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古镇四方街》A0115010001 · 2017年2月26日摄于中国云南丽江
云南旅游业的负面新闻一直不断,往往是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就又会闹出什么大动静来。尤其是最近,接二连三暴出的负面新闻一下子又把云南推向了风口浪尖,以至于当地政府痛下决心,重拳整治云南的旅游乱象,「在一年内让旅游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平心而论,云南的旅游乱象并非云南所独有,而是整个中国旅游现状的一个缩影而已。云南旅游所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其他地方也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旅游生态的形成,背后的因素十分复杂,无良商家和黑导游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部分,畸形且庞大的市场需求,错位或缺位的管理,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如果说前者是一个毒瘤,那么后者则是培养这个毒瘤的温床。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云南乃至全国的旅游乱象,仅查封几家购物点和吊销几张导游证无异于隔靴搔痒。
《黑龙映玉龙》A0115010002 · 2009年8月6日摄于中国云南丽江黑龙潭
黑龙潭位于丽江城北的象山之麓,为岩缝中涌出的泉水汇集而成的一泓深潭,因碧水如玉,旧称「玉泉」,后因清乾隆二年所建龙王庙先后受乾隆、光绪二帝敕封「龙神」而更名「黑龙潭」。
黑龙潭现为公园,其内古木参天,古迹遍地,著名的有汉祠、唐梅、宋柏、明墓,合称「四美」。除此之外,还有得月楼、戏台、万寿亭、五孔桥,以及后迁入的五凤楼、解脱林、光碧楼、忠义坊石狮、文明坊、一文亭等明清古建筑。
黑龙潭公元景色宜人,环境幽静,较之人头攒动的丽江古城别有一番景致,有「丽江后花园」之称。倘若天气好的话,远处巍峨的玉龙雪山倒映在如镜的黑龙潭水之中,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是丽江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
黑龙潭是丽江水系的源头,从丽江大研古城溯流而上,约一、二里便可抵达,凭丽江古城维护费门票可免票入内。
《香格里拉》A0115020003 · 2017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云南迪庆
香格里拉县位于中国云南省,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2009年来云南的时候,这里还是「中甸」。2001年1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中甸县才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在藏传佛教徒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极乐世界,一个世外桃源,这个理想王国叫「香巴拉」。
香巴拉的形状就象一个坛城,呈轮状或有八瓣的莲花,每一瓣是一个由总督治理的行政区,每个行政区有一亿两千万个村庄,整个香巴拉的边缘是无法逾越的雪山。香巴拉的中心是它的首都喀拉帕,此城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昼,国王居住在一个由宝石和金刚钻做成的宫殿里。城里有一个太阳神殿和一个月亮神殿。王宫的南边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有时间之神与时间女神的神殿,它是由五种珍贵物质建成:金,银,松绿石,珊瑚,珍珠。
尽管人们对香巴拉的存在坚信不疑,六世班禅大师罗桑华丹益希甚至于1775年还写了一部《香巴拉王国指南》,但这个净土天国究竟在哪,近千年来一直无人知晓。只知道想找到香巴拉,要经过许多高山和沙漠,克服无数的雪山险峰和江河湖泊。除此之外,还必须得到香巴拉保护神的青睐和帮助,以降伏路途上阻挠行者前行的恶魔。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 · 希尔顿出版了一部名为《消失的地平线》的小说,书中创造出一个名叫「蓝月」的狭长山谷。这个山谷高崖处有名叫「香格里拉」的汉藏合璧且兼有天主教印记的喇嘛寺,以及山谷尽头一座叫做「卡拉卡尔」的标准金字塔形状的雪山。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的这个隐秘世界后来被人们称为「香格里拉」,并且人们相信,希尔顿的「香格里拉」指的就是「香巴拉」。
尽管云南迪庆的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但「香格里拉」,或者「香巴拉」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又在哪,依然是一个谜。
《茶马古道重镇丽江》A0115010003 · 2017年2月26日摄于中国云南丽江
中国西部有两条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一是今天的宁夏、甘肃一带的黄河上游走廊;二是今天的滇川藏地区的六江流域走廊,前者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而后者则被称为「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是马匹出藏和茶叶进藏的主要通道。茶马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达到辉煌。茶马古道不是某一条特定线路,而是一个密如蛛网的庞大的交通网络,其中以云南的西双版纳为起点,经思茅、普洱、大理、丽江、中甸、德钦、邦达、林芝、拉萨的「滇藏线」,以及以四川的雅安为起点,经沪定、康定、巴塘、昌都、洛隆、拉萨的「川藏线」最为著名。滇藏和川藏两线在拉萨或拉萨以东地区会合后继续南下,经江孜、亚东出境后入锡金、下印度,直达噶伦堡,并辐射到加尔各答以及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成为一条各符其实的国际贸易通道。
