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哈夫》C0000000073 · 2024年1月7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日月光

 

安森生日那天,特意跑去日月光中心给小家伙买了个杜哈夫蛋糕。当晚,在《大众点评》上留下了这样一条点评:

杜哈夫,好看是真的好看,好吃是真的好吃,贵也是真的贵。

哈哈哈哈。


《潮桔桔 · 潮汕小食堂江湾里店》A0101040025 · 2024年1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江湾里

 

江湾里的一家新店,主打潮汕风味简餐。店堂以绿色为基调,很有设计感,加上布置了很多的绿植,让人感觉明快。

潮桔桔的菜品在三十至五十元区间,感觉主要针对的是江湾里写字楼的工作午餐。


《维也纳春之声交响乐园》A0101020010 · 2023年12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

 

晚上跑去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听了一场音乐会,维也纳春之声交响乐团中国巡演上海站演出,以圆舞曲、波尔卡和歌剧片段为主,上、下半场各安排了两首像《春节序曲》、《茉莉花》等中国传统乐曲,很让人感到亲切。

本场演出非常类似于一年一度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包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及保留加演曲目《拉德茨基进行曲》。

演出相当成功。


《〈上海千古情〉》A0101020009 · 2023年12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千古情

 

上海千古情,宋城集团旗下的一个小型主题公园,规模不大,大致就是一条仿民国时期上海的短街,露天舞台及室内剧院,有点像过去的「大世界」。

上海千古情的重头戏是大型专题演出《上海千古情》。

上海千古情坐落于原上海世博园区,内有数处餐饮,供应咖啡等饮料及一些简餐。入口处外有露天和地下停车场,停车还是蛮方便的。


《春笋烧麦》B0000000540 · 2023年12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下沙春笋烧麦

 

今日冬至。

可能是弄到鲜笋了,下沙春笋烧麦专卖店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开始营业。

这是一家蛮有意思的店家,为了保证春笋烧麦的品质,每年的营业季一直跟着鲜笋跑。什么时候鲜笋上市什么时候开门迎客,鲜笋季一过,立马打烊谢客。算下来,一年也就做四个来月。

今天特意开了三十好几公里的车跑去尝鲜。女儿得知后调侃说:「今天冬至,跑去吃烧麦,你们怎么想的。」

有一种说法,就是冬至这一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那上海人冬至吃啥?真不知道。其实,上海总体来说算是一座移民城市,五方杂处,相信今天会有特意吃顿饺子的,也会有特意吃碗汤圆的。当然,冬至这天既不吃饺子也不吃汤圆应该是上海人的主流。


《金秋》F0300000598 · 2023年12月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黄兴公园

 

《大众点评》上中的「免费试」还有几天就快过期了。最近这两天两口子一直在犹豫:去,还是放弃。最后,还是我提出,饭店离黄兴公园很近,起个晚,吃个饭,然后去公园散散步,消消食,倒也很不错。

黄兴公园之前来过几回,只是印象不怎么深。这次有点不一样:正值银杏树叶飘落的时节,金灿灿、黄澄澄,很有气氛,加上游人稀少,体验非常不错。

唉,垂手可得的事物往往被忽视,反倒是那些或花钱买或费力争的,才倍觉珍惜。

人哪,就是这样,经常想不通、看不透。


《鲍鱼红烧肉》B0000000529 · 2023年12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家香悦 · 海鲜 · 上海菜

 

家香悦,位于宝山区长逸路的海伦广场二楼。大楼其貌不扬,给我的感觉像是有点看着的建材市场,楼内似乎正在边改建,边招商,边营业,有点乱。但,走进餐厅,别有洞天,整洁、敞亮,很有氛围。

这家店是一个月前特意为老太太挑的,主打海鲜和上海菜,应该跟老太太的口味对得上。四个人,点了四道菜:鲍鱼红烧肉、手打碎肉蒸三门膏蟹、家烧台州海杂鱼和虾汤文火豆腐。老太太心满意足地给予了表扬,但仍不失时机地数落了一下前几天贵州菜,贵,还不好吃。我也解释不清了。

