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音乐厅》A0101020004 · 2018年12月15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东方艺术中心

 

「东方市民音乐会」创办于2006年7月,感觉是上海另一个音乐品牌「星期广播音乐会」的浦东版。

今天担纲主演的是「上海爱乐合唱团」。这是一支业余合唱团,由著名指挥家萧白任艺术指导、他的学生叶韵敏任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今年十月,美国洛杉矶朋友所在的合唱团来上海访华演出时,这支合唱团也同场友情出演。在那场演出中,叶韵敏欢快中略带俏皮的指挥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当今天的演出临近尾声时,主持人请出了叶韵敏的老师,已经87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家萧白指挥《好一朵茉莉花》。这有点出乎意料。因为之前有传闻称,由于看不惯当前中国合唱界的艺术环境,这位中国艺术成就最高的合唱指挥家曾表示要放弃合唱事业。

也许传闻仅仅只是传闻,也许是因为对叶韵敏的偏爱,也许是实在割舍不下钟爱一生的合唱。无论如何,萧老今天能登台并且亲自担任指挥,这对「东方市民音乐会」,对「上海爱乐合唱团」,对爱徒叶韵敏,对今天音乐会现场以及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的所有听众,乃至对中国的合唱事业,都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秋天的童话》F0300000191 · 2018年10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世纪公园

 

法国梧桐的树叶一黄,上海的秋天也就到了。

很喜欢这种树,夏天枝繁叶茂,浓荫蔽日;而到了冬天,树叶凋零,阳光穿过枝头,斑斑驳驳地洒落在地上,暖暖的,还很浪漫。

法国梧桐是过去上海最常见的行道树,可能是因为进入秋天之后,落叶的时间很漫长,给城市的保洁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慢慢地被其他常绿树种取而代之。但近年来,上海街头的法国梧桐又渐渐多了起来。毕竟,它是几代上海人心底里抹不去的情结。

其实法国梧桐既非梧桐,亦非源自法国。它的正式名称叫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乔木。这一树种17世纪诞生于英国的牛津,为「美国梧桐」和「法国梧桐」的杂交树种,称为「英国梧桐」。

上海的法国梧桐最早是由法国人引入,用作当时法租界霞飞路,即现今淮海中路的行道树,于是上海人便称这种树为「法国梧桐」。


《毛蟹年糕》B0000000035 · 2018年10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顺风」五角场店

 

前几天,朋友回上海探亲,三五好友在「顺风」小聚,席间点了一道「毛蟹年糕」。这是一道经典的上海家常菜,上海人应该都尝过,说是上海的味道一点不为过。

说起上海的家常菜,即使是真正的上海人,恐怕一多半也会跟「本帮菜」搞混。「本帮菜」的源头是上海郊区浦东川沙一带的的农家菜,主料多为猪下水及鸡头鸡脚等廉价食材,像「草头圈子」、「糟钵斗」、「鸡骨酱」等,且大都「浓油赤酱」。「本帮菜」最初主要面对的是黄包车夫、脚夫等社会底层民众,须是油大,价格还得便宜。那时「本帮菜」的就餐环境也相对简陋,「赤膊台子毛竹筷」。

上海的「家常菜」,现在也有称「海派菜」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个体饭馆的兴盛逐渐发展而来,以上海寻常人家的日常菜为基础,但又加入了各家饭馆自己的特色。像「毛蟹年糕」,据说就是由「酱油蟹」演变而来。酱油蟹不但咸,且价格不菲,每人一只不是很合适。而做成「毛蟹年糕」后,且甜且鲜,装盘后色美量足,深受上海人欢迎,久而久之,便成了上海「家常菜」的经典。


《延安东路摆渡口》A0101030005 · 2018年7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延安东路外滩

 

上海人管乘轮渡过黄浦江叫「过摆渡」,轮渡站叫「摆渡口」。

1911年1月5日,一艘「小火轮」从现在的南京东路外滩,旧称「铜人码头」缓缓驶向浦东的东沟,由此拉开了上海浦江轮渡延续百年的历史帷幕。在此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浦江轮渡跟随上海同步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22条客渡和5条车渡排满了浦江沿线,年客运量达到了惊人的3.7亿人次。

1987年12月10日清晨,黄浦江大雾,能见度只有30米左右。而根据上海市的相关条例,为保证黄浦江通航安全,当江面能见度不足百米时,所有船舶必须停航,包括轮渡。由于正值上班高峰,当时在陆家嘴摆渡口等待过江的人群不仅挤满了候船室和栈桥,就连周边的几条街道也是人满为患。

