某种他汀类物质,而他汀常被用来降低血脂,因此有人将红曲米称为「天然他汀」,可以替代部分降血脂药物。但科学家们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最主要的是通过食用红曲米来摄取他汀很难达到有效剂量,少了没有疗效,多了还可能有毒副作用。
《马赛少年》F0100000100 · 2018年8月8日摄于坦桑尼亚赛伦盖蒂
旅行,需不需要导游?这得看情况。说是旅行,其实每个行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可以是度假,也可以是观光。而观光,可以是风光,也可以是人文。在我看来,最后这一类,是很需要来自导游的帮助的。马赛少年额头为什么要画符号?符号图案的含义是什么?他的脸颊上是不是烙印?如果是,为什么要打烙印?你在赛伦盖蒂草原偶然遇见了他,但,你对你看到的有关他的一切一无所知。是不是很遗憾?如果当时身边有个导游,这一连串的问题应该当时就都有了答案。
早年第一次去欧洲,跟团,传统线路,罗马、巴黎之类,地接导游是一个华裔,依稀记得姓李,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毕业,后定居德国。至今都觉得那次非常荣幸能遇到他那样的导游,举止儒雅、学识渊博。整个行程,他将欧洲文艺复兴这一话题贯穿始终,让一次旅行变成了一次欧洲文艺复兴的启蒙教程,受益匪浅。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导游职业并且博学。
顺便说一下。其实,参观博物馆,最好也请一位现场讲解员,至少是租一台讲解器。不然,你看到的是一堆缝缝补补的坛坛罐罐而不是其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
这钱,花得值。
《胜家》N0000000026 · 2024年1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这是一个老物件,有可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我们结婚那会儿,「三转一响」已渐成历史。记得应该是个玩笑,外婆的娘家还是陪嫁了一台缝纫机,也就是照片中的这架「胜家」牌袖珍手摇缝纫机。
拿到手地时候,这台缝纫机已经有好些年头了,不光积满了灰尘,而且几乎锈死。后来花了一些时间,解体,除锈,上油,重装组装,总算恢复到可以正常工作的程度。现在这架缝纫机传到了闹同学手里。算下来,光我们家,已经传了三代。
言归正传。
1755年,德国工匠查尔斯 · 维森塔尔在英国取得了与机械缝纫相关的第一个专利:一项针对机器设计的针头专利,然而该专利并没有描述机器的其余部分,也没有大批量商业化推广。1790年,英国橱柜制造商托马斯 · 山特获得了第一个完整的缝纫机专利,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由于当时还没有缝纫机械的概念,托马斯 · 山特的这一专利被归入纺织机械的专利库中,尘封了80多年。
尽管如此,这一连串的专利申请,无不预示着缝纫机发明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1804年,托马斯 · 斯通和詹姆斯 · 亨德森在法国获得「模仿手缝的机器」专利。同年,斯科特 · 约翰 · 邓肯获得「多针刺绣机」专利。1810年,德国人克雷姆斯发明了一种用于缝制帽子的自动机器。1818年,约翰 · 道奇和约翰 · 诺尔斯制造出第一台美国缝纫机雏形。
遗憾的是,上述列举的这些发明都以失败告终,众多专利没有投入工业生产,很快就被公众所遗忘。
1841年,法国裁缝蒂莫尼耶制造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这是第一台可用于实际使用的缝纫机械。蒂莫尼耶同几位合伙人用80台缝纫机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械化生产的服装厂,主要生产军服。当时恰逢法国波林雅克政府进军阿尔及利亚,急需大批军服,蒂莫尼耶以快速交货的优势接获了大量订单。
1845年,美国发明家伊莱亚斯 · 豪独立完成了缝纫机的发明。他的发明其独特之处在于,使用两根线借助于梭子和靠近针眼的弯针来形成针脚,这样缝制出的毛料衣服做工结实耐用。1846年伊莱亚斯的这项专利获得政府授权,就在该专利大获成功的同时,也招来了无数侵权者。
1850年,美国机械工人列察克 · 梅里特 · 胜家发明了锁式线迹缝纫机,这是第一台商业上成功的机器,胜家由此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胜家公司的机器使用了与伊莱亚斯 · 豪获得的专利相同的平缝机。为此,二者还打了一场为期四年、轰动一时的专利权诉讼官司,最终伊莱亚斯胜诉,法院判决胜家公司支付对方高额的专利使用费。
伊莱亚斯虽然赢了诉讼,但胜家公司凭借着自身的不断创新,研发出风靡全球的脚踏式缝纫机,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缝纫机械制造跨国公司。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赞其为「改变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
缝纫机进入中国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1872年12月14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晋隆洋行《成衣机器出售》的商业广告:「新到外国缝纫机数辆,每辆洋价50两,欲购请来本行接洽。」这则广告是如今能找到的缝纫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资料,而广告中晋隆洋行销售的正是美国胜家公司的产品。50两白银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范围,但凭借独有的分期付款,胜家缝纫机很快成为上海裁缝师傅们首选的制衣机器。
1919年民族资本家沈玉山等三人在上海郑家木桥开设「协昌铁车铺」,主要从事进口缝纫机的买卖和修理业务。1940年,「协昌铁车铺」推出我国第一台1580型家用缝纫机,名为「金狮牌」。后来沈玉山取「打遍天下无敌手」之意,将商标「金狮牌」更改为「无敌牌」。
1949年以前,我国缝纫机产量很低,当时的缝制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胜家公司垄断。新中国成立之后,缝纫机制造业推行公私合营,规范生产标准,该行业逐渐壮大。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三转一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三转一响」又名四大件,指的是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而各个家庭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包括收音机、自行车、手表及缝纫机,生动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准。
1966年,为了让内外贸中英文商标名称统一,「无敌牌」再度更名,取名「蝴蝶牌」。「蝴蝶牌」缝纫机厂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