家香悦至少目前算是相当不错的,很适合家庭用餐或朋友小聚。好吃不贵,服务也很到位。

大楼前后的停车场有蛮多的车位,而且说是用餐可以免费停车。离开的时候,我忘了这茬。好在停车费并不很贵,记得是6元。


《口蘑汁牛排》B0000000525 · 2023年12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静安飞象西餐厅

 

收藏了有些日子的一家餐厅。今天全家大宁公园赏秋,中午饭点一起过去尝了尝。

飞像西餐厅主打「罗宋菜」,是上海屈指可数的俄罗斯餐厅。

餐厅位于锦荣国际大酒店的一楼,无论环境还是菜品,都带有显而易见的老牌国营饭店的印迹。

上海人管俄罗斯叫「罗宋」,管俄罗斯菜叫「罗宋菜」。发迹于上海民间的「海派西餐」中的很多经典菜,像罗宋汤、炸猪排等,大都脱胎于罗宋菜。而飞象西餐厅的罗宋菜,在上海的排名应该不出前三。


《金秋》F0300000595 · 2023年12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总面积53.46公顷,位于宝山区东部,背山面水,东临长江、黄浦江,西倚炮台山,南迄塘后支路,北至宝杨路,沿江的岸线长达1974.13米,其西南角是著名的吴淞口,清朝时借此地形建造水师炮台,所以得名为炮台湾。

公园的设计突出生态恢复及文化重建理念,不仅让原有的滩涂湿地在设计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在沿江岸线一侧利用大小生态岛的组合及潮起潮落的水位变化,营造11公顷的迷人湿地景观。

公园内的「长江十一号主题邮局」算是一个全国性的地理标志。长江流经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每地都有一个主题邮局,上海的这个是最后一个。可能是客流过少,邮局内的咖啡馆没有营业。

目前,公园免门票和停车费。


《焗海鲜饭》B0000000515 · 2023年11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泰晤士西餐社

 

大约半个月前,为了让闹同学換換口味,趁接他放学的机会,想在学校周边给他找点好吃的,不知怎么的,竟然想到了泰晤士。

早年在杨浦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路过这家店。堂吃不多,但会买些刚出炉的西点捎给丫头尝尝。一晃,已经二十多年了。

印象中,上海的「西菜社」一般都比较远古,中古的会叫「西餐社」,再近些,便是「西餐厅」之类。

菜单上的炸猪排、罗宋汤、焗蟹斗,桌子上摆放着的辣酱油,都很有年代感。服务也是,尤其是中式的上菜作派,扑面而来的是上海独有的「海派西餐」风,好与不好另说,让人怀旧倒是真的。

炸猪排有两种,一种是原味炸猪排,另一种稍贵些,「泰晤士炸猪排」,裹的不是通常的麺包糠,而是鸡蛋液,口味蛮独特的。以店名命名,应该是这里的特色。其他,如芝士焗明虾、烙蟹斗,从海派西餐的角度看,相当不错。

昨天点了一道焗海鲜饭,开始以为是类似于西班牙海鲜饭,其实不是。其中的海鲜不是淡菜和虾,而是墨鱼粒之类的东西,用芝士焗,可以尝尝。我是蛮喜欢的。


《日式拉麺》B0000000512 · 2023年11月1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麺屋庄野悠方店

 

街对面的悠方生活广场新开了一家日式拉麺馆「麺屋庄野」。经闹同学推荐,抽空去尝了个鲜。

就个人喜好而言,比肩日本的价格也就算了,味道真心一般,不如肺科医院附近的「神拉麺」。

看店家介绍,说麺粉及麺条都是自制。这个不能完全说假,但也不要太当真。个人判断,无论是麺粉还是麺条,应该都来自中央厨房。


《排骨汤》B0000000514 · 2023年11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辣哭猫贵州菜上海首店

