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洋酥汤团》B0000000241 · 2021年10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四新食苑四川北路店

 

四新食苑,总店在四川北路多伦路口,翻修前叫四新点心店。这里的汤团和虹口糕团厂的糕点是几代上海人心目中绵延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

汤团该吃甜的还是咸的?像这样的南北之争在四新是不存在的。因为这里既有咸的鲜肉汤团,也有甜的黑洋酥汤团。由于同煮一锅,为了便于捞取时辨认, 鲜肉汤团被搓成圆的,而黑洋酥汤团则一头留了个尖儿。

即使是老虹口也不一定想像得到,四新食苑最初的源头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个湖北人开在虹口的新芳斋糕团店。这里的汤团其实是湖北大汤团,特点是大,一个能抵得上三四个宁波汤团。如果只是想品尝,千万别贪,一碗两个足够。

对了,在四新,和汤团一样受欢迎的,还有小馄饨。


《鲍鱼煨猪手》B0000000239 · 2021年9月26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忆家一宴文定路店

 

忆家一宴在上海有很多家,总店开在南丹路,我们常去的是它的文定路店。

忆家一宴主打上海本帮菜,在我看来,应该说是海派本帮菜更恰当些。因为尽管依旧保留了浓油赤酱,但无论是食材选用还是烹饪手法,都有不小的提升和改变,在满足老上海人怀旧的同时,也适合新上海人尝鲜。能做到这样,是用心了的。

推荐几道菜:

忆家红烧肉,鲍鱼煨猪手,白鲳熏鱼,红蒸香鱼。

尤其是最后这道红蒸香鱼,它的汤汁拌麵鲜美无比,绝不输那些知名麵馆的葱油拌麵,不要错过。


《少年》F0300000422 · 2021年5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新江湾城公园

 

在丫头,还有闹闹小的时候,花了不少精力来纠正他们的上海话发音。我们觉得这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因为语言是文化非常重要的元素,并且,一地的方言,蕴含着当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延续了,文化才不会中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上海话中的「塑料铅桶」,桶,到底是塑料的还是铅的?

旧时的上海,管镀锌铁皮叫「洋铅皮」,做成的桶,叫「铅桶」,以区别传统的木桶。久而久之,铅桶成了一个固定搭配,泛指提水的桶,甚至木桶也常被称为了「木头铅桶」。当塑料桶出现后,上海人沿用了这一习惯,称之为「塑料铅桶」。

另一个例子是「汰脚面盆」。

记得小时候,洗脚盆有两种叫法,一种叫「脚桶」,另一种叫「汰脚面盆」。脚桶一般指木制的洗脚盆,洗脸通常是印花的搪瓷盆,称「面盆」。后来木桶逐渐淘汰,洗脚也换成了搪瓷盆,但习惯上仍称「汰脚面盆」。


《虾仁猪肝麵》B0000000235 · 2021年9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唐大鲜

 

唐大鲜,杨浦中原地区的一家麵馆。

这家店不好找,虽说开在商务楼临街的一楼,但和马路中间隔着绿化带,一般路过时不怎么会注意到。

好些日子前,去那一带修脚。那回到得早了,修脚店还没开门,便想先找家麵馆填一下肚子,顺便混掉点时间,于是通过「大众点评」找到了这家店。

唐大鲜主打的是各种浇头麵,浇头都是小锅现炒,所以出麵慢。尤其是到了饭点,十有八九要等座。但味道真的可以。有时间,等一会儿也是值得的。

今天起得有点晚,十点钟光景,踩着脚踏车又跑去唐大鲜。

这次赶在了饭点前,有空座。邻桌似乎出了点什么故障,大概是口味跟以前的不一样之类。掌柜的也没多说,直接叫厨房给换了。

虾仁猪肝麵上桌,我习惯性地掏出相机。正准备拍,过来一个食客,很认真地问:「你在拍什么?为什么要拍?」我说,别紧张,我自己拍着玩,跟邻桌刚才那事不沾边儿。那人这才放心地回到自己的桌子。

我冲店掌柜的笑了笑,说,你真是有人缘。我拍照,你不急,食客倒是先急了。他笑了,说店里坐着的一多半都是老食客,有事会主动护着他。

喜欢这里的麵,也喜欢这样的气氛。


《藕饼》B0000000234 · 2021年5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钱塘秋荷开鲁店

 

