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茶泡饭》B0000000390 · 2023年1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久竹居酒屋
每次的「免费试」,总觉得有点无功受禄,每每总是会再另点些什么,意思意思。
昨天的久竹居酒屋单人餐「免费试」,去了三个人,另点了一个单人套餐和一个三文鱼茶泡饭。单人套餐含鳗鱼饭、烤青花、麻辣鲜蛤、三文鱼刺身、火炙三文鱼寿司、味噌汤及一杯可儿必思,65元,相当的便宜,难怪工作日下午一点过了才进的店,二楼仍需等座。
这样的店,开在大学路上,对年轻人确实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但我观察了一下,觉得如果再细致些,感觉能再增添几分小情小调。比如主推的馒鱼饭,尽管不会是现杀现烤的活鳗,但讲真,味道还是蛮可以的。如果盛器改用漆器食盒,给人的感觉会更正式些,甚至更高端些;另外就是桌上可以备些浇汁,让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多一些调整的余地。再比如茶泡饭,茶汤可以壶装了单独提供,由客人自己动手注汤入饭,这样多些参与感和仪式感,感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餐体验。
总体来说,「久竹」价格亲民,食材新鲜,味道也相当不错。
《方塔》A0101120003 · 2023年1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松江方塔园
松江方塔园,算是上海比较著名的景点,是松江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方塔园,因其园内的方塔得名。该九层方塔原为兴圣教寺佛塔,砖木结构。根据上世纪70年代在塔内发现的文物可以确定,该塔为北宋时所建。
因遭战乱,兴圣教寺毁坏殆尽,佛塔却意外地幸存了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件奇迹。
1978年,方塔及周边被辟建方塔园,1982年,由中国著名建筑大师冯纪中领衔,将方塔园改扩建成占地170余亩、具有中国经典园林风格的历史文物主题公园。1999年,在「世界建筑师大会优秀设计展」上,该项目荣获唯一的园林设计奖。
方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爆鱼》B0000000387 · 2022年12月7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和记小菜
现上海中心城区的「老上海人」大都是开埠后其他地方移民的后代,因此,上海总体上是一座移民城市,五方杂处、风俗不纯。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受物产、物流和供应所限,城市居民的餐桌渐趋大同,仅存小异,慢慢地,便有了颇具上海地方特色的「年菜」。
冷菜,一般会是海蛰或海蛰头、皮蛋、熏鱼、咸肉、白斩鸡、油爆虾、烤麸、酱油肉、鳗鲞,抑或呛蟹;热菜,差不多就是八宝鸭、红烧蹄膀、红烧黄鱼或葱㸆河鲫鱼、糖醋排骨、乌贼鱼芹菜、油豆腐炒黄豆芽、八宝辣酱、红烧狮子头、油焖笋或油焖茭白、炒虾仁、塌菜冬笋;和广东一带不同,上海人习惯上将汤安排在最后上,为酒足饭饱后的主食佐餐。汤通常是加了肉圆、鱼圆、熏鱼、蛋饺、肉皮、油爆虾、咸肉、冬笋的「全家福」,各种食材在搪瓷菊花锅里码好、炖熟后直接上桌。
年菜,不只是求丰盛,往往还融进了对新一年很多的期许,也就是「讨口彩」。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这个全国皆然。有几样菜,讨的是上海话的口彩:黄豆芽,因形似如意,也叫「如意菜」,寓意「事事如意」;烤麸,一般配以金针菜(上海人叫法,不是金针菇,是买的干黄花菜回家后泡发)和黑木耳红烧。在上海话中,「烤麸」和「靠夫」谐音,在男主外、女主内的过去,是女主人对为养家糊口而努力打拚的男主人过去一年的肯定和新一年的期待;塌菜,上海话叫「塌棵菜」,上海人多用来炒冬笋或年糕。在上海话中,「塌棵菜」、「脱苦菜」同音,其意不言自明。
《正广和鲜桔水》B0000000388 · 2022年1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北外滩来福士
鲜桔水
曾几何时,即使是婚宴,鲜桔水也不可或缺,堪称国民饮料。前两年,正广和鲜桔水已经恢复生产,但恢复的只是包装,原料改用鲜果汁。而在过去,鲜桔水应该是用香精和色素调制而成,喝了,舌苔都被染成了黄色。上海话「鲜桔水」和滑稽戏中上海老宁波的普通话「洗脚水」谐音,「鲜桔水」也常被戏称为「洗脚水」。
果子酒
一种用水果发酵制成的酒,不同于传统的黄酒、啤酒或白酒,曾出现在很多上海人家的年夜饭桌上。
冰蛋
上海人家过年大都会做很多蛋饺,这时节,冰蛋便会上市,以应对暴增的需求。所谓冰蛋,是将鸡蛋液冷冻成冰砖的模样。这样做的目的,估计是因为冰蛋比鲜鸡蛋更容易贮存。在早年鸡蛋供应不很充足的时候,可以保障春节的市场供应。
麦淇淋蛋糕
麦淇淋,就是人造奶油。现在人们对人造奶油唯恐避之不及,但在物资匮乏、收入有限的年代,作为昂贵的奶油蛋糕的替代,麦淇淋蛋糕是很多人走亲访友时相当体面的伴手礼。
龙虾片
一种在淀粉中掺入少量鱼肉制成的半透明薄片,油炸后会迅速膨化。早年去文莱的时候,曾捎回来很多文莱当地产的还是马来西亚产的龙虾片,什么牌子忘了,非常好吃。那种龙虾片不同于国内的淀粉掺少量鱼肉,应该是鱼虾肉中掺少量淀粉,鲜味十足。
麦乳精
一种以牛奶或奶粉或炼乳以及奶油、麦精、可可粉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速溶性饮品,自用可口,送人体面。七八十年代,几乎很少有上海人家不备麦乳精的,至少,会留有几个麦乳精的空罐头。女儿很小的时候,有一回突然说想吃巧克力冰淇淋。一时间没地方弄。于是突发奇想,用小半罐麦乳精隔水蒸化了,成浆状,浇在冰砖上,让女儿解了一回馋。哈哈哈哈。
方块咖啡