上午9时许,浓雾渐散,轮渡恢复通航。9时10分,当第二班渡轮开始上客时,秩序开始变得混乱。4万多人,加上上万辆自行车和数百辆人力三轮车争先恐后,都想尽快过江。这时,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突然倒地,由此引发了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踩踏事件,最终导致66人死亡、2人重伤、20多人轻伤。

一年后,延安东路隧道建成通车;三年后,南浦大桥建成通车,一直以来作为上海人「过摆渡」唯一选择的轮渡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才慢慢得到缓解。


《浦江游船码头》A0101030004 · 2018年7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十六铺

 

外滩在上海开埠前为黄浦江滩,故旧称「黄浦滩」,至于后来为什么改称「外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外滩」的「外」指的是「外国人」,租界之内的黄浦滩称「外滩」,也就是「外国人的黄浦滩」。理由是,李鸿章曾在上海开办过一所「外国语学堂」,证明当时已有「外国」一说;再一个就是,1898年,宝顺洋行在《申报》刊登过的一则保险广告中有「倘荷见顾请至二马路外滩」。

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在那个年代,即使有「外国」一说,但通常的情况是,但凡涉及外国人的,大都习惯以「洋」冠之。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洋火、洋钉、洋房、洋伞、洋人、洋枪、洋炮、洋布,包括租界本身,最初也被当地人称作「洋场」和「夷场」。所以,即使为了说明租界内的这段黄浦滩为洋人所有不会被称为「外滩」,而应该是「洋滩」、「夷滩」之类。至于宝顺洋行广告中出现「外滩」,没有任何理由从中推断出「外滩」指的是「外国人的黄浦滩」。况且,这则广告出现时,上海已经开埠数十年,外滩一带楼宇林立,不可能再以「滩」称。

关于「外滩」一名由来的另一个说法是,即「黄浦滩」以陆家嘴为界,也有说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里滩」,下游称「外滩」。这一说法比较可信,因为上海人确实有将河道上游称为「里」,而将下游称为「外」的习惯和传统。比如里白渡桥、外白渡桥;里虹桥、中虹桥、外虹桥;里仓桥、外仓桥;里马路、外马路等等。所以,「外滩」最早指的是上自陆家嘴或陆家浜、下至苏州河这一段的黄浦江滩,是一个上海开埠前就已经存在的很本土的地名。


《外滩》A0101030003 · 2018年7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鸦片战争后,日落西山的清朝政府在坚船利炮的胁迫下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同意包括上海在内的东南沿海五城开埠。尽管当时散居在上海的英国人,包括商人和传教士在内,总共只有25人,但参与签订《南京条约》的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心里非常明白,随着上海的开埠,中英之间的贸易将迅速扩大,而来华的英国人也势必大幅度增加。为了早作准备,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一个月,璞鼎查便让由他一手推荐的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上尉着手为即将蜂拥而来的英国人寻找合适的永久居留地。

1843年11月,「水怪」号小火轮在十六铺码头靠岸。次日,随船而来的巴富尔便急匆匆前往道台衙门拜会当时的上海道台宫慕久。巴富尔此次拜访的目的是想和宫慕久确定上海正式开埠的具体日期,同时也想和这位道台商议租界英国人居留地一事。

作为一个地方官,既然清政府已经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对上海开埠自然不敢有任何疑义。双方很快确定将1843年11月17日作为上海的正式开埠日。但对租借英国人居留地,宫慕久有他自己的想法:当时的上海县城号称「小苏州」,相当繁华。如果让大批英国人在城里居住,一旦与当地民众产生争执和纠纷很难妥善处理。对宫慕久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华洋分居」。宫慕久以保护英国人的安全为由,建议巴富尔在城外黄浦江边空旷的江滩上修建居留地。

宫慕久原本以为巴富尔不会同意他的提议,没想到英国人竟一口答应,双方一拍即合。原来在巴富尔上任之前,璞鼎查就已经看中了位于县城北门黄浦江边的一处江滩,即外滩。尽管当时外滩还只是一处芦苇丛生的荒滩,但璞鼎查觉得这里不但交通便利,而且地阔人稀,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带处于游弋在黄浦江上的英国军舰的火炮射程之内,可以为英国侨居和他们的财产提供有效的保护。