在上海人家传统的中秋餐桌上,毛豆、芋奶、鸭,还有藕,这几样通常都是有的。

毛豆,带壳洗净,铰去两头的尖儿,撒点盐,用水煮熟后直接上桌。

芋奶,带皮与毛豆一起煮,吃的时候剥皮、蘸糖;也有先煮熟了剥皮,放入老鸭汤内当作配菜。芋奶的汁液里含有一种叫皂角甙的东西,沾上皮肤后奇痒。皂角甙在高温下很容易被分解,所以芋奶通常都是先煮再剥。

鸭子,有很多种做法:香酥鸭、八宝鸭、酱鸭,也可以和芋奶、扁尖一起炖汤。有时图省事,去街上买一只或半只烤鸭直接上桌。

藕,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糯米藕:将藕刷洗干净,切开一头,将糯米塞进藕孔,用筷子捣实,再用火柴杆将切开的头重新连上,煮熟,等晾凉后,切成片,装盘;另一种是藕饼,做法是一刀透一刀浅地切成两两相连的片,中间夹上肉糜,裹上麵糊后起油锅炸。

这几样菜,我一直不怎么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


《老码头》A0101030012 · 2014年3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对于中原人来说,外来事物非胡即番,比如:胡椒、番茄,诸如此类。

但在旧时的上海,几乎所有外来事物都冠以「洋」字。至今仍有印象的像:洋枪、洋炮、洋火、洋钉、洋蜡烛、洋伞、洋布、洋装、洋风炉、洋泡泡、洋房、洋人、洋钿、洋娃娃、洋囡囡、洋铅皮、洋山芋、洋线团,等等等等。引而伸之出的还有管土味英语叫「洋泾浜」,管因见识不广而当了冤大头的人叫「洋盘」等等。

日本是个例外。与日本相关的事物往往被单独冠以「东洋」,如:东洋人、东洋婆、东洋瓶、东洋货等。


《「九芳斋」粽子》B0000000151 · 2021年4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外婆比较传统,端午临近,又忙着裹起了粽子。我说这粽子比「五芳斋」的好吃,可以叫「九芳斋」。

粽叶,上海人叫「箬壳」或「粽箬壳」。操上海话的上海人十个有十个会说,但恐怕十个有九个半不知道这俩字怎么写。

箬壳,就是箬竹的叶子。

顺便说一下,「箬」还有一个异体字:「篛」,同音不同形。


《法兰西多士》B0000000146 · 2021年3月3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香江姳苑

 

「触祭」,应该是来自宁波方言的上海话,意「吃」,多用于骂人。比如「侬饭触祭饱啦」,用北方话来说,就是「你吃饱了撑的」;再比如,孩子刚吃过饭就嚷嚷着说饿,大人会骂:「饭刚吃过,又想触祭啦?」

祭,指的是旧时逢年过节供奉的祭品。孩子馋,瞒着大人偷吃祭品叫「触祭」。

「头颈极细,只想触祭」,是说脖子细的人嘴更馋。想想也对。旧时的孩子,脖子细,很可能意味着营养不良,比其他孩子更嘴馋也就可以理解了。


《百叶结熇肉》B0000000144 · 2021年4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御延公馆宏伊店

 

百叶结熇肉是上海的传统家常菜。

百叶结,将薄百叶裁块,卷成条,绞麻花,最后打成结。

可能是因为沪语「绞」、「搞」同音,「绞百叶结」一说成了「搞百叶结」,于是有了一句上海经典俚语:「搞啥百叶结」,换用北方话来说,就是「瞎搞啥啊」。

见某人把事搞砸了,你想埋怨或指责他,可以说:「侬搞啥百叶结。」说这话的时候,你多半会皱着眉头。


《THE PRESS》B0000000125 · 2021年3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申报馆

 

据「光明网」消息,目前上海咖啡馆的数量超过8200家,位列全球50大城市之首。

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对外正式开埠。中外贸易中心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人纷纷通进上海,在这里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与此同时,和洋人一起涌来的,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咖啡。

1886年,上海第一家咖啡馆开业。到了1930年代左右,仅霞飞路两侧有咖吧、酒吧120多家。当时,这些咖啡馆老板多半是外国人,到了抗战结束之后,才转由中国人经营。

到1946年,上海已有近200家咖啡馆。在当时,出入这些咖啡馆是身份的象征,都是有头有脸的达官贵人。同时,也一些进步人士活动的舞台,一些秘密的政治活动就是在这里策划的。

