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F0200000055 · 2024年1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普陀喜家虾仁饺子
那天在喜家德,看了半天菜单,最后点了一份西芹鲜肉水饺。喜家德主打虾仁水饺,我挑了绝无仅有的不是虾仁馅的饺子,真不是心疼钱,而是觉得这个应该最接近猪肉白菜水饺。
吃水饺,我喜欢猪肉白菜馅的,因为经典。
有一年在呼和浩特,晚上八九点的样子,走进一家饺子铺,说来份猪肉白菜水饺。掌柜的是个女的,回话说,猪肉白菜的都卖完了,只有海鲜馅的还有一些,问要不要来一份。
我颇有些遗憾,说,行吧,也只能这样了。
估计她是觉得我嫌贵,豪爽地说,钱就按猪肉白菜馅的算。
我乐了,笑着解释说,我倒不是心疼钱,而是真喜欢猪肉白菜水饺。
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不?掌柜的听我这么说,立刻招呼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的伙计们:「今天都晚点回家,赶一份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出来。」
那天,就因为我的一句话,弄得连掌柜带伙计六七个人晚半个小时回家。这件事,时隔二十多年,现在想来,仍觉得很有些对不住人家。
《豆腐圆子》B0000000542 · 2023年12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下沙春笋烧麦
前几天去下沙尝春笋烧麦,店家客气,送了两碗豆腐圆子品尝,说是当地传统美食。
上海本地人有吃咸汤团的习俗,最常见的是菜肉馅的,糯、香、咸、鲜,以前吃过。但豆腐圆子倒是头一回吃。
馅用的是内脂豆腐和猪肉糜,只是用盐简单地调了下味;皮用的是泰国的「三象牌」水磨糯米粉,口感软糯、细腻。我很少吃汤团,平时顶多吃几个芝麻、白糖馅的宁波猪油汤团。但这个豆腐圆子还是蛮有特色的。
据我所知,上海本地,尤其是浦东,和糯米粉不是用水,而是用粥。用这种方法和出来的糯米粉包的汤圆,口感更加的软糯细滑,更重要的是,包好的生汤圆久置也不容易干裂。
《小馄饨》B0000000541 · 2022年8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大富贵
通常来说,上海人不吃辣。川、湘、黔的「微辣」,足可以让上海人「唏嘘」不已。
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为调众口,饮食店里也会配一些辣的调味料,像辣油、辣酱油、辣糊、胡椒粉,再有就是鲜辣粉。辣酱油一般只是用来配炸猪排,其他店很少有;辣油、胡椒粉价格不菲,一般的饮食店里很难见到;最常吃的,也就是辣糊和鲜辣粉。
鲜辣粉,全称叫「鲜辣味粉」。在我的印象中,这种东西是用来替代白胡椒粉的。在那个年代,白胡椒粉算是很贵的调味品。
但,鲜辣粉究竟是什么,恐怕没有几个上海人知道。鲜辣粉是一种混合调味料,一个比较典型的配方:辣椒78%、花椒0.5%、茴香0.3%、姜5%、肉桂0.2%、葱2%、蒜4%、干虾10%。
尽管鲜辣粉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白胡椒粉成为上海人的味觉记忆,但一般只是作为馄饨、油豆腐细粉汤、双档、单档之类的平民小吃的调味品,正式些的菜肴还是会用白胡椒粉来解腥、调味。
《焗海鲜饭》B0000000538 · 2023年11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泰晤士西餐社
凭直觉,芝士是一种高热量食物。但这种直觉是不对的。网上的数据表明,每100克芝士,其热量大约为328大卡。知道麺粉的热量不?每100克含热量362大卡。芝士的热量基本与麺粉持平,没想到吧?