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划定了租界界址:南至洋泾浜,即今延安东路、北至李家场,即今北京东路、东至黄浦江,西至界路,即今河南中路,面积约830亩,每亩年租金1500文。

三年后,外国洋行开始陆续在租界内的黄浦江边建房架屋,这些建筑就是现在外滩「万国建筑」的始祖。


《陆家嘴国际金融贸易区》A0101020003 · 2018年7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去年,美国著名的国际性杂志《建筑摘要》出过一份「全球最丑建筑」榜单,入榜的共有24座建筑,其中位于第23位的是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建筑摘要》并没有说明作为上海标志性建筑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入榜的理由,但从外滩隔黄浦江眺望对岸的浦东天际线,东方明珠的建筑风格与周围其他建筑格格不入,显得非常突兀。

这座开建于1991年的建筑给我的感觉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建造像东方明珠这样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建造、材料等方方面面都有些勉为其难。为了保证400米的建筑高度,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保证抗震、抗风等建筑强度上。东方明珠的外形非常简单,三根水泥斜撑顶着三根水泥立柱,只是在各个结点处以大小不等的球体点缀,一眼望去,其主体建筑就是一个竖起的哑铃。建筑落成后,这些球体被解释成「大珠小珠落玉盘」,「东方明珠」也因此得名,但坊间对此并都很认同。有人调侃说,东方明珠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打蛋器」,而在我看来,倒是有点像「关东煮」。

随着周边「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等一批极具设计感的超高层建筑的崛起,东方明珠越发成为了浦东天际线上的另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荷展即景》A0101050001 · 2018年7月17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南翔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南翔,距南翔老街仅数百米,其南门右侧就是大名鼎鼎的「南翔小笼馒头」的发源地上海老字号「上海古猗园餐厅」。

古猗园原名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时任河南通判闵士藉所建,熔《诗 · 卫风 · 淇奥》「绿竹猗猗」之美盛貌及融嵇康《琴赋》「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余音袅袅」为一炉,取名「猗园」。

猗园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精心设计,「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猗园曾几经易主,先是贡生李宜之,后又为陆、李两姓所得。

清乾隆十一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此园,大兴土木,修葺装点。因隔了一个朝代,更名为「古猗园」。乾隆五十三年由地方人士募捐购置古猗园,作为州城隍庙灵苑。同治至光绪年间,园中又增建厅、堂、庵院,开设酒楼茶肆,作为祀神集议和游览休闲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古猗园被辟为公园,又经历了多次改扩建,现有规模已达百亩。

古猗园与青浦的曲水园、嘉定的秋霞圃、黄浦的豫园、松江的醉白池一起,并称「上海五大古典园林」。

自2013年以来,每年的仲夏时节,古猗园都会举办一届「上海荷花睡莲展」,展出的荷花和睡莲仅品种就多达上百,是上海著名的赏荷胜地。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A0101030002 · 2014年3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K11」既是一个品牌,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它将商业、艺术、人文、自然融于一体,在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也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验。

「K11」的创始人为香港人郑志刚,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的长孙,因此,目前的「K11」项目大都在各地的「香港新世界」推广,包括上海的「K11」。

被称为「艺术购物中心」的「K11」,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商场,而更像是画廊和美术馆。大量的雕塑、绘画、摄影,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陈列在显著位置,浓厚的艺术气息不仅提升了K11品牌自身的格调,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心目中传统的商业概念和形象。

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四年前的3月8日至6月15日,上海「K11」在B3层的「艺术空间」举办《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集中展示这位印象派大师的40幅真迹以及其他印象派画家的15幅作品。这样的展出由一家商业机构主办,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这家商业机构的定位和品味。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A0101040001 · 2014年2月2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当南京路还是「十里洋场」的时候,黄浦江西起复兴岛,东至黎平路的浦西沿岸逐步发展成为上海最大的工业区。到1937年,这里集中了16家大中型企业,包括英商的怡和纱厂、杨树浦水厂、煤气厂、中国肥皂厂;美商的杨树浦发电厂、慎昌洋行机器厂;日商的裕丰纱厂、明华糖厂等,以及民族企业伦章造纸厂、恒丰纱厂、华盛纺织总厂等。其中裕丰纱厂最为出名。夏衍的名著《包身工》的生活背景就是裕丰纱厂。而大名鼎鼎的「龙头细布」也出自该厂。