新中国成立后,咖啡馆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随着「雀巢咖啡」进入中国,咖啡再度走进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咖啡馆也迎来了一个从重新起步到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和人们想像的不同,尽管星巴客、瑞幸、麦咖啡等大型连锁咖啡馆随处可见,但主流却是门店数量在10家以下的独立咖啡馆。

顺便说一下,我喜欢喝茶,通常不喝咖啡。


《新江湾城公园》F0300000349 · 2021年2月2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昨天最高气温26.2摄氏度,创造了上海百年来二月下旬的最高纪录。

新绿萌动、繁花初绽,春天就这么于不经意间突然来了,令人猝不及防。


《生煎馒头》B0000000095 · 2021年2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闵行

 

说上海人不吃包子,不是上海没有包子,而是上海人无论管什么包子都叫馒头:肉包子叫肉馒头,菜包子叫菜馒头,素包子叫素馒头,生煎包叫生煎馒头;大大有名的小笼包,上海人叫小笼馒头。倒是真真正正的馒头,上海人叫「淡馒头」,以强调其无馅。

汉堡是个例外。上海人管汉堡叫汉堡包。


《比萨玛尚诺》B0000000090 · 2021年2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宏伊国际广场

 

比萨玛尚诺,1965年在伦敦创立的意大利披萨饼连锁店。其官网显示,上世纪60年代,一个英国人在意大利旅行时被当地的一个披萨师制作披萨时的帅气所吸引。回国后不久,这个英国人在伦敦开出了第一家名为「PizzaExpress」披萨店。

比萨玛尚诺于2006年首度进入中国,第一家门店开在上海的新天地,同时启用中国大陆地区品牌「Marzano」。不知道是不是在为将来出售品牌在做铺垫。

数年之后,永嘉路店开业。可能是为了显示其精致和小资,比萨玛尚诺很脑残地使用「法租界」作为卖点而被顾客投诉。

和必胜客类似,比萨玛尚诺也是属于简式西餐馆,但感觉上要比必胜客精致,菜品也更胜一筹。


《唠嗑》N0000000018 · 2021年1月17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1月27日,上海市长宣布:上海这次稍早些时候发生的疫情反弹已经得到控制。

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上海为控制本次疫情反弹所采取的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对策和措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文章的题目是《上海流调轨迹曝光后,他又火了:这座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作者不详,现转载如下:

 

从1月20日开始,上海共出现16例本土病例,昨天和前天都是零新增,仅仅几天时间,就将这轮疫情控制了下来,不得不让人赞叹上海的速度和高效。

除了迅速高效,上海防疫工作中所呈现出的人性化,也数次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点赞。

我们之前看到的混乱防疫是怎么样的?

吉林通化出现新一轮疫情后,全市封城封户,实行一刀切,由于太突然,很多居民家里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老人断药,婴儿断奶粉,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反馈无望的他们,只好跑到人民日报的微博下面求助,字字句句都透着绝望和焦急。还有石家庄南营镇,一个老人出门转悠,被村干部发现了,村干部指使执勤人员把老人绑在树上,嘴里还不停地谩骂「绑紧点」、「再出来我砸死你」。

这是人,而动物就更加不用说了。北京大兴区一个网友在微博上求救,他们被要求集中隔离,但是不准带宠物,21天隔离之后,宠物肯定得死。还有一些地方,直接限制居民两天内自行处理宠物,如果不执行,社区将采取强制措施。所谓的强制措施是什么?令人不寒而栗。

而上海是怎么做的呢?1月21日通报三例本土病例后,下午1点,上海黄浦区就分批将昭通路居民区的居民转移到宾馆集中隔离。暖心的一幕出现了:居民们在前往隔离点时,被允许带上自家的宠物,解了宠物主人们的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小猫小狗们独自在家无人照料了。宠物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甚至是一个家庭成员,如果因为无人照料而死去,对主人来说,无异于锥心之痛。对比上面别的地方置宠物生命于不顾的做法,我由衷地感到这个政策的暖心之处。

