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尔罕》A2105000005 · 2018年11月15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萨马尔罕

 

帖木儿东征明帝国的主要目的在于重建成吉思汗帝国。当然当时在西亚的突厥人和蒙古人,已经全部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他的远征也有宣扬伊斯兰教的意味。

经过十多年的情报侦察,帖木儿对新疆、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地形、兵力部署已经了如指掌。当时叫「蒙古斯坦」的新疆地区是蒙古察合台汗国属地,帖木儿手下的蒙古将领有全套地图。公元1400年,帖木儿的孙子伊斯坎达就在蒙古斯坦发动过一场战争,攻下了于阗等地,一直推进到塔里木河后撤军。

帖木儿还做着建立同盟工作,他努力撮合自己的几个孙子,与不信伊斯兰教并一直住在老家蒙古高原的蒙古各部落首领的女儿们结婚。他甚至对那些真正的蒙古人说:「帖木儿的子孙岂能与成吉思汗的子孙相提并论?朕千秋万岁之后,自当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择贤而立。」

按照帖木儿自己挑选的线路,他的骑兵从于阗到北京需要走161天。最大的挑战是水源匮乏。军用地图上面确实标有所有重要的水源,但依然难以供应他的大军。因此帖木儿决定:自己先率20万精兵东征,并留一部分士兵沿路屯田,此后从中亚逐年调援兵,打一场长时间的持久战。他的兵力不是问题,印度之战动用了80万军队,俄罗斯之战30万,土耳其之战50万。「元时回回遍天下」,帖木儿自己把中国甘肃、陕西、宁夏、四川等地的穆斯林和蒙古人视为是潜在兵源。

为了防止远征计划泄漏,1404年冬天,所有外国人都被勒令离开撒马尔罕,其中也包括西班牙的克拉维约大使。可我们还能通过分析帖木儿此前的一些言行,猜测出他的大致进军计划:若初期的外交、间谍和军事行动都不顺利,就实行缓策,夺取整个新疆,等待援军,再图攻明;中策是直入河西走廊,夺取陕西,先巩固陕甘宁,再等援军慢慢打;急策,若真正的蒙古首领们和他积极配合,打的顺利,就沿黄河东进,截断大运河,与蒙古人围攻北京城。黄河稳定,再图江淮,因为那里河流多,不适合他的骑兵。他想到还要找个中国年轻人,最好还是个隐瞒了信仰的穆斯林,宣传他是出逃海外的朱允炆,立他为傀儡中国皇帝,糊弄以忠君为信条的儒家知识分子,与朱棣对抗。此外,还要积极策反明军中的蒙古族和回族。

明帝国虽然努力学习唐朝制度,但依然继承了很多宋朝弊政,军队内重外轻就是一大问题。兵部侍郎王邦瑞言:「国初,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自三大营变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额军尚三十八万有奇。」可见明朝开国时,京军三大营总兵力有七八十万,洪武四年裁减至二十万七千八百有奇,永乐初年又扩编到三十八万有奇。

明边军则实行卫所制,「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面对帖木儿,在第一时间要做及时抵抗的是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陕西都司下辖15卫2所。陕西行都司有12卫3所。就是说帖木儿要对付的明军第一线兵力共计27卫5所约15万5千人。二线兵力为山西、河南、四川都司,共计33卫14所约20万人,京军比地方军多的多,内重外轻非常明显。其余部队距离太远,很难在半年内赶到陕甘宁。

帖木儿和明朝两军在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可能都有夸大,但至少在10万人以上是没说的。帖木儿的援兵会不断的从中亚赶来,明军的援兵也会不断的从河南和山西赶来。帖木儿可以在新疆就地招兵,明朝也可以在陕甘宁就地招兵。论士兵数量,没有哪方占据绝对优势。明军占有防御地利,帖木儿也以擅长攻坚闻名。从纯军事角度看,双方的实力属于同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