抗战胜利后,日商裕丰纱厂被国民政府所接收,成为当时「纺管局」下的第十七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该厂被收归国有,命名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简称「国棉十七厂」。「文革」期间,「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就发迹于「国棉十七厂」。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终结,国棉十七厂由于市场、管理,以及体制本身的原因,渐渐不能适应市场,最终被淘汰,只留下一排排锯齿状屋顶的破旧厂房。这些建筑,成就了现在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由曾设计上海大剧院的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机构,担任概念设计,目标是「将上海打造成继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和日本东京全球五大『国际时尚之都』之后的『第六时尚之都』和与国际时尚业界互动对接的地标性载体和营运承载基地」。


《老码头》A0101030001 · 2014年3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上海中山南路上的「老码头」,其前身是上海大名鼎鼎的「十六铺」码头。

据上海市档案馆编著的《上海名街》记录: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这时的十六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港口。

「十六铺」一名首现于清咸丰、同治年间,距今约140余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当年的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负责区域治安。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只划分到了16个铺,其中十六铺最大,区域覆盖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随之取消。但是因为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都将这里称作「十六铺」,作为一个地名,这个名称也就存用至今。

20世纪70年代,随着客运的迫切需要,原先的装卸区与客运站合并起来,以十六铺码头为基地,重新成立了上海港客运总站。由于设施陈旧跟不上,1982年,把原来李鸿章创办的招商局仓库拆了,建造了十六铺新客运站。新客运总的三大亮点:自动扶梯、摄像头监控,以及配备有落地门窗、空调、沙发的七个小候船室,一时间轰动上海。

然而,公路大发展后,水路作为交通工具形式的衰落是历史必然。1998年,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上海至宁波只需要4小时车程,这条水路航线面临停掉的可能。2004年9月,随着十六铺客运码头定期航线被全部迁至地处长江口的吴淞客运中心,十六铺从此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魔都」上海》A0101020002 · 2009年1月25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很多人喜欢将上海称为「魔都」,并且用这座城市的种种「魔象」来加以解释和证明,比如延安路高架的「龙柱」,如此这般。其实上海确实有「魔都」之称,只是「魔都」一词既非近年才有,也非中国人首创,而且,其本意也和「妖魔之都」风马牛不相及。

上海被称作「魔都」,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将自己在上海的种种经历和体验作成《魔都》一书出版。不知道村松梢风是不是第一个将上海称为「摩都」的人,但他的《魔都》一书肯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2003年,旅日学者刘建辉在其所著《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一书中,对上世纪初很多日本人将上海视为「魔都」的背景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无论是《魔都》,还是《魔都上海》,所称的「魔」,都为「摩登」、「魔幻」之意,和「冒险家的乐园」差不多意思。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的「十里洋场」和「冒险家乐园」的上海脱胎换骨,「魔都上海」也渐渐被历史所尘封。但到了上世纪末,根据日本动漫画家小川悦司的漫画作品改编的动画片《中華一番》,即《中华小当家》上映。随着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动画片第三十四集《魔都上海:黑暗料理界的宣战》的热播,「魔都上海」一词在新生代动漫爱好者中迅速传开。上海也因此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被重新冠上了「魔都」之名。

同一年代,和「魔都」一起流行的,还有「脑残体」和「火星文」。


《上海博物馆藏品》M0000000002 · 2016年2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定位是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截止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1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717件,二级文物34505件,三级文物107992件,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其中来自陕西、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与北京博物馆、西安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

1992年,当时的市政府决定为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地址定在上海市地理中心中心人民广场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新馆于1993年8月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建成并对外开放。

现在的上海博物馆共有7层:地上5层和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392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为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查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

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青铜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又以具有长篇铭文为特色,新的陈列品中还有西周的晋候器和秦国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

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厅面积640平方米展厅,120余件展品。展厅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除陈列部分木雕、陶塑外,以石刻塑像为主,这里有北魏、北齐、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南石刻、金铜佛像等。

古代陶瓷馆:中国古代陶瓷馆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陈列展品500余件,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

古代雕塑馆:展出的文物有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的青瓷、唐朝的唐三彩,以及景德镇的宋、金、辽各代烧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瓷器。

历代书法馆:展品包括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名作,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展厅采用了展框、自动感应的灯光照明。

历代玺印馆: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展厅面积380平方米,展出玺印篆刻500余件。整个陈列以印章艺术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从馆藏一万余枚印章文物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精品。

历代绘画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共陈列历代绘画精品120余件,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有所体现。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为有效地保护展品和方便观众欣赏,展室内还采用了自动调节光照的感应射灯。