 

有朋自贵阳来,晚餐选在了新江湾城的「辣哭猫贵州菜」。周边原来有一家贵州菜,原汁原味的黔菜馆,在国华广场。那天打电话过去,掌柜的说已经搬去了嘉定,让我去嘉定,说车钱他出。最后考虑路实在有点远,不方便,就选在了辣哭猫。

这家店去年尝过,印象同样很棒。环境时尚不说,贵州的特色菜,像贵阳辣子鸡、盐菜扣肉、爆浆豆腐、米豆腐,口味都相当纯正。对了,「十八湾脆哨盐菜炒饭」很独特,非常好吃。

那天没点酸汤鱼。酸汤这东西,离了当地的环境,很难做得地道。

甜点,点了玫瑰冰粉。我说不像是手搓冰粉,店长也不回避,解释说,由于每天的供应量太大,手搓根本来不及,所以都用机制冰粉。也是实诚。


《炸鸡翅》B0000000509 · 2023年11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克茗冰室悠方店

 

街对面的悠方生活广场地下一层新开了一家港式茶餐厅「克茗冰室」,品种不少,口味不错,重要的人均五十左右的价格真心不贵。


《夏未央》F0300000579 · 2023年10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滨江森林公园二期

 

这个秋,上海的天气有点反常,感觉气温偏高。

夏往踽踽而秋来姗姗。


《新场古镇》F0300000570 · 2023年10月17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

 

连着几天,晴,但都轻霾,不通透,完全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


《赏桂》F0300000561 · 2023年10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康健园

 

这些天,只要靠近窗户,就能闻到阵阵馥郁的桂花香。

现在的上海,桂花随处可见,但早先,想赏桂,老上海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桂林公园。

10号地铁线加上14号线,总共22站,抵达桂林公园。

上世纪20年代末,旧上海大流氓黄金荣出资350万银元为自己修建花园别墅「黄家花园」。1937年「八 · 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花园遭日军破坏,其内很多建筑被毁。抗战胜利后,黄金荣曾对黄家花园进行过修葺,但不久又遭国民党军破坏。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黄家花园归上海市园林管理局管理并得到修复和改造,作为城市公园向市民开放。这次改造,由于园内栽种数十种桂花树,「黄家花园」更名为「桂林公园」,成为上海市民传统的赏桂胜地。

但,我们在桂林公园匆匆转了一圈之后,到了一街之隔的康健园。这里也有很多的桂花树,而且相对僻静,远没有桂林公园的嘈杂喧闹。


《茶点》B0000000491 · 2023年9月12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杏花楼福州路总店

 

和朋友小聚,约在了福州路上的杏花楼总店。

这家店,早先去过几回,但重新装修后还是第一次光顾。

1851年,一个名叫「胜仔」的广东人在上海虹口开了一家糖水铺。当时只是一开间的小门面,并且仅在夜里出售一些甜品和粥类,后店铺发展为「生昌号番菜馆」。所谓「番菜馆」,即现称的西餐馆。1883年,生昌号番菜馆迁址至四马路,即今福州路,同时更名为「杏花楼」。广东番禺人李金海于清光绪十四年入杏花楼厨房间当学徒,后成为该店厨房的当家名师。李金海于上世纪20年代接盘杏花楼后,又盘进隔壁小旅馆,翻建加层,扩建成四层七开间的大型酒楼,于1927年开业,经营「中西大菜、喜庆筵席、龙凤礼饼、回礼茶盒」。次年,即1928年,李金海见广式月饼在上海市场畅销,便在原来「龙凤礼饼」的基础上,聘请了月饼名师,试制广式月饼,以期创制自己的特色。产品问世不久,其产量、质量均跃居全市同业之冠,盛销不衰。现如今,其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已被上海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杏花楼后来主打广式茶点和粤菜,会不会与广式月饼有关不得而知。但杏花楼的广式菜点和粤菜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杏花楼广式月饼。