茶马古道上所有的物资流动,都由马队完成,这些马队称为「马帮」。和丝绸之路不同,茶马古道自形成之后便一直保持畅通,但沿途「巉岩怪石,无一步可以循阶石级者,用爬山虎攀藤附葛而上,马四蹄不能并立。毙者不计其数」的严酷环境将马帮时时刻刻利于生死险境。正因为如此,在长达千年的时光中,马帮形成了坚毅、诚信、豁达、宽容的独特的「马帮文化」,成为传奇。
「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人文精神。
《泸沽湖》A0115030001 · 2017年2月25日摄于中国云南宁蒗
泸沽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她的神秘;而她的神秘,是因为她与外部世界的相对隔绝。在一个半封闭的状态下长期独立演化,使得这一地区形成了一种鲜明地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习俗,这应该是泸沽湖最吸引人的地方。
泸沽湖虽然距丽江只有200公里,但这段道路曲折险峻,单程八、九个小时。来一趟泸沽湖,即使只是走马观花,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这也是上一次的云南之行没有选择泸沽湖的主要原因,因为耗不起时间。而这次有所不同,一是用的小车,二是新的「丽宁」公路已经通车,公路等级不但由原来的三级升至二级,距离也大为缩短,单程从原来的八、九个小时减少到两个小时。
游客便利了,问题也来了。客栈、酒吧、游船、商铺,这些其他旅游景点的「标准配置」正在泸沽湖畔快速复制,即使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竟没有半点的陌生,倒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可悲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商机,多少年来所形成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体系正在迅速崩塌和瓦解。
看着坐在自家神圣的「祖母屋」的锅庄边的摩梭姑娘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以神圣的布达拉宫的名义推销着粗劣的「雪花银」器时,除了叹息,就只剩下了惋惜。
《独克宗》A0115020002 · 2017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云南迪庆香格里拉
又见香格里拉。
上一回来香格里拉还是在七年多前的2009年8月5日,那次是去一处牧场,高山、森林、草甸、溪流、木屋、围栏,无与伦比的美,很震撼。
那里应该是一处冬季牧场,而去的时候正值夏季,牲畜很少,只有几匹骏马在悠闲地啃着青草,不见人影。
一只雄鹰在半空中盘旋了一会儿之后俯冲下来,落在了远处一幢木屋的栅栏立柱上,那神情,那架势相当霸气。
当时我的手头只有一支中焦镜头,拍不了特写,所以也没多想,接连翻过几道围栏,朝那只鹰靠了过去。
正当我举起相机准备拍摄的时候,眼角的余光里突然发现一团黑影悄无声息地从木屋的背后窜了出来。当时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判断自己遇到熊了。扭头细看,天,竟然是一头体形硕大的藏獒!情急之下,一边思考着对策,一边环顾四周,看能不能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躲一下。就在这紧要关头,我发现木屋的门洞里有一个藏族老奶奶正倚着门柱在打盹。我强作镇定,右手捂胸,用仅会的一句藏语冲她大声喊道:「扎西德勒!」
她被我的声音唤醒了,真是幸运。她睁开眼,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起身,右手捂胸,还了一句「扎西德勒!」
这一招非常奏效。那只藏獒见状后停下脚步,没有继续朝我靠近。
我朝藏族老奶奶欠了欠身,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慢慢地朝后退。那只藏獒和一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白狗一直和我保持着十来米的距离,一路「护送」,直到我退出最外面的那道围栏。
《普达措国家公园》A0115020001 · 2017年2月23日摄于中国云南迪庆香格里拉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包括碧塔海、属都湖以及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两湖一坝」,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是云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达措」为藏语,意为「神助乘舟到达湖的彼岸」。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游普达措有三种选择:要么搭乘观光车或观光船,要么徒步。
好些年没有上高原了,在丽江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有些喘,所以在海拔4000米的普达措,面对选择,起先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如果选择徒步,行程至少是4.4公里,况且当时还带着20来斤的摄影器材。但徒步线路是沿湖的栈道,一路的风光是乘车或者乘船都无法领略的。夫妻俩一合计,最后选择了徒步。
因为有前些年积累的经验和心理准备,两口子一路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一个来小时竟走完了全程。尽管有点喘,也有点累,但还是挺开心,毕竟我们靠自己的双腿走到了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