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 好玩》F0300000231 · 2019年3月21日摄于泰国清迈魏功甘古城

 

泰国的很多习俗和礼仪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泰国人大都是佛教徒而不是穆斯林,尽管现在很多泰国人用餐时已经普遍使用餐具,但传统上,泰国人是右手直接进食,而左手通常用于净身,右手尊而左手卑。因此,无论是递东西或是接东西,都必须使用右手,不然会非常失礼。

和泰国人交往,一定不要试图「肌肤相亲」,尤其是头。因为在泰国人的心目中,头,无论成人或是孩子,都是智慧所在,尊贵而神圣,是不能随意触碰的,不然就是严重的冒犯。

泰国是一个非常休闲且随意的国度。但在进入像皇宫或寺庙等宗教场所时,对着装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上衣不能露肩,裤、裙必须过膝。再就是进入皇宫必须穿鞋,进入寺庙必须光脚。泰国寺庙众多,每次出入都必须脱鞋,非常不便。如果不是去计划去皇宫,强烈建议穿「人字拖」,省事。

不要跟泰国人,也不要在泰国人面前议论佛祖和他们的国王。在泰国,佛祖和国王至高无上,是不可以议论的。

合手礼是泰国的一种非常典型而且非常通行的行礼方式。合手礼有特定的仪规。对方的地位或年纪越高,手就要抬得越高。诸如此类。

泰国禁赌,而且非常严格。扑克,无论何种形式,比如「斗地主」之类,也在禁止之列。

在泰国,携带或使用电子烟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面临重罚,甚至是重刑。

泰国是一个接受小费的国家。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接受了服务,就要考虑给对方小费。

在泰国,除了涉及中国团队游客的旅游从业人员,绝大多数的泰国人热情而友善。充分尊重当地的习俗和礼仪,入乡随俗,在泰国旅行会是一种令人轻松而愉悦的体验。


《泰国水果》B0000000064 · 2019年3月20日摄于泰国清迈

 

泰国堪称水果王国。

我们在泰北的时候,尽管处于水果上市的淡季,但各式水果,像椰子、榴莲、菠萝、西瓜、芒果、莲雾、山竹等等仍铺天盖地,不胜枚举。

有一种小菠萝,据说产自清莱。这种菠萝削皮后一口一个,特别的香、甜。我吃过一次,但没想再吃第二次,因为实在太甜了,齁嗓子。

对于游客来说,在泰国吃水果绝对是一大快事。但对于泰国的酒店来说,这却是一件很令他们头疼的事。泰国的很多酒店都规定,游客不准在酒店的房间里食用榴莲、山竹等。因为榴莲有一种强烈的异味,不容易消除;而被山竹红色汁液弄脏的床单很难清洗。


《魏功甘古城》A1103000005 · 2019年3月21日摄于泰国清迈

 

说泰国全民信教,不如说全民信鬼神更确切些。「佛牌」、「降头」、「养鬼」在泰国大有人信,而且信得诚惶诚恐。

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泰国人说是信教,但真正明白教义的信众少之又少,大多数知道的只是一些口口相传或道听途说的灵异故事,说者神乎其神,听者毛骨悚然。听多了,久了,最初的神秘兮兮慢慢就变成了神经兮兮。家里的灯忽闪忽闪,第一反应不是灯泡杯了或电路接触不良或电压不稳,而是想到又在闹什么鬼了。这就让事情变得很有趣了。

「神奇泰国,处处让你感受神奇」。这是泰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旅游宣传广告。还真是这样。


《泰 · 好玩》F0300000229 · 2019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清莱

 

这次的泰国之行,纯粹是找个地方给外婆过个生日。四前年,外婆也是在泰国过的生日,只是那次是在曼谷,这次是在泰北的清迈。

总体感觉,清迈比曼谷更好玩。首先是清迈地处泰国北部,加上300米的海拔,气候相对凉爽;其次是清迈作为仅次于曼谷的泰国第二大城市,商业繁荣,生活便捷。更主要的是,相对曼谷,清迈的生活节奏更慢,生活环境更宽容,也更散漫。

