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嗑》N0000000014 · 2021年1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大门上的「福」字该正贴还是倒帖?
网上特意查了一下,说应该正贴的有,说应该反贴的也有,但总体上看,「正贴派」占了多数。只是倘若细看理由就不难发现,「正贴派」的理由比较集中:大门上倒贴「福」字不够端庄,然后抬出作家冯冀才,说他认为大门上的「福」字倒贴显得不够端庄,很滑稽,所以应该正贴云云。
我支持「倒贴派」。将大门的「福」字倒贴,就是「引诱」打门前路过的孩子「指正」:「你们家的『福』倒了。」而「倒」、「到」谐音,喻「福到了」,图的就是讨个口彩。设想一下,如果打门前路过的孩子冲你家嚷嚷「你们家的『福』怎么没倒」,是不是有点自找倒霉?
说「『福』字倒贴很滑稽」有点滑稽,怎么滑稽了?真没看出来。
「倒贴派」有很多典故,比如: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各家都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上了「福」字。有户人家不识字,把「福」给字贴倒了。第二天皇上派人上街查看,结果发现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但有一家的「福」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后大怒,下令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是说『福到了』。」皇上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赦免了那户人家的死罪。从此,人们便将门上的「福」字倒贴,一是为避祸,二也是为了纪念马皇后。
先不论有没有这回事。这个故事至少很肯定地说明了一点:当地人一定是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过来贴的。
贴「福」字是我国非常典型的民俗之一,而倒贴「福」字更加的经典,因为个中的妙处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
各位看官,您家的福到了嘿。
《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M0000000024 · 2020年11月29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唐代陶俑1985年出土于陕西长武县枣元乡郭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馆官网介绍:
女俑身材颀长,削肩蜂腰,头梳双鬟望仙髻,柳眉凤目,高鼻朱唇,颈戴项链。身穿阔袖襦,外罩贡领翘肩半臂,下着曳地长裙,前腰佩绣花蔽膝,臂饰钏镯,双手抬举至胸前,食指伸出,神态虔诚。雕塑家捕捉住了她飞舞游移之中静止的一瞬间加以雕刻,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意境,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是研究唐代舞蹈艺术和服饰文化的重要资料。
女俑以朱红点唇,白粉涂面,色彩稳定沉着、疏淡自然,衣褶的线条既有雕塑的立体感,又有绘画的平面效果,流动的线条贯通衣裙,使女舞俑呈现出飘逸流畅的气势,如音乐一般富有节奏感,极具东方女性的神韵。
作为唐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唐代乐舞艺术,以其丰富多彩而著称于世。其乐舞可分宫廷乐舞和非官方乐舞,前者是专为朝廷服务的礼仪性和娱乐性乐舞,演出多在庆典、宴飨、迎宾、节日、祭祀等场合进行,场所多在宫廷殿堂;后者则是在宫禁和官衙之外的士大夫私宅及长安城中市井巷陌里表演的乐舞,一般分为健舞和软舞。官方及非官方乐舞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量地吸收少数民族和外国乐舞的成份,并与汉族乐舞融为一体,有的甚至把域外音乐舞蹈直接引进、移植了过来,唐太宗时的十部乐舞中除燕乐、清乐为传统民族乐舞外,其它均为外国和国内少数民族乐舞;而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源自西域“胡腾”和“胡旋”舞,都是由普通百姓的喜好开始,先流传于民间,逐步变成了朝廷内外达官显贵以及文人墨客的共同爱好而风靡一时的。据《新唐书 · 礼乐志》载:「唐自制乐凡三。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旧唐书 · 音乐志》载《九功舞》:「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裙襦。」此女舞俑即着大袖裙襦,可见其所穿舞服乃是唐代传统舞蹈所服,故其应是一位表演轻柔、温婉、抒情软舞的私宅乐舞伎形象。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位将《霓裳羽衣曲》舞毕,「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的舞娘形象。
《骑驼乐舞三彩俑》M0000000022 · 2020年1月23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尊「骑驼乐舞三彩俑」也称「唐三彩骑驼乐舞俑」,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骑驼乐舞三彩俑驼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造型非常独特: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名乐手。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中间有一站立女子正在歌唱,显然这是一个流动演出团。唐代艺术家用浪漫的手法将舞台设置在驼背上,可谓匠心独具。
