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A0208000001 · 2017年12月7日摄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为公元759年由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距今已有1258年历史。由于建造年代久远,1995年又经历了「阪神大地震」,寺内主殿金堂的痒痒柱倾斜严重,柱顶偏移原位最大竟有12.1厘米,为拯救和保护这座日本国保级历史文物,2000年起开始对金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工程。

不知道当年鉴真在奈良建造唐招提寺历时几年,但1200多年之后,一批工匠却花了整整10年时间用于这座千年古寺的修复。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为这一工程制作过一部专题纪录片《鉴真千年之缘》。

唐招提寺主建筑「金堂」被完全解体,数以万计的部件被逐一造册、勘验、修整。为了修复金堂内一尊「千手观音」,在拆解前,对这尊有着953只手的佛像采用激光三维空间定位,以便复位时能完全保留原有状态,最终将误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光这尊佛像的拆解就花了整整九个月时间,而其修复工作持续了两年。

当金堂开始重新组装时,有7根总长28米的木构件可能因为保存期间应力得到释放而长了17毫米,相当于每1米仅长出0.6毫米,也就是几根头发丝粗细。这样的误差对于木结构而言,几近完美。但工匠们并不这样认为,而是采用绳索牵引的方法,硬是将这微不足道的17毫米误差得以彻底消除。

最后的2毫米历时2天。

金堂被拆解后,人们发现一对鸱尾一个是1200年前的,另一个是800年前换上去的,而且800年前换上去的那个已损毁严重,必须更新。承担新鸱尾烧制的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工匠,他从事这一行已经整整60年。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位工匠身着西装,心怀虔诚打开那通向成功的窑门。他把这一切看成是一种仪式,很神秘,也很神圣。他希望自己烧制的鸱尾也能在金堂之上存留1200年。

金堂被重新竖立起来。专业人员在对其进行检测时,发现原先倾斜12厘米的立柱如今只倾斜0.02毫米,几近完美。

为了让后人能够检验和评判这次大修的合理性,所有替换下来的朽坏的木质构件被仔细地保存在了金堂之内。

当工匠们被问及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如此尽心完成这项工程时,他们的回答是:「将前人建好的,并且一路保护下来的建筑物再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应当是这样一种使命感,一种精神力。如果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或是修不好的话,就会被后人耻笑。我觉得这是一种工匠之魂。」

在《鉴真千年之缘》的最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感慨到:「今天的人们尽心修复金堂,其实就是后人对鉴真的一种评价。鉴真曾经深深地影响过日本,他带去的一切都被日本精心地保护,有些留在记忆里,有些却留在他们的骨血里。我们曾惊叹于日本的经济奇迹,但我们却很少仔细研究这种奇迹的缘由。也许我们走得太快,时常会忘记我们丢掉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