清迈全年分为三季:三月至五月的热季、五月至十月的雨季、十月至次年三月的凉季。每年的八、九月,清迈的降水比较集中,可能会给出行带来一些困扰和不便;而每年的三月,不仅是因为已经进入热季,气温相对较高,更重要的是,这时,周边的乡村焚烧稻茬,加上这一时节干燥的气候容易引发山火而加重当地的雾霾,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清迈最佳的旅游季节是这里的凉季,气候凉爽,空气清新,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不妨挑上海最阴冷的日子去清迈,多待些日子,乏了就躺,馋了就吃,闲了租辆摩托车去寻古探幽,去撒野,也可以穿着背心、短裤,靸着拖鞋到处闲逛。美死。


《清迈夜市》A1103000004 · 2019年3月20日摄于泰国清迈

 

清迈的夜市整洁、有序,各式小吃,烤的、煮的、炒的、拌的,琳琅满目、香气四溢,很是诱人。尽管如此,我也只是走走看看,凑个热闹,不会试图品尝。

因为担心这里的水。

泰国人对水似乎情有独钟,像每年上半年的泼水节和下半年的水灯节都是泰国的重大节日。但不知什么原因,泰国的自来水似乎有点问题。外国人来到泰国,通常都会被告知不要饮用自来水,即使煮开了也不能喝。这就不光是致病菌,应该还有对金属超标之类的担忧。

泰国的酒店一般都会提供一定量的饮用水,超市里的瓶装水也很便宜,日常饮用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对于食物,尤其像直接生食的蔬菜、色拉,以及鲜榨的果汁等,我一般都不会碰。我估计正规的酒店或餐馆有可能会采用净化水,情况稍微好些。但对于像夜市、排档等出售的现制食品、散装饮料,还是小心为妙。出门在外,闹肚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双龙寺》A1103000003 · 2019年3月20日摄于泰国清迈素帖山

 

坐落于清迈素帖山腰的双龙寺可以称得上是泰北著名的古刹。

双龙寺始建于1383年,为皇家寺院,由当时兰那王朝古纳国王亲自督造。寺内最著名的是贴满金箔、光芒耀眼的舍利塔,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塔的四周有泰国历代王朝佛教圣僧史画和塑像。

相传当年护送佛骨的白象抵达此处后止步不前。白象大叫三声,并绕行三周,最后屈膝跪地。随行僧人决定就地修建舍利塔以供奉佛骨。舍利塔建成后,白象倒地而亡。据说现素帖山上白象塑像的就是纪念当年的那头白象。

除了佛骨之外,双龙寺还有两件稀世珍宝:供奉于舍利塔顶的泰国九世皇赠送的水晶莲花和供奉于正殿内的释迦牟尼像。

从山门到寺院共有309级台阶,两侧各有一条长达数百米的护法神龙,双龙寺也因此得名。


《蓝庙》A1103000002 · 2019年3月20日摄于泰国清迈

 

在泰国北部的清迈和清莱,白庙、黑庙和蓝庙似乎广受追捧。白庙和黑庙位于清莱,蓝庙则位于清迈。

白庙,即龙昆寺,以白色为主的一处建筑群,上世纪末由私人投资兴建,至今仍在不断扩建中,尚未完工。说是寺庙,但白庙给我的直觉印象是一座主题乐园,宗教气氛不足,商业气息很浓。

严格来说,黑庙不是庙,而是一处个人收藏品陈列建筑群。由于该建筑群整体以黑色或深褐色为主,加上清莱又有座白庙,便被称为了黑庙。黑庙内主要收藏鳄鱼、熊、狼、大象、水牛等动物的骨骼、牙齿和皮毛,铺天盖地、堆积如山,完全不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只是向人们展示主人的奢华和富有,大金链子。

相对而言,我对清迈的蓝庙印象不错,因为这是一座始建于1894年的真正意义上的寺庙。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寺庙建成后一直不温不火,直到1991年。那一年,泰国北部的得道高僧古巴昭腾曾在此落脚,引得众信徒纷至沓来,寺庙所获捐赠颇丰,于是开始修缮和扩建。

蓝庙建筑群整合了兰纳与缅甸的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的屋顶以深蓝色为基调,沉稳而凝重,体现出一种低调的奢华,非常漂亮。

顺便提一下,清莱也有一处蓝庙,为新修建筑,师承白庙,其历史文化价值与清迈蓝庙非同日可语。


《神奇泰国》A1103000001 · 2019年3月20日摄于泰国清迈双龙寺

 