芝士,其制作方法跟豆腐干的制作很相似,将牛奶加热,捞去奶皮,也就是受热后凝结的脂肪,然后发酵,再加热,等变成絮状后,滤去水价,置于模具中压榨成形,风干。
简单说来,芝士是一种半脱脂的固体酸奶。由于制作每公斤芝士约需10公斤的鲜奶原料,所以芝士的营养价值几乎是鲜奶的10倍,但脂肪含量却比鲜奶要低得多。而且,芝士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这是鲜奶所不具备的。
同等重量的芝士和麺粉,所含热量大体相当,但前者的饱腹感比后者要强得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芝士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减肥食物。前提是,得是芝士,而不是芝士披萨、芝士蛋糕。
《冒烤鸭》B0000000327 · 2023年12月18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闻三姐乐山冒菜
在川蜀,麻辣锅底和食材不一样的方式组合,可以变化出很多的形式,比如火锅,再比如麻辣烫,还有冒菜。
不知道为什么叫冒菜。冒菜的「冒」是一种烹饪方法:先制一锅类似于火锅汤底的麻辣汤底,将各种食材分别在汤底中煮熟,捞出,置于盆中,再舀汤底浇于盆中,撒上香菜、葱花、花生碎、 豆豉、熟芝麻之类,便成了一盆冒菜。
和火锅一样,冒菜吃的时候也是蘸料碟的。
中午,在嘉善路上的一家叫「闻三姐」的冒菜馆吃了顿冒烤鸭。
按理说,烤鸭怕的是「回䵑」,脆脆的焦皮一软就不好吃了。但冒烤鸭吃起来依旧保持了原有的焦脆口感。真是匪夷所思。
《和牛》B0000000531 · 2023年12月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松鱼亭上海首店
和牛,顾名思义,即日本牛,是目前公认的最优秀的肉用牛品种。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也有类似的肉牛,即台牛和韩牛。
在日本,谈论具体的食物,很少说「和牛」,因为和牛只是一种泛称。和牛也有很多品种,除了闻名遐迩的「神户牛」外,「近江牛」、「但马牛」、「宫崎牛」、「佐贺牛」等等,也都是顶级的和牛。
顺便提一下,大名鼎鼎的「松阪牛」,严格说,并不是一个牛种,而是一种特殊的饲养方法。
和牛非常美味,但有些昂贵。前几年和外婆一起带闹闹去岐阜看雪,订的民宿含餐,其中就有当地非常著名的和牛「飞騨牛」。我担心到时候再追加,外婆会心疼钱,在预订时就备注我们三个都要双份。哈哈哈哈。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澳洲和牛,是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人用和牛和澳洲本土牛杂交后培育出来的肉牛。如果神户牛、近江牛、宫崎牛算是嫡出的话,那澳洲和牛只能算是庶出,价格要便宜一半以上。
《鲳鱼饭》B0000000528 · 2023年2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食廬NOBLE港汇店
一个完全可以理解的事实是:所有重口味的烹饪,其初衷,是为了掩盖食材的劣质,使其不至于太过难于下咽。
前些年上海曾经火过一阵「香辣蟹」。后来有爆料,说有的商家在香辣蟹上桌前加入了止泻药。这种蟹,不做成香辣的别说会有人埋单,即便白给也是让人避而远之的。这是重口味很经典的案例。
很多人觉得羊肉跟孜然是绝配。真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我在西北、中亚、北非吃的羊肉都是不用孜然的,或白煮,或蜜烤,鲜美多汁,丝毫不膻。
我以为,羊肉用孜然调味,很可能的起因是遮掩羊肉的膻。西宁的手抓羊肉,蘸孜然,真的是糟贱。
口味一旦养成,想改,有点难。于是但凡吃羊肉,便必撒上孜然。
上海过去有一道菜,叫「炒素蟹粉」,用蛋黄等食材做出蟹粉的味道。我对这道菜是不以为然的,只是当成炒鸡蛋。
在上海,吃蟹,尤其是大闸蟹,是必须蘸姜醋汁的。以至于只要一尝到姜醋汁,便会联想到蟹。炒素蟹粉,主要就是用姜醋调味,模仿蟹味。而我,吃清蒸大闸蟹几乎都不蘸任何调料,就吃其原味。所以,姜醋汁是不能让我跟大闸蟹联系起来的。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換句话说,调味,可以理解成是对食材不足的一种弥补。
《蟹糊》B0000000527 · 2023年2月12日摄于中国浙江宁波甬上名灶翠柏店
「鲜」是一种味觉,味蕾上的鲜味受体感知到了氨基酸。在所有味觉中,鲜最为微妙,说不清,道不明,经典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个令人难以想像的事实是:不说全世界,即使在中国,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鲜」为何味。
网上经常有对各地麺条的讨论,哪里的麺好吃,哪里的麺不好吃,但永远讨论不出结果来。比较典型的是苏式麺,很多西北或北方人觉得苏式麺完全不可接受,不筋道,没嚼头。殊不知喜欢苏式麺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贪其鲜。但鲜,是一个不太好解释得清楚的事。
五味中,以鲜味为最弱,很容易被其他四味:酸、甜、苦、咸所淹没。对鲜杀伤力最大的莫过于辣。口味一旦重了,也就与鲜更加的无缘了。很可惜。
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臭腐乳、臭豆腐一类的臭食呛鼻得很,吃起来却很「香」?
答案是:臭不是味觉,而是嗅觉,而像臭腐乳、臭豆腐一类的臭食,发酵后会产生能让鲜味受体感知到的氨基酸,所以鲜。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是不确切的。确切的说法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鲜」。
《基围虾啫啫煲》B0000000523 · 2023年7月2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旧村砂锅焗海鲜
对于预制菜,不用过于抵触。
官方提出发展预制菜,个人分析,是出于减少校外教育差不多的目的,减轻家庭负担,减少家务劳动,从而提升生育意愿。
预制菜的概念并不新鲜,平时我们也经常接触。前一篇提到的真空包装的三凤桥无锡酱排骨就是预制菜。
现在的网络环境很混乱,很可能有人在故意带节奏,让民众视预制菜如洪水猛兽。真的大可不必。当然,因为涉及千家万户的饮食安全,政府有关部门应对预制菜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管理。这项工程事关民生,个人以为,国资企业应该发挥关键作用,如此,让民众对预制菜有信心,放心食用。这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