这尊唐三彩在文物界具有极高的地位,据说与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及金缕衣齐名,为国宝级文物。
《侍女俑》M0000000021 · 2020年1月22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博物院
在唐朝,如果家里头没有几个新罗婢、菩萨蛮和昆仑奴,真不好意思自称贵族。
新罗婢,来自古新罗国的婢女,口齿伶俐、乖巧能干。
菩萨蛮,来自古女蛮国的侍女,神态娇美、能歌善舞。
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山,而是现今的南洋一带。「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西南夷有昆仑层期国。 距应天府马行三年,在西南海岛。其国有野人身如黑漆,国中人布食诱捉,卖与番商为奴」。
昆仑奴之所在当时广受到欢迎,和他们的优秀品格息息相关。一是能干,「绝有力,可负数百斤」,二是忠诚,「其生死惟主人所命,主人或令自刎其首,彼即刎,不思当刎与不当刎也」。
《胡人骑马俑》M0000000020 · 2020年1月23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宋的夜市是不能忽略的存在。
你可能很难相信,在宋朝以前,中国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不完全是因为穷,而是因为宵禁。到了大宋,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宵禁逐渐放开。宋太祖曾经专门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夜市文化在这时候盛行起来。汴京、临安这样的不夜城中,「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即使冬天遇到风雪阴雨,夜市也不关张。北宋蔡绦曾形容开封夜市:繁华之处,连蚊子都不见踪影。而在这热闹非凡的夜市中,中国人一天两餐的饮食习惯也悄然变化为一日三餐。
如果去一趟宋朝的夜市,你都能吃到啥?《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都城最有名的夜市是州桥夜市,夜市中店铺林立,有水饭、熬肉汤、干货等吃食;还有鸡鸭鹅兔等肉类野味;夏季冷饮供应不断;冬日可寻得烤肉火锅等滋补佳品;逛累了可找到小店歇脚,点上几盘杏片、梅子姜这样的开胃小菜。而夜市中食物的价格也相当亲民。据记载,诸如鸡皮、腰肾、鸡碎这样的小吃,每个不过十五文,以当时宋人的购买力,从街头吃到巷尾,从饿吃到饱,恐怕不是什么难事。
据说美国《生活杂志》于1998年曾评选出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饭馆与小吃入选第五十六位。这事先不论真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一个吃货穿越到大宋,大多不会感到陌生。
《胡人骑马俑》M0000000019 · 2020年1月23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能到樊楼这样的高档酒楼消费的毕竟只是小众,但大宋的庶民百姓完全不愁找不到地方打牙祭。
宋人经常去的综合性餐馆,规模较大的叫做「分茶」,店内供应酒肉主食等;有的餐馆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如曹婆婆肉饼店、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店、万家馒头店等;还有专门满足吃素需求的素食店;此外,最火的饮品店也在市面上大量出现,出售纯天然无添加的各色饮料:甜豆沙、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梅花酒,如此这般,冷饮店也大受欢迎:炎炎夏日,你可以吃到冰雪冷元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还有冰酪,即手工冰淇凌。
除了高大上的酒楼、物美价廉的餐馆,汴京街头还有很多流动商贩。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许多小商贩的身影穿梭在街边、桥头。蒸梨枣、黄糕糜、宿蒸饼、发芽豆等等,光听名字就让人口水连绵。食客无论想解馋还是果腹,路上街头随口叫住一个小摊贩便能得到满足。
千万别小看了这走街串巷的小摊贩,在宋代,这些人完全可以凭借辛勤劳动挣钱发迹。
南宋人洪迈的《夷坚志》中讲了一位小贩依靠编织草鞋起家,之后转行卖油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该小贩「才数岁,资业顿起,殆且巨万」。
《仕女骑马俑》M0000000018 · 2020年1月22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博物院
像樊楼这样的高档酒楼,不只是体现在一流的酒菜,服务同样也是一流的。
但凡有客官登门,店小二一定是笑脸相迎,「提瓶献茗」,并捧出菜谱供客官点菜。樊楼的菜品非常丰富,「凡下酒羹汤,任意索唤,虽十客各欲一味,亦自不妨」。 客官点完菜,店小二随即将客官所点之菜唱念报与后厨。上菜时,传菜人双手满负盘碗、脚下生风、行走自如。若客官感觉服务不周,「白之主人,必加叱骂,或罚工价,甚者逐之」,可见其管理也是相当的严格。
此外,为了吸引顾客,樊楼这样的高档酒楼,往往还有吹拉弹唱、杂技歌舞等娱乐服务助兴。
当然,一分价格一分货。像樊楼这样的高档酒楼,花费自然不会少。宋代话本《赵伯升茶肆遇仁宗》里有诗一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致的消费水平:「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宋朝的「钱法」较乱,姑且以惯常的方式计算即一两银子约合一贯钱,而一贯钱大约为一千钱。如此算来,「万钱」差不多是十两银子。这些钱换算到现如今的人民币,即使不过万也不会差得很多,足令我等望楼而兴叹。