尽管有「宝象佛国」之称,尽管超过九成的国民信奉佛教,尽管佛教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佛教并不是泰国的国教。一直以来,以宪法的形式将佛教立为泰国国教的呼声很高,但终究未能成为现实。不久前,泰国再次修改宪法。当新宪法草案初稿出台后,人们发现其中对设立国教一事只字不提。这引起了佛教徒们的强烈不满。一些佛教团体因此发起了为佛教「正名」活动,并且得到超过百万的民众签字声援。一向不问世事的僧侣也纷纷走上街头,在政府机关门前静坐请愿,结果除了泰国总理素拉育的一句「认真考虑」外,再无下文。

佛教在泰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早在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里,从印度传入的大乘佛教就在当时泰国境内的一些独立小国传播,同一时期传入的还有印度的婆罗门教。13世纪初,小乘佛教传入泰国,逐渐与当地流传的婆罗门教、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泰国特色的泰式小乘佛教,一直延续至今,可谓长盛不衰。目前,小乘佛教徒占泰国总人口的94.6%。除南部与马来西亚毗邻的北大年府、也拉府、陶公府、沙敦府等地的民众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外,其他地区的民众基本上都是佛教徒。全泰国的寺院总数超过三万座。

泰国上层社会和精英阶层都是佛教徒。尽管宪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佛教为泰国国教,但却明文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国家、宗教和国王神圣不可侵犯」。在泰国,不仅历届总理都是佛教徒,而且大到国家庆典、阅兵仪式,小到商店开业、婚丧嫁娶,通常都会采用佛教礼仪,并且都有僧侣到场诵经祈福。

佛教对规范泰国的社会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初到泰国的人都会从迷人的「泰式微笑」中感受到泰国人的友善。这种友善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泰国人的佛教信仰。与中国式的大乘佛教相比,泰式小乘佛教更加强调自我内省和个人修行。佛教徒们相信,愤怒和激动会惹祸上身。因此,泰国人平时待人接物讲究平和、矜持而鲜有慷慨激昂。泰国男性佛教徒一生至少要出家一次,这已成为社会上一条不成文的习俗。大多数男子会选择在年满20岁时出家,少则几天、数月,多则数十年乃至终身。这一行为不仅被看作是一种积德求福、报答父母的善举,更重要的是,这还被视为一种「社会资历」而广受尊敬。在常人眼里,一个没有出过家的男人缺乏社会经验,甚至不值得信任。对佛教如此的重视,让泰国的佛教徒乃至国际社会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佛教是这个国家「不是国教的国教」。

佛教虽然在泰国占据主导地位,但该国的宪法规定,泰国是一个主张信仰自由、多元宗教信仰并存的开放的现代社会。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很难与佛教匹敌,但也是该国包括宗教在内的意识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是泰国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泰国的伊斯兰教主要是由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在13世纪传入马来半岛,17世纪初在阿瑜陀耶王朝时期逐渐兴盛。但由于佛教势力过于强大,伊斯兰教在泰国始终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泰国现有穆斯林三百多万,主要生活在南部四府,占当地总人口的七成以上。他们大多为马来族或外国穆斯林的后裔。泰国的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什叶派不足百分之一。目前,全泰国共有3295座清真寺,其中2118座都在南部四府。1963年,由政府拨款修建的北大年清真寺是该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东南亚着名的大清真寺之一。据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项统计,泰国当时有穆斯林中学200多所,首都曼谷还有穆斯林学院。全泰国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穆斯林委员会。

除了穆斯林,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在泰国也有一定的信仰人群。16世纪初,随着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天主教开始传入泰国。到17世纪中叶,天主教在泰国上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力。但17世纪中叶后,阿瑜陀耶王室对天主教采取了限制政策,天主教从此发展缓慢。1767年,缅甸军队攻占阿瑜陀耶,天主教遭受重大打击,一度陷入绝境,直到曼谷王朝拉玛四世国王即位后,天主教才重新获得一线生机。基督教,也称新教,传入泰国仅有150多年历史,一直发展缓慢。印度教在公元8世纪左右传入泰国。泰国的印度教是由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和一些民间信仰后演变成的一种古老宗教。由于小乘佛教在泰国的兴起,使得这种古老宗教的传播困难重重。