之后几天,上海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并划定了几个中风险地区。针对中风险区里面那些有困难的特殊人员,社区志愿者每天两次上门问候,并提供送餐、送药等服务,不让他们的生活被隔离所影响。上海的流动餐车,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月25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进行例行核酸检测时,因发现了个别疑似感染者临时封院,一个网友的老婆当时正在里面做产检,于是被封在了里面。他说,虽然事出突然,但医院的各项安排让他们感到很安心,没有出现惊慌和混乱,他感受到了上海防疫的专业和人性化:所有孕妇都有病床休息,老年人给安排军用折叠床;晚饭管饱,还有夜宵,七点大排面,八点「吉祥」馄饨;医院门口停车费全免。同样,上海肿瘤医院也做得很好。在暂停门诊后,对日间化疗的病人,组织他们做核酸检测,然后在浦东院区实施日间化疗服务。他们并不是一刀切,封锁之后就不管了,而是面面俱到,让所有的人群都能被照顾到,这也是上海防疫做得好的根本原因。

而在确诊病例行动轨迹的公布上,上海更是开了一个先河。

别的地方公布流调轨迹很容易把对方的隐私泄露出去,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家里几口人等等都被曝光出来了。而上海公布的流调轨迹是这样的:只有涉及到的场所,没有姓名、住址等详细的个人信息,既提供了必要的提醒,也很好地保护了确诊病例的隐私,杜绝了患者被网暴的可能性。

这个做法,被网友们交口称赞。

上海的防疫信息,都是通过「上海发布」这个官方账号进行通报,每条新闻下方的评论区,工作人员会认真回复市民的疑问,几乎是有问必答。知乎网友张皓然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个普通居民,前阵子我对于上海疫情的认知,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刷着手机,看着上海发布给我推送的信息,就感觉疫情离我这么近,但又那么远。这是一种所有信息都对你公开透明,但又不会以此来绑架你,要求你也得为之付出回报的感觉。找对象都找不到这么好的。」

上海的防疫有几个做得特别好的地方:

所有病例都是主动筛查发现而不是爆发出来的;

疫情发生后快速处置,迅速锁定场所、锁定病例、锁定识别对象;

闭环管理,科学确定密接者、密接者的密接者以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没有盲目地扩大范围。

一切举措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

作为一个聚集了2500万常住人口、10000多个社区的超大型城市,上海的疫情防控压力不可谓不大,而且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又是国外人口涌入的一大城市,可上海却以一种安定平和的姿态,化解了这一轮疫情危机。

记得武汉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有人发了一段视频对比,在地铁上武汉人很多都没有戴口罩,而上海地铁几乎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有人调侃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上海是疫区,不得不说,上海人民的防范意识真的很强。而且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封城,而是任由武汉人民进入,上海还免费送了武汉一个市长。每一次疫情的反扑,上海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就控制,这一座城市不得不让人佩服和惊叹。这一切的一切,折射出来的是上海成熟的行政能力、高度的文明程度,以及无数基层工作者的艰苦奋战。

透明公开又保护隐私,迅速有力又充满关怀,上海的防疫措施,成了全国的一个模范样本。媒体们纷纷惊叹道:上海没封城也没搞全员检测就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值得各地学习。

上海防疫工作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张文宏。

随着媒体的报道,他又火了。1月24日凌晨,张文宏发了一条微博,总结了上海那段时间的情况,他对局势的形容文采斐然:城市在照样呼吸,略带着一丝紧张。随后,他提出了上海防疫的指导方针,就是「陶瓷店里抓老鼠」。什么意思呢?新冠病毒就是老鼠,居民正常的社会生活就是陶瓷,我们既希望抓到老鼠,又不希望打碎瓷器。

非常精辟的比喻。

前段时间,「战时状态」的字眼屡屡见诸报端,针对这种现象,新华社发文批评:滥用「战时状态」,会在群众中制造不必要的恐慌,并且容易麻痹民众心理,淡化人们的「备战」意识,存在不少隐患。动不动就喊「战时状态」,过度反应,其实就是为了抓老鼠,而把瓷器噼里啪啦全打碎了,最后适得其反。

不大动干戈,人性化管理,是张文宏一直在微博上、在发言中强调的。去年11月底,上海出现一例本土病例,当时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张文宏是这么说的:「我们扩大病人的接触范围,实施扩大检测,其实就是『新常态』下的『动态清零策略』。希望大家能够越来越习惯当前的抗疫策略,不要因为出现偶发的病例,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一番话,让大家紧张的心松懈了下来,不再因为出现一例病患,就惊惶不已。而相对于别的地方官员互相推诿,不敢承担责任,而张文宏直接制定了标准:哪类病人需要留观,哪类病人可以解除留观,并对医护人员说,「按照这些标准来,出了事我来承担。」

