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终于掉了》F0300000149 · 2018年5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

 

5月12日那天,闹闹掉了一粒牙,不是磕掉的,是换乳牙。这粒牙晃晃悠悠了二三十天,从中国一路晃到新加坡,再晃到泰国,最后叶落归根,回到家后才掉,真是够爱国、爱家的。

掉牙的第二天,闹闹来外婆家。外公说,走,拍张缺牙照,留作纪念。闹闹二话不说,跟着就下了楼。

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的观念确实不太一样了。我们那会儿要是缺了一粒牙,那是很难为情的事,因为会被小伙伴们围着「缺牙龙、缺牙龙」瞎起哄的,所以到哪都抿着嘴,开口说话也都用手捂着掖着,生怕被人瞧见。小时候还有一样麻烦事,那就是剃头。新剃头不光要被起哄,还会被拍后脑勺:「新剃头,不打三记触霉头」。

闹闹是外公最称职的模特,也就三四分钟,外公拍了几张片子,看看有合适的了,不多为难他,立即宣告收工,把他给「放生」了。这小子踩着滑板车「哧溜」一下便不见了人影。

外公还在导片呢,这小子空着手回来了。问他滑板车呢?他说坏了,给扔垃圾桶了,还摔了个屁股墩。外公终究没能听明白:是滑板车坏了把他摔了,还是他摔了把滑板车给废了。外公伸手想摸一下他的脑们表示安慰,他一下子躲开了,一边撩起头发,一边解释说:「昨天也摔了一跤,把头磕了,摸了疼。」我一看,果然,额头上好大一块瘀青。

男孩子,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不是坏事,到了晚年,可以跟儿孙们吹上好些年。


《流浪歌手》F0300000150 · 2018年5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

 

闹闹今年「幼升小」。上周六妈妈带去学校面试,今天刚上班,妈妈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闹闹被录取了。

西藏回来后,外公的腰一直不怎么舒服,过几天又要出远门,所以最近就一直在家静养,整天躲在自己的狗窝里喝喝茶、看看书、上上网。

昨天傍晚,外公躺在床上,捧着笔记本电脑看照片,就听到厅里传来闹闹的哭声。若不是受了天大的委曲,闹闹是不会哭得这么凄惨的。外公怕又是外婆和妈妈作弄闹闹,便起身到了厅里,想替闹闹出头。问闹闹怎么回事,为什么哭,闹闹泣不成声,只顾着抹眼泪,没答话;问妈妈,是不是欺负儿子了。妈妈「卟嗤」乐了:「谁敢欺负他啊,是他自己打游戏一直过不了关急哭的好吧。」


《可爱的孩子》F0100000038 · 2018年5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新江湾城公园

 

上上周五,闹闹他们幼儿园在上海江湾湿地公园上体育课。一个小男孩跑到一个小女孩跟前,叫了声「老婆」,应该是想跟小女孩说什么话的。可还没等他接着往下说,立刻被小女孩打住:「谁是你老婆。」小男孩从兴致勃勃直接跌落到了灰头土脸。

闹闹他们幼儿园经常会有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孩子,全家一起「过家家」。我觉得这真的挺好。男孩和女孩,不只是生理上的性别认同,某种程度上,心理上的性别认同更加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穿对衣裳、跑对厕所,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长大成人后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认同,因此很有必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灌输和引导。有了清晰而确定的性别认同,心理才会健全,才会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女孩娇柔而有魅力,男孩阳刚而有担当。

我们这代还好,我们的下一代,即「独生子女」一代,性别认同似乎出了些问题,令人头疼。

前几天全家在外面用晚餐,闹闹一脸的无精打采。妈妈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是发烧了。妈妈跟外婆说,闹闹明天不去幼儿园了,要是不退烧,看病方便些。闹闹一听,坚决反对:「我要上幼儿园。」我奇怪了,不明白他这是在闹哪样。直到后来妈妈私下里跟我说了原委,我才明白:闹闹是想和他「新妻」一起玩。

第二天,我问闹闹:「你很想去幼儿园,是不是想和你老婆谁谁玩?」

他点头承认。

「你原来不是有一个老婆,叫谁谁,这个谁谁算是咋回事?」

「那个谁谁是女朋友好吧,这个谁谁才是老婆。」


《体育课》F0300000147 · 2018年5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新江湾城公园

 