就总体而言,佛教之外,剩下的除了伊斯兰教还有些势力,其他宗教都非常弱小,影响相当有限。之所以佛教至今不被确立为泰国国教,原因很多。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南部四府存在严重的伊斯兰分裂主义活动,不少泰国人担心,佛教如定为国教,有可能加剧泰国南部本已严重恶化的安全形势,进一步加深佛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隔阂,为新的冲突和危机埋下隐患。而泰国南部的穆斯林民众也对要把佛教定为国教不满。他们的理由是,佛教徒的要求显然「多此一举」,因为佛教早就是泰国事实上的国教。曾经担任联合国佛教事务顾问的泰国著名宗教专家马坦纳度 · 比库博士认为,将佛教定为国教可能加重南部紧张局势。他指出,在民族、宗教错综复杂的东南亚地区历史上,每次佛教与民族主义结合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而目前不断发生的暴力冲突,已经加剧了泰国南部佛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不信任感。

此外,该问题在泰国佛教徒内部也存在分歧。作为最具威望的佛教徒,国王普密蓬一直不赞成将佛教定为国教。早在1997年的制宪过程中,就曾有佛教徒请求将佛教立为国教。但普密蓬国王坚持将相关内容排除在宪法之外。他主要考虑的是维护泰国的民族团结、宗教信仰自由和社会和谐。一些泰国知识分子也认为,将佛教定为国教并不恰当。否则一旦被人利用来宣扬民族主义,很可能会起到分裂社会的反效果。据报道,即使在制宪委员会内部,关于佛教地位的问题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泰国的佛教徒之所以急于要在将佛教立为国教,是因为他们觉得,佛教的地位正日渐衰微。如果不主动采取措施,按目前的发展趋势,佛教在泰国的根基就会开始松动。

佛教能否如佛教徒所愿成为泰国的国教,其路漫漫,甚至遥不可及。


《木棉花米粉》B0000000063 · 2019年3月18日摄于泰国清迈盛泰乐酒店

 

木棉花米粉。

这碗米粉不仅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它还具有某种情怀:因为这是台湾最伟大的歌手邓丽君在清迈时非常喜欢的一道当地美食。

邓丽君生前每年都会在清迈小住。1995年4月,邓丽君故地重游。这原本只是她无数次清迈之行中的一次,但不幸的是,5月8日那天,42岁的邓丽君因哮喘发作猝死在美萍酒店的总统套房内。

现在,美萍酒店将这间总统套房作为邓丽君的「故居」保留了下来,对公众开放。只是旅行社提供的参观套餐,包括瞅一眼邓丽君住过的房间外加一道下午茶,费用是两千泰铢,合四百多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对我来说贵得实在是很有些离谱,于是多吃了一碗木棉花米粉,藉此缅怀这位世纪歌后。


《象战表演》A1102000001 · 2014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春武里府芭提雅东芭乐园

 

大象是地球上体形最大的陆上动物,尽管亚洲象相对较小,但那天在泰国芭提亚乐芭乐园近距离拍牠们的时候,心里还是一阵阵地发怵。

大象于泰国,犹如牛于印度,马于蒙古。

大象在泰国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是国家的象征和骄傲。大象与泰国的历史、文化、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其母亲梦见白象后诞生的,而泰国以佛教为国教,自然对大象推崇备至,古往今来一直视为白象为镇国瑞兽,象征昌盛吉兆。在曼谷卧佛寺中的佛案上,象雕是和佛祖摆放在一起供人们祭拜的。

泰国大象以白象最为珍贵。所谓白象并非全白色,凡是金黄、银白、嫩绿、淡红等肤色的大象都被称为白象。事实上,是外国人误把「瑞象」译为「白象」,久而久之就这样沿袭下来,泰国也被称为「白象王国」。泰国的许多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绘画、雕塑甚至谚语都与大象有关系,大象的形象在泰国随处可见,特别是以柚木雕刻而成的形态各具、栩栩如生的大象是泰国最富有特色的工艺品。据说,泰国国王偕同王后在1960年访问欧洲十四国时,赠送给这些国家元首的礼品也都是柚木雕大象。

经驯化的大象除帮助人们开荒、筑路、伐木、搬运重物外,还曾是泰国历史上转战沙场、身经百战的功臣。如同冲锋陷阵的战马一样,泰国古代战将以大象为坐骑,君主以白象作为御坐骑以增神威。泰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古战役不仅与大象有关,而且大象还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一位泰国历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大象,泰国的历史可能要重写。