上海咖啡厂生产的块状咖啡,独立包装,包装纸上印着「上海牌咖啡茶」。这种块状咖啡用咖啡粉压制,外裹一层糖粉。取一块放入杯中,冲入热水,便成了一杯含糖咖啡,算是最早的国产速溶咖啡了。
盐水片
一种用生理盐水制成的含片,含在嘴里咸咸的,有点盐汽水的味道。这种东西主要用来为高温作业或夏季户外工作的工人消暑,可以补充因大量排汗而流失的电解质。现在的人都不能想像,这样一种东西,当年竟然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小零食。
《杨浦滨江》A0101040017 · 2022年10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杨浦滨江秦皇岛路至杨浦水厂这一段,原为上海船厂浦西分厂,现被改造成一片以中国近代造船工业为基础和脉络的公共滨江休闲岸线。
上海船厂浦西分厂很有些来头。从镶嵌在地面的一连串铭牌上能梳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1862,英商尼柯逊和英国和记洋行包义德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创办『祥生船厂』」、「1872,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1900,德国瑞记洋行在在杨树浦路516号开办『瑞镕船厂』」「1936,耶松船厂有限公司和瑞镕签约合并,成立『英联船厂股份有限公司』」、「1951,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修造厂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上海船舶修造厂』」「1954年,军管英联船厂与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上海船舶修造厂正式合并,组成『上海船舶修造厂』」。
船厂原有的两座船坞被保留了下来,目前正在改建中。其中一座很可能被用于长江口二号古沉船的陈列。
《鳗丼》B0000000366 · 2022年10月7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悦 · 龙门
「悦 · 龙门」,朋友推荐的一家小店,说是国企开的,这就很吸引人。对于「国企」,可以有很多看法,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在「货真价实」上相信意见比较一致。
悦 · 龙门有点日式简餐的意思,日常供应生鱼片、寿司、寿喜锅以及各种日式盖饭套餐:厚切猪排饭、鹅肝饭、鳗鱼饭、牛肉饭等。由于食材新鲜,口味也就有了基本保证。
「国企」经常被诟病的是服务,爱吃不吃,但悦 · 龙门广受赞誉的除了食材就是服务,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悦 · 龙门所在的滨江国际广场,离东外滩渔人码头近在咫尺,位置非常优越。在接下来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若有时间,可以过去晒晒太阳、吹吹风。累了,周边有几家相当不错的咖啡馆,可以小憩、聊天;饿了,尽可以去悦 · 龙门果腹,人均百十元的消费,好吃不贵。
《烫毛蚶》B0000000364 · 2022年9月27日摄于中国上海静安
毛蚶和银蚶,因鲜嫩、多汁、肥美深受上海人的喜欢,曾经是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因贪其鲜嫩,上海人吃毛蚶或银蚶往往只是用开火烫几秒便上桌,完全没有断生。这就给30多年前的一场大灾难埋下了伏笔。
1988年,上海爆发大规模甲型肝炎疫情。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这场疫情的源头就是毛蚶。
早先,上海人餐桌上的毛蚶大多来自山东和浙江沿海。1987年,江苏启东海域意外发现了大量毛蚶,并迅速涌入上海。当时,启东一带是甲型肝炎的高发区,周边沿海的毛蚶普遍受到甲肝病毒的污染。这些数量庞大的毒毛蚶终于在1988年初引发了上海甲肝的大爆发。事后统计,仅这一年,甲肝的总感染人数就超过了35万。
为避免重蹈覆辙,时至今日,毛蚶和银蚶在上海市场仍被禁止销售。
《四季民福烤鸭》B0000000354 · 2022年9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四季民福北外滩店
北京的人气美食「四季民福」在北外滩开出了上海首店。
还是在这家店开张之初便开始关注,因为我们家老祖宗是个烤鸭控,这个不想让她错过。
等待了一阵之后,估计稍稍有点降温,便给店里去电话,寻问大约什么时段可以不用排队。店家答复说,平时工作日中午十点左右去店里等号,应该不用等座。
我们是九点五十分到的店,到十点半开始营业时,人不是很多,有空桌。
除了烤鸭,老祖宗不怎么吃得惯其他北方菜,于是就点了一整只烤鸭、两份鸭饼、两份醮料,三个人吃下来刚刚好。
如果说「小大董」的烤鸭偏酥,那么四季民福的烤鸭偏脆,焦香也略重些。
对了,四季民福的烤鸭不配鸭饼和醮料,需另外单独购买。
《铃乃屋和服学院上海教室》A0101140002 · 2022年9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长宁高岛屋百货五楼
「铃乃屋和服学院」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和服品牌。2019年9月,在庆祝日本天皇即位的国民庆典上,发表贺辞的日本演员芦田爱菜当时身着的和服即由铃乃屋提供。这件和服的历史超过了一个世纪。
2007年9月,「铃乃屋和服学院上海教室」成立,其创始人为姜依秋女士。
1987年,姜依秋女士赴日留学,因被和服的魅力所吸引,进入位于东京的「铃乃屋和服学院」学习和深造,学成回国后即创办了「铃乃屋和服学院上海教室」。
「铃乃屋和服学院上海教室」位于上海高岛屋百货五楼,专门教授和服的相关知识及和服的穿着技巧。
长期以来,姜依秋女士以和服为媒介,致力于中日友好工作,积极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