妈妈没空,我们受托作为家长参加了闹闹的体育公开课。结束之后,带回家给他洗澡,换上西装、打上领结、穿上皮鞋,送去幼儿园拍毕业照。

三年前,第一天陪闹闹去幼儿园的场景历历在目,现在眼看着就快离园了。

三年,转瞬即逝。闹闹大了,我们老了。真的老了。对闹闹来说,接下来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再加上大学四年,前前后后还要十五年,才算是真正开始独立、成人。而十五年,如果还能有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是余生中最长的一段时光,也是这辈子中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时光,弥足珍贵。


《回家》F0300000144 · 2018年4月3日摄于中国西藏波密巴康村

 

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腻,再好看的风景看多了准烦。早年带丫头去江西的婺源看油菜花,第一天是惊艳,第二天是好看,到第三天,父女俩个个都想吐。

在索松村待了两天,那桃花,惊艳、好看。等到了波密,虽说还不至于到想吐的地步,但由于审美疲劳,已颇有些不以为然。加上受不了高原强烈紫外线的炙烤,再无意继续寻花问柳。

波密县倾多镇的巴康村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落,雪山环抱,桃花掩映,田园牧歌,煞是好看。但最吸引牛姥姥的,是几间透风的空牛圈以及里头的干草垛。姥姥钻将进去,往干草垛上一躺,满脸惬意、浑身舒坦,仿佛回家一般。

真是牛姥归圈如倦鸟归巢。


《一蹦三千六百米》F0300000145 · 2018年4月6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都说旅行是一场修行,只是大多数人修成了佛,而姥姥修得的是绝世轻功。

从上海出发,先到的西宁,随后是青海湖、拉萨、林芝、波密。等半个月之后再回到拉萨时,姥姥已修得身轻如燕,在布达拉宫前小试身手,奋力一跃。尽管离地只有半米,但还是比632米的上海最高建筑「上海中心」高出了足足3026.5米。


《迫不及待》F0300000142 · 2017年12月7日摄于日本奈良

 

去年底,在日本奈良的渔市,知道闹闹喜欢吃甜食,妈妈就给闹闹买了块草莓蛋糕。闹闹接过蛋糕正准备开吃,被外公拦下,说捧在手里拍张照片。结果,就拍成这样了。

好些日子没「起居歪注」了。尽管还跟以前一样,一周总能碰上五六回,但孩子大了,有变化,只是不像再小一点的时候变化很突出,集中在一两点上,比较容易引起关注。现在的变化花开四面,且散且杂,反倒没了重点。所以也就「注」得少了。

昨天照例和外婆一起去幼儿园接闹闹回家。一上车,闹闹兴致勃勃地告诉外婆:我准备了两件礼物,一件给你,另一件给妈妈。所谓礼物,是闹闹的手工折纸,一个小纸盒,说可以吐瓜子壳。

外公一边开车,一边开玩笑说,外公吃醋了:为什么不给外公礼物。闹闹愣了一下,解释说,这是给「我们家」的,外婆、外公都可以用。「我们家」说的是外婆家,先前是「你们家」,我听了别扭,让他改过来的。

晚上,妈妈下班回来。一见到妈妈,闹闹赶紧掏出另一个小纸盒递。搁往常,他通常会说「这是送给你的礼物」,但这回不一样,说的是「这是送给家里的礼物,爸爸、妈妈都可以用。」

孩子肆无忌惮不好,但过多关注大人的感受让我觉得挺难过的。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平时有意无意给了他某种压力所致。


《望穿秋水》F0300000140 · 2014年3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老码头

 

对我来说,拍照片的好处在于,无论时隔多久,大凡只要一见到自己拍的照片,就能清晰地回想起当时的情景。

昨晚外婆一边看电视,一边翻看手机里的旧照片。当她看到这张照片时,我问她,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吗?她说不记得了。

闹闹两岁出头的时候,开始有点会发发小脾气、耍耍小性子了。那天一家四口在老码头逛大街,外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着就把闹闹给惹毛了:「外婆,你走、你走!」

外婆真走了,钻进一大堆的人群里头不见了。闹闹一下子傻眼了。

外公还算厚道,一声没吭,只是站在几米开外自顾拍照;可妈妈太过分了,不但不伸援手,还连声起哄:「噢、噢,外婆走掉了。」

闹闹就这么一直眼巴巴地盯着外婆消失的方向,一脸的望穿秋水,煞是可怜。

后来我把这张照片以及当闹闹远远地看见外婆重现身影时兴奋得连连挥手的照片一同找出来发给外婆,她感慨道:「真值得回味。」


《撒欢》F0300000135 · 2018年1月1日摄于俄罗斯莫斯科谢尔盖耶夫

 