泰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象战发生在1592年1月25日,是泰王纳黎萱同缅甸王子的一次战斗。当时,缅甸王子统率两路大军分别向泰国京都挺进,双方在素攀府境内展开决战。当时泰王所骑之象正处于发情期,见敌象奔逃便穷追不舍。等战象停住脚步,泰王才发现自己已陷于缅军的包围之中,此时缅甸王子正率众在树下纳凉。泰王见状灵机一动,以言相激道:敢来单独比试一下否?缅甸王子立即驱象冲向泰王,与之决一死战。第一回合,泰王处于下风,帽盔也被砍破。随即,泰王抓住时机将缅甸王子所骑战象的头高高扬起,趋势用手中的刀将缅甸王子砍死在象颈之上。缅军见主帅已死,无心再战,败阵而回。从此,纳黎萱王名声大振,在以后的150年内,缅甸没有再进犯泰国,此次象战史称象阵战。为纪念这次象战,素攀府建有象战塔,1月25日后来成为泰国的军队节。

泰拳

20160924


《泰拳表演》A1102000003 · 2014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春武里府芭提雅

 

很难想像,凶悍、野蛮的泰拳竟源自崇尚佛教的泰国。这种可以拳、腿、膝、肘并用的击技,与其称为拳术,不如称之为自由搏击更为贴切。

相传历史上泰国曾与缅甸之间爆发战争,泰国战败,国王被俘。缅甸国王听说泰国国王是搏击高手,便派缅甸拳师与他比赛,并许诺只要缅甸拳师战败,就释放泰国国王。结果泰国国王完胜,缅甸王只得将其释放。泰国国王回国后,将自己多年的搏击经验编织成一套拳法,传授给将士,这套拳法便是泰拳。

泰拳的激烈、残暴,让拳击相形见绌。


《泰国风情》F0200000004 · 2014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春武里府芭提雅东芭乐园

 

这是泰国舞最经典的造型:左手捏起拇指和食指,展开另外三指,由外而内缓缓收拢,而右手则完全摊开,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慢慢托起。泰国舞的这个招牌造型据说是泰国人生活观最真实的写照:赚三块、花五块。

在芭提雅的东芭乐园参加演出的都不是专业舞蹈演员,而是当地的普通民众,女孩子们个个如花似玉、妩媚动人。

一个美女如云的国度,竟然还容得下那么多的人妖,真弄不明白泰国的男人都是怎么想的。哈。

萨瓦迪卡。


《湄南河》A1101000001 · 2014年3月18日摄于泰国曼谷

 

当今世界公认的最长地名是泰国的首都,其英文全称是:Krung thep maha nakorn amorn ratana kosinmahintar ayutthay amaha dilok phop noppa ratrajathani burirom udom rajaniwesmahasat harn amorn phimarn avatarn sathit sakkattiya visanukamprasit,共163个字母,翻译过来大意是:「天使的城市,宏大的城都,佛祖的宝珠,佛祖战争中最和平伟大的地方,有九种宝玉存在的乐都,很多富裕的皇宫,住了权威的神,佛祖以建筑之神再兴建的大都会」。幸亏这一名字被简化成了「曼谷」,不然真是很麻烦:想订张去曼谷的机票,这头目的地名字还没打全,飞机怕是已经飞往目的地了。

据说为了能帮助国民记住这样一个史诗般的名字,泰国人甚至还特意为它创作了一首歌。


《东芭乐园》A1102000002 · 2014年3月19日摄于泰国春武里府芭提雅

 

泰国素有「象之国」、「象之邦」之称。大象在泰国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被视为「神兽」和国宝。但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有着另一番凄凉悲剧的真实。对此,道格拉斯 · 查德威克在《失业大象的悲惨世界》有所描述。现摘录并整理如下:

作为野生大象的家园,泰国四分之三的森林因开垦和砍伐而遭到破坏。为保护野生大象的栖息地,泰国加强了对森林的保护,但这又导致了许多在伐木业中服役的驯化大多大象的失业。在森林萎缩、人口激增的泰国,大象的前途变得越来越渺茫。