民族工艺馆:展厅面积700多平方米,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

历代钱币馆:展厅面积730平方米,通过近7000件文物,集中展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钱币馆内还辟有杜维善、谭端言伉俪捐赠的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

明清家居馆:700平方米展厅内陈列了明清时代中国家具精华100多件。

古代玉器馆:500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共300件。


《「何克明灯彩」》G0000000001 · 2016年3月27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滩大美术馆

 

生于1894年的何克明老先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13岁开始扎制灯彩到1989年逝世,在长达82年的艺术生涯中,他无师自通,并突破中国传统灯彩的形制,吸收西洋雕塑艺术,以动物造型作为骨架结构,用铅丝缠绕皱纸代替传统的竹蔑,使扎制的灯彩骨骼结构准确,细致精湛,造型生动,姿态传神。在选材上,何克明老先生以民间群众十分喜爱、充满灵性和吉祥象征的动物作为灯彩创作题材,其作品包含民间故事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悠久、丰富而醇厚的文化底蕴。

上海近代灯彩继承了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不仅灯彩的材质在不断更新,有麻、纱、丝绸、玻璃等,而且品种更为丰富,有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何克明老先生博彩中国南北彩灯众长,将上海近代彩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彩灯被称为「何克明灯彩」、「上海立体动物灯彩」,集观赏性、艺术性、装饰性于一体,是上海灯彩艺术中最精粹的部分,同时他也被誉为「江南灯王」。

「何克明灯彩」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受到广泛赞誉和好评。他的灯彩珍品曾被选为国礼,《百鸟朝凤》作为毛泽东主席60寿辰的贺礼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双龙戏珠》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


《迪士尼小镇》A0101020001 · 2017年5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去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是因为前些日子上海市政府权威网站《上海发布》发了一则消息,说那里的「香草园」在「中国旅游日」当天正式对外开放。

「旅游日」当天起了个大早,赶在交通早高峰前到了香草园,不料那里的停车场不让进,先说是停电,后又说是因为今天会来很多「领导」,停车场不够用,所以不对外开放。

「领导」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上至国家机关,下至乡镇、村委,视不同场合,都有可能归在此列。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但凡越喜欢当「领导」的,就越习惯装孙子。

言归正传。香草园是企业,停车场让不让停,人家说了算。

度假区有好几个停车场,打开导航一查,最近的是P4。按图索骥到了P4,大门紧闭,找人一问,说当天不开,停电,只得再去P3。不料到了P3,依然吃了个闭门羹,说得九点以后才开。正当走投无路之时,刚好碰到几个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倒是挺热心,把情况跟「领导」一汇报,「领导」也是个热心人,立即安排提前开放P2。

P2离香草园有好几里路,但有接驳巴士,几分钟就有一班,接连度假区内各个主要景点,倒是蛮方便的。找到车站,不一会儿接驳巴士就来了。度假区内的接驳巴士都是新能源纯电动车,很漂亮,而且车头右侧的显著位置还刷着轮椅标志,心里不由得暗暗赞叹:到底是「国际旅游度假区」,还真跟国际接上轨了。于是推着轮椅信心满满地等在提升机前,可半天不见有动静,问司机怎么回事,年纪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的司机说是这东西用起来很费事,起码得一刻钟。我一听这话立马火了:「这话骗谁呢?你想说中国的工程师都是白痴?」司机连忙改口,又胡说八道了很多理由,就是不愿为一个坐轮椅的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开一下提升机。

「国际旅游度假区」,满眼的洋建筑,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却分分秒秒散发着浓浓的「本土」气息。

「跟国际接轨」,光硬件接轨,管理不接轨,观念不接轨,还接你妈的大头鬼啊。


《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C0000000001 · 2015年7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上海玻璃博物馆

 

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其前身是上海轻工玻璃公司的玻璃窑炉车间。上海玻璃博物馆由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发起并资助建立,现由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主管,为非盈利私立博物馆。

这是一家极具现代概念的博物馆,外部立面由上海的德国罗昂建筑公司设计,一个由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电影制片人及多媒体专家组成的国际化团队「协调亚洲」负责内部的整体概念、设计、监理、展览策划及市场运作。