总算到家了。

对外婆、外公来说,可能是受了糟糕天气的影响,这次俄罗斯之行的体验非常差。但闹闹肯定不这么认为:见到了漫天飞舞的大雪,买到了俄罗斯套娃和望远镜,吃到了好吃的黑巧克力,喝到了好喝的鲜牛奶。更主要的是,闹闹这次还有一个意外的小惊喜:终于有了一张属于他自己的火车卧铺。

这次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的往返都是坐的火车。闹闹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紧张起来,问:「我可以自己睡吗?」

这几年,不知是图省钱还是图安全,只要坐火车,闹闹就永远和妈妈挤在一张铺上,哪怕从上海去香港也是如此。火车硬铺比扁担宽不了多少,一个人睡都不怎么好翻身,两个人挤一宿,确实够呛。这成了闹闹的一桩心病,难怪他一听到要坐火车就变得神经兮兮起来。

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的时候,我们让闹闹睡了上铺。到了睡觉的时候,他死活不让我们扶,非要自己爬,千辛万苦,在所不惜。

那一晚,闹闹睡得很香,很踏实。


《女举人》F0300000127 · 2017年12月3日摄于日本福冈能古岛

 

能古岛是日本福冈的一座离岛。从福冈市区坐公交到一个叫「姪浜」的地方,再换乘摆渡船,十来分钟便能登岛,交通便捷,但去的人并不很多,算是比较小众的一个地方。

能古岛最美的是这里的花季:春天的樱花和油菜花,夏天的向日葵,秋天的波斯菊,以及冬天的水仙花。

我们一家四口到了岛上,没有沿着海边游玩,而是选择了上山。山顶上有一个「展望台」,我们猜测在那儿应该能够登高望远,俯瞰整座小岛。

从码头到山顶是有公交车的,但每一班公交车的间隔很长,而我们这几个都是急性子,没耐心等,顺着山道就往上爬。

路不上,也就两公里左右,但有些陡,所以很费力。我们四个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还是在一个岔路口拦下一辆摩托车才打听到了茅草丛中的通往展望台的小路。

展望台前卧着一块巨石。从展望台下来后,我说这块卧石不错,如果让闹闹站在上面跳,我可以趴在地上抑拍,效果应该不错。

几公里山路的劳顿并没有影响闹闹的兴致。他很配合,在卧石上一跳再跳,可拍出来的效果都不理想。一边的丫头有些急了,冲上前去,两手抓住闹闹的腰胯,愣生生地把儿子给举到了半空:「来,拍!」

这是她第二回为儿子当「举人」了。前一回还是四年前的11月30日,闹闹幼儿园的一次亲子活动。


《一窝疯》F0300000126 · 2017年12月3日摄于日本福冈能古岛

 

2017岁末,我们一家四口吵吵闹闹地又出发了。

这次是去日本,福冈、广岛、大阪、京都和奈良一线。这条线丫头带她的同事不久前走过,可能是因为喜欢,也可能是因为熟悉,所以这次就又带她爹妈和儿子再走一遭。其实不光是丫头,这一带姥姥和我也大都走过,而且还都是三番五次,但丫头喜欢,我们也就陪着她们娘俩一起来了。考虑到这趟行程如果只是观光的话,因为过于熟悉,可能会感到无聊,规划的时候有意让丫头尽可能多考虑一些当地有特色的美食。

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大,而且交通也非常发达、便捷,按理说,各地应该是大同小异的。但由于日本注重传统的传承以及地域特色的发掘,各地都有一些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不仅如此,日本很多地方的美食往往还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让人们从中品味四季的更替与变化。正因为如此,日本才会有很多「地域限定」和「季节限定」的美食。

我们一家四口,臭气相投,但秉性各异,而且一个比一个主意大,一个比一个不听劝。即使是吃,口味也是南辕北辙:不吃生鱼片、生牛肉和生鸡蛋的,讨厌纳豆的,不碰冷食的,不能吃牛肉的;啃个苹果就算是饭的,一顿不吃要饿死人的;有了蔬菜就有了命的,见了肉就不要命的。所以,临出门,我很有些担心:我这一个「美食之旅」的提议到头来可别成了又一个争争吵吵的导火索。

好在我们也都习惯了争急吵吵。要是哪天没争吵过,我们肯定是会怀疑人生的。


《一雪前耻》F0300000124 · 2017年11月2日摄于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南海滩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南海滩。