《陶俑》M0000000017 · 2020年1月23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宋可能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一个王朝,这一点,单从《清明上河图》中便可见一斑。有一则传闻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说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这一传闻真假莫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宋朝确是一个令许多学者和名人心驰神往的朝代。
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都能被冠上「美食之都」的名号。这里广聚天下美食,而且高级酒楼云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今开封的高级酒楼多达七十二家。《武林旧事》一共十卷,其中一卷专门讲临安的酒楼,诸如和乐楼、中和楼、和风楼这样的大酒店在临安高档酒楼的名单上也是长长的一串。
宋朝的酒楼长啥样?以著名的樊楼为例。
樊楼是汴京的地标性建筑,「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登上樊楼之顶,可「下视禁中」,连皇宫内部都看得见。周密在《齐东野语》中称,樊楼「乃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这样的位置,这样的规模,即使放在今天都堪称奢华。
作为大宋酒馆的龙头老大,樊楼各种内珍馐佳肴品类齐全,据说仅羹类就有十多种可供选择。市面上最新鲜、最珍贵的食材也往往先见于此。
酒是少不得的。樊楼不仅有酒,而且多自酿。樊楼的酒堪称佳酿。逢新酒出炉,便会大做广告:「某库选大有名高手酒匠,酿造一色上等醲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云云,甚至还会雇请美貌的青楼女子做代言。
樊楼的餐具也极其讲究、极尽奢华,不是瓷器,是银器。「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
《圜丘坛内壝棂星门》A0108030007 · 2012年10月22日摄于中国北京崇文天坛公园
一般而言,汉字的发音都是由单个韵母或单个声母加单个韵母组合而成,因此都是单音节,也就是一字一音。到了清末明初,西风东渐。在对西文的翻译上,汉语不像日语直接采用片假名音译那样,更多的是采用意译。为了确切地表达西文的原意,同时又便于国人理解,一批双音节汉字被创造了出来。
这些特殊汉字主要集中在计量单位上,比如我们熟悉的「瓩」。
「瓩」是功率单位,读作「千瓦」,即一千瓦特;十瓦特有另外一个汉字「瓧」,读作「十瓦」。是不是很好记,也很好理解?
其他双音节计量单位用字还有很多:
「呎」读作「英尺」,「吋」读作「英寸」,「浬」读作「海里」,「噚」读作「英寻」,「哩」读作「英里」,「唡」读作「英两」,「嗧」读作「加仑」,等等。
不过,现在这些双音节字已经越来越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使用双音节词语,「呎」直接写成「英尺」,「嗧」直接写作「加仑」。
《无题》D0004000005 · 2013年11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
中国人有清明祭扫的习俗。但在古时,祭扫是在清明前的「寒食节」。
每年冬至后十五日,也就是次年清明前一二日为寒食节。
寒食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而立。相传晋文公流亡落魄时,介子推曾为其割股烹肉。晋文公归位后,分封群臣。而功臣介子推却不愿受赏,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惜才,亲上绵山,但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下令焚山。不料此举非但未能逼出介子推,反而令其葬身火海。晋文公悔愧之余,诏令臣民:凡介子推忌日皆不得生火,于是就有了寒食节。
历朝历代,寒食节有长有短,短则三五日,长则月余。到了明清,寒食节渐渐淡出,但寒食节的一些习俗,如祭扫、踏青等,并没有一起消失,只是移到了清明。
《陶俑》M0000000014 · 2020年1月23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人殉,也就是活人陪葬。
中国的人殉风俗很可能始于原始社会。到了商朝,由于崇尚「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就是以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安排其后事,所以厚葬、人殉之风盛行,甚至成为了一项「制度」。考古发现,在很多大墓中,随葬的除了大量的器物,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殉葬者的骸骨,有的甚至达数百具之多。
到了周朝,人殉制度依然盛行。《西京杂记》记载:「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纵横相枕藉,皆不朽。」
由于人殉数量太多,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兵役和劳力的短缺。到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秦献公首先对人殉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启了陶俑殉代替活人殉的先河。有学者认为,秦献公的这一改革是秦国能从诸国中脱颖而出,最终统一中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汉唐时期,除了活人殉和陶俑殉,曾出现过死人殉,也就是殉葬者死后才会被陪葬。
宋、元、明、清各朝,人殉风俗几度沉浮,直到清康熙之后,人殉现象才真正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