展厅内部元素,包括展柜、地面、家具和墙体在内,仅仅使用黑色的烤漆玻璃加以装饰,而曾经的玻璃窑炉车间开放式工作室顶棚、粗糙的车间地面和墙壁等都被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来。艺术总监迪尔曼·图蒙是这样解释他对博物馆的解理:「中国的博物馆经常只是展品上的大量积累与展示,参观者通常只是从一个展柜到另一个展柜参观欣赏,感觉像被拒之门外而没有被融入其中。这种参观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更没有按个人爱好来吸取知识的机会。只是跟着节拍走。我们试图打破之一概念,为参观者创造出一种玻璃万花筒的印象效果及兴趣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独立思考。」

他确实做到了。除了丰富的展品,置身于上海玻璃博物馆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上海自然博物馆》A0101010001 · 2015年9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静安

 

2015年4月19日,在阔别了11个月零7天之后,上海自然博物馆终于在它的新址重新对外开放。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为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会士韩德禄创建的「徐家汇博物院」和1874年由英国人于创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

在原上海黄浦区的东北部,南起北京东路,北至南苏州路的虎丘路,历史上曾叫圆明园路和博物院路,1943年改为虎丘路。清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上海自然博物院的前身、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上海博物院」便设立在这条路上。

「鸦片战争」以前的1823年,英国人在伦敦创立了「皇家亚洲文会」,并在印度的孟买等地设立支付。1842年英国占领香港,5年之后即在香港成立中国支会,专门研究中国艺术、科学和自然物产。

《南京条约》签订后次年,即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英国人随之涌入上海。1857年,以裨治文为首的18名外侨成立了「上海文理学会」,并于两年之后的1859年加盟「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细亚学会」总会,同时更名为「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

一开始该文会最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直到1868年,英租界工部局在圆明园路划出一块空地。文会接收了当时的大地产商汉璧礼的捐资500两白银及英国政府的资助后,又向上海(西侨)体育基金会低息贷款1500两白银,用于建造文会馆舍。1871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舍在圆明园路落成,建筑总耗资3000两白银。

文会在创立之初就计划筹建博物院,因此十分注重动植物标本的收集和自然地理的研究。1874年3月25日,亚洲文会博物院,即「上海博物院」正式成立。开馆之初,首任博物院院长朴赍懿就特地从当时的徐汇博物院请来了标本剥制专家王树衡。王树衡师从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博物院早期标本的制作、分类和整理都由他完成。

十年之后,福建人唐春营来到上海博物院,负责标本采集、制作、整理和养护。唐氏家族子承父业,标本制作技艺传承了五代,在中国自然博物馆学界自今仍享有盛誉。

光绪四年,即1878年,上海博物院征集到了一堆鲸的下颌骨。这些鲸骨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在博物院中展出。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索威比在《上海博物院简史》中曾及此事:「中国观众对此兴趣盎然,他们对此大海怪的着迷,远胜于对西方人的好奇。」

博物院建立初期,有关中国历史的文物较少,所以叫「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后经在上海的英、美人的捐赠,与东方有关的各种史料、藏品逐渐充实。由此,博物院的声誉在当时在沪的洋人中影响日盛,租界工部局甚至于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把路名也由原来的圆明园路改成了博物院路。当时上海的《图画日报》介绍:「该院任人游览,不取游资,诚开通智识之一助也。」

考古兼货币专家伟杰烈亚力对创办亚洲文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是发起人安安静静。会文开办时有图书1300册,其中的718册为其所捐赠。

1929年,由于上海博物院出现了白蚁,不得不募资重建。新馆于1931年开工,两年后建成。新的亚洲文会大楼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砖木结构,整体五层,局部六层,风格亦中亦西。大楼内部第一层为演讲厅,二层为图书馆,三、四层为陈列室,其中三层陈列自然标本,包括古生物、人类化石及动植物标本等;四层陈列中国历史文物,包括陶瓷器、青铜器、钱币、碑刻等,甚至还包括鸦片烟枪和女人的小脚绣花鞋。这些陈列的布置参照了当时欧美博物馆的手法,把展品陈设于大玻璃柜中,再配以天然景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亚洲文会北华支会已将图书馆及博物院所藏部分标本、文物转移出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文会大楼被日军强占,大批藏书、文物被劫至东京。这些被劫文物虽于日本投降后追回了一部分,但仍有相当数量遗失。

1948年,《上海通》记载,四楼陈列室面积1500平方英尺,陈列各种标本一万余件。

上海解放前夕,北华支会将部分图书、文物、标本私运出境。1950年,亚洲文会北华支会的经费来源断绝,会长黎照寰主动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经上海市军管会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52年6月27日正式予以接管,其中的文物由上海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院和上海图书馆分类接收。

1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