一见到海鸥,姥姥就又开始激动了,忙不迭地打开「百宝箱」,看里头有啥东西可以拿来喂海鸥。

姥姥的「百宝箱」是一只浅蓝色的小帆布包,还是好些年前在一次学校举办的义卖会上花了十五块钱买的,「耐克」,但我很有些怀疑。每次过境,我都替她捏了一把汗:被人家海关查扣了罚点款什么的也就罢了,万一哪个洋毛子较起真,起个诉什么的,就很不好玩了。

可别小看了这只包,姥姥特别喜欢,这么些年一直形影不离,就因为它无所不能塞:钱包、墨镜盒子、梳子、水杯,经常的,还有我出门时一般要带的沏茶杯。有一回全家逛公园,闹闹骑车累了,姥姥竟然从包里掏出一捆绳子来,系在闹闹的车把上,拽了就走。

这回也不负所望,姥姥从包里翻出两只红通通的「蛇果」来,可能是早上自助餐的时候偷偷带出来,想留在路上吃的。姥姥用牙把蛇果一口一口咬碎了,往上一扔,立刻引来一大群海鸥在半空中盘旋飞舞,乐得姥姥开怀大笑。

姥姥这回算是痛快了,一雪前耻。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我们全家在台湾南投县仁爱乡清境农场的「小瑞士」花园逛公园。丫头见那儿遍地的广场鸽,就买了两包鸽食喂鸽子。鸽子一见到丫头手里的食儿,蜂拥而至,头上、肩上、胳臂上,随心所欲,怎么合适怎么停。姥姥一见这阵势,满心欢喜,嚷嚷着说也要玩。不料想她刚从丫头手上接过鸽食,还没来得及喂,好大一群鸽子也不知道什么鬼,刚才还在争食,突然一哄而散,「扑棱棱」飞得一个不剩,只留下姥姥一人孤独地站在空旷的广场中央凌乱。


《相会在北京》F0300000083 · 2017年10月1日摄于北京西城什刹海

 

从内蒙下来后,并没有打算逛北京。黄金周,北京到处人山人海,个儿矮的整天看屁股,个儿高的也好不到哪去,看得最多的也就是后脑勺了,实在没多大意思。只是丫头说想趁十一黄金周带孩子来北京,实在是担心她把孩子给弄丢了,这才在北京待了下来跟他们会合。

丫头很不容易,没结婚的时候就贪玩。结婚之后,有了孩子,不光自己想玩,还老想着能让孩子也到处走走,看看,多长点见识。只是一年没几天带薪假,自然不甘心放弃长假的机会。

原本丫头是计划头一天晚上坐火车,睡一觉,国庆一早到北京。没想到出门时把火车站给搞混了,本该在上海站上的车,结果跑到虹桥站去了。这下全乱套了。一个人带着孩子折腾到半夜,最后总算搞到一张票,这才赶在国庆当天到了北京。真是艰辛。

无论在哪,只要一家四口能够团圆,比什么都好。


《金汤桥》F0300000082 · 2017年10月6日摄于中国天津红桥

 

前两天在北京的时候,我们住在燕莎使馆区附近的酒店式公寓,边上就是美国大使馆。

那天在外头遛弯回来,我在酒店的露台抽烟、喝茶,这小子跑到跟前问:

「外公,『石』怎么说?」

「stone。」

「那『管』怎么说?」

「pipe。」

「哦,我知道了,『big stone pipe』。」

我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原来这小子想说「大使馆」,差点没把嘴里的半口茶给喷出来。

这小子,一口的Chinglish跟他那个不着调的外公很有一拼。


《我爱我的国》F0300000084 · 2017年10月1日摄于中国北京东城雨儿胡同

 

一家子挤在人流中推推搡搡地到了什刹海。闹闹嚷嚷着说要游船。

挤到售票窗口一看,死贵死贵的:四座的就得一百好几十,要是六座的,又得再加好几十。要想省钱的话就挤得慌,不想挤,钱又费得慌。得,租一条四座的小船,你们尽兴玩,我就在岸上的花坛边喝茶、抽烟、歇息。

离花坛不远的马路当间,有一个女的在叫卖国旗发卡。这东西不是什么新鲜玩艺,纯粹就是两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豆芽菜」的翻版。只是今天是国庆节,头上插面国旗,喜庆,还爱国。

起身,走到那女的跟前。一问,两块五一个。咬咬牙,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递给那女的:今天国庆,不还价,来俩。说这话,眼都不带眨的。

爱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还价,掉份儿。


《合家欢》F0300000079 · 2017年4月4日摄于韩国首尔壁画村

 