张文宏的人性化防疫策略,不仅仅针对上海的市民,更是考虑到医护人员。在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张文宏直接对医护人员说:「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他就是这样,非常排斥神话医护人员,他知道,医护人员也是人,也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用高尚来绑架他们,是不人道的。面对某些地方媒体对医务工作者过分的歌颂,比如刚流产就上前线还要拿出来作为典型宣传,张文宏一针见血地说:「我们没有理由叫人家抛弃自己的家庭,在这里无休无止地工作,因为这个本身是一个不人道的做法,除非你热爱得不得了,但是对很多普通人来讲也就一份工作而已,你不能用高尚来绑架别人。」

上海正是因为有张文宏这样的专家坐镇,才能在防控疫情时,兼具专业度与人性化,收获民众的一致好评。著名媒体人龚晓跃对张文宏,和上海,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张文宏医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大抵是上海这座以东西交汇为底色的城市,追求专业主义与精英治理的最新标杆。」

他很专业,他不吹牛逼,他远离意识形态,他彬彬有礼,他从不带货,他会硬刚某些红人,他也拒绝非议其他抗疫模式。

上海一直外松内紧,在承担了中国多半国际航班和物流的压力下,社会生活张驰有度。

上海是第一个对湖北人解禁的城市,之后包括爆发过一波的北京在内,上海从未对任何地区发布过歧视性准入政策,上海虹桥枢纽的防疫人员总是在大声告诉你这里承认全国各地的健康码让你快速通过。

这就是治理水平与文明程度。我没在上海长期居住过,只因为工作原因去过几次,但短暂的接触,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海是一座长期被妖魔化的城市,高高在上、排外、「魔都」,是人们给它贴上的标签。但你若是仔细了解一番,就会发现这些刻板印象,全都会不攻自破。

上海的气质很复杂,有林立的高楼,也有古朴的巷弄。生活在其中的人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这座城市的包容性。无论你是宅男宅女、二次元爱好者,还是同性恋、独身主义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很多相关的活动只能在上海举办。在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24小时便利店,让你在任何饥肠辘辘的时刻,只要走到那盏灯光里,就能抚慰自己的肠胃,寻找到一种温暖的踏实感。上海的行政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反映到平常生活中就是办事方便,只要按照给出的清单准备材料,就可以不用来回跑。老年人不会使用健康码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痛点,上海首先提出了解决之道。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以走人工通道。而针对那些有智能手机,只是不会熟练操作的老年人,上海「随申办」手机应用推出了「长者专版」。这个版本放大了显示字体,并且将老年人最常用的四个板块:随申码、就医、乘地铁、坐公交放在一起集中展示,方便老年人操作。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小的细节,却真实地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了一座城市便民利民的决心。

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不是建起了多少高楼大厦,不是它有多么繁华,而是这座城市有没有俯下身去,倾听最基层百姓的呼声,解决他们的需求。从上海对待民众、对待老人、对待特殊人群,乃至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上,我们看到了答案。

有一个提法,叫做「上海精神」,最新的版本是: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搁从前,我会觉得这些字眼很虚,而现在,我觉得这就是上海的真实写照。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去网上搜资料,搜到一个相关话题:你留在上海的原因是什么?我看到了一个让我惊艳的答案:

「上海特别亮,到处都有光,我觉得我只要站在光里,我就能够虚张声势,我就能够咬着牙,我活得特别坚强,我觉得我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受了这么多的苦,我受了这么多的气,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怕。」

让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感到温暖、尊重、希望,就是上海最大的魅力吧。


《许愿》F0300000330 · 2020年12月2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如今生日吃奶油蛋糕,跟端午吃粽子、立夏吃鸡蛋、中秋吃月饼一样的理所当然。其实按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生日是吃麵条的。麵条细长,寓意长寿,故而生日麵也叫「长寿麵」。

生日不吃奶油蛋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贵。即使后来有了麦淇淋蛋糕,但相对当时的收入,也不便宜。所以奶油蛋糕通常是作为比较拿得出手的伴手礼出现,自家很少买来吃的。

准女婿头一回上门拜见泰山、泰水,手里不拎一盒奶油蛋糕,是会被邻居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因为很不体面。更隆重些,还会同时再拎上火腿、烟和酒。这四样:奶油蛋糕、火腿、烟、酒,在当时的上海被戏称为「炸药包」、「冲锋枪」、「子弹」和「手榴弹」。