章太炎曾为杏花楼题词:「蜜汁能消公路渴,河鱼为解臣君愁」。

2021年底,装修后的杏花楼重新开业,并携手香港餐饮团队推出了全新的菜单。今天在《大众点评》上「打卡」时发现,这家店已经被我收藏了691天,应该就是两年前重新开业时所为。

嘿嘿。


《上海老饭店同乐坊》A0101030017 · 2023年6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上海老饭店的前身叫「荣顺馆」,为川沙厨师张焕英于清光绪元年在旧校场路租房开设的「夫妻老婆店」。张焕英厨艺精湛,又薄利多销。荣顺馆好吃不贵,开业不久即食客盈门。后可能是因为搬迁或改建,「荣顺馆」前多了个「老」字,成了「老荣顺馆」。但一众熟客嫌「老荣顺馆」说起来不顺口,直接称「老饭店」。上世纪60年代迁址扩建时,索性直接改名为「上海老饭店」。

上海老饭店主打上海本帮菜,在上海滩是一个传奇:「荣顺馆」为乾隆帝所题,而「上海老饭店」为百岁老人刘海粟题。本世纪,上海老饭店先后接待过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新加坡总统纳丹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夫人等政要。

现在的上海老饭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并拥有十二道国家级「非遗」菜品,包括八宝鸭、虾子大乌参、扣三丝、红烧河鳗、油爆河虾、草头圈子等传统本帮名菜。


《御好烧》B0000000430 · 2023年6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长宁花月

 

点好单,叫店员过来,说帮忙把铁板擦一下,因为刚才放过菜单。店员拿着抹布过来,看了一眼铁板,说铁板很干净,不用擦。我说,刚才点单时菜单摊在铁板上过,怕不干净,因为一会儿还要直接放御好烧。店员说,现在不用铁板了,全都改用小铁盘。

记得去年一月份去的时候,还在用铁板。

以前每次去广岛,几乎都会去广岛车站二楼的食堂街。那里,一多半的店铺做御好烧。随便挑一家,掀开门帘,在铁板前找个空座坐下。菜单通常挂在墙上,选好后,直接跟厨师说,来一个海鲜的,或来一个猪肉的。菜单上列出的,只是基本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让厨师另加肉,加虾,加墨鱼,诸如此类。当然,钱得另算。

御好烧制作好后,厨师会用铲子移到食客跟前的铁板上。食客用小铲子切成小块,就着啤酒,慢慢享用。铁板是加热的,保证御好烧从头至尾都是热的。

没有了铁板保温的御好烧,便少了很多的气氛,也就少了很多的乐趣。


《「饭格子」》C0000000061 · 2023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普陀

 

这种铝制饭盒,上海人叫「饭格子」。现在一些餐厅用来当餐具,一多半是在营造一种怀旧的气氛,因为这东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常见。

那个年代,进单位的头一天,就会领到一只搪瓷缸和两、三只搪瓷碗,供喝水和去食堂打饭用。「福利」再好些,还会有一只「饭格子」。

「饭格子」是上班「带饭」的不二之选,方正、带盖,很容易放进手提包里,而且不容易洒。关键的还在于,方便加热。

我刚上班的时候,很多同事仍用「饭格子」带饭。米饭打底,菜盖在上面。中午吃饭前,各显神通找地方加热。在船厂里,实在不想跑很远,可以就地取材:找一块大小合适的厚钢板边角料,架空了,用乙炔龙头烧红,「饭格子」一会儿便热气腾腾,「嗞嗞」冒出热气。用湿布隔着托在手里,用调羹将饭、菜拌匀了,舀进嘴里,就着用搪瓷缸沏的酽茶,那叫一个满足。

1 2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