外婆、外公要出门几天。

昨天你整个白天都在,外婆、外公没敢理行李,怕你看着心里难受。

外公喜欢到处走走,但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你,所以挑你上学的时候出门,这样对你好些。

外婆、外公上岁数了,走得动的日子越来越少。要是运气好的话,能健健康康地再走二十年,一年出四回门,二十年也就再走八十个地方,之后就走不动了。

不要怪外公不带你一起旅行。对你来说,学本领是最重要的。外公最希望你的是,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学习,旅行的时候痛痛快快地旅行。

外婆、外公这次出门也就十几天,很快就回来。


《南辕北辙》F0300000075 · 2017年6月25日摄于毛里求斯灯塔岛

 

两个半月的暑期一眨眼就过去了,明天该开学了。

前天外婆跟你说:开学那天不能送你了,因为外婆、外公要出一趟远门。你听到这话,没有吭声,但眼泪扑簌簌的。等情绪稍稍稳定些,你轻声嘀咕:「我想跟你们一起去旅行。」

外婆、外公知道你喜欢旅行,这个暑期也在尽力安排,一放假就直飞毛里求斯,回来后见你还有时间,就又去了趟日本的北海道,年底前还要去日本赏枫和俄罗斯玩雪。

外婆、外公上岁数了,知识跟不上先不说,脑子也越来越不好使,你读书的事就交给妈妈了。外婆、外公趁还走得动,尽量陪你多走点路,让你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前些日子听说你在奶奶家吵着要吃牛肉,说是外公说的,多吃牛肉可以快快长身体,好跟外婆、外公一起去旅行。外婆、外公听了很欣慰。

相信外婆、外公,只要你身体壮壮的,我们明年一定走得更远,陪你去看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美国队长》F0300000076 · 2017年8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江湾五角场下沉式广场

 

每个男孩的心里都揣着一个英雄梦想,即使只有五岁。

今天的这个造型外公知道,是「美国队长」。尽管右手高举着的那把大砍刀似乎有些来路不明,但左胳膊捥着的、中间带一颗星的圆盾牌外公认得:由世界上最坚硬的材料「原始亚德曼」金属制成,是「美国队长」的「金钟罩铁布衫」和攻击利器。美国政府将这面神盾授予「美国队长」,让他带领美国人抗击法西斯。

为了能和闹闹有尽可能多的共同语言,外公也是蛮拼的。不光是「美国队长」,就连「光头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绵宝宝」、「功夫熊猫」也都认得。

前天陪闹闹一起看《极速挑战》,妈妈来电话,问外公在电影院里睡着没,外公说没。那天真没睡,不是不想睡,是不敢睡。万一哪天聊起《极速挑战》,要是外公搭不上茬,闹闹肯定无比失望。

犯倔

20170829


《犯倔》F0300000077 · 2017年8月1日摄于日本北海道登别地狱谷

 

在北海道游览登别地狱谷的那天,虽说多云,但紫外线很强烈。外婆怕闹闹晒坏,想给他涂点防晒霜,可闹闹死活不让抹。外婆没辙,说不抹防晒霜,那就打伞,谁知闹闹离外婆远远的,就是不肯打伞。

外公在一边看着,也没说啥。男孩子嘛,晒就晒呗,顶多黑点,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事情过去几天之后,外婆、外公问闹闹,那天为什么犯倔。他说,他想晒黑,因为外公说过,男孩子晒得越黑就越强壮。

真庆幸当时没有批评闹闹,不然他一定会觉得特别委曲。


《「这是脑子好不好」》F0300000078 · 2017年8月3日摄于日本北海道

 

上周全家开车去金山游玩,路上妈妈拿出一本《直映认字》,说闹闹又认识了好些字,并让闹闹读。闹闹不含糊,一行一行读得挺溜。外公不信,跟妈妈说,闹闹是背出来的,要是给他单个字,没准就认不得了。

为了证实这个,等到了金山歇下来之后,外公拿了一张餐巾纸,中间撕了个小孔,刚好有一个字大小,蒙在书上,让闹闹读小孔中的字。结果是外公彻底认输。

这阵子闹闹住在外婆家,妈妈给外婆布置任务:让闹闹每天认几个字。那天外婆有事出门,轮到外公当老师。外公拿起认字课本,问闹闹,里面的儿歌都能读吗?他点了点头,相当自信。外公又问,是背出来的,还是真认得字?他说认得字。外公说,那好,你读给我听。不过,得倒过来,从最后一个字读到第一个字。谁知闹闹毫无压力,一连几首都能倒读如流。

第二个回合外公再次完败。

1 9 10 1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