倒还真是蛮形象的。哈。


《老码头》A0101030011 · 2014年3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上海话,一般指上海中心城区上海人所使用的方言,而上海周边区县的方言通常称为「本地话」。

上海「本地话」很杂,基本上是上海东面的听不懂西面的,南面的听不懂北面的。我曾在川沙工作了二十年,但对当地方言顶多也就能听懂一半。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现在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几乎都是上海开埠后的移民后代。上海话是各地方言加上洋泾浜英语相互融合、妥协后形成的大杂烩。

上海话中的一些词语,很难望字生义,比如上海话「推扳」,光看字不知所云。「推扳」音译于英语「too bad」,意「差劲」。我胡乱猜测一下:表示认可、能力的上海话「来赛」就来源于英语「licence」。

即使是方言专家,如果没有深厚的英语功底,要溯源上海话,恐怕不怎么容易。

好吧,最能代表上海话的第一人称「阿拉」,其实是宁波话。上海本土的第一人称是「吾昵」。


《水乡枫泾》A0101100001 · 2013年9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金山

 

枫泾古镇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距浙江嘉善的西塘仅几里之遥。

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00年历史。

枫泾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2016年10月14日,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自唐代有记载起,枫泾共出过名人639人,其中状元3人,进士56人,举人125人及其他包括知县、六部大臣、宰相等在内的其他名人235人,可谓才俊辈出。


《召稼楼》A0101080001 · 2017年2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闵行

 

「召稼楼」一名始自宋末元初。当地有一楼,为谈氏家族为每日召唤农夫下田干活而建,故名「召稼楼」,当地也因此被视作「上海农耕文化发祥地」。

召稼楼目前仍遗存有一些历史建筑,但由于近些年景区大规模扩建改造,这些历史建筑被成片的全新仿古建筑群所淹没,古风不再,颇受争议。

其实就个人而言,召稼楼还是很有些玩头的,如果你不是去召稼楼寻思古之悠情,而是去逛吃的话。

召稼楼汇集了沪上多地乡土美食,咸肉、酱蹄、肉皮、酱菜、烧麦,可能是上海最有滋味的水乡古镇。


《南翔》A0101050004 · 2015年2月8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

 

南翔古猗园内有一「白鹤亭」,亭上一白鹤,面南,展翅欲飞。

白鹤亭这一造型,讲述了「南翔」一名由来的故事。

南翔旧称槎溪。梁武帝建国的时候,南翔还只是一个荒凉的乡村。相传梁天监年间,当地村民挖到一块一丈长的石头,常吸引一对白鹤栖息于此。一日,有和尚路过,认为白鹤祥舞乃佛地之兆,于天监四年在该地修建佛寺。寺庙落成当天,因白鹤南飞而去而得名「白鹤南翔寺」。后当地设镇,镇因寺名。

唐开成年间,寺内又现白鹤,因此获善款重修。竣工当日,白鹤再次南飞,一去不回,只在石头上留下「白鹤南翔去不归,唯有真迹在名基;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薰修享二时。」

该诗现镌刻在白鹤亭一侧的石碑上。


《古猗园》A0101050003 · 2013年10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嘉定南翔

 

疫情前,几乎每年都会去古猗园转转,顺便到隔壁的南翔馒头店解解馋。

据官网介绍,古猗园初名「猗园」,为时任河南通判闵士籍于明代嘉靖年间所建,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设计。「猗园」一名融《诗卫风淇奥》「绿竹猗猗」及《琴赋》「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余音袅袅」于一炉而来。

古猗园先后几经转手,先是由闵干籍转至贡生李宜之名下,后又为陆、李两姓所有。

清乾隆十一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后,大兴土木,修葺装点,于1748年秋竣工,更名「古猗园」。乾隆五十三年,地方人士募捐购置古猗园,作为州城隍庙的灵苑;同治至光绪年间,园内又增建厅、堂、庵院,开设酒楼茶肆,作为祀神集议和游览休闲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古猗园历经多次改扩建,2009年经过园区改造和东扩建设,面积扩至150余亩,比初建时的「十亩之园,五亩之宅」整整大了十余倍。

古猗园现有景点春藻堂、不可无竹居、不系舟、浮筠阁、白鹤亭、缺角亭等。其中位于竹枝山顶的缺角亭由地方爱国人士于「九一八」事变后集资建造。四角亭,但缺东北一角,寓东北三省沦陷。

每年初夏,古猗园都会举办荷花展,无论是荷花品种还是展区规模在上海都名列前茅。

1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