和猫、狗不同,大象太庞大了,庞大到让人无法忽视,而驯化的大象已经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因而无法重新放归野外。如何处理这些失业的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在泰国北部森林,一幢吊脚楼里住着两个坚毅的女性。一位叫乔基雅,42岁,体重3吨;另一位叫桑都安,也是40多岁,体重39公斤。前者是一头大象,而后者则一个是女人,二者相依为命。做饭时,乔基雅都会扭动它长长的鼻子向桑都安示意,直到得到一些蔬果。在她俩相遇之前,乔基雅为盗伐者工作,甚至在其怀孕时也不得不继续着繁重的劳役。乔基雅因为流产而开始罢工。为了让它继续工作,象奴就用弹弓射它。象奴们把这种做法戏称为「遥控」。有一回象奴射偏了,打瞎了乔基雅的左眼,这进一步加深了乔基雅的恐惧和仇恨。当象奴过来查看情况时,乔基雅用鼻子打断了象奴的手臂。象奴为了报复,用弓箭射瞎了乔基雅的另一只眼。

在一次参观盗伐场时,桑都安看见乔基雅因为撞到一棵树而挨打。当得知乔基雅的遭遇后,桑都安知道如果自己不出手相助,它必死无疑。她筹钱买下了乔基雅,并从此开始了她保护大象的事业。如今,桑都安先后拯救了17头成年大象,乔基雅是其中之一。这些大象现在生活在清迈以北55公里一处385公顷的森林保护区里。她称这个保护区为「大象避难所」。

虽然世界各地的大象都受到栖息地缩减、盗猎以及与当地农民之间的冲突的影响,但亚洲象的处境尤其严峻,甚至比非洲濒危大象境况还要糟糕。亚洲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至伊拉克之间,如今数量已不足5万头,包括1.5万头驯化大象。据估计,一个世纪前,光是泰国境内就有10万头大象,其中有一半受到驯化,用来耕作、运输或是伐木。今日,驯化的大象只剩大约3000头,野生大象的数量也相差无几。

大象是泰国的图腾,是泰国国饰的一部分,从广告招牌啤酒瓶到镀金皇宫,各色各样的东西上都有大象装饰。大象甚至被泰国人用于战争。泰国人说,他们国家的自由是在象背上赢得的。然而这种大象崇拜与大象的现实处境相去甚远。和野生大象不同,驯化大象在泰国被视为家畜,并不受泰国1992年颁布的保育法所保护,一旦失业,没有人会愿意为其承担每天高达230公斤食物和230公斤水而被宰杀。

象奴和大象的关系,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之间所有过的最强烈、最复杂的结合,同时,由于大象的寿命与人类相同,因而也是唯一能伴随人类一生的关系。不过从瞎眼乔基雅的例子看来,这个关系亟待调整。许多泰国象奴并非大象的主人,他们只是受雇于景区,或是租用大象上街乞讨。无论是大象的主人还是象奴,他们对大象没有感情,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善待大象,这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据估计,泰国每年约有100个象奴被大象杀死。

由于失业的大象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靠大象在街头行乞也就越来越赚不到钱了。在孔敬市,我拜访了一头40岁、叫做波姆的街头行乞象,以及它的3岁小公象。它们的主人把它们租给两个象奴和3个助手。虽然这对母子看来状况尚可,但我还是注意到小麦克斯额头上有新的疤痕,耳朵上也有洞,那种伤口显然是尖锐的驱象锥造成的,这是一种顶端有金属尖钩的短棒,用来使大象屈服。

在街上行乞并不复杂:象奴领着大象一路走,一面让大象将象鼻朝路人伸出去,偶尔来点屈膝或摇头摆脑的动作;助手们则向游客兜售高价的香蕉或甘蔗等大象食物。

除了街头行乞,那些用于马戏表演或供游客乘骑的大象境况也十分悲惨。记者珍妮佛 · 海尔在她的获奖影片《消失的巨人》里记录了一种被称为「罚殃」的驯化仪式。影片记述了一头4岁小象被从母亲身边拖走,关进一个小笼子。可怜的小象整天都会被挨打,并且没有吃喝,也不准睡觉,还经常遭受尖矛的戳刺,直到它完全屈服,并能正确领会象奴的指令和意图为止。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会付很多钱到森林里骑象,或是看它们表演节目。」海尔说,「但是驯化这些动物的过程,是外界很少能够看得到的。」

泰国并不是唯一用这种方法训练大象的国家。美国田纳西州霍恩沃尔德大象庇护所创始人卡罗 · 巴克利表示:「实际上,凡是有驯养大象的地方,人们都在做这种事;差别只不过是方式和残忍